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關名人

東關名人

韋明鏵編著《東關名人》東關街是一條揚州歷史文化長廊。在這條老街上,具有揚州個性和特色的文化符號比比皆是,名聞遐邇的名人故里,古樸完整的民居舊宅,古色古香的老街小巷,豐富多彩的民俗風情,無不閃耀著揚州歷史文化珍珠般的光芒。 《東關名人》有很強的文學性、趣味性和可讀性。東關街打造國家4A級旅遊景區為契機,精選東關歷史文化街區的眾多文化元素編寫而成,內容翔實豐富,古今相映,將成為外地遊客了解東關街的文學讀本。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東關名人
  • 書名:東關名人
  • 出版社: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 頁數:119頁
  • 開本:32
  • 定價:16.00
  • 作者:韋明鏵 汪清香
  • 出版日期:2012年4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65107153
  • 品牌: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後記,序言,

內容簡介

東關名人輩出。韋明鏵編著《東關名人》收錄了南宋雙忠、大明貴妃、鹽商黃志筠、安岐、壺園主人何蓮舫,將軍李長樂、辛亥烈士熊成基、畫魂潘良玉、聯聖方地山等十多位名人。韋明鏵說,這次僅僅選取了東關歷史文化街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還有一些名人未做詳細介紹。

圖書目錄

南宋雙忠
大明貴妃
百尺梧桐閣主人汪懋麟
安家巷裡說安岐
揚州二馬
青溪舊屋是劉家
豪紳黃個園
流寓何蓮舫
異才包世臣
悍將李長樂
祁家大院舊事
冬榮園走來的美人
辛亥烈士熊成基
聯聖方地山
畫魂張玉良
百年王板哉
百花叢中一茉莉
後記

文摘

南宋雙忠
揚州有孤忠史可法,還有雙忠李庭芝與姜才。
雙忠祠現已不存,只留下一個大照壁,在東圈門三祝庵附近。
少年時代就聽說過李庭芝的名字,但是事跡不詳。有兩部戲,一部叫做《碧血揚州》,一部叫做《烈火揚州》,一直弄不清哪一部是寫史可法,哪一部是寫李庭芝的。李庭芝與史可法,一個生在南宋,一個生在南明,一個死於元兵,一個死於清兵,時代雖然不同,遭遇何其相似。
李庭芝,湖北隨州人。據說李庭芝出生時,李家屋樑上忽然生出一朵靈芝,鄉人聚觀,以為是吉兆,於是
給他起名庭芝。李庭芝在少年時表現出了超常的天分,
日誦數千言。在他青年時,隨州貪官跋扈專制,百姓痛恨至極,他預料必有大亂,建議全家到德州避難。李家離開不到十日,隨州果然發生動亂,百姓死傷無數。
嘉熙末年,蒙古軍隊大舉南下,南宋長江沿線防務十分緊急。李庭芝雖然已中鄉舉,但面對危局,無法安心讀書。他毅然放棄仕途,到荊州投奔名帥孟珙帳下。孟珙善於識人,見李庭芝相貌魁偉,談吐不凡,知道他是個難得的人才當即留下了他,並說:“以後他的名位肯定會超過我。”
由於李庭芝才幹出眾,朝廷命他移鎮兩淮。兩淮是南宋防禦前線,李庭芝為加強防務,在清河五河口設定柵欄,在淮南增設烽火台百餘處。接著,李庭芝出任毫州知州,在荊山築城以保衛淮南。開慶初年,賈似道任京湖宣撫使,留李庭芝管理揚州。不久,蒙古軍隊進攻四川,李庭芝上奏朝廷請求但任峽州(今湖北宜昌)知州,以扼守蜀東江口。後因母親去世,李庭芝回家守孝。朝廷重選揚州官員時,理宗說:“無人能比李庭芝。”於是命李庭芝停止守喪,趕赴兩淮。
李庭芝初到揚州時,揚州剛遭兵燹,烽火連天,哀鴻遍地。揚州以鹽業出名,由於戰爭不斷,鹽商逃到城外,市面逐漸蕭條。為了恢復經濟,李庭芝下令免除百姓所欠賦稅,同時借錢給百姓重建家園。一年之後,揚州百姓都能安居樂業。不久,李庭芝又下令開鑿河道,溝通鹽場,便利運輸,揚州城重現生機。
李庭芝在揚州時,重視人才,招徠志士。當聽說鹽城進士陸秀夫很有才華,就把他招為幕僚,主管機要檔案。陸秀夫性情沉靜,不易接近,李庭芝依然器重他。當時人甚至說,得士最多者,數淮南第一,猶如小朝廷。
揚州城外的平山堂,地勢高峻,可以俯瞰全城,一覽無餘。如果被蒙古軍隊占領,會構築炮樓,架設車弩,威脅城中。為克服此弊,李庭芝派人築城守護平山堂,同時招募兩萬流民守衛揚州城,號為“武銳軍”。
李庭芝守衛揚州時,每遇水旱之災,就發放官粟,不足部分拿自己的積蓄賑民。揚州百姓感激至極,交口稱讚。他還大興學校,倡導詩禮,祭祀聖哲,與士子一道學習射獵之禮。
鹹淳年間,戰爭形勢發生變化。在宋廷叛臣的建議下,忽必烈大舉進攻襄陽和樊城。宋軍驕奢輕敵,派李庭芝增援襄陽。李庭芝盡力而為,在襄陽西北清泥河修寨造船,並出重賞招募勇士,結果有三千人投奔而來。不久,又募得智勇雙全的張順和張貴兩位大將,深得士兵佩服。可惜後來因宋軍內部配合不當,致使襄樊失陷,李庭芝被罷官。
蒙古軍隊攻破襄陽後,乘勝追擊,勢如破竹,大舉進攻兩淮和四川。蒙軍包圍揚州,恰逢兩淮安撫制置使暴死,朝廷立即起用李庭芝制置兩淮。李庭芝為集中力量應付淮東局勢,請求讓夏貴負責淮西。此時蒙古軍隊步步逼進,南宋軍隊節節敗退,而李庭芝所轄將領多能堅守城垣。然而蒙軍勢不可擋,揚州形勢日緊。蒙軍派人持榜勸降,被李庭芝殺死。又有降將持招降書來,李庭芝焚其書,將來人在街頭斬首示眾。同時,李庭芝調派苗再成率部戰於城南,許文德率部戰於城北,姜才、施忠則率部轉戰於城中。為了激勵士氣,李庭芝時常發放金帛牛酒犒賞將士,因而人人願意奮死拼殺。朝廷也送來錢款慰勞,並加封李庭芝為參知政事。朝廷欲以知樞密院事之職調李庭芝進京,讓夏貴鎮守揚州,但夏貴不來,只好作罷。
這時,蒙軍將帥阿術為扼制淮南宋軍,率部駐紮鎮江。蒙軍在揚州城外築起長圍,以迫使揚州城糧盡援絕,不攻自破。不久,揚州城中糧食已盡,死者滿道。到德祜二年(1276)二月,情況更糟,人們無糧可食,只得競相去食人肉。不久,南宋謝太后以恭帝名義投降元朝,臨安淪陷,南宋名存實亡。謝太后送來詔諭,勸李庭芝投降,李庭芝大義凜然地對來使說:“從來只有奉詔守城,沒聽說過有詔諭投降的!”拒絕降元。
當謝太后與恭帝被押往大都行至瓜洲時,又詔令李庭芝投降,說:“現在太后與皇帝都已臣服了,卿尚為誰守之?”李庭芝仍然不予理睬,下令發弩箭射擊來使。李庭芝與姜才召集將士,發誓奪回謝太后和恭帝。姜才出兵與元軍激戰,未能成功,退回揚州,繼續堅守。P1-P6

後記

我在揚州東關街安家巷居住大約十年之久,可以說對東關街感情備深。直到這一次編《東關文叢》,寫《東關名人》,才知道對東關街依然了解不深。就東關名人而言,還有許多應該列入的沒有列入,一方面固然為篇幅所限,一方面也是孤陋寡聞所致。這些遺憾,只有等將來有機會再彌補了。
寫完這本小書後,照例應該寫篇後記。檢索舊稿,居然發現三篇關於東關街的短文,卻凝聚著我對東關街的萬千情思。於是便偷懶,作為後記附錄於下。
一揚州古城文化錄引言
東關,可以說是揚州古城濃墨重彩而又精雕細刻的歷史縮影。
以古邗溝為起點的大運河,緊傍著東關街東側靜靜地流過,是邗城發端於春秋時代的詩意象徵;由后土祠逐步演變而來的瓊花觀,是漢代廣陵城的珍貴遺蹟;值得遊人訪古探幽的東門遺址公園,是唐代揚州羅城繁華市肆的東方大門;東圈門裡紀念愛國將領李庭芝、姜才的雙忠祠舊址,是宋代揚州城英勇抗敵的悲壯見證;祭祀真武大帝、祈禱百姓平安的武當行宮,是明代揚州民間宗教文化的藝術結晶;星羅棋布的個園、壺園、汪氏小苑等私家園林,是展示清代揚州鹽商生活方式的精緻博物館;而藏在深巷之中的熊成基故居、曹起潘故居,是近現代揚州革命史的生動課堂;還有因高麗商人安岐得名的安家巷,以及旅法畫家張玉良故居所在的廣儲門街,則是揚州連線世界的瑰麗紐帶。
東關雖然只是揚州古城的一個局部,但是包含著太多的文化信息。
東關留下了揚州城走過的一串足跡,同時更在啟迪我們走向未來。
二致雙東建設者
在揚州的東關街和東圈門,已經很久沒有聚集過這么多外鄉人的身影。打開塵封的史冊,我們依稀看到,還是在大約一千多年前的盛唐,揚州羅城有過成千上萬金髮碧眼的胡商在此摩肩接踵,買賣珠寶,批發藥材,他們用阿拉伯腔調說著生硬的揚州話。在大約兩百年多前的大清,又有幾批遠方的商人,先後聯袂而至,經營鹽業,迎送天子,並在東關街上大建山陝會館與徽歙園林,他們分別操著秦語、晉語和徽語。從那以後,東關街和東圈門冷寂了整整一個世紀。
但是,近幾個月來,東關街和東圈門幾乎重現了當年的盛況,大街小巷充耳可聞安徽、山東、浙江等地的異鄉口音。他們的臉龐因經受風雨而變得黢黑,他們的手掌因磚石磨礪而變得粗糙。他們並不是商人,是一批來自四方的建設者。這些建設者,並不完全與東關街和東圈門的歷史毫無干係。他們聚集於此,正是為了恢復東關街和東圈門的歷史舊觀,重現昔日鹽商宅第、錢莊舊鋪、將軍府邸、太守故家的風采,讓殘缺或湮沒已久的磨磚門、青石板、七架梁、四合院、雕花窗、馬頭牆、假石山、金魚池拂去埃塵,重見天日。
因為這些建設者,我們重新體味了鹽商宅第的舒適。花廳的四面復現了四季山石,不讓個園的春夏秋冬四座假山專關於前。金魚池的碧波又在月光下粼粼閃耀,教人想像華氏鹽商當年的富足和安逸。一進進的深宅大院,向世人訴說著經商的艱辛和享樂的歡愉。而這一切,是因為建設者們的一雙手。
因為這些建設者,我們親身感受了錢莊舊鋪的整飭。隱蔽的密室與幽深的火巷,這_切曾經埋沒在無情的歲月里,被鄉人遺忘得一乾二淨。如今憑藉一雙雙巧手,竟然讓老胡家的錢莊重現舊貌,光耀門楣。錢莊裡的金銀早已不知去向,但老房子卻成了我們真正的無價之寶。而這_切,是因為建設者們的一雙手。
因為這些建設者,我們初次領教了將軍府邸的威嚴。在高大的圍牆後面,森嚴壁壘的廳堂和寒光四射的兵器儼然再現。廳堂的每一塊磚、每一片瓦,都儘量按舊制鋪設;兵器架上的每一桿槍、每一枝戟,都設法照原樣製造。當年李將軍解甲歸田後休憩的花園,如今又是一片草木蔥蘢。將軍閒來舞弄的刀槍,又整整齊齊地插在架上。而這一切,是因為建設者們的一雙手。
因為這些建設者,我們再次看到了太守故家的風雅。昔日的門第仍然高峻,院落依舊寬宏,當年主人何氏的坎坷閱歷從曾國藩那副著名的楹聯上一覽無遺。而這些,都是精心複製的。有了寬敞的客廳,有了安靜的書齋,那位因為丟失城池而致仕從商的何太守也就重新找到了他的精神家園。而這一切,是因為建設者們的一雙手。
因為這些建設者,東關街和東圈門終於結束了蓬頭垢面的時代,完成了她第一次大規模的整容和梳妝。所以,當揚州人迎面遇到雙手沾滿水泥的安徽瓦工時,當揚州人無意邂逅提著斧頭鋸子的山東木匠時,當揚州人偶爾相逢遍身色彩斑駁的浙江油漆師傅時,讓我們對他們道一聲:“你們辛苦了!雙東的美麗永遠銘記你們的靈氣和汗水!”
三開發雙東旅遊資源的建議
第一,把雙東打造成揚州城兩千五百年歷史的縮影。
雙東雖然只是揚州古城的一個局部,但是包含豐富的歷史文化信息,揚州城兩千五百年的發展史在這一街區留下了系統的痕跡。例如,以邗溝為標誌的古運河傍東關街東側流過,是邗城發端於春秋時代的象徵;由后土祠演變而來的瓊花觀,是漢代廣陵城的文化遺蹟;東門遺址公園,是唐代揚州羅城繁華的東大門;紀念李庭芝、姜才的雙忠祠舊址,是宋代揚州城英勇抗金的英雄主義見證;祭祀真武、祈禱平安的武當行宮,是明代揚州宗教文化的結晶;個園、壺園、汪氏小苑等園林,是清代揚州鹽商精緻生活方式的博物館;而熊成基故居、曹起晉故居是近現代揚州革命史的寫照,安家巷與張玉良故居則是揚州與世界交往的橋樑。
第二,優先開發雙東地帶具有里程碑價值的人文景觀。
雙東地區人文景點密集,開發初期要防止全面開花,平均用力,應該慎重選擇突破口。突破口是指那些具有特殊歷史意義和獨特文化價值的古建築。例如:瓊花觀、雙忠祠、三祝庵,分別是漢代、宋代、清代的揚州文化地標,應考慮充實、復建和擴大其規模。另外,個園對面的街南書屋,是清代中葉儒商活動的著名場所,當時全國第一流的文人如袁枚、鄭燮等人都曾來此雅集並留下詩聯,舉國沒有第二處;東關街東頭的冬榮園,是當代張氏四姐妹張元和、張允和等之母陸英的故家,也是以描寫湘西風情聞名於世的大家沈從文的岳母家,其潛在的旅遊號召力極大;逸圃對面的方爾謙故居,是民國時代被尊為聯聖的方爾謙的老家,方爾謙擔任過袁世凱西席,在近代歷史和華人世界是一位充滿傳奇色彩的特立獨行的名士;廣儲門街32號的張玉良故居,是張玉良家開氈貨店的遺址,張玉良從這裡走向世界藝術殿堂——法國羅浮宮,成為罕見的中國女畫家。這些地方,具有各自不同而有世界意義的人文色彩,應予以優先修復,率先開發。
第三,慎重命名新開發的景點名稱。
對於古建築開發的意義,大家沒有什麼疑問。但是對於古建築的命名問題,尚未引起足夠的重視。不同古建築的內涵是有差別的,有的以建築勝,有的以園林勝,有的以人物勝,在命名古建築時要注意名至實歸。以雙東新開發的幾處景點而言,有得有失。逸圃、武當行宮、李長樂故居的命名是適當的,但是“胡仲涵故居”的命名未免失當。因為“故居”的意義,是紀念某一個名人的場所,而胡仲涵並非名人,修復這座老宅只是因為建築價值,而不是紀念建築的原主人。按照目前的名稱,遊人至此首先是想了解胡仲涵是什麼人,而不會去關心建築。當遊人了解到胡仲涵不過是一個普通的錢莊老闆時,會對揚州花費重金紀念一個普通錢莊老闆感到詫異與困惑。對於這座建築的正確命名,我認為應該是“民國胡氏舊宅”,突出其時代價值和建築價值,而非紀念價值。試想,如果把個園和逸圃稱為“黃志筠故居”、“李鶴生故居”是多么荒唐可笑。李長樂故居之所以可行,是因為李長樂其人青史留名。同時,“華氏園”、“汪氏小苑”的命名也不妥,這是後人強加給它們的名字,應該引何園之例,稱作華園、汪園。對於景點而言,木已成舟,再改就難了。
韋明鏵
2012年3月23日于海德莊園

序言

揚州東關街因為街道起始於東關古渡,故名東關街,全長約一公里,位於古城東北角。
千百年來,東關街不僅是揚州水陸交通的要衝,而且是揚州商業、作坊、宗教、工藝的核心街區。
可以說,東關街是揚州的歷史縮影:
——古運河從東關渡頭流過,波光雲影讓人聯想到發軔於春秋的邗溝;
——漢代后土祠演變成了今天的瓊花觀,寄寓著揚州人對土地的敬畏;
——唐代東門遺址公園的城牆上,影印著十里珠簾與二分明月的綺麗;
——宋代愛國將領李庭芝、姜才的雄風,永遠鐫刻在雙忠祠大照壁上;
——元代來華的大旅行家馬可·波羅,他的紀念館就坐落在東關街頭;
——明代的山陝會館和武當行宮,見證了揚州的商業文化與宗教文化;
——清代的個園、壺園等,宛如展示揚州鹽商生活方式的精緻博物館;
——近代革命志士熊成基、曹起潘的故居,是記載革命史的生動課堂;
——因高麗商人安岐得名的安家巷,和因旅法畫家張玉良故居出名的廣儲門街,則是揚州連線世界的血肉紐帶。
揚州古城是歷史饋贈給我們的珍貴禮物,東關街是這份禮物中最璀璨的明珠。在揚州,如果說瘦西湖讓你看到十里圖畫新閬苑,那么東關街會使你領略到二分明月舊揚州。
東關街是你的記憶,是我的家園。東關街是旅行家的夢鄉,是藝術家的天堂。任何人在東關街都能夠找到他喜歡的東西:
揚州園林甲天下,許多完整而美麗的古典園林如個園、汪氏小苑等,至今保留在東關街。
揚州鹽商在古代商幫中獨領風騷,其代表人物的家園如壺園、街南書屋等,就坐落在東關街。
揚州老字號名滿天下,而百年老店如四美醬園、謝馥春香粉店等,至今仍在東關街生意興隆。
揚州工藝蜚聲海內外,漆器、玉器、剪紙、古琴、古箏等傳統文化產品,如今在東關街比比皆是。
揚州美食聞名四海,以淮揚菜係為主角、以各種口味為搭配的美食廣場出現在東關街。
揚州古玩業在全國收藏界赫赫有名,以準提寺為龍頭的古玩交易市場,也在東關街形成氣候。
可以說,東關街是揚州文化的大觀園。她正以傳統的風貌,現代的服務,熱情歡迎五湖四海的朋友們!
復活老揚州的記憶,續寫新市井的傳奇;
盡顯東關街的魅力,再現漢唐清的丰姿。
由韋明鏵先生和汪清香女士共同主編的這套《東關文叢》,從名人、名園、名勝、名店等各方面全面介紹東關街,是一個富有意義的創舉。她不僅為東關街立傳,而且為遊客提供了一分融知識性、趣味性、實用性為一體的旅遊指南。
因此,邀我為之作序,我欣然接受,並希望這套文叢繼續編寫下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