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氏家廟(新會林氏家廟)

林氏家廟(新會林氏家廟)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新會林氏家廟是一處始建於清代的家族祠堂建築,屬於林氏家族祭祀祖先和先賢的場所。屬於廣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總體格局保存完整,是五邑地區規模罕見的嶺南廣府風格祠堂”(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語)。宗祠是凝聚家族血緣和感情的紐帶,作為家族悠久歷史和傳統文化的象徵與標誌,具有無與倫比的影響力和歷史價值。其建設規模宏大,建築布局大氣,建築藝術精湛,充分體現了古代勞動人民的勤勞智慧和藝術創造力。 當我們走進這座宏偉的古祠,便可體味昔日的匠心宏構與精心雕琢,想見它的歷史輝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林氏家廟
  • 景點級別: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所在地:廣東省
  • 建成時間:清代
歷史沿革,建築規模,建築風格,祠碑價值,

歷史沿革

林氏家廟前身名“崇報祠”,祀開基一世祖森公及二世祖植公、三世祖寬公為不遷之祖,上奉披公、蔇公、旺公以追遠,為族中地位最高的大宗祠。初建於月山之下,即今位置,規模較小。後遷建到雁山,今沙岡國小校內。以後,子孫日漸眾多,春秋兩祭時感到場地逼狹,不能一起排列參拜,眾議擴建。雍正年間,請風水名師東莞蘇冠三來重新擇地,他選中的新祠址卻是原來舊“崇報祠”的位置——月山之麓,認為此處“地闊脈正,環山帶海”(清乾隆三年重建碑記),族人認可,“近枕月峰,遠接雁嶺,前環膽海,左龍山而右牛山,洵勝地也”(《重建光祿太祖祠序》)。於是雍正十一年(1733年,農曆癸丑年)動工興建,至乾隆三年(1738年)告竣,歷時5載。所需資金2000多兩銀,按人口田畝分派。重建後由“歲進士”(歲貢生的別稱)、時任歸善縣(今惠陽)儒學訓導、原署本學教諭博羅學訓導事、十七世孫林殿元在當年仲春(農曆二月)撰寫碑記。此碑今存。碑文說“顏曰‘崇報’”,可印證舊族譜的記載。
24年後的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授任曲江教諭的增城人溫澯則認為,獅山下“龍真脈結,山抱江朝,尤為百代振興之地”。又兩年後(1764年,農曆甲申年),裔孫林昌基將崇報祠再建到石筍獅山下。由於另新建了一間崇報祠,月山原祠易名為“光祿祠”,稱“光祿太祖祠”,即林氏家廟前名。
至光緒年間,光祿祠距上次雍正乾隆重建已經150多年,風侵雨蝕,需再度重修。通過神位入主的方式籌集資金,正龕限至十六世,每主50兩銀;東、西龕限至二十三世,每主25兩銀,入主神位共918個,除披公下至沙岡四世的20位先祖外,其餘898個均捐款入位,共籌得款項28225兩銀,重建資金非常充裕。拆舊建新動工於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十一月初二日,進伙崇升於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十月十二日,工程歷時兩載。此次重修後,光祿祠始稱“林氏家廟”。據《重建光祿太祖祠序》:“祠額舊名光祿公祠,而不系以姓,眾嫌其蹈空,故名曰‘林氏家廟’雲。”

建築規模

林氏家廟坐落在新會區羅坑鎮石咀村,與民居連成一體,是村落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年選址講究風水布局,延請堪輿名家勘定,選擇月山之麓,坐南向北,枕山面海,所向開闊。
林氏家廟建設規模宏大,分中、東、西三路建築。中路是祠堂主體,寬12.5米,為三開間,一連四進,當地俗稱“四沓祠堂”,建築總進深達64.53米。祠前是小廣場,入口處原有“九牧流芳”石牌坊,為祠堂與外面的分界,惜抗戰期間被毀。祠左並排的有分房祠“金山祖祠”,構成林氏家廟古建築群,從而面寬達到37.52米,建築面積約1867平方米,總占地面積約2500多平方米,氣勢宏偉。
正祠第一進是頭門,進深三間。大門各開兩扇共四扇,門前有輝煌的門廳,前檐梁架上有精緻的6條龍(龍魚)木雕和多組戲曲人物故事木雕,正門兩側有門墩,左右有塾台(鼓樂台)。第一進後面是大天井,中間有砌石裝飾意為“龍口”,左右花壇栽兩株桄榔樹(今不存),象徵兩隻龍眼。第二進是議事中堂,為主廳,是舉行祭祀儀式和宗族議事之處。後面有小天井。第三進為祀廳(寢室),神樓分正龕、左龕(西龕)、右龕(東龕)供奉歷代先祖牌位。第四進是二層的後樓,名“文斗閣”,其二樓正面原有神龕,立孔子小雕像。
東、西兩路為附祠(又稱廂房,古稱“夾室”,當地人俗稱“耳房”),與正祠各進相對應,各進之間有小天井通風采光。兩路附祠與中路正祠之間,有青雲巷間隔,左邊青雲巷“桂馥”,右邊青雲巷“蘭芳”。除祭祀、慶典等活動外,日常關鎖大門,由兩邊青雲巷進入祠堂。
林氏家廟左為“金山祖祠”,一路二進。頭門規模與家廟大致相同,氣派莊嚴,“與家廟並驅齊駕”(光緒《金山祖祠重建碑記》)。

建築風格

林氏家廟與廣州陳家祠是同時期建築,為典型的清光緒年間建築風格。主要建築材料為坤甸木、花崗石、青磚、大階磚,局部磚雕檐口使用大理石。裝飾有木雕、石雕、磚雕、灰塑、鐵鑄件等。各進屋面為傳統禾草灰轆筒瓦面,硬山式屋面,綠色琉璃滴水剪邊。中路建築屋面為龍船灰塑正脊和垂脊,脊頭樣式變化豐富;兩側廂房為博古正脊及博古垂脊。牆體為青磚砌築。室內梁架主要為抬梁與穿斗式相結合的梁架結構形制,瓜柱樑架,坤甸木;兩側廂房為硬山擱檁式梁架與磚牆承重結構,用杉木。室外地鋪為花崗石,室內為大階磚鋪作,檐柱為花崗石檐柱。
祠前原有牌坊,據老人回憶,為三間四柱式石牌坊,頂為圓拱。像第一進那樣,左右兩邊有塾台。據光緒重修碑記,祠門外有鐵欄桿。
第一進,為花崗石勒腳、花崗石地台、水磨青磚砌築。花崗石條石多為正條,建築材料較好。大門對稱各開兩扇共四扇,為典型的清光緒大門風格形制。
前檐步梁木雕梁架精美,工藝精湛,兩邊各有6層戲曲人物故事雕刻,兩邊又各有3條共6條龍(龍魚)的木雕,栩栩如生。右邊前檐步梁木雕,是戲曲故事《穆桂英大破天門陣》,分6層共雕刻人物56個。左邊前檐步梁木雕,相傳為戲曲故事《六國大封相》。分6層共雕刻人物62個。這兩組木雕中角色眾多,穿戴裝扮多姿,兵器道具各異,擺出動作各不相同,人物神態生動精彩。單是刀的動作形態就有拔刀、揮刀、舉刀、舞刀、刺刀、橫刀、雙刀等。作品場面闊大,富於動感而不呆滯。
梁底雕花,通花托腳。鼓台牆壁上部繪壁畫。後檐左右兩次間各開石券門與青雲巷廂房相連。
入門後站在一進看二進、看整個祠廟,可見到寬闊的大天井、左右廂房屋頂,二進和部分三進,頓覺開闊,陡增氣勢。
第二進,十五架梁,坤甸木,後金柱左中右各設花格窗及屏風門。活動的屏風門“擋煞”,使祠外不能直接看到第三進明間神龕,大祭活動時可打開。二進前的大天井為花崗石條石地鋪,設甬道,大天井面寬與中路建築相同,天井兩側為兩廡部,外廊為雙步梁,為卷棚月梁做法,駝峰斗拱雕刻精美,兩側為花格窗玻璃屏風,花格窗木雕精美。
第三進,有神樓神台,分左、中、右,各12級神龕。三進前是天井及兩廊部,左側廊部牆上鑲嵌有兩次重建碑刻4塊,記載林氏家廟的歷史建築概況。
第四進,為二層文斗閣,原有木樓梯。封火山牆,入口為凹形分心槽形制,博古灰塑正脊。樑柱為坤甸木料。
四進每進升高,寓意“步步高”。主建築第一進高9.7米,第二進高10.7米,第三進高11.2米,第四進高13.7米。每進石台階也升級,第一進與地面升三級,第二進升五級(兩廊要比天井高一級,因此升四級到二進的青雲巷),第三進升三級,第四進文斗閣,門前石階再升三級。整座祠堂建築從低向高,循序漸進,給人以莊嚴神聖的感覺。
左、右兩路廂房均為硬山擱檁式梁架,每進前設天井採光通風。
整座祠堂的柱礎造型各異;近天井的檐柱及鼓台柱為避風雨日曬,用石柱,而堂中用木柱。
林氏家廟廳堂軒偉,雕飾精緻,用材上乘,雖然經歷了百年滄桑,已經顯得陳舊斑駁,但恢宏精美的建築,任歲月滄桑,依然掩蓋不住昔日的亮麗輝煌。

祠碑價值

祠堂文化作為一種具有地方特色的傳統文化,它既蘊涵淳樸的傳統內容,也沉澱著深厚的人文根基,還能從這裡尋找到人類前進的足跡。
林氏家廟今倖存兩次重建的祠碑,共4塊。一塊是乾隆三年戊午(1738年)十七世孫林殿元撰的重修碑記,時間最早。另3塊大碑為一組,是光緒二十四年戊戌(1898年)林肇基堂立的重修碑,第一塊刻《重建光祿太祖祠序》,第二塊刻“眾議規條”和“正龕主位”名單,第三塊刻“左龕主位”、“右龕主位”名單。連金山祖祠2塊分別是道光三十年庚戌(1850年)、光緒二十七年辛丑(1901年)立的《金山祖祠重建碑記》,可謂祠碑文獻資料豐富。
林氏家廟祠碑所含歷史信息較多,除了修建因由、時間、地點、經過等歷史記錄,還有918個神主名單及其具體供奉位置(其他祠堂不多見),本祠修建的財務公開,本祠的管理制度、議事紀要,祖祠的祖嘗田產等等。4塊碑行文3000多字(神主名單未算入),記述頗為詳盡。其中反映出清代珠江三角洲建祠風氣之盛,“石咀(沙岡)林”建祠較早,建祠的風水選擇,建祠入主籌資方式,祠仆制度,祭祀制度,氏族風貌,祠堂與科舉等等情況,可從中讀出當時的社會場景。
這些祠碑對研究本祠歷史,對研究“石咀(沙岡)林”乃至“九牧林”宗族,對研究宗祠制度,對研究嶺南祠堂風俗,增加了極具價值的實物資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