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文傳:花開綿密的人間四月天

林徽因文傳:花開綿密的人間四月天

她是中國第一位女建築學家,她是共和國國徽的設計者,她更是一個知性優雅的女詩人,一個至純至真的女作家、一個流落人間的精靈……她是人間的四月天。

讀她的詩,念她的文,聽她的故事,懷念她的容顏,追隨她的聲音。在美麗背後觸摸一絲溫潤,在聰慧之中品味一絲幽思。

她是那一樹一樹的花開,是伴著飛翔的燕子,美麗輕靈,帶著愛、溫暖和希望,陪著你我走過一個又一個的四月天。

基本介紹

  • 書名:林徽因文傳:花開綿密的人間四月天
  • 作者:流雲
  • ISBN:9787549602773
  • 類別:文學
  • 頁數:282
  • 定價:25.00
  • 出版社:文匯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1年
版權資訊,內容簡介,編輯推薦,圖書目錄,序言,第一幕 童逝:欲說還休夢已闌(1904-1908),第二幕 遠遊:小橋流水人家(1909-1921),第三幕 歸途:波心盛不下你的柔雲(1922-1931),第四幕 情戒:似是故人來(1924-1928),第五幕 重返:和我,免使年少光陰虛過(1928-1937),第六幕 錦書:自是年少,韶華傾負(1931-1937),第七幕 煙起:誰在歲月里長長嘆息(1937-1948),第八幕 禪寂:蝴蝶飛不過滄海(1948-1955),作者介紹,

版權資訊

書名:林徽因文傳:花開綿密的人間四月天
作者:流雲
定價:¥25.00
出版社:文匯出版社
ISBN:9787549602773
出版日期:2011年8月1日

內容簡介

她是中國第一位女建築學家;她是共和國國徽的設計者;她更是一個知性優雅的女詩人,一個至純至真的女作家、一個流落人間的精靈…… 海海人生,《誰愛這不息的變幻》,你為愛而生為志氣而學為文才而遇,釋放完的這一生,像是一首上等的韻腳詩。 你還記得,你初遇他的《那一晚》么? 你的《笑》——宛似《深夜裡聽到樂聲》般美妙。 雖在此時此地、良辰美景處,《情願》憶起過往傷心情事,而你心中愛意《仍然》《激昂》。 你聽過那《一首桃花》似的歌么?輕輕地綻放在你們相愛的那一個人間四月天。 《蓮燈》也仿佛不會滅掉,恆久不滅地呈在六瓣心房之中,夜至《中夜鐘聲》迴蕩,無端端撩起《山中一個夏夜》的情思。 《秋天,這秋天》,飽含了所有傳奇的秋,似要揉進四季里的所有情愛;因為《你是人間的四月天》,你是這世間聰慧與美麗的傳奇; 你的這一生,為愛所寫的詩,不能再多了,似乎是要掏空所有的傳奇。 而你的一生,不能再多也不能少了,都在這《花開綿密的人間四月天(林徽因文傳)》里了。

編輯推薦

流雲編著的《花開綿密的人間四月天(林徽因文傳)》講一個全面的,完整的林徽因,呈現在書里,以散文一般的語言,處處褶褶生輝,閃耀著她的人生亮點;於低潮處時能看見希望,於絕望處能蓬蓽生輝,也許這就是人生——但,這只是她的一生。中國近現代最傳奇的女性人物之一——林徽因。她的眾多身份,諸多為人所知的才情,密密匝匝的,都在這本書里了。

圖書目錄

序言

花開綿密的人問四月天

第一幕 童逝:欲說還休夢已闌(1904-1908)

十月獨行
惟其是脆嫩
儒雅君子
斜抹一行沉寂記憶

第二幕 遠遊:小橋流水人家(1909-1921)

此時霧漫漫
志摩“叔叔”
他的“小腳與西服”
夏蟲也為我沉默
布萊頓海濱

第三幕 歸途:波心盛不下你的柔雲(1922-1931)

不堪承歡
新月的圓滿
花落人散,不如笑忘
小曼小曼
飛翔的終點

第四幕 情戒:似是故人來(1924-1928)

梁上君子,林間美人
愛你就像愛生命
凝固的音樂
傷逝
玫瑰嫁衣

第五幕 重返:和我,免使年少光陰虛過(1928-1937)

啟航
枯樹與新芽
病痛噬骨
與建築起舞
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窗子之外

第六幕 錦書:自是年少,韶華傾負(1931-1937)

誰愛這不息的變幻
蛛絲與梅花
太太的客廳
成全了你的碧海藍天
有友如斯
詩友

第七幕 煙起:誰在歲月里長長嘆息(1937-1948)

硝煙
春城小樓
“我的迷人的病妻”
哭三弟恆
建築七音符
北歸

第八幕 禪寂:蝴蝶飛不過滄海(1948-1955)

北平的曙光
重建
魂系

作者介紹

林徽因(1904年6月10日-1955年4月1日)
中國著名建築師、詩人、作家。人民英雄紀念碑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深化方案的設計者、建築師梁思成的第一任妻子。三十年代初,同梁思成一起用現代科學方法研究中國古代建築,成為這個學術領域的開拓者,後來在這方面獲得了巨大的學術成就,為中國古代建築研究奠定了堅實的科學基礎。文學上,著有散文、詩歌、小說、劇本、譯文和書信等,代表作《你是人間四月天》,《蓮燈》,《九十九度中》等。其中,《你是人間四月天》最為大眾熟知,廣為傳誦。
流雲
自幼就愛坐看雲起的中國式詩意,立志一生徜徉在中國詩意的文化中。當教師,撰文稿,皆為這份浸淫入骨髓的中國文化情愫,皆為了一份承襲和傳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