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晉行政區劃

東晉行政區劃

東晉行政區劃襲承自西晉,但是其州郡越分越多,轄區大大縮小。西晉末年,大量流民南渡。東晉朝廷為了安撫僑民僑姓世族,以原籍州郡縣名寄治別處,而無實地,此即僑州郡縣。等到安定後實施土斷,使其州郡領有實地,戶籍賦役與一般州郡縣相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東晉行政區劃
  • 政權東晉
  • 區劃:州、郡、縣
  • 制度州郡制
簡介,沿革,疆域,雙郡,簡介,沿革,州郡縣的差異,

簡介

偏安江左,宋、齊、梁、陳先後承襲,社會局勢一直不安寧,正如《宋書·州郡志》所說的:“境土屢分,或一郡一縣割成四、五,四、五之中亟有離合,千回百改,巧曆不等。”北方在十六國統治之下更是兵戈擾攘,各國在統治所及的較小區域中分置了許多州,並且變幻無常,州制又陷於混亂。
東晉政區隨其疆域的變化而有增減。由於外族入侵與晉軍北伐,北疆時常變動;四川先後出現成漢譙蜀等國;東南疆域大致固定。晉元帝時期,石勒入侵,北疆只剩淮南江陵一帶。成漢占據四川,於347年桓溫滅。桓溫發動三次北伐,一度收復山東及河南地區,後敗於前燕而止。前秦屢次入侵東晉領土,此時東晉僅剩揚、荊、江、廣、交、豫、徐、寧八州,及兗、青、冀、司、幽、並、益等僑州。383年淝水之戰,前秦慘敗。隔年謝玄北伐,成功收復黃河秦嶺以南地區。之後東晉內亂,桓玄篡位,譙蜀獨立,疆域萎縮。劉裕崛起後攻滅譙蜀並發動兩次北伐,收復四川、山東、河南及關中地區。然而劉裕因故返京,將領內亂,人入侵,關中得而復失。此時東晉領有揚、北徐、豫、江、北青、司、荊、北雍、東益、寧、交、廣、北並、北冀、梁、徐、北兗等十七州,及幽、冀、東秦、青、並、兗、秦、雍等僑州,共二十五州。
淝水之戰後的形勢圖淝水之戰後的形勢圖

沿革

東晉政區襲承西晉,也是實行州郡縣三級制。但是其州郡越分越多,轄區縮小。西晉末年,大量流民南渡。東晉朝廷為了安撫僑民及僑姓世族,以原籍州郡縣名寄治別處,而無實地,此即僑州郡縣。等到安定後實施土斷,使其州郡領有實地,戶籍和賦役與一般州郡縣相同。
據《通典·州郡典》等記載,東晉時南方有十多個州,南朝宋、齊時增至20多個州,到梁朝後期竟增至一百零七州。以疆域相差無幾的南朝陳國和三國吳相比較,陳國的州數是吳國的16倍。北魏統一北方後,太武帝真君元年(440年)有實州15,孝文帝太和中增至38州,太和末年則達80餘州。至北周大象二年(580年),北方的州竟達211個。州置如此之濫,郡、縣的設定也就可想而知,據《南齊書·州郡志》記載:南朝後期的郡達380餘個。真是“百室之邑,便立州名,三戶之民,空張郡目”。

疆域

東晉所據疆域,完整者只有揚、荊、江、湘、交、廣六州而已,其他如豫州、徐州只占一部分,至於司、兗、梁、益、寧等州則數度出入。又涼州自涼州刺史張軌張駿時,始終奉晉之正朔,雖與東晉相隔離,在名義上仍為東晉之領土。
東晉極盛疆域東晉極盛疆域
淝水之戰前的太元七年(382年)東晉國土面積為220萬平方公里,淝水之戰後東晉趁機北伐復土,至太元二十年(395年)國土面積達280萬平方公里,義熙十三年(417年)劉裕北伐滅後秦南燕收復青、兗、司三州,兵鋒直抵黃河南岸,東晉國土面積達到極盛,約300萬平方公里。
東晉的疆域區劃有兩個特點,第一,因為北土淪陷,衣冠南渡,往往將若干淪陷區域的名稱移置南方,遙領失地,稱為“僑州郡縣”。其目的,一則為了安置失地的流民,再則表示不忘故國,為早日恢復之本。這種“僑州郡縣”時置時廢,且移徙無常,非常混亂;第二,東晉沒有固定的疆域,長江以北的淮河流域、河洛中原、巴蜀等地,在戰爭中是時得時失,東晉州郡增減的變化甚大,導致地方行政區劃的建置時時變更。

雙郡

東晉在地方行政實行雙郡制度即,僑州郡和實州郡。

簡介

東晉南朝地方政區分實、僑兩種。實州郡縣即一般州郡縣,既有其人民,又有其土地;僑州郡縣即故土淪亡,以原籍州、郡、縣名寄治別處,只有僑民,而無土地。此種僑州郡縣,十六國、北朝亦存在,而以東晉南朝為多。

沿革

西晉末年,大量流民南渡。東晉南朝政府為表示正統所在,且以安撫僑流和招徠北方士族,在南方大量設定僑州郡縣。僑置情形至為複雜。僑州郡縣設立後,又多遷徙不定、省置無常。在僑州郡縣著籍者,可以減免賦役;加之僑實混雜,戶籍紊亂,難於管理,影響政府賦稅收入,故僑州郡縣設定後不久,即不斷實行土斷。土斷後的僑州郡縣,領有實土,其戶籍和賦役與一般州郡縣相同。
此外,還有雙頭州郡、左郡左縣、僚郡、俚郡等。雙頭州郡即兩州、兩郡同治一地,一人帶兩州刺史、兩郡太守。這主要起源於僑寄,即一州一郡本土淪亡,寄治他州他郡,如南秦為僑州,寄治梁州治南鄭,由一人任刺史,稱為梁、南秦二州;又如巴西為僑郡,寄治梓潼郡治所涪縣,由一人任太守,稱為巴西、梓潼二郡。亦有兩郡本土並未淪亡,但合治一處者,仍可稱為雙頭郡,如宋泰始(465~471)以前,淮北的陳、南頓二郡,皆有實土,但南頓帖治陳郡,即雙頭郡。南朝時,又在邊地民族聚居區設定左郡、左縣和僚郡、俚郡。當時習稱“蠻民”為“蠻左”,左郡、左縣即因蠻左而置,有南陳、邊城、光城等二十多個左郡和太湖、南陳、呂亭等十多個左縣。僚郡、俚郡則置於僚族、俚族聚居區,如東宕渠僚郡、越□僚郡、沈黎僚郡及吳春俚郡等。郡置太守(唯丹陽郡以京師所在稱尹)。
前秦崛起前夕形勢圖前秦崛起前夕形勢圖
與郡同級的有王國和公國,置內史和相,縣置令、長(宋廣建公、侯、伯、子、男諸國,因諸縣之地而封建,置相,任同令、長)。自宋以後,令多於長。

州郡縣的差異

州郡縣有大小、高卑之差別,揚、荊二州地位最重,號稱“二陝”;江、南兗、南徐諸州皆屬重鎮;交、廣、寧等州遠處邊陲,地位較卑。梁制諸州佐吏“各因其州之大小而置員”。
天監(502~519)中,諸州佐吏以班多者為貴。其中以揚州最多,南徐州次之,荊、江、雍、郢、南兗五州又次之,湖、豫、司、益、廣、青、衡七州又次之,北徐、北兗、梁、交、南梁五州又次之,越、桂、寧、霍四州又次之。陳代諸州中,揚、南徐、東揚三州為三品,荊、江、雍、郢、南兗、湘諸州四品,豫、益、廣、衡、青(領冀州)、北兗、北徐、梁(領南秦)、司、南梁、交、越、桂、霍、寧等州五品。郡亦有大小遠近之異。梁制,郡守及丞各為十班,丹陽、吳郡、會稽等郡,同太子詹事、尚書班,高涼、晉康等小郡,三班而已。陳制亦丹陽、會稽、吳郡、吳興四郡,地位特高,為五品,其他郡、國領戶萬戶以上者六品,不滿萬戶者七品。縣也有品級之分。
東晉偏安江左,南北構兵,疆域廣狹無常,政區建置亦因而有增減。太元八年(383)肥水之戰前,前秦統一北方,奄有淮河以北及巴蜀之地。東晉唯有揚、荊、江、廣、交、豫、徐、兗、青、冀、司、幽、並、益、寧十五州。其中兗、青、冀、司、幽、並、益諸州本土淪亡,為僑州;其他諸州,也有僑郡縣。義熙(405~418)中,北滅南燕,西定譙蜀,西北滅後秦,東北有今山東半島,西北有關中,北抵黃河,西南至今越南橫山,統有揚、北徐、幽、冀、東秦、青、並、兗、豫、江、北青、司、荊、北雍、秦、東益、寧、交、廣、北並、北冀、雍、梁、徐、北兗等二十五州。其中幽、冀、東秦、青、並、兗、秦、雍等州為僑州,其他諸州中也有僑郡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