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坪村(雲南省昆明市海口鎮松坪村)

松坪村(雲南省昆明市海口鎮松坪村)

該行政村隸屬雲南省昆明市西山區海口鎮,位於拖布卡鎮人民政府駐地東南部,距拖布卡鎮政府所在地10公里,到拖布卡鎮道路為柏油路,東與新店房村委會相鄰,西接上水坪村委會,北與布卡、新店房村委會相鄰,南鄰湯丹鎮中山村委會。轄上松棵、白石岩、雙水井等12 個村民小組。全村國土面積23.9平方公里,海拔 2,100 米,年平均氣溫 17℃,年降水量 1,350毫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松坪村
  • 外文名稱:Songping Village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雲南昆明市西山區
  • 地理位置:東經24.78°,北緯102.60°
  • 面積:23.9平方公里
  • 方言:昆明話-西南官話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與濕潤氣候
  • 車牌代碼:雲A
  • 海拔:2,100 米
自然資源,基礎設施,農村經濟,特色產業,文化教育,村務公開,基層組織,人文地理,新農村建設,發展重點,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3,010 畝(其中:田68畝,地 2,942畝),人均耕地 0.96 畝;擁有林地 23,808畝,其中經濟林果地305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1畝果;荒山荒地 3,811.5畝,其他面積 5,220.5畝。有等資源。

基礎設施

截止2007年底,該村已實現通電、通路、通電話、通電視,無路燈。全村有16戶通自來水,有911戶還存在飲水困難(占農戶總數的98%)。有927戶通電,有86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506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9%和55%);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 351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239戶(分別占總數的 38%和26%)。
村貌村貌
該村到拖布卡鎮道路為柏油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10公里,距離集貿市場1.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3輛,拖拉機13輛,機車 33 輛。
到2007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 233 戶;裝有太陽能農戶 21 戶;建有小水窖 605 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231 戶。有12個自然村已通電;有10個自然村已通路;有12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12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有12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 1 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 4 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 922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7年農村經濟總收入 518.9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247萬元,占總收入的48%;畜牧業收入 183.4萬元,占總收入的35%(其中,年內出欄肉豬2623頭,肉牛195頭,肉羊 702頭);林業收入8萬元,占總收入的2%;第二、三產業收入72.1萬元,占總收入的14%;工資性收入176萬元,占總收入的34%。農民人均純收入1410元,農民收入以種養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76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370人(占勞動力的11%),在省內務工335人,到省外務工35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養業 ,主要銷售往省內。2007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430.4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83 %。

文化教育

截止2007年,該村有農戶927 戶,共鄉村人口 3375 人,其中男性 19309人,女性 1445人。其中農業人口 3375人,勞動力 1939 人。該村以漢族為主。到2007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 2541 人,參合率81%;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 30 平方米,有鄉村醫生 2 人,該村距離鎮衛生院 15 公里。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07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 809 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 2,356.10 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 2.00 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年末集體總收入 12.10萬元,有固定資產 6.00 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委託管,定期開展村務公開 ,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 ,主要以貼上公告方式公開。

基層組織

該村到2007年底,建有黨支部 1 個,下設 1 個黨小組,共有黨員31 人,其中男黨員 29人、女黨員 2人。
村委會由 支書、主任、副主任等組成,下設12 個村民小組。

人文地理

駐地小松棵。該地因松樹多,地勢平緩,於解放初設鄉時命名。解放前屬會澤縣拖布卡區拖布卡鄉。解放後屬會澤縣拖布卡區松坪鄉。1956屬東川礦區拖布卡區拖布卡鄉,1957年屬因民區拖布卡鄉,1958年屬東川市因民區拖布卡鄉。1959年屬拖布卡人民公社,1963年屬松坪人民公社,1964年屬拖布卡人民公社,1965年設松坪大隊。1984年5月改大隊為鄉,屬拖布卡區公所。1988年1月改設松坪村公村,屬拖布卡鄉。2005年撤鄉並鎮,屬拖布卡鎮。轄白石岩、紅門樓等12個自然村。有耕地3010畝,主產玉米、土豆、紅薯、蔬菜和水果。地處高山的自然村森林資源較為豐富,以針葉林為主,並有鐵、銅礦資源。

新農村建設

2006年以來,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各地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實施方案,積極組織、開展新農村建設的項目、規劃,總投資 萬元。內容包括生產發展、村容村貌整治、農民增收、鄉風文明、民主管理等方面。

發展重點

該村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存在主要問題和困難:水利不方便,交通困難
養殖業養殖業
該村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在基本解決溫飽問題的基礎上,致力於鞏固溫飽,以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改善生活條件為前提,提高科技文化素質,逐步實現經濟、社會、環境三者之間的協調發展,改善農業生產生活條件,提高農戶生活水平。村委會將積極進行產業結構調整,大力發展種植業養殖業,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做好剩餘勞動里的輸出工作,發揮本地資源優勢,積極招商引資,到“十一五”期末,力爭使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007年的1410元,增加到2485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