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中水滴/傾聽大自然

林中水滴/傾聽大自然

《林中水滴》的作者米·普里什文(1873—1954)俄羅斯文學史上最傑出的散文大師之一,善於傾聽烏獸之語、草蟲之音,步入文壇後以自然為主要創作對象。《林中水滴》收錄了《大自然的日曆》《葉芹草》《林中水滴》等著名散文篇目,在他的筆下,自然的一切既生機勃勃,又充滿詩意和哲理,令人遐想與沉思。

基本介紹

  • 書名:林中水滴/傾聽大自然
  • 譯者:潘安榮
  • 出版日期:2014年3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535895808
  • 作者:米·普里什文
  • 出版社:湖南少年兒童出版社
  • 頁數:187頁
  • 開本:32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在一支支春水曾經流過的地方,如今是一條條花河。走在這花草似錦的地方,我感到心曠神怡,我想:這么看來,混濁的春水沒有白流啊!
徜徉在山林小溪問,譜寫大自然日曆,觀賞第一朵花開的是俄羅斯傑出,的散文大師米·普里什文。來聽他講述的獵狗安恰爾,美麗的葉芹草、林間的野薔薇、小溪流、松鼠與雪兔故事吧!
在這本《林中水滴》中,普里什文記錄下了許多自然之景,有各樣的鳥兒和小獸,有清新的花草和奇異的植物,美麗的普列謝耶沃湖好像天光雲影的展場,森林迎面而來……一切是那么生機勃勃,又充滿詩意和哲理,令人遐想,令人沉思。

作者簡介

作者:(俄)米·普里什文 譯者:潘安榮
米·普里什文是俄羅斯文學史上最傑出的散文大師之一。1873年,他出生於俄羅斯奧廖爾省葉列茨縣,童年時代在親近大自然的鄉村中度過。世紀之初,他作為善於傾聽鳥獸之語、草蟲之音的學者步入文壇,之後便以自然作為主要創作對象。

《金薔薇》的作者康·帕烏斯托夫斯基曾說,在整個世界文學中,也未必能找到和普里什文並駕齊驅的作家。他認為普里什文的散文有充分的根據可被稱為“俄羅斯語言的百草”,它們時而有如芳草簌簌作聲,時而有如清泉潺潺流淌,時而有如百鳥啾啾爭鳴,時而有如薄冰悄悄脆響。作為描寫自然的聖手,普里什文與普希金、屠格涅夫等人齊名,主要作品有《飛鳥不驚的地方》《林中水滴》《大自然的日曆》《人參》等。

圖書目錄

這本書要帶你去的地方
大自然的日曆·春天
大自然的日曆·秋天
葉芹草
岔路口
歡樂
林中水滴
一年四季

文摘

正月、二月、三月開頭,這都是光的春天。在大城市裡,舉目望那石砌的高樓大廈之間的上空,可以分明地看到空際的流冰。這時候,我在城裡拚命工作,像守財奴似的,一個盧布一個盧布地積攢,等到為錢跟眾人罵夠了,終於能夠到我掙不到錢的地方去的時候,我便感到逍遙、幸福。是的,那是幸福的,因為能先在城裡遇上光的春天,然後又能踏上大地,迎來水、青草、森林的春天,也許還有人的春天。
當多雪的冬天過去,光的春天蔚為奇觀時,人人放眼大地,心情激動,無不想著今年春天會是什麼光景——每年迎來的春天,都不像上一年。每一年的春天,從不和另一年的春天全然相同。
今年光的春天留駐較久,白雪璀璨,人眼幾乎無法直視,到處都在說:
“這光景說不準一晃就要沒了。”
人們坐雪橇遠行時,只怕中途不得不卸掉雪橇,牽馬步行。
是的,新的春天從不像舊的春天,所以生活就如此美好——心情激動,期待著今年會有什麼新的景象。
我們的農民彼此相遇時,只是說春天的事:
“眼看就完了。”
“說不準一晃就要沒了!”
最初的積雲
我們的房前積了一大堆雪,在陽光映照下,晶瑩娟潔,宛若天鵝不曾揉亂的胸脯。夜來房門被雪堵住了,我好不容易將門打開,拿鐵鍬清除了茸茸的雪和雪下久積的沉重冰層,清掃出了一條通道。
我並不可惜這堆雪。舉目望天,只見在光的春汛中,大片白雲緩緩飄浮,透著宜人的暖意:這是冬天不常有的白雲,看去也像天鵝不曾揉亂的胸脯。天上地下,這裡那裡,我那始終不渝的幻影又同春天一起出現。我如今迎它來時,並未神不守舍;送它去時,也不喪氣垂頭——它像春天一樣來了又去了,當我還在人世的時候,它一定還會再來,我還有什麼可憂傷的呢?我如今已不是小孩,我可以是我所有幻影的父親和主人了。
人生到了50歲,可不是一句戲言,試想這在古書上是怎么說的:一塊地你種上六年,第七個年頭讓它休閒,如此一輪七年,輪過七回,就到了你的50歲了,那時候你就拿起號角來吹吧,那是你的禧年到了。
“喂,孩子們,”我喊道,“快起來吧,幫幫我,我的禧年快到了。”
他們一個叫廖瓦,一個叫彼佳,兩人都酷愛到森林裡去打獵。我安分守理地在他們身上培養了我的嚴格規矩:槍法要好,但不胡亂殺生,只打我們要吃的,還有可以為博物館保存的東西。
他們這樣打獵,比那些口頭上反對殺生、自己卻又到鋪子裡去買肉吃的人實在。據我看,孩子們順著這條路,可以更接近大自然,通過此種方式,甚至可以更好地學會憐憫人。從新年到早春這一段休獵時期,他們常常到小鎮上去跳舞,很晚才回村里來,他們把這也叫作
第一滴水對於我們這些從事物候學、觀察自然現象一天天變化的人來說,春天是從光的增強開始的。這時候,民間都說熊在窩裡翻身了;這時候,太陽快要轉到夏天的位置上去、儘管殘冬未盡,尚有酷寒之日,茨岡人還是開始賣皮襖了。
俄羅斯中部的正月是:灰鴉迎春歡唱,家雀爭吵打架,狗焦躁發情,烏鴉初次交尾。
二月是:向陽屋檐上落下第一滴冰水,大青鳥縱情高歌,家雀築巢,啄木鳥初次發出擊鼓般的聲音。開槍。廖瓦已長出小鬍子,他偷偷用我的剃刀修整了一番,現在他的小鬍子長得正好。弟弟的嘴唇還全然是光溜溜的。
到了舊曆三月九日四十聖徒節,白嘴鴉、雲雀和各種各樣的小鳥飛來了。從這時起,他們收起跳舞的心思,用空閒工夫做些準備工作,好迎接丘鷸飛行求偶期、松雞和黑琴雞發情期的到來。等到打上了獵,他們晚上回家後,有時回想起跳舞的時光,竟又感到奇怪,說那是因為無事可做的緣故。他們又開始錯用辭彙,不按我教的說“姑娘”,卻說“丫頭”,也不知為什麼,我現在再不去糾正他們的錯誤了。P3-8

序言

大自然是人類的搖籃。文明人類所擁有的一切,無不起源乾自然。我們的生命,我們的情感,我們對美和幸福的渴望,對夢想的追求,都和大自然緊密相連。如果沒有大自然,人類的一切都是虛無。
謳歌自然之美,抒發人類沉浸在自然中的優美寧靜的心境,是文學作品常寫常新的主題。古往今來,無數文學家用他們獨特的文字,寫出了人類對自然的讚美,寫出了他們親近自然的深情感受。自然之美,是文學創作永不枯竭的源泉。
收在這套書中的文字,是文學家和大自然的奇妙對話,是來自大自然的天籟之聲。這些作品,都是享譽世界的文學名篇,自它們誕生以來,已被翻譯成各種不同的文字,在人間流傳,感動過無數讀者。在年輕時代,我曾迷戀過其中的好幾位作家的文字,如普里什文的《林中水滴》,梭羅的《瓦爾登湖》,還有儒勒·米什萊和康·帕烏斯托夫斯基的作品。我曾跟隨他們的目光和腳步,遊歷天地間的美景,諦察大自然的萬種風情,聆聽天籟在人心中引發的奇妙回聲。收入這套書的另外幾位作家,也是大自然的歌手,約翰·繆爾、阿爾多·李奧帕德、約翰·巴勒斯、德富蘆花,他們置身於大自然,情不自禁地書寫著心中的讚嘆和沉醉。他們的文字,不僅描繪自然的四時景色,還將生靈的自由鳴唱轉化成語言,撥動讀者的心弦。這些熱愛大自然的智者,將大自然的聲音化成了美妙的文字,在自然和人心之問架起了橋樑。閱讀這些謳歌自然的作品,能驅逐煩躁,使心靈歸於寧靜,讀者可以在這些智者的指引之下,作奇妙的自然之旅。
隨著現代文明的發展,城市正在大規模地擴展。在很多人的心目中,大自然在縮小,甚至在慢慢消失。野草花樹、溪流湖泊、曠野峻岭……這些自然的景象,似乎都已退到陌生的地方,和現代人的生活距離越來越遙遠。然而,我們必須認定一個不會變更的事實:大自然依然存在,而且永遠不會消失。人類無法改變她,無法躲避她,更無法消滅她,她永遠在我們的身邊,默默地注視我們、安撫我們、陪伴我們、哺養我們。從前,我們曾經喊過“征服自然”“改造自然”這樣的口號,有人認為人類可以主宰自然,可以對自然頤指氣使,按自己的需求改變自然的形態。這樣做的結果,必定是失去安寧和美,並終將受到懲罰。
對大自然,我們應該懷抱敬畏和感恩之心,大自然坦陳在天地之間,是我們視野中美的盛宴,而隨風飄漾的天籟之聲,是最動聽的音樂。能親近大自然,欣賞大自然,聆聽大自然,是人類的幸福。這套書中的文字,可以讓讀者品味這種幸福。
記得普里什文曾經說過,如果熱愛自然,即便是面對一片風中落葉,也能寫出一首長詩。在這套書中,到處可以感受到這樣的詩意。請讀一讀從書中隨手摘錄的文字吧:
“我以為是微風過處,一張老樹葉抖動了一下,卻原來是第一隻蝴蝶飛出來了;我以為是自己眼冒金星,卻原來是第一朵花兒開放了。”
“我喜歡在祥和的月圓之夜走出家門,凝視著皎潔的月色,還有被月光洗滌過的雪地。空氣中像是藏著團火,寒冷卻溫暖著我。”
“只要我還活著,我就要傾聽風兒、鳥兒和瀑布的歌唱,就要讀懂岩石、洪水、風暴和山崩的語言。我要和原野、冰川交朋友,盡我所能貼近大自然的心……”
讓我們追隨這些優美的文字,去貼近大自然的心。在閱讀這些文字的同時,讀者也會由衷地生出願望:邁出家門,走向遼闊的原野、山林、江海,以自由的身心,去擁抱大自然,傾聽真正的天籟之聲。
2013年9月17日於四步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