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乳菇

松乳菇

松乳菇(Lactarius deliciosus)屬紅菇科、乳菇屬,又名美味松乳菇、松樹蘑、松菌,樅樹菇,茅草菇,是一種深受歡迎的美味食用菌。

松乳菇是湖北松滋山地的特產,湘鄂一帶是其主要產區,是珍饈佳肴的常用配料。松乳菇,俗稱雁來菌或者盎窩菌,因產於松林地,又名松菌。子實體一般為群生,常生春夏之交和秋末冬初,與馬尾松形成菌根關係。松滋的山區和丘陵,馬尾松林分布遼闊,氣候濕潤,適宜松乳菇生長,以長江南岸松滋口和楊林市鎮官橋村一帶的松林地產量最多,品質最好。年產10萬斤左右,一部分就地銷售,一部分製成罐頭,遠銷外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松乳菇
  • 拉丁學名:Agaricus deliciosus
  • 別稱:松樹蘑,松菌,嘎吱蘑
  • 二名法:Lactarius deliciosus
  • :真菌界
  • 擔子菌門 Basidiomycota
  • 亞門傘菌亞門 Agaricomycotina
  • 傘菌綱 Agaricomycetes
  • 亞綱傘菌亞綱 Agaricomycetidae
  • 紅菇目 Russulales
  • 紅菇科 Russulaceae
  • :乳菇屬 Lactarius
  • :松乳菇 L. deliciosus
  • 分布區域:廣泛分布於亞熱帶松林地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主要價值,栽培技術,馴化栽培,栽培方式,野外播種,貯存技術,貯存前乾燥,包裝,貯存,前景,

形態特徵

子實體中等至大型,菌蓋直徑4-10(15)cm,扁半球形,中央粘狀,伸後下凹,邊緣最初內卷,後平展,濕時粘,無毛,蝦仁色,胡蘿蔔黃色或深橙色, 喜生於松樹叢中,有或沒有顏色較明顯的環帶,花紋酷似松樹的年輪。後色變淡,傷後變綠色,特別是菌蓋邊緣部分變綠顯著。菌肉初帶白色,後變胡蘿蔔黃色。乳汁量少,桔紅色,最後變綠色,菌褶與菌蓋同色,稍密,近柄處分叉,褶間具橫脈,直生或稍延生,傷後或老後變綠色。菌柄 長2-5cm,粗0.7-2cm,近圓柱形並向基部漸細,有時具暗橙色凹窩,色同菌褶或更淺,傷後變綠色,內部鬆軟後變中空,菌柄切面先變橙紅色,後變暗紅色。
夏秋季在闊葉林中地上單生或群生,形成菌根。
松乳菇和一種毒蘑菇(環紋苦乳菇)很像,採食時應注意分辨。

生長環境

(1)植被 在湘西北松乳菇主要發生於以松屬植物為主的針葉林(馬尾松針葉林,或濕地松與火炬松混合林)地上,或針葉、闊葉混交林地上。其植被的組成,喬木層主要為馬尾松,其次為麻棟、板栗等;灌木層主要為油茶、金櫻子、小果薔佑、火棘馬桑、杜鵑,還間有茅栗、鹽膚木、小松樹等;草木層!要有白茅黃茅、樟茅、狗芽根等禾本科植物,還間有少量芒健、海金沙及苔醉植物等。
馬尾松林下,若油茶、金櫻子、馬桑等灌木林少、稀疏,松乳菇發生量大;若無灌叢林及草木層,或灌叢林、草木層太密、蔭蔽度過大,松乳菇不發生或極少發生。松齡較小或老松林中,松乳菇極少發生或不發生。
(2)土壤 松乳菇發生地的土壤有黃壤、山地黃壤、石灰土、山地黃棕壤及紫色土等,其中尤以枯枝落葉層較厚,有機質較豐富的黃壤紫色土發生量最多,生長也最好。
(3)氣候 松乳菇對濕度要求較大,一般野生情況多生於我國梅雨季節或夏秋之際多雨時節。

分布範圍

松乳菇在北半球分布很廣,凡有針葉林(特別是松樹)生長的地方,幾乎都有松乳菇的分布,南半球僅見於澳大利亞的輻射松林下。在中國,主要分布於長江中下游以及沿海地區。據文獻報導,雲南、四川、湖南、遼寧、吉林、河南、山東、貴州、安徽等地都有松乳菇分布,但以湖南、雲南發生量最多。據筆者調查,江西也有松乳菇發生。

主要價值

松乳菇是一種珍貴的真菌,營養價值很高,富含粗蛋白,粗脂肪、粗纖維、多種胺基酸、不飽和脂肪酸,核酸衍生物,還含有維生素B1、B2、維生素C、維生素PP等元素,不僅味道鮮美可口,還具有藥用價值,能強身、益腸胃、止痛、理氣化痰、驅蟲及治療糖尿病、抗癌等特殊功效,是中老年人理想的保健食品。每百克中含粗蛋白19.3克,脂肪6.8克,碳水化合物35.5克,纖維32.4克,還含有18種胺基酸和維生素。菇圓肉厚,質嫩味鮮,香氣濃郁,十分爽口。用來炒肉片,風味極佳,用以氽湯,其鮮無比,製成菌油,另有味道,葷炒素制兩皆相宜。松乳菇是一種純天然的珍稀名貴食用菌類,被譽為“菌中王子”。 聽當地人說,松乳菇以十月中上旬採集的肉質最肥厚,更具口感,特別的濃香,極潤滑清爽。
此菇因系菌根菌,在人工培育下尚難形成子實體。松滋科學試驗站對松乳菇進行馴化培育研究,並分離製成了純菌,試驗結果的報告文章分別發表於上海《食用菌》和湖北《農業科學》雜誌上。

栽培技術

菌種製作:松乳菇與其它菇類相似,菌種通常有母種、原種和栽培種。母種培養基配製:母種培養基用馬鈴薯、葡萄糖、瓊脂培養基(pda)。 配方一:馬鈴薯(去皮)200g,葡萄糖20g,瓊脂20g,松針水1000m1;
配方二:玉米粉100g,葡萄糖20g,瓊脂20g,松針水10o0ml。松針水必須要先把松針滲入水中煮後,再瀝出來的水才能用。松乳菇組織分離:取野外採摘野生鮮嫩菌株,形態要好,不變色,連根帶土用白細布或白紙包住。組織分離在接種箱內操作,取一小塊菌蓋與菌柄相交處,用接種針挑入試管斜面,輕輕壓平。由於松乳菇菌根屬野性生物易碎,開始無需用刺激性太大的藥物(如福馬林),取種菇塊要細心。最好在酒精燈火焰上方完成全過程組織分離。
原種培養基配製:配方:松木屑78%,米糠或麥麩20%,糖、石膏粉各1%,另加少量松針水。
栽培種的配製:配方一:松木屑35%,玉米芯25%,松細沙土18%,穀殼10%,麥麩10%,複合肥2%;配方二:松木屑45%,棉籽殼25%,松林土18%,麥麩10%,過磷酸鈣1%,糖、石膏各0.5%。

馴化栽培

栽培時間一般在夏秋季。

栽培方式

野外撒播栽培,雖然簡單,但在菌種埋伏受氣候影響,會出現一些預想不到的問題,如播種期長期乾旱和長期大雨,就會對剛入土菌種造成損害,發菌不良,但它的優點與野生菇相仿。

野外播種

選自然生長松林地帶25年以上,樹林間長有少量茅草叢,抽出“t”溝槽播菌種,在松樹根周圍外,覆上地膜,蓋上草和松針,待45d後檢查菌絲是否萌發,如發現離菌種槽10--15cm處挖開土層如有菌絲形態,說明已發菌,這時候必須去掉地膜,讓其自然生長,如遇雷雨天氣,氣候適宜,很快就會出菇。開始現蕾大部分在抽槽周圍,並且叢生菇比較多,往後菌絲擴散可以在松林周圍普遍生長,它的生長與野生菌相似,一般在夏秋氣溫25℃-32℃之間大量出菇。
在栽培過程中必須注意幾點:一是選擇松林地帶要有一定散射光,即二分陽光,八分陰涼;二是松林播種一定要造成“t”溝槽下種覆土;三是菌種使用期一般2年1次;四是留心觀察,精心管理,無需在松林噴灑藥物,讓它處於自然生長狀態。

貯存技術

貯存前乾燥

松乳菇的乾燥主要是去除細胞間的游離水。為了便於貯藏,一般要求乾品的水分控制在10-13%。採用自然乾燥或人工乾燥的方法,其乾燥過程是物料中水分汽化的過程,即水分子吸收能量從液態變為汽態。人工乾燥主要是對流乾燥,所需熱量是通過空氣或加熱乾氣流的連續或間歇接觸而獲得,同時依靠這些氣流帶走物體中蒸發出來的水分,達到物料乾燥的目的。應該注意的是食用菌乾燥過度後,乾品的含水量過低則硬脆,容易被擠壓破碎,影響外觀質量。

包裝

松乳菇乾品的商品包裝是貯藏養護的基本條件,它要求包裝材料乾燥,封口嚴密,耐壓,防潮,隔濕,使乾品能避免受外界環境的影響。一般採用食品塑膠薄膜袋抽氣密封(或防潮紙)包裝,外用木箱或多層瓦紙箱包裝,箱外接縫處用膠帶紙封嚴。對價值昂貴的松乳菇乾品可採用馬口鐵箱,內襯防潮紙,封口用焊或膠密封的方法,可保持較長時間,但包裝價格高。

貯存

1、科學堆碼:在貯存中應輕搬輕放,切忌亂摔、亂堆碼,以2-2.5米高為宜。垛頂距天花板不少於80厘米,垛堆距牆壁30厘米。並留有空隙和走道,垛底可墊木樁通風防潮。
2、庫房管理:在商品入庫前或出完貯存品後,要對庫房或設備、器具進行消毒。可用硫磺燃燒熏蒸消毒,或用福馬林噴灑消毒。堅決杜絕已經發生霉腐或含水量過高有霉腐危險性的商品入庫。
3、三防:松乳菇乾品的貯藏必須做到三防,即防潮、防霉、防蟲。由於乾品極易吸濕返潮,應嚴格控制相對濕度在50-70%範圍內,箱內可放小袋包裝生石灰或乾燥劑吸潮。乾品受潮後會變軟,然後發熱,引起霉變,發生蟲蛀,導致嚴重變質。食用菌乾品加工時,原料要挑選好,剔除腐爛變質的鮮菌,及時採收及時加工,以保證質量。對黴菌、害蟲也可採用化學藥劑殺滅,如磷化鋁二硫化碳等,但要嚴格掌握劑量,必須慎用。

前景

該菌的栽培技術適合中國大部分山區和丘陵地區推廣套用。栽培成本低廉,經濟效益顯著。特別適於退耕還林地帶和農村家庭自留山發展。既便於農民獨戶經營,又適合公司集團規模經營。也可作為生態旅遊開發的一大新型項目。具有經濟、生態、社會效益完美統一的特點,市場前景廣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