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部玫瑰鸚鵡

東部玫瑰鸚鵡

東部玫瑰鸚鵡(學名:Platycercus eximius )的羽毛的花紋非常獨特,背羽呈扇形;面頰有顏色。背部以黑色為主體,而在每一個羽毛邊則有對比色以呈現出扇型的感覺。頭部、胸部上方、尾巴內側覆羽為紅色;臉頰白色;胸部下方黃色,到了腹部漸漸變為黃綠色;胸部下方和腹部的羽毛帶有明顯的深色滾邊;頸部、肩膀的羽毛為黑色,並且帶有黃綠色滾邊;主要以草地和灌木種子、植被、植物嫩芽、漿果水果、花朵、昆蟲以及其幼蟲等為食。主要棲息地為澳大利亞的新南威爾斯。

基本介紹

外形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亞種分化,保護級別,

外形特徵

東部玫瑰鸚鵡體長29-30厘米,體重90-120克。這種鸚鵡頭部、胸部上方、尾巴內側覆羽為紅色;臉頰白色;胸部下方黃色,到了腹部漸漸變為黃綠色;胸部下方和腹部的羽毛帶有明顯的深色滾邊;頸部、肩膀的羽毛為黑色,並且帶有黃綠色滾邊;翅膀內側中間覆羽黑色;翅膀彎曲的地方和和翅膀中間覆羽為藍色;次要飛行羽的覆羽為淺藍色,次要覆羽、主要飛行羽附近的羽毛和翅膀內側覆羽為藍色;背部下方和尾巴上方覆羽為淺\綠色並且帶有深色滾邊;上方尾羽中間覆羽深綠色,並且帶有細窄的深藍色滾邊;尾羽外側為淺藍,底色深藍,羽尖淺\色;鳥喙灰白;虹膜深棕。
雌鳥體型較小,紅羽的部份顏色較深,背部的滾邊為深綠;許多雌鳥翅膀內側會帶有白色的斑紋,鳥喙通常較細窄。幼鳥和雌鳥的外型相似,但是體色更深。頭頂後方和頸部為綠色,翅膀內側的白色斑紋相當明顯,需要18個月才能長成成鳥般體色。
東部玫瑰鸚鵡概述圖和圖片冊(圖片來源:flickriver)

棲息環境

東部玫瑰鸚鵡主要棲息於平原地區、各種林地、河流旁的森林、森林邊緣地帶、草原、桉樹林、灌木叢、公園、果園、農耕區等,多是年雨量400毫米以上,海拔1250米以下的地區,沿著水源流經並且長有樹木的牧地;會定期前往大城市的市郊區活動。

生活習性

平時大多成對,在夏季會組成小群體,到了冬季開始的時候會組成8到20隻的小群體,偶爾會高達100隻;生性活潑並不怕人,大多喜歡在地面覓食;在濃密林間活動的時候則相當難以察覺,因為身體的羽色提供了良好的掩蔽;偶爾會和深紅玫瑰鸚鵡(Crimson Rosella)一起群聚活動;在中午炎熱的時候大多躲在高大的桉屬植物上休息乘涼,偏好較外側的枝幹,理毛和磨嘴清理等;到了晚上會聚集在一起,一同飛往棲息的樹上過夜;在春季大部分的鳥會成對行動,合力阻擋驅逐其他的對鳥侵略自己的領土或是搶去較佳的築巢點,相當吵雜也非常明顯。飛行的速度相當快,成波浪狀,時常會伴隨刺耳的鳴叫聲,音頻高於深紅玫瑰鸚鵡,因此相當顯而易見。
主要以草地和灌木種子、植被、植物嫩芽、漿果、水果、花朵、昆蟲以及其幼蟲等為食,有時會前往農耕區覓食,偶爾會造成相當程度的損害。

分布範圍

棲息地是新南威爾斯的中部和南部,橫越維多利亞省到南澳的東南部;曾經引進北部島和紐西蘭。
東部玫瑰鸚鵡分布圖東部玫瑰鸚鵡分布圖

繁殖方式

繁殖期通常在7-3月間,主要築巢於樹洞中,尤其喜愛桉樹,但也常築巢於籬笆上、電線桿上、兔子的洞穴、白蟻洞與食蜂獸的洞穴中,一旦築巢,雄鳥會盡力保護巢穴以防入侵者,一窩約產4-6枚卵,孵化期約需18天,雌鳥獨自孵雛,一天離巢2-3次讓雄鳥餵食,幼鳥孵出後前10天由雌鳥獨自餵食,之後雄鳥也會幫忙餵食雛鳥,幼鳥約33天后羽毛長成,在與親鳥相處一個月後即會離巢。
人工繁殖難度不高,東部玫瑰鸚鵡是十分多產的種類,繁殖期間雄鳥有侵略性,幼鳥孵出後若要觀察巢內情況,最好等親鳥不在巢內時再觀察,雌鳥一窩約產3-7枚卵,約19-21天后孵化,30-35天后幼鳥羽毛長成,若是幼鳥羽毛長成後還沒離巢或飼主未移出巢外會受雄鳥的攻擊。

亞種分化

東部玫瑰鸚鵡(3種)
中文名稱
拉丁學名
1.
Platycercus eximius cecilae
2.
Platycercus eximius eximius
3.
Platycercus eximius diemenensis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ver 3.1 2009年鳥類紅色名錄——低危(LC)。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