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實

柏實

柏實是側柏果實,又稱柏子仁、柏仁、柏子、側柏仁、柏子仁霜。有安心神,潤肝腎功效。主治:驚厥,小兒驚厥,神志不清,腹痛出虛汗,小便不利,有安神鎮靜的作用。其氣味清香,能透心腎,益脾胃。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柏實
  • 拉丁學名:Biota orientalis (L.)
  • 別稱:柏子仁、柏仁、柏子、側柏仁、柏子仁霜
  • :植物界
  • 分布區域:東北南部、華北、廣東、廣西北部、陝甘、四川、雲貴等地
  • 概述:氣味清香,能透心腎,益脾胃。
簡介,詳解,各家論述,

簡介

【來源】為柏科植物側柏Biota orientalis (L.) 的果實。
柏實
【性味】味甘,性平,無毒。
【其他名稱】:柏子仁、柏仁、柏子、側柏仁、柏子仁霜。
【功效主治】安心神,潤肝腎,主治驚厥,小兒驚厥,神志不清,腹痛出虛汗,小便不利,有安神鎮靜的作用。它的氣味清香,能透心腎,益脾胃。

詳解

證類本草卷第十二
柏實
味甘,平,無毒。主驚悸,安五臟,益氣,除風濕痹,療恍惚,虛損吸吸,歷節腰中重痛,益血,止汗。久服令人潤澤美色,耳目聰明,不飢不老,輕身延年。生太山山谷。柏尤良。
柏葉味苦,微溫,無毒。主吐血、衄血,痢血,崩中赤白,輕身益氣,令人耐寒暑,去濕痹,止飢。四時各根據方面采,陰乾。柏白皮,主火灼,爛瘡,長毛髮。(牡蠣及桂、瓜子為之使,畏菊花羊蹄、諸石及面曲。)
陶隱居云:柏葉、實,亦為服餌所重,服餌別有法。柏處處有,當以太山為佳,並忌取冢墓上者。雖四時俱有,秋夏為好。其脂亦入用。此雲惡曲,人有以釀酒無妨,恐酒米相和,異單用也。唐本注云:柏枝節煮以釀酒,主風痹,歷節風,燒取 ,療 疥及癩瘡良。今子仁有。八月收子葉,余采無時。藥性論云:柏子仁,君,惡菊花,畏羊蹄草,味甘,辛。能治腰腎中冷,膀胱冷,膿宿水,興陽道,益壽,去頭風,治百邪鬼魅,主小兒驚癇。又雲側柏葉,君,與酒相宜,止尿血。味苦、辛,性澀。能治冷風,歷節疼痛。日華子云:柏子仁,治風,潤皮膚,此是側柏子,入藥,微炒用。又雲柏葉灸 凍瘡,燒取汁塗頭,黑潤鬢髮。
又雲柏白皮無毒。
圖經曰:柏實,生泰山山谷,今處處有之,而乾州者最佳。三月開花,九月結子,候成熟收采,蒸曝乾,春 取熟仁子用。其葉名側柏。密州出者尤佳。雖與他柏相類,而其葉皆側向而生,功效殊別。采無時。張仲景方療吐血不止者,柏葉湯主之。青柏葉一把,乾薑三片,阿膠一挺,炙,三味以水二升,煮一升,去滓,別絞馬通汁一升相和,合煎取一升,綿濾,一服盡之。山東醫工亦多用側柏。然雲性寒,止痛。其方采葉入臼中,濕搗,令極爛如泥,冷水調作膏,以治大人及小兒湯湯火燒,塗敷於傷處,用帛子系定,三、兩日瘡當斂,仍滅瘢。又取葉焙乾為末,與川黃連二味,同煎為汁,服之,以療男子、婦人、小兒大腹下黑血茶腳色,或膿血如淀色,所謂蠱痢者,治之有殊效。又能殺五臟蟲。道家多作柏葉湯,常點益人。古柏葉尤奇。今益州諸葛孔明廟中,有大柏木,相傳是蜀世所植,故人多採收以作藥,其味甘,香於常柏也。
雷公云:凡使,先以酒浸一宿,至明漉出,曬乾,卻用黃精自然汁於日中煎,手不住攪,若天久陰,即於鐺中著水,用瓶器盛柏子仁,著火緩緩煮成煎為度。每煎三兩柏子仁,用酒五兩浸乾為度。又云:凡使,勿用花柏葉並叢柏葉。有子圓葉,其有子圓葉成片,如大片雲母,葉葉皆側,葉上有微赤毛。若花柏葉,其樹濃葉成朵,無子;叢柏葉,其樹綠色,不入藥中用。若修事一斤,先揀去兩畔並心枝了,用糯泔浸七日後漉出,用酒拌蒸一伏時,卻用黃精自然汁浸了焙乾,又浸又焙,待黃精汁乾盡,然後用之。如修事一斤,用黃精自然汁十二兩。聖惠方:治時氣瘴疫。用社中西南柏樹東南枝,取曝乾,搗羅為末,以水調下一錢匕。
日三、四服。《肘後方》同。又方:治大風疾,令眉鬢再生。用側柏葉九蒸九曝,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日三服,夜一服,熟水下五丸、十丸,百日即生。又方:治憂恚嘔血,煩滿少氣,胸中疼痛。用柏葉搗羅為散,不計時候。以粥飲調下二錢匕。又方:小兒 啼驚癇,腹滿不乳食,大便青白色。用柏子仁末,溫水調下二錢。經驗後方:治霍亂轉筋。先以暖物裹腳,然後以柏樹木細銼,煮湯淋之。又方:小兒洞下痢,煮柏葉服之。梅師方:治中熱油及火燒瘡。以柏白皮、豬脂煎,塗瘡上。《鬼遺方》同。孫真人食忌:生髮方取側柏葉陰乾作末,和油塗之。孫真人枕中記:采松柏法:嘗以三月、四月采新生松葉,可長三、四寸許,並花蕊,取陰乾,細搗為末。其柏葉,取深山岩谷中,采當年新生,可長三、四寸者,陰乾,細搗為末,用白蜜丸如小豆大。常以月一十五日,日未出時,燒香東向,手持藥八十一丸,以酒下。服一年,延十年命;服二年,延二十年命。欲得長肌肉,加大麻、巨勝;欲心力壯健者,加茯苓人參。此藥除百病,益元氣添五臟六腑,清明耳目,強壯不衰老,延年益壽,神驗。用七月七日露水丸之,更佳。服時乃咒曰:神仙真藥,體合自然。服藥入腹,天地同年。咒訖服藥。斷諸雜肉、五辛。最切忌,慎之。姚氏方:治鼠 腫核痛,未成膿。
以柏葉敷著腫上,熬鹽著腫上熨,令熱氣下,即消。抱朴子:漢成帝時,獵者於終南山見一人,無衣服,身皆生黑毛。跳坑越澗如飛,乃密伺其所在,合圍取得,乃是一婦人。問之:言我是秦之宮人,關東賊至,秦王出降,驚走入山,飢無所食,泊欲餓死。有一老公,教我吃松柏葉、實,初時苦澀,後稍便吃,遂不復飢。冬不寒,夏不熱,此女是秦人。至成帝時,三百餘載也。列仙傳:赤松子,好食柏實,齒落更生。別說云:謹按陶隱居說:柏忌取冢墓上者,今雲乾州者最佳。則乾州柏茂大者,皆是乾陵所出,他處皆無大者,但取其州土所宜,子實氣味豐美可也。乾陵之柏,異於他處,其木未有無紋理者,而其紋多為菩薩雲氣、人物鳥獸,狀極分明可觀。有盜得一株徑尺者,可直萬錢,關陝人家,多以為貴,宜其子實最佳也。又以其枝節燒油膏,敷惡瘡久不瘥有蟲者。牛馬畜產有瘡疥,名為重病,以敷之三、五次,無不愈也。
衍義曰:柏,取 以療馬 疥,今未見用松 者。老人虛秘,柏子仁、大麻子仁、松子仁等分,同研,溶白蠟丸桐子大。以少黃丹湯,服二、三十丸,食前。嘗官陝西,每登高望之,雖千萬株,皆一一西指。蓋此木為至堅之木,不畏霜雪,得木之正氣,他木不逮也。所以受金之正氣所制,故一一向之。
《本草乘雅半偈》 [明] 盧之頤(公元1368-1644年)
(本經上品)
氣味甘平無毒
【主治】主驚悸,益氣,除風濕痹,安五臟。久服令人肥澤美色,耳目聰明,不飢不老,輕身延年
【核】曰∶處處有之,當以太山、陝州宜州、乾陵者為勝。四季長青,葉葉側生,枝枝西向,有三種。一名叢柏,枝葉叢疊,今人呼為千頭。一名渾柏,獨葉叢茂,木心紫赤,唯堪作香,皆不結實,不為藥用。一名扁柏,木心微白,芳香清烈,作花細小,結實有角,四裂子出,尖小介殼,霜後採取,中仁黃白,最多脂液。唯乾陵者,木理旋繞,宛若人物鳥獸狀,陸離可觀。修治蒸熟去皮殼,搗作餅子,日乾收用。先人云∶萬木皆向陽,而柏獨西指者,順受金制以為用,乃能成其貞固而可久,故字從白。乾枝葉實,為用有別,實具全體,內含章美,故入五臟。葉如脈絡,故治絡不堅固而潰,脈不攝溢而崩。枝則氣倍於葉,故入肢節。乾則氣烈於枝,故主全身矣。聖惠方,以實治驚癇,及大便青白色者,蓋肝木受制,怒則乘其所勝,是以青白之色見於便,而驚從藏發,匪實奚宜。
【】曰∶柏芳香高潔,文彩陸離,即天直上,誰能禁之。乃俯焉西向,以秉制所天,可謂至德也已。巨擘喬木,作社稷棟樑。宜哉殷人以柏,其逆知後世之西向乎。味甘美,性和平,對待肝木失制,發為驚駭悸忡,質堅固,氣條達,驅除風濕成痹也。德潤於身,安藏樂道,耳目聰明,色澤長生矣。(山書雲∶木植三百六十,而松柏為之長。史記雲∶松柏為百木長,而守宮閭。公羊注云∶松,猶容也,想見其容貌而事之。柏,猶迫也。取親而不遠之義。故壇丘墓多植之。埤雅雲∶柏,掬也。性堅緻,有脂而香,故古人破為暢臼,用以搗郁。雜記雲∶暢臼以掬,杵以梧。廣志雲∶柏有續柏,有汁柏。崔實雲∶七月收柏實。列仙傳雲∶赤松子食柏實,齒落更生。王修賦雲∶既殊群而抗立,亦含真而挺正,豈春日之自芳,必霜下而為盛。烈風不能摧其枝,積雪不能改其性。詩云∶泛彼柏舟,在彼中流。言柏非不可以為舟,特非柏之所宜。故其姜守義,引以自況也。世以柏之指西,猶磁之指南也。先人云∶柏從白,即具秉制為用象,抑木以金為魄歟。)
本草綱目·木部
釋名 側柏。
氣味 柏實:甘、平、無毒。
柏葉:苦、微溫、無毒。
主治
柏實:
1、平肝潤腎。延年壯神。用柏實曬乾,去殼,研末。每服二錢,溫酒送下。一天服三次。又方:加松子仁等分,以松脂和丸服。又方:加菊花等分, 以蜜和丸服。又方:用柏子仁二斤,研為末, 泡酒中成膏,加棗肉三斤,白蜜、白朮末、地黃末各一斤,搗勻做成丸子,如彈子大。每嚼一丸,一日三服。
2、老人便秘。用柏子仁、松子仁、大麻仁,等分同研,加蜜、蠟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三十丸,飯前服,少黃丹湯調下。一天服二次。
3、腸風下血。用柏子十四個,捶碎,貯布袋中,加入好酒三碗,煎至八成服下。
4、小兒驚明 腹滿,大便青白色。用柏子仁研為還想,溫水落石出調服一錢。
柏葉:
1、中風(涎潮口噤,語言不出,手足垂 )。用柏葉一把去枝,蔥白一把連根研如泥,加酒一程式,煎開多次後溫服。
2、霍亂轉筋。用柏葉搗爛裹腳上,另外再煎汁淋洗。
3、吐血。用青柏葉一把、乾薑二片、阿膠一挺(炙),加水二升,煮成一程式,去渣,另加馬通汁一升,再合煎為一升,濾過,一次服下。
4、鼻血不止。用柏葉、榴花,共研為末,吹入鼻中。
5、尿血。用柏葉、黃連焙過,研細,酒送服三錢。
6、大腸下血。用柏葉燒存性,研為還末。每服二錢,米湯送下。
7、月經不斷。用側柏葉(炙)、芍藥等分,每取三錢,加水、酒各半煎服。對未婚婦女,用側柏葉、木 (炒至微焦),等分為末。每服二錢,米湯送下。
8、湯火傷。用柏葉生搗塗搽,二、三日後,止痛滅瘢。
9、大麻風(眉發脫落)。有側柏葉九蒸九曬後研為末,加煉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至十丸。白天服三次,晚間服一次。百日之後 ,眉中可再生。
10、頭髮不生。用側柏葉陰乾研末,和麻油塗搽。
柏仁(柏實/柏子
別名 柏實、柏子、柏仁、側柏子
漢語拼音 bai zi ren
英文名
藥材基原 為柏科植物側柏的種仁。
動植物形態 常綠喬木,高達20m,胸徑可達1m。樹皮薄,淺灰褐色,縱裂成條片。小枝扁平,直展,排成一平面。葉鱗形,互動對生,長1-3mm,先端微鈍,位於小枝上下兩面之葉露出部分倒卵狀菱形或斜方形,兩側的葉折覆著上下之葉的基部兩側,呈龍骨狀。葉背中部均有腺槽。雌雄同株;球花單生於短枝頂端;雄球花黃色,卵圓形,長約2mm。球果當年成熟,卵圓形,長1.5-2cm,熟前肉質,藍綠色,被白粉;熟後木質,張開,紅褐色;種鱗4對,扁平,背部近先端有反曲的尖頭,中部種鱗各有種子1-2顆。種子卵圓形或長卵形,長4-6mm,灰褐色或紫褐色,無翅或有棱脊,種臍大而明顯。花期3-4月,球果9-11月成熟。
資源分布 分布於東北南部,經華北向南過廣東、廣西北部,西至陝西、甘肅、西南至四川、雲南、貴州等地。
生態環境 生於濕潤肥沃地,石灰岩石地也有生長。
藥用植物栽培
採收和儲藏 秋、冬兩季採收成熟球果,曬乾,收集種子,碾去種皮,簸淨。
藥用部位
生藥材鑑定
性狀鑑定
種仁長卵圓形至長橢圓形,長3-7mm,徑1.5-3mm。新鮮品淡黃色或黃白色,久置則顏色變深而呈黃棕色,顯油性。外包膜質內種皮,先端略光,圓三棱形,有深褐色的點,基部鈍圓,顏色較淺。斷面乳白色至黃白色,胚乳較發達,子葉2枚或更多,富油性。氣微香,味淡而有油膩感。以粒飽滿、黃白色、油性大而不泛油、無皮殼雜質者為佳。
顯微鑑定
種仁橫切面:內種皮細胞1列,扁長形,外壁稍厚。胚乳較發達,胚乳和子葉薄壁細胞充滿脂肪油和糊粉粒
理化鑑別
(1)取柏子仁粗粉2g,加長10ml,煮沸10min,趁熱濾過。取濾液2ml置試管中,用力振搖1min,產生持久性泡沫,放置10min 泡沫仍不消去。
(2)取該品粗粉2g,加甲醇10ml,回流提取10min,濾過。取濾液2ml置水浴上蒸乾,殘渣加冰醋酸1ml溶解,再加醋酐一濃硫酸試劑(19:1)1ml,則顯黃色-紫色-污綠色。
中藥化學成分
種子含柏木醇(cedrol0),谷甾醇(sitosterol)和雙萜類成分:紅松內酯(pinusolide),15-16-雙去甲-13-氧代-半日花-8(17)-烯-19酸[15,16-bisnor-13-oxo-8(17)-labden-19-oic acid],15,16-雙去甲-13-氧代-半日花-8(17),11E-二烯-19-酸[15,16-bisnor- 13-oxo-8(17), 11E-labdadien- 19-oic acid],14,15,16-三去甲半日花-8(17)-烯-13,19-二酸[14,15,16-trisnor-8(17)-labdene-13,19-dioic acid],二羥基半日花三烯酸(12R,13-dihydroxycommunic acid).又含脂肪油約14%,並含少量揮髮油,皂甙。
理化性質
中藥化學鑑定
中藥有效成分結構式的測定
炮製方法 柏子仁:揀淨雜質,除去殘留的外殼和種皮。柏子霜:取揀淨的柏子仁,碾碎,用吸油紙包裹,加熱微炕,壓榨去油,研細。《雷公炮炙論》:凡使柏子仁,先以酒浸一宿,至明漉出,曬乾,卻用黃精自然汁於日中煎,手不住攪,若天久陰,即於檔中著水,用瓶器盛柏子仁,著火緩緩煮成煎為度。每煎三兩柏子仁,用酒五兩,浸乾為度。
劑型
中藥製藥工藝
藥理作用 柏子仁對前腦基底核破壞的小鼠被動回壁學習有改善作用。用電極熱損傷環小鼠兩側前腦基底核,每日灌胃給予柏子仁乙醇提取物250mg/kg及500mg/kg,連續15d。在避暗法和跳台法試驗中,均證明其對損傷造成的記憶再現障礙及記憶消去促進有明顯的改善;對損傷致的獲得障礙亦有改善傾向;對損傷造成的運動低下無拮抗作用。
藥代動力學
毒理學
藥物配伍
1.配酸棗仁,一補心,一補肝,用於心肝血虧,虛煩不寐,驚悸失眠。
2.配牡蠣,一鎮驚,一養心,一收澀,一養陰,治療心肝陰血不足,心悸失眠,煩躁驚狂,遺精盜汗。
3.配杏仁,潤腸通便,用於年老體虛,習慣性便秘。
4.配熟地,用於遺精盜汗,血虛經閉,頭暈心悸。配澤蘭,一益陰補血,一活血通經,用於陰虛有熱,月經不調及閉經等。
6.配當歸,補血益陰,治療閉經,毛髮脫落。
7.配艾葉,用於腸風下血。
8.配遠志,治療驚悸失眠,健忘等。
藥性 甘;性平
歸經 心;腎;大腸經
功效 養心安神;斂汗;潤腸通便
功效分類 安神藥;潤下藥
主治 驚悸怔忡;失眠健忘;盜汗;腸燥便秘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0-15g;便溏者制霜用;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研末調敷;或鮮品搗敷。
用藥禁忌 便溏及痰多者忌服。1.《本草經集注》:牡蠣、桂、瓜子為使。惡菊花、羊蹄、諸石及面。2.《本草經疏》:柏子仁體性多油,腸滑作瀉者勿服,膈間多痰者勿服,陽道數舉、腎家有熱、暑濕作瀉,法鹹忌之。3.《得配本草》:痰多,肺氣上浮,大便滑泄,胃虛欲吐,四者禁用。
不良反應及治療
選方
①治勞欲過度,心血虧損,精神恍惚,夜多怪夢,怔仲驚悸,健忘遺泄,常服寧心定志,補腎滋陰:柏子仁(蒸曬去殼)四兩,枸杞子(酒洗曬)二兩,麥門冬(去心)、當歸(酒浸)、石菖蒲(去毛洗淨)、茯神(去皮心)各一兩,玄參、熟地(酒蒸)各二兩,甘草(去粗皮)五錢。先將柏子仁、熟地蒸過,石器內搗如泥,余藥研末和勻,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四、五十丸,早晚燈心湯或圓眼湯送下。(《體仁彙編》柏子養心丸)
②戢陽氣,止盜汗,進飲食,退經絡熱:新柏子仁(研)、半夏曲各二兩,牡蠣(甘鍋子內火緞,用醋淬七次,焙)、人參(去蘆)、白朮、麻黃根(慢火炙,拭去汗)、五味於各一兩,淨麩半兩(慢火炒)。上八味為末,棗肉丸如梧子大。空心米欽下三、五十丸,日二服。作散調亦可。(《本事方》柏子仁丸)
③治老人虛秘:柏子仁、大麻子仁、松子仁,等分。同研,熔白蠟丸桐子大。以少黃丹湯服二、三十九,食前。(《本草衍義》)
④治腸風下血:柏子仁十四枚。燃破,紗囊貯,以好酒三盞,煎至八分服之。初服反覺加多,再服立止。非飲酒而致斯疾,以艾葉煎湯服之。(《世醫得效方》)
⑤治血虛有火,月經耗損,漸至不通,贏瘦而生潮熱,及室女思慮過度,經閉成癆:柏子仁(炒;另研)、牛膝、卷柏各五錢(一作各二兩),澤蘭叫、川續斷各二兩,熟地黃三兩。研為細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三丸,空腹時米飲送下,兼服澤蘭湯。(《婦人良方》柏子仁丸)
⑥治脫髮:當歸、柏子仁各一斤。共研細末,煉蜜為丸。每日三次,每次飯後服二至三錢。(《全展選編·皮膚科》)

各家論述

1.《綱目》:柏子仁,性平而不寒不燥,味甘而補,辛而能潤,其氣清香,能透心腎,益脾胃,蓋上品藥也,宜乎滋養之劑用之。
2.《本草正》:柏子仁,氣味清香,性多潤滑,雖滋陰養血之佳劑,若欲培補根本,乃非清品之所長。
3.《藥品化義》:柏子仁,香氣透心,體潤滋血。同茯神、棗仁、生地、麥冬,為濁中清品,主治心神虛怯,驚悸怔仲,顏色憔悴,肌膚燥癢,皆養心血之功也。又取氣味俱濃,濁中歸腎,同熟地、龜版、枸杞、牛膝,為封填骨髓,主治腎陰虧損,腰背重病,足膝軟弱,陰虛盜汗,皆滋腎燥之力也。味甘亦能緩肝,補肝膽之不足,極其穩當,但性平力緩,宜多用之為妙。
4.《本草備要》:凡補脾藥多燥,柏子仁潤藥而香能舒脾,燥脾藥中兼用最良。
5.《本經逢原》:柏子仁,《本經》言除風濕痹者,以其性燥也。《經疏》以為除風濕痹之功非潤藥所能,當是葉之能事。豈知其質雖潤而性卻燥,未有香藥之性不燥者也。昔人以其多油而滑,痰多作瀉忌服,蓋不知其性燥而無傷中泥痰之患,久服每致大便燥結,以芳香走氣而無益血之功也。
考證 始載於《神農本草經》
藥物套用鑑別 柏子仁與酸棗仁皆能養心安神,滋陰止汗。然柏子仁重在補心,酸棗仁專於補肝,病機有異;柏子仁潤燥力強,可潤腸通便,酸棗仁斂陰力勝,能生津止渴,兼治不同。
【其他名稱】:柏子仁、柏仁、柏子、柏實、側柏仁、柏子仁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