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郡王

果郡王

果郡王,男,滿族,1697年出生,封果毅親王,清康熙帝第十七子,雍正帝異母弟。其初行次為第二十七。旗籍正紅旗。

三年戊午二月初二日醜刻卒,年四十有二,謚毅。著有《春和堂》、《靜遠齋》諸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果郡王允禮
  • 別名:胤禮
  • 國籍:清朝
  • 民族:滿族
  • 出生地:紫禁城
  • 出生日期:公元1697年3月24日
  • 逝世日期:公元1738年3月21日
  • 職業:郡王,親王
  • 畢業院校:上書房
  • 主要成就:《春和堂》、《靜遠齋》、《奉使紀行詩集》。
  • 代表作品:《春和堂》、《靜遠齋》》、《奉使紀行詩集》、《工程做法》等書
  • 性別:男
  • 嫡福晉鈕祜祿氏
  • 側福晉:孟氏
歷任職位,人物生平,妻與子,歷代世系,劇集人物,

歷任職位

雍正元年四月,封果郡王,尋命管理藩院事。三年,以實心為國、操守清廉,特命食親王俸,班在順承郡王上。六年二月,以效力忠誠,晉果親王。七年七月,命管工部事。八年八月,命總理戶部三庫事。十一年八月,授宗令。十月,命管戶部事。十二年七月,命往泰寧,伴送達賴喇嘛還藏並巡閱沿途駐防及綠營官兵。十三年四月,回京。五月,命值辦理苗疆事務處。八月,雍正病危,受遺詔輔政。乾隆即位,命總理事務,解宗令,管理刑部。十一月,賜食親王雙俸,免宴見叩拜。乾隆元年三月,以事奪雙俸。三年戊午二月初二日醜刻卒,年四十有二,謚毅。著有《春和堂》、《靜遠齋》諸集。一子一女,早卒,以從子為嗣。
真實的果郡王真實的果郡王

人物生平

康熙三十六年丁丑三月初二日寅時生(公元1697年3月24日)。
雍正評價皇十七子胤禮:“實心為國”“盡心竭力”“操守亦甚清廉。”
胤禮從康熙四十四年,九歲開始隨駕巡幸,至康熙謝世無封。
雍正元年四月初三日雍正帝給禮部諭:“景陵辦理修飾甚好,十七阿哥、孫渣齊、薩爾那甚屬盡心,敬謹效力。十七阿哥封郡王……”十六日正式“封十七阿哥允禮為多羅果郡王……”管理藩院事。
五月二十七日,雍正命“以果郡王署右翼前鋒統領”,隸屬前鋒營。
七月初六日,著果郡王允禮管理正黃旗蒙古都統事務。七月二十七日,著果郡王允禮管理鑲藍旗漢軍都統事務。如此,胤禮兼任兩個旗的都統事務。
九月三十日,雍正賜胤禮白銀一萬兩。
雍正二年正月十七日,伊爾拜革職。胤禮正式出任鑲藍旗漢軍都統。
五月初八日,雍正諭:“以果郡王允禮管理鑲紅旗滿洲都統,仍兼管鑲藍旗漢軍都統。”
雍正二年八月初八日祭大社大稷,胤禮往替皇帝行禮。初九日,胤禮代皇帝祭孔。
八月二十七日,雍正諭宗人府:“著加怡親王俸銀一萬兩,果郡王著照親王給與俸銀俸米。”
雍正四年四月,胤禮奉旨監管鑲藍旗蒙古都統。
雍正四年七月初八日,命康親王崇安和胤禮負責稽查國子監事務。
雍正六年二月初五日,晉為和碩果親王。上諭宗人府:“果郡王為人直朴謹慎,品行卓然。朕即位以來,命王辦理理藩院及三旗事務數年,王失志忠誠,毫不顧及己私,執持正理,概不瞻徇,贊襄朕躬,允稱篤敬。王微有弱疾,雖偶尓在家調養,而一切交辦事件仍然盡心料理。今承我聖祖皇考六十餘年至聖至神,化洽宇宙之恩,普天共享生平,固無庸似者年諸王效力於其間。朕以為若能盡心為國,備極忠誠,恪守臣子恭順之道。其人為尤甚,其事為尤難,著將王晉封親王,為朕之子弟及世世子孫之表范。”
至此,正黃旗蒙古都統、鑲紅旗滿洲都統、鑲藍旗漢軍都統和鑲藍旗蒙古都統四職,由胤禮一人兼任。
雍正七年七月十一日,奉命管理工部事務。
雍正八年八月二十八日,命胤禮總理戶部三庫事務。
雍正十一年八月十一日,命胤禮管理宗人府事。
雍正十二年七月,奉旨遠行泰寧會見格桑嘉措。
雍正十三年藏曆的正月初一日(藏曆春節),西藏地方政府在惠遠寺舉辦宴會,宴請胤禮、章嘉。宴畢,胤禮向格桑嘉措宣旨。
閏四月初一日回京後,胤禮向雍正匯報泰寧之行。
雍正十三年五月二十五日,雍正命胤禮攜寶親王弘曆,和親王弘晝辦理苗疆事務。
乾隆元年九月十二日,胤禮生母加徽號,九月十三日,“永賜與親王雙俸……”。
九月二十日,因“莊親王、果親王便殿賜坐時俱行拜禮,朕心深為不安……皆聖祖仁皇帝之子,大行皇帝之弟,於朕為叔。行輩甚尊,豈可常行拜禮於朕前乎……”命胤祿、胤禮在便殿召見免除叩拜之禮。
九月二十一日,胤禮上書建議制定《侵盜錢糧罪例》。
十月初四日,命胤禮總理宗人府事務。
十月十八日,命胤禮打理刑部。
此間,約在乾隆元年十一月,患腳疾。
乾隆二年二月十二日,胤禮書成《世宗憲皇帝上諭》有功。
乾隆三年二月初二日(公元1738年3月21日),胤禮去世。年四十二歲。
二月初三日,大阿哥永璜前往奉命穿孝。
二月初九日,乾隆令給胤禮加祭一次。諡曰“毅”。
葬於易州上岳各莊。
著有:《春和堂》、《靜遠齋》、《奉使紀行詩集》。
後以乾隆幼弟弘曕為子襲和碩果親王。雍正十一年修‘玉牒’:“第六子弘曕,雍正十一年癸丑六月十一日亥時,謙嬪劉氏出。”乾隆三年二月,四十二歲正當壯年的允禮遽爾病逝,果親王爵位懸虛,乾隆命王公大臣會議,何人可承襲,翌日莊親王允祿等共推六阿哥弘曕,承繼事遂定。

妻與子

嫡福晉鈕祜祿氏,果毅公阿靈阿之女;側福晉孟氏,達色之女。
第一子,未有名,雍正十年壬子四月十六日戌時生,母為側福晉孟氏,達色之女;
雍正十二年甲寅十月初八日申時卒。
第一女,雍正十二年甲寅十二月二十一日辰時生,母為側福晉孟氏,達色之女;
於雍正十三年乙卯五月二十九日子時卒,年二歲。
第二子(承繼子)雍正帝六阿哥、乾隆異母幼弟,多羅果恭郡王弘曕
《嘯亭雜錄》中說:“果親王府在草廠胡同,今為瑞親王府。”從《乾隆京城全圖》看,果親王府在東官園,與西邊的質親王府相鄰。

歷代世系

1723年—1738年允禮,聖祖第十七子。雍正六年晉果親王,乾隆三年薨,諡號毅。
1738年—1765年:弘瞻,世宗第六子,允禮承繼子。乾隆三年襲果親王,二十八年緣事降多羅貝勒,三十年復進多羅果郡王,尋薨,諡號恭。
1765年—1789年:永瑹,弘瞻第一子。乾隆三十年襲果郡王,五十四年薨,諡號簡。
1790年—1791年綿從,永瑹第一子。乾隆五十五年襲多羅貝勒,五十六年卒。
1791年—1806年:綿律,弘瞻第二子永璨之第一子,永瑹嗣子。乾隆五十六年襲多羅貝勒。嘉慶十一年革退。
1833年—1881年:綿徊,永璨第二子。嘉慶十一年襲固山貝子。道光十二年卒。
1881年—1907年:奕湘,綿律第一子,綿從嗣子。道光十三年襲鎮國公。同治十一年加貝子銜。光緒七年卒,諡號恪慎。
1907年—1918年:載卓,奕湘第三子。光緒七年襲輔國公,三十三年卒。
1919年—?:溥閻,載卓子。光緒三十三年襲輔國公。

劇集人物

電視劇的果親王的原型為甄嬛傳小說的虛構人物玄清,因此不要將電視劇的果親王當成歷史上的的果親王,當個虛構人物看待。
甄嬛傳》中,果郡王(即果親王)俊秀儒雅、文武兼得,被觀眾譽為“眾多後宮女子之中的春閨夢裡人”。然而果郡王卻不為所動,只傾心於甄嬛一人。對此,李東學表示,“果郡王不同於宮中爭權奪勢的皇室子弟,他慶幸自己並非帝王之身,不必將朝政瑣事縈繞於身,他不求嬌妻美妾如雲,只盼與愛人廝守到老”。而劇中的長笛(名為“長相守”)作為果郡王的隨身攜帶之物,不僅是他紓解心中煩愁的樂器,更是與甄嬛之間的“傳情”工具(劇中甄嬛的琴“長相思”與王爺的笛“長相守”原本就是一對,長相思與長相守似乎也注定了允禮與甄嬛這對苦命鴛鴦最終也只能“長相思”無法“長相守”的命運)。戲中,當甄嬛為舞蹈一籌莫展時,果郡王吹笛緩緩而來,以悠揚笛聲助甄嬛一臂之力,並使她突發靈感,翩翩起舞,令皇帝傾倒。之後,果郡王更是多次以吹奏笛曲的方式向甄嬛婉轉表達愛意。李東學稱,“果郡王愛著甄嬛,卻又不能僭越宮廷之禮,只能藉由笛子來抒發相思之情”。
《宮鎖珠簾》中,果親王也有相關類似劇情上演。
劇中情感:“甄禮戀”情深繾倦感動觀眾
劇中,果郡王允禮初次邂逅甄嬛便對其一見傾心,之後兩人在詭譎多變的後宮爭鬥中譜寫了一段感人肺腑的宮廷絕戀。“他只求付出,不求回報,願意為愛放棄王位,甚至獻出生命,這是全劇最讓我感動的細節。”李東學坦言,“允禮的愛情觀是不求天長地久,但求曾經擁有。我想,真正的愛情,是可以超越生死、時間、空間這一切的。”
當“果郡王”喝下毒酒,用生命換取甄嬛安全的情節更是成為《甄嬛傳》中的“終極淚點”,賺取無數觀眾的眼淚。如此“虐心”的橋段讓不少網友感到難以接受,而全劇唯一的這段真愛——“甄禮戀”的情路坎坷更讓觀眾感同身受。一位名為“草妖”的網友就直言:“被李東學深情而憂鬱的眼神秒殺,特別是他赴死前含情脈脈地注視著甄嬛的那一刻,真是讓人心碎。”很多女性觀眾也表示,可能每個女人都盼望背後能有一位像果郡王允禮一樣默默注視自己,而又永遠不求回報的戀人吧。
記者:果郡王這個角色如此受歡迎,你覺得最重要的是他的什麼特質?
李東學:電視劇播出之後,大家見面都叫我“王爺”了,哈哈。果郡王之所以能夠走進觀眾心裡,大多是由於他把離現實最遠的、最真善美的東西展現了出來。他善良、痴情、風流倜儻,終其一生都是在尋求一份愛,奮不顧身地保護一份愛,說他是為愛而生也不為過。
記者:觀眾們覺得,華妃是這部劇里最純粹為了愛情生存的女性角色,果郡王是為愛痴狂的男性角色。
李東學:華妃很痴情嗎?我不覺得。我認為她的愛還是帶有目的性的,畢竟她的榮寵跟年氏一族有緊密的聯繫。但果郡王不一樣,他不差錢不差物,如果不是碰上皇嫂甄嬛,可以說他想要什麼有什麼。因此,他的愛情才是不摻任何雜質的。這是一段宿命的愛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