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區新橋中學

松江區新橋中學

上海市松江區新橋中學創建於1958年,1972年開始招收高一學生,是松江區唯一一所公辦農村完全中學,也是上海市二期課改第二輪實驗學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松江區新橋中學
學校簡介,歷史沿革,學校現況,

學校簡介

學校位於松江區東部經濟發達的新橋鎮,2007年9月遷至新站路28號,新校園占地28930平方米,校舍占地24557平方米,建造有行政樓、教學樓並實驗樓、信息中心、藝術樓、籃球館、食堂、宿舍樓等6幢建築。學校設施一流,校園內添置了電子顯示屏、司令台,教室全部配有多媒體,另有音樂室、舞蹈房、美術室各1間,理化生、勞技、實驗室各1套,圖書館藏書16000多冊,教師、學生閱覽室各1間,電腦房2間,學校綠化覆蓋率達到35 %。
學校規模
學校現在有教學班26個,其中國中25個班、高中4個班,1200餘名學生,教職員工126名,其中中學高級教師7名,中學一級教師60名,區學科名師1名,鎮首席教師 2人,鎮學科名師3人。
學校以“厚德、礪志、求知、成才”為校訓,以“愛生、精業、嚴教、務實”為教風
以“守紀、樂學、求真、創新”為學風,以“走進學生心靈,開發學生潛力,提高綜合素質,發展個性特長”為教育理念,做到依法治校,以德立校,科研興校,質量強校,將“和諧、發展”的理念滲透到學校工作的各個領域,不斷促進教師隊伍的優質發展、加快學生個體的健康成長,最終實現學校的整體和諧和可持續發展。
學校注重特色項目的研發和培育,校園文化氣息濃厚,科技、勞技、藝術、體育等在區各項比賽中屢次獲獎,豐富了學校內涵建設。
建校近50年來,學校連續12年獲區文明單位,還被評為區安全文明校園。

歷史沿革

1958年9月由姚吉如創辦,初名松江縣新橋初級中學。學校是從新橋鎮東首一塊雜草地上蓋起4間校舍後發展起來的,校址在新橋鎮新南街39號。創辦時有2個班,學生50餘人,教職員工7人。1968至1972年學校停辦。後復校,改名新樂中學。1973年更名新橋公社中學,學制為四年。1978年8月改名松江縣新橋中學,設國中和高中。同時設南場初級中學分校一所,1985年8月併入新橋中學。1994年秋季開始,在高中部增設2箇中專班(上海電機高等專科學校分設的電機班和松江建工學校分設的建工班)。1998年10月改名為松江區新橋中學。1999年秋停招高中新生。2001年9月又增設高一年級,全校共有25個班,其中國中19個班、高中2個班、中專4個班,學生1093人;教職員工102人,其中中學高級教師2人,中學一級教師47人。2001年,學校占地23133平方米,校舍占地7205.98平方米。主要建築有教學綜合樓一幢、教學樓一幢、實驗樓一幢以及食堂圖書綜合樓一幢,學校綠化覆蓋率達23%。
2002年開始,學校和新橋國小合用塑膠操場和體育館,升旗儀式由此推遲到8:00進行。同年,學校解散了校辦廠。
2003年秋,學校回響“五四”分段政策,增設預初年級,即國小的六年級併入我校國中預備班,預初年級共6個班,設在新橋國小,借用新橋國小的教室。同年9月,我校從東北、安徽、江西等地共引進23名應屆畢業生,是引進外省市教師最多的一年,教師隊伍不斷壯大,時學校教師達到132人。
2004年9月,學校設立日語教研組,聘請忻老師為日語顧問;2005年9月,學校引進專業日語教師一名,專門輔導日語強化班;2006年學校通過招收日籍學生資質,並允許於2007年設立國際部,正式招收日籍小留學生。
2005年學校擬定遷建新校舍,2006年鎮政府投入資金6000萬元,新學校在原校址對岸的新橋搪瓷廠舊址破土動工,在鎮政府的關心下拆遷工作順利進行,區、鎮領導多次親臨現場視察建設進度,新學校將於2007年6月建造完成,8月學校將由新南街39號遷至新站路2號。新學校占地28930平方米,校舍占地24557平方米。建造有行政樓、教學樓並實驗樓、信息中心、藝術樓、籃球館、食堂、宿舍樓等6幢建築,學校綠化覆蓋率達到35 %,學校設施一流,添置了電子顯示屏、司令台,為教師配備人手一台電腦。
2005年9月,學校實施《校首席教師和師德標兵評選制度》,加大對優秀教師的獎勵;2006年9月增設服務明星獎。2006年1月,學校開辦第一期中青年教師骨幹班,邁開“校本研訓”的第一步。
2006年底,學校共有29個班,其中國中18個班、高中11個班,學生1200人;教職員工130人,其中中學高級教師9人,中學一級教師60人。
上海市委宣傳部長羅世謙等各級領導先後來校指導,學校還接待過日本別府大學訪問團。
歷任校長姚吉如、朱鶴堯、王開福、丁忠民(負責人)、楊世康、吳琳、施正春、裘建華、季銀平、項金明,歷任黨支部書記朱鶴堯、王開福、丁忠民、楊世康、周家華、平順昌、王立國、包友根、沈慧。
學校從嚴入手,以實為基礎,教師做到“六”個認真——認真備課、認真上課、認真精選習題、認真批改作業、認真實驗、認真輔導;要求學生保持“謙遜、求實、勤奮、活潑”的優良學風。學生的課外活動設英文打字、製圖、書法、繪畫、攝影、鉗工、縫紉、計算機、文學社以及各種球隊、運動隊和合唱隊等。2004年9月,學校與新育居民區簽訂共建協定,建立合作關係。2005年學校制定《新橋中學三年發展規劃》,對學校發展目標和教育教學等方面作詳細規劃。2005年秋季,學校開設有籃球、心理輔導、日語等十多種拓展課程,2007年5月我校絲網花工藝被評為區青少年民族文化培訓活動二類重點推進項目。2006年2月,學校啟用新橋中學網站。2006年9月,學校初、高中部全部使用上海市二期課改新教材。學校曾被評為市影評工作先進集體,並獲市中學生作文競賽一等獎以及市勞技鉗工一等獎等。2006年,學校獲區中國小節約型家庭網上行活動團體一等獎,學校健美操隊在松江一中舉行的區首屆中學生健身操比賽中榮獲國中組第四名,國中男子籃球隊獲區“肯得基”杯比賽第一名並代表區參加市比賽,勞技競賽連續兩年獲區團體一等獎,在科技類比賽中,學生獲市、區各等第獎的有70多人次。
到2006年,學校共有國中畢業生8213人,高中畢業生2802人;升入重點高中、中專的有2028人,升入大學本科、專科的有635人。
1989年,裘建華被評為全國優秀教師。學校曾獲市園丁獎5人、區園丁獎36人,區優秀教育工作者5人,被評為鎮首席教師3人,鎮名師4人。2006年數學教研組被評為區教育系統文明組室,數學教研組、生化教研組被評為區優秀教研組。教師的教科研成果等在區級評比中有13人次獲獎。自2005年起,在社區評議中學校連續兩年獲“雙滿意”,學校圖書館升級為二級圖書館,學校黨支部被評為區“五好”機關事業單位黨組織,學校被評為區安全文明校園,歷年被評為鎮社會綜合治理先進單位,縣、區文明單位。

學校現況

2007年9月遷至新站路128號,1972年開始招收高中學生,2008年起整班吸納民工子弟學校學生,2012年暫時停辦高中部。
學校是上海市二期課改第二輪實驗學校,學校連續十四次榮獲區文明單位,08年至2012年學校連續三屆被評為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園。如今,學校是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園、上海市無煙單位、松江區文明單位(和諧校園)、松江區健康單位(愛國衛生)先進單位、松江區體育傳統項目學校。
學校占地28930平方米,建築面積24557平方米,建造有行政樓、教學樓兼實驗樓、信息中心、藝術樓、體育館、生活樓等6幢建築。
學校設施日益現代化,校園內添置有電子顯示屏、塑膠操場和籃球場,30間教室全部配有多媒體信息設備,專用教室16間:音樂室、舞蹈房、美術室各1間,物理(電學、力學)、生物實驗室各2間,化學實驗室3間,勞技實驗室1間,另有物理數位化實驗室1間,錄播教室1間,教師、學生閱覽室各1間,學生電腦房2間。圖書館藏書4萬多冊,雜誌期刊63種,報紙17種。
學校綠地面積占10125平方米,綠地率35%,綠化覆蓋率41%,草坪面積竟有3668平方米,草木種類高達65種,喬木數量為5181株,灌木數量達38394株,綠化布局層次分明,綠化造型多樣。
學校現有預初至初三4個年級,30個教學班,學生1108人,教職員工111名,其中,教師102人,高級職稱14名,一級教師57名(中高級職稱占70%),二級教師28名,未定職稱(見習期)教師3名;教師年齡結構如下:25-30周歲17名,31-40周歲38名,41-50周歲44名(45周歲中青年教師約占80%),50歲以上3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