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山血戰

松山血戰

松山戰役抗日戰爭中中國軍隊第一次真正意義上取得全勝的攻堅戰,是抗日戰爭乃至整個太平洋戰爭中全殲日本侵略者的最輝煌的戰例,被寫入美國西點軍校教案。松山戰役歷時三個月零三天,中國遠征軍投入4萬多人,大小百餘戰,7000多中國官兵用他們的生命譜寫了“一寸土地一寸血”的壯歌,全殲守敵1300餘人,收復松山,使不可一世的被稱為“戰爭之花”的113聯隊“玉碎”松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松山血戰
  • 時間:1944
  • 位置:滇西緬北戰役
  • 又稱:松山會戰、松山之戰
會戰過程,戰爭評論,小戰場與大戰略,

會戰過程

1942年5月,中、英聯軍在保衛緬甸的戰鬥中被日軍擊敗,兩國本來就互不信任的短暫聯盟就此瓦解。英軍向西沿公路逃進印度中國軍隊則分路進入叢林,分別向西、東北方向撤入印度、中國,在進入雨季、完全斷絕給養的情況下,由於飢餓和疾病的侵襲,在危機四伏的緬北胡康河谷一帶棄屍累累,直到三個月之後,才在美軍空中補給的援助下勉強完成了他們的”轉進”。然而這時,十萬中國遠征軍僅餘4萬,全部九個師的部隊中,只有孫立人的新38師作戰堅決,行動果敢,迅速衝破日軍的追堵退入印度,主力得以保全,而其他部隊均已殘破不堪,只剩了些骨瘦如柴的病兵,作戰的能力基本喪失,昔日鐵血崑崙關的”軍中驕子”第200師也損失殆盡,年盛有為的師長戴安瀾捐軀異國。
緬甸的陷落固然使英帝國損失了一片殖民地,並被迫把防禦線後退到了印度,但顯然大不列顛帝國沒有遭到不可承受的打擊,它的東南亞戰略重點是棄緬保印。真正感到受到重創,並由此引發一系列危機的,是中華民國政府。滇緬路被截斷,國際援華物資長河斷流了;遠征御辱不但沒有禦敵於國門之外,日軍反而從另一個方向打了進來,形成對中國的兩面夾擊之勢,重慶頓覺芒刺在背,心膽俱裂。
依靠了怒江邊一小群非正規軍的亡命阻擊,戰略預備隊的迅速西進反攻,以及”飛虎隊”的空中攻擊和支援,戰線才在怒江前線得以穩固,國民政府慶幸之餘,也開始進入自抗戰開始以來最窘迫的時期。不得已而為之的歷時2年多、犧牲慘重的”駝峰航線”即是這個時期的有力佐證。為了使陷入危機的重慶政府能夠有信心堅持下去,美國政府不惜以損失飛機317架,飛行員1519人的代價,進行了歷史上最為瘋狂也最為無奈的戰略空運。
儘管從印度經西藏直至昆明成都的航線沿途落滿了飛機殘骸與碎片,中國戰場漫長戰線的消耗還是使各種物資嚴重短缺,從炮彈到白糖,從汽車到火柴,中國國民政府統治下的工業基礎完全不能給本國的戰爭行為提供基本的物質保證。”駝峰航線”從某種意義上說,更像是一種心理暗示:儼如上帝般的山姆大叔沒有讓重慶的蔣介石大元帥成為政治上的棄兒。1943年和1944年初,中國國民政府的軍隊沒有發動過一次象樣的進攻作戰,與同一時期處於敵後的18集團軍相比,其戰鬥意志無疑是消沉的。18集團軍的部隊從不因為物資缺乏而畏懼,事實上他們的戰鬥一直是在甚至連槍彈都十分珍貴的情況下進行的,國民政府軍隊顯然沒有這種能力,沒有了充足的物資,國民政府的軍隊只能消極地維持著各個方向的戰線。
此種狀況在美國政府及其在中國的代表史迪威將軍的強烈干預下發生了改變。1944年初,中國政府終於決定要在怒江一線向雲南省西部盤踞的日軍進攻了。在這之前大約半年,新38師已經在史迪威將軍的直接控制下從印度利多向緬甸北部攻擊前進,在胡康河谷(野人山)將日軍曾經戰無不勝的18師團打成殘軍。國民政府即將從怒江東岸開始的進攻,目的之一就是和中國駐印軍會師緬北;之二是應英軍的請求,從日軍後方發動進攻進行牽制,其時日軍正在向印緬邊境的英帕爾大舉進犯,企圖奪占印度–這顆英國女王王冠上的寶石”。

戰爭評論

使國民政府真正願意投入進攻的因素,應該有兩個:美國以斷絕物資運輸相要挾,這是外因;藉機重新打通滇緬公路,則是內因。對國民政府來說,恢復滇緬公路的運輸,是朝思暮想的,可是他們懼怕失敗,害怕傷元氣,害怕戰爭結束後缺乏與共產黨爭奪天下的本錢。美國政府的要求很傷國民政府的自尊,以至於半個世紀以後,早已退到了台灣的”中華民國”的文人們依然對怒江前線的進攻戰役持否定態度,耿耿於懷。

小戰場與大戰略

1944年5月11日,蝟集於怒江東岸的中國軍隊開始渡江。從南到北,再次組建的中國遠征軍的渡江地段長達百餘公里,草黃色軍裝擠滿江岸,在江水震耳欲聾的濤聲中,美國援助的橡皮艇紛紛被放入亂石縱橫的江面,滿載人員和物資,緩慢地順著水流斜斜地向對岸漂去。士兵身後高峻的大山上,從月亮田一直往下到江邊,公路沿線布置了炮10團、炮7團和重迫擊炮第2團的百門以上的大炮和迫擊炮,山腰上到處架著重機槍和戰防炮,嚴密監視著日軍的動向。過了江的士兵仰著面向峽谷的上方拚命攀登。由於怒江峽谷山高水急,落差極大,全長千多公里的整個峽谷基本上直上直下,是防守的絕佳地形。日軍就躲在高高的峽谷上方的山頭上,褶皺里,居高臨下,以逸待勞,準備給中國軍隊以重擊。
1944年中國遠征軍由11和20兩個集團軍組成,11集團軍為左翼,司令宋希濂,轄2軍、71軍、6軍和重組的第五軍200師,主攻龍陵方向,從打黑渡、惠通橋地段(均在今施甸縣境)向西發展;20集團軍為右翼,司令霍揆彰,轄53、54兩軍,目標為高黎貢山至滇西名城騰衝。兩個集團軍都歸遠征軍總司令、名將衛立煌指揮,遠征軍總司令部直轄第8軍,作為戰役預備隊,另有重炮第10團、第7團、重迫擊炮第2團和”飛虎隊”進行強大的戰場支援。重炮10團成立於1937年,是當時中國最現代化的一支炮兵部隊,也是中國第一支全摩托化重炮部隊,裝備24門德制32倍口徑150毫米重榴彈炮,一切運動、指揮、觀測均以汽車牽引。該團裝備的重型野戰榴彈炮,具有當時國際一流的先進水平,與當年德國國防軍裝備的30倍口徑的sFH18重榴彈炮屬同一血緣。sFH18重榴彈炮口徑150毫米;身管長度4440毫米;戰鬥重量5512公斤;炮口初速495米/秒;射程13250米;射速4發/分鐘。由於中國的要求,出口中國的重榴彈炮加到了32倍口徑,射程比sFH18要遠2000米左右。這些重炮曾經在幾次長沙保衛戰中立下赫赫戰功,如今又輾轉到了這橫斷大山痛殲敵寇,可謂勞苦功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