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峽鎮

東峽鎮

東峽鎮位於大通縣東北部,距縣城17公里,東鄰互助縣,南接窵溝鄉、朔北鄉,西與樺林鄉接壤,北與向化鄉毗鄰。轄區總面積94.4平方公里,海拔2570—3585米。全鎮轄13個村委會和衙門莊1個居民委員會,55個自然村。自然資源及特色農業豐富。全鎮農民人均純收入2211.85元,完成工農業總產值2106.8萬元,其中農業總產值1350萬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東峽鎮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中國西北
  • 電話區號:0971
  • 面積:94.4平方公里
  • 車牌代碼:青A
人口,發展經濟,保護天然林,民族文化,生態文化節,

人口

東峽鎮全鎮轄衙門莊、多隆、元墩子、劉家莊、康樂、仙米、克麻爾、南灘、麻其、爾麻、杏花莊、田家溝、老虎溝13個村委會和衙門莊1個居民委員會,55個自然村。農業人口15024人,2481戶,有藏、土、蒙古等少數民族,占總人口的33%。耕地總面積44153畝,人均2.3畝。

發展經濟

東峽鎮於1999年撤鄉建鎮以來,經過全鎮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已成為集糧油生產、旅遊開發、物資交流、集市貿易為一體的綜合型小城鎮。境內鷂子溝國家森林公園於2000年7月21日正式掛牌,與久負盛名的青海省五大藏傳佛教寺院之一的廣惠寺隔河相望,交相輝映,給發展旅遊業帶來機遇。目前,旅遊業發展以森林茶園和“農家樂”為特色,帶動相關產業發展,已初具規模。農業結構調整力度加大,已基本實現“小麥良種化,馬鈴薯脫毒化,油菜雜交化,日光節能溫棚、畜棚規模化”的目標。特色養殖業初見成效,二、三產業在農村經濟總收入中的比重逐年增加。社會各項事業長足發展,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設進一步加強,依法治鎮步伐加快,社會治安良好,農村穩定,民族團結。農村經濟穩步發展,結構調整成效顯著。
全鎮農民人均純收入2211.85元,完成工農業總產值2106.8萬元,其中農業總產值1350萬元,農業結構繼續最佳化。糧食作物播種面積20076畝,占農作物播種面積的45.5%;特色農作物播種面積277畝,占農作物播種面積的2%;飼草面積1900畝,占總播種面積的4.3%。糧食總產量3029.9噸,油料總產量1722噸,蔬菜總產量824噸,飼草料作物產量達到275.5噸,基本實現了洋芋脫毒化、油菜雜交化、商品蔬菜和藥材種植實現了零突破,農戶種植業收入大幅提高。畜牧業產值833萬元,旅遊業收入達到260萬元。

保護天然林

實施天然林保護,“三北”防護林、封山育林生態二期及退耕還林(草)等工程,完成成片造林1469畝,“三北四期”工程350畝,生態二期工程綜合治理4700畝。封山育林32544畝,義務植樹5萬株,四旁植樹15萬株,退耕還林(草)3050畝,周邊荒山治理9372畝,新育苗157.7畝。森林覆蓋率36%,林木總蓄積量達54.6萬立方米。

民族文化

獨具特色的民間傳統文化和民族宗教文化日趨成熟。刺繡、銅壺、皮影等民間藝術不斷發展壯大,藏傳佛教寺院廣惠寺豐富的民族宗教文化,給全鎮精神文明的發展帶來了廣闊的前景。

生態文化節

豐富鄉村旅遊文化生活 打造生態旅遊品牌鄉鎮
7月28日,“2012年度青海·大通首屆鷂子溝生態文化旅遊節”在美麗的鷂子溝山腳下拉開了帷幕。開幕式上,青海省工商聯副主席魏勤、縣人大副主任裴改花、大通縣委組織部副部長李祿業、紀委副書記童子文等一行人出席並參加了開幕儀式。活動由黨委副書記、鎮長常傳宏主持,縣新農辦主任、東峽鎮黨委書記劉生鈺為開幕式致辭。
本屆生態文化節由縣委、縣政府主辦,縣旅遊局、東峽鎮人民政府承辦,為期7天。活動以“魅力鷂子溝悠悠鄉村情”為主題,分為開幕式、民間民俗文化展示、花兒演唱會、徒步漫遊、快樂鄉村游、商貿活動等活動,全鎮上下將沉浸在歡樂的藝術海洋中。
本屆生態文化藝術節是東峽深入貫徹落實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慶祝中國共產黨九十一華誕、喜迎黨的十八大召開的具體行動,是傳承東峽優良文化傳統、展現東峽人民良好精神風貌的重要舉措,是一場文化的盛宴,歡樂的海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