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沈村(新泰市禹村鎮轄村)

位於新泰城西南37.5公里,禹村鎮東南1.1公里,津浦鐵路磁萊支線兩側,東沈村村委會駐地。明洪武年間(1368--1398)沈氏遷此建村。始名沈村,後成兩村,稱沈村東莊,後演化為今名。現 山東省新泰市禹村鎮東沈村所屬村莊東沈東村、東沈西村、東瀋北村,是新泰市禹村鎮民族工作重點村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東沈村
  • 地理位置:新泰城西南37.5公里
  • 人口:5000人
  • 耕地面積:3508畝 
村莊簡介,政區人口,經濟發展,村居建設,社會事業,其他,

村莊簡介

近些年來,在禹村鎮黨委、政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緊緊圍繞建設經濟強村的目標,各村委展開工作,村民積極配合,發揮民族優勢大力發展畜牧、奶牛、桑蠶和林業,新建規模養殖場2個,奶牛存欄達到400多頭,鎮政府投資50萬元,實施了沈東畜牧市場擴建工程,農業生產條件不斷改善。
民族幫扶工作積極有效,民族事業全面發展。禹村鎮高度重視民族工作,以民族幫扶工程為載體,大力發展民族經濟,加強民族團結,努力改善回族民眾的生產生活條件。先後對上爭取幫扶資金100多萬元,完成幫扶項目6個,8個回族村基本實現了水、電、路、訊"四通"。積極發展民族教育事業,改善了民族學校辦學條件。高度重視民族團結工作,發揮各級民族幹部和宗教人士作用,及時化解不穩定因素,促進了社會和諧穩定。

政區人口

總人口5000人左右,全部為回族,信仰宗教:伊斯蘭教

經濟發展

地處平原,耕地面積3508畝。主要農主要農作物為小麥、玉米、紅薯、花生及各種優質乾鮮果品。建有中型牲畜產品交換場地一處,用於牛、羊等畜牧產品交換。

村居建設

村居建設卓有成效,在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完成了東瀋北村的新農村建設規劃,新農村建設還將持續進行下去。

社會事業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和政府的大力支持,各項社會事業的建設不斷開拓進取:有清真寺兩所,分別位於東沈東村,東沈西村;民族國小一所,幼稚園一處,近些年來經過教育、民政部門的投入、學校領導的努力和東沈各村的積極支持,完成了民族國小的遷址和新校區建設,同時隨著素質教育的推行教育基礎設施也不斷完善;為照顧孤寡老人特別設有敬老院,特別派專人照顧孤寡老人,使孤寡老人老有所處,老有所養,對苦難的五保戶有生活保障,全村對新型合作醫療保險的參保率達到100%。

其他

1、明朝萬曆年間(1573—1620),禹村鎮沈村創建清真草寺。
明朝崇禎年間(1627—1644),天寶創建清真寺。
2、清朝康熙五十三年(1714),當時的禹村鎮沈村清真草寺,歷有年所,殿宇依然,而山門圮頹。劉德祿鄉老等糾眾齊會,重修建造,規模一新,煥然改觀。濟寧廩生沙風文撰文,沙風文書丹《重修清真寺記》記之。強調“本教首行五事之要”。
3、康熙六十年(1721)四月二十一日,禹村鎮沈村清真寺立石記載劉國泰、馬魁兩位阿訇的德行才學,讚揚二公“斯為一代之模範,堪膺教中之振鐸也”。王宏基撰文《認真主無影形憑萬物作證碑》記之。指出“四面牆壁俱屬寺內”。宣揚伊斯蘭教“參造化非高遠惟一理之心”。
4、雍正己酉(1729),放城重修清真寺。清真古教東來既久,齊魯名寺頗多。泰安崇禮鄉清真寺已年久失修。仁人萃集,同心協力,進行了重修,使之一新,為之刻石。佚名氏撰文、薛天才刻石《清真寺記》記述之。
5、乾隆六年(1741),禹村鎮沈村重修清真寺,“使殿宇瑤墀,煥然一新”。有《重修清真寺碑記》記之。
6、乾隆戊申(1788),放城清真寺立佚名氏撰文《遵守古行碑》。此碑曾被推倒,碑面向上,故碑文僅存“遵守古行”四字(碑額)和落款“大清乾隆歲次戊申”字樣。
7、嘉慶十九年(1814),禹村鎮沈村清真寺重修,煥然一新,未立碑誌。
8、道光十五年(1835),放城維修清真寺,立石碑一通,佚名氏撰文,李濟公刻石。記述陳瑞、陳壽光、陳重華三代人傳承維修清真寺之事。
9、道光十六年(1836)九月,禹村鎮沈村清真寺“將前後施入地畝阡陌壟段,總計四十餘畝,為掌教養贍、學田之費”。楊樹泰撰書《補敘重修清真寺學田碑記》。
10、道光二十三年(1843),沈村劉成富鄉老自施元寶銀一百兩資助,重修後殿五間、屏門一座。阿訇王普撰《重修後殿志》記之。碑陰橫書:獨一無二;兩邊對聯:化人化物能化化,生天生地更生生。
11、光緒十二年(1886)桂月,新泰城裡修清真寺內北講堂三間,“共捐京錢肆拾八千除支無存”。佚名氏撰寫《修清真寺內北講堂三間碑記》記之。
12、光緒二十年(1894),禹村鎮沈村清真寺歷年即久,風雨摧殘。馬星符阿訇,慨然思復舊規。首事、鄉鄰,爭先捐資。不遇月而煥然一新。泗邑廩生金玉堂撰文、馬文梓書丹《重修清真寺碑記》記之。
13、光緒二十九年(1903),禹村鎮沈村李朝鈞為亡妻將東坡東西大地一段計地一畝施於清真寺,作為他妻子歷年誦經之資。
14、光緒三十四年歲次戊申(1908),羊流米宗順及妻子馬氏施地於清真寺,“以作阿訇薪水之資,他人固不得覬覦,即米姓之嗣,亦不得視為己有。”羊流清真寺《施地碑》記稱“所謂善作善成,善始善終者,不誠於公夫婦見之乎?子嘉其好善之誠,足以振興後世也。”
15、民國三年(1914),沈村前清監生馬照學把自己在五埠莊東南坡四段地押出,押價京錢一百八十千。馬公將此款捐施於五埠清真寺中,以作為寺中掌教養膳。業儒劉明殿撰文並書丹《施地款碑》記之。
16、民國八年(1919),放城李盛保施地入放城清真寺寺內。佚名氏撰文《捐施地畝碑》記之。
17、民國十五年(1926),濟南府穆華亭捐資重修沈村清真寺大殿天溝。
18、民國二十九年庚辰春(1940),天寶高氏立族譜碑,稱其吾始祖自泰安岳莊,“遷居於徂陽之天保寨,卜塋於寨北,……一支又遷居於本邑之山東莊”。仲襄劉廷贊撰書。
19、民國三十四年(1945),劉官成、朱盛法二公施地畝入五埠清真寺。佚名氏撰文《劉朱二氏為清真寺施地碑記》,記述他們為清真寺捐施土地的事情。
20、1954年歲次甲午瓜月,盧家溝丁氏立族譜碑,“始祖由章邱縣大冶村遷居於沈村莊,傳至文貴居於盧家溝。自上祖以來迄今將近十餘世矣。”
21、2006年9月,天寶李氏立譜碑稱,始祖李德和原籍安徽亳縣河西村麥秸街,清末因經商,攜子女遷至山東省新泰市天寶一村定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