某甲(《聊齋志異》篇目)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某甲》是清代小說家蒲松齡創作的文言短篇小說。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某甲
  • 創作年代:清朝
  • 作品出處:《聊齋志異》
  • 文學體裁:小說
  • 作者:蒲松齡
原文,注釋,譯文,作者簡介,

原文

某甲私其僕婦,因殺仆納婦,生二子一女。閱十九年[1],巨寇破城,劫 掠一空。一少年賊,持刀入甲家。甲視之,酷類死仆。自嘆曰:“吾今休矣!” 傾囊贖命。迄不顧[2],亦不一言,但搜人而殺,共殺一家二十七口而去。甲 頭未斷,寇去少蘇,猶能言之。三日尋斃。嗚呼!果報不爽[3],可畏也哉!

注釋

據《聊齋志異》鑄雪齋抄本
[1]閱:歷。
[2]迄:始終。
[3]不爽:沒有差錯。

譯文

某甲,和自己僕人的老婆私通,後來,他便殺了僕人,奪了他老婆,生了兩男一女。過了十九年,有巨寇攻破城池,將城市搶劫一空。一個少年強盜,持刀進入某甲家。某甲見強盜長得酷似被殺死的僕人,嘆息說:“我今天死定了!”獻出了全部財物,想贖條命。強盜卻始終不屑一顧,也不說話,只是搜出人來便殺,共殺了某甲一家二十七口人,才揚長而去。某甲被砍了一刀,但腦袋沒掉下來,強寇們走後,又微微甦醒過來,還能向人們講述這件事,三天后便死了。唉!因果報應,絲毫不錯,真是怕人啊!

作者簡介

蒲松齡(1640~1715 年),清代傑出的文學家,字留仙,一字劍臣,別號柳泉居士,世稱聊齋先生,山東淄川(今山東淄博市)人。蒲松齡一生熱衷功名,醉心科舉,但他除了十九歲時應童子試曾連續考中縣、府、道三個第一,補博士弟子員外,以後屢受挫折,一直鬱郁不得志。他一面教書,一面應考了四十年,到七十一歲時才援例出貢,補了個歲貢生,四年後便死去了。一生中的坎坷遭遇使蒲松齡對當時政治的黑暗和科舉的弊端有了一定的認識。生活的貧困使他對廣大勞動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有了一定的了解和體會。因此,他以自己的切身感受寫了不少著作,今存除《聊齋志異》外,還有《聊齋文集》和《詩集》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