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鷂風箏

板鷂風箏

板鷂風箏是江蘇省南通市獨具特色的傳統手工藝品。起源於北宋年間。中國風箏素有北鳶南鷂之稱,南通板鷂風箏是南鷂中最具代表性的品種,因其造型如一平板而得名。它融扎裱造型、配色繪畫、音律設計、“哨口”雕刻等工藝於一體,放上天,“得風則鳴,其聲隨風抑揚”,故有“空中交響樂”之美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板鷂風箏
  • 產地:江蘇省南通市
  • 特色:傳統手工藝品
  • 起源:北宋年間
  • 類型:風箏
簡介,起源,

簡介

人是萬物之靈,多少年來一直主宰著這個世界。然而,人又非常矛盾,在地球生命世界中感到自己的局限與不足。《詩經》在大雅中就有“鳶飛戾天,魚躍於水”的詩句。顯示出人對飛鳥游魚的羨慕以及人類的無奈,但是不得不承認我們先祖是充滿想像力和創造力的。

起源

中國是風箏歷史最為古老悠久的國家之一。風箏是由勞動人民發明的,在中國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了。風箏起源於先秦時代,墨子把人奇絕大膽的想像變成了現實。《韓非子》上說“墨子為木鳶,三年而成,飛一日而敗”。為紀念這個偉大的發明,今天人們用電腦動畫的形式重現了墨子制木鳶的傳說故事。木鳶就是今天風箏的祖先。在我國古代,木鳶一直是戰爭時通訊和偵察的重要工具,並能帶上火藥,用做戰爭進攻的武器。這不能不說是又一個創造。隨著時代的進步,造紙術的發明,使木鳶很快被加工輕巧的紙鳶所代替。而後五代十國的李鄴以竹為笛,使風入竹,放於空中如鳴箏,故名曰風箏。我國的風箏種類繁多,一般按風箏的結構和形狀來劃分,可分為硬翅風箏、軟翅風箏、板式風箏、串式風箏、立體風箏等等。我國“南鷂北鳶”兩大流派的風箏在世界上久負盛名。北鳶指的是我國北方的風箏,多為造型風箏、南鷂是指我國南方的板子類風箏。在今天的節目中我們介紹南方風箏中最負盛名的南通板鷂風箏。
南通是中國四大風箏產地之一,盛產板鷂,為全國絕無僅有。板鷂碩大無比、平整如板,由六角形為基礎,通過組合變化,結構成串連星式南通風箏。古人在紙鷂上以竹絲為弦,風吹有聲,如箏鳴響,故取名風箏。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在風箏世界中,形聲兼備的南通哨口板鷂是難得的名副其實的藝術瑰寶。這種“六角”大的有幾米高,上面裝有幾百隻大小不同的“口”、“哨”,放上天去這些口、哨發出不同的高低音,像一支大型樂隊在空中合奏,聲音可傳到幾里之外,十分雄偉。
南通位於黃海之濱,長江之北,古人謂之“濰南江北海西頭”。原為沙洲,後沙灘與陸地相連,有著大片平坦的沙灘,為放風箏提供了良好的條件。每年從農曆正月直到清明,都是放風箏的好時光,當地的俗諺說:“鷂子口聲急,明朝雨打壁、鷂子滿天飛,家家有得收”。可見放風箏活動早就成為當地人民生活的一部分。放風箏的人多了,自然做風箏的人就多了,風箏也就越做越精美了。南通就有一大批精於扎制板鷂的民間工藝師。
風箏看起來漂亮,放起來瀟灑,但做起來就不那么簡單了。製作一個風箏要十幾道工序,與北方風箏不同,南方哨口風箏在製作上除了扎、糊、繪、放四個工藝流程外,還多了一道,也是最關鍵的一道工藝——雕刻哨口。
板鷂風箏的扎制工藝要求頗高,首先選擇質地堅實、彈性好的江南毛竹或本地上乘的老竹來扎制骨架,粗細長短隨風箏的大小而定,一般都在晴天干燥的日子扎制,這樣便於讓扎繩收緊。最早的板鷂風箏出現在北宋時期。就這樣,從簡單的幾何圖形開始,隨著時代的發展,板鷂風箏從正方形、長方形發展為六角形、八角形相聯的七星、十九星等不同大小的組合。無論形狀怎樣變化,竹子始終是主要材料。
板鷂風箏的繪畫和北方風箏基本相似,都是先白描後彩繪的工筆繪畫。在內容上,北方多注重動物,尤其是飛禽,而南方多注重人物,大多是采自民間故事。板鷂風箏上畫得最多的是八仙過海圖,取其富貴吉祥的寓意。繪好的綢布按風箏的大小骨架粘合,在粘合時,早期的風箏都是採用針線縫製。但由於板鷂風箏正面掛了很多哨口,放飛時,針線縫合的板鷂布面容易裂開。現今已改用膠水和膠帶粘連,更加省力省時,也利於拆卸。
南通板鷂風箏最大的特色就是這一排排的哨口,這裡的“哨”和“口”是分開來講的。小的“哨”在風箏的最上邊,大的“口”在風箏的最下面,大的哨口是整個風箏里的重低音,一般是由葫蘆製成。製作時,根據哨口蓋面的大小,切出葫蘆的口徑大小。通過打磨、浸泡後上漆晾乾。
竹哨是哨口中音色最為清脆明亮的,它是通過老藝人一刀一刀加工出來的。竹子削得越薄,音色就越亮。一般板鷂風箏上的竹哨口,以三個大小不同的哨口合為一組,稱為連哨。竹哨的大小是根據竹子的粗細來定的。再根據高低音的不同,掛制在風箏上。能讓哨口發出聲響的,是雕工相當精細的哨口蓋面。蓋面是根據哨口的種類來決定所採用材料的,一般小哨口、竹哨口都是用竹子雕刻的蓋面,大型的葫蘆哨口就用南通當地產的季節樹來做原材料,因為它質地輕,不容易變形。
雕刻好的哨口,經過試音,區分高中低音,由上至下排列在鷂面上,有的鷂面可裝有數十個乃至數百隻大小不一的哨口。放飛時,其響聲明朗,音調悠長、音量巨大,震空齊鳴。
板鷂風箏由於裝載一整套音響設備,有一定的重量,因而入飛時對風力有一定的要求,大型板鷂要六級以上風力,小型板鷂也需要五級風力才能穩定升空並發出悅耳音響,而對放飛的人來說必然要耗費一番氣力。
板鷂風箏和北方風箏還有一個很大的不同點,板鷂風箏綴有兩條起平衡作用的尾巴。
作為中國風箏四大產地之一的南通,風箏在這裡曾有過燦爛的歷史,在長達千年的歷史長河裡,它已深深地打上了南通的地方印記,從單一的六角板鷂到現今的七連星、十九連星板鷂,無不反映了人們對它的不斷改進和深切喜愛。
今天,一切傳統的民俗與娛樂都面臨著現代化的挑戰。有意思的是人們對風箏的興趣並沒有減退,風箏悠悠蕩蕩地飛過了一個又一個世紀,那鼓盪在天際的哨音,仿佛是歷史在風中久久迴響,人類的一切願望,總是以不同的形式滲透到平常生活中,風箏就是我們放飛的理想與願望,它把人們的美好夢想帶上藍天,載到天際,人們的目光和心愿都隨同它一起放飛、升騰、飛向天際、飛向未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