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寧要塞群遺址

東寧要塞群遺址

東寧要塞群遺址,分布在東寧縣三岔口鎮東寧鎮的中俄邊境一帶。地理坐標在東經131°-131°20′,北緯43°50′-44°35′之間,之間。該遺址主體部分修建於,是侵華日軍為防禦蘇軍及進攻蘇聯而實施邊境“築城計畫”中的第一期工程,其他部分的修建一直延續到1945年。工程規模浩大,被當時侵華日軍自詡為“東方馬其諾防線”、東方首屈一指的“北滿永久要塞”。遺址現存勛山、勝哄山、朝日山、236高地、三角山、麻達山、409高地、北天山、南天山、十八盤要塞,地上、地下工事主要有甬道碉堡、炮台、隱蔽部、防坦克壕、戰壕、交通壕等,是現存亞洲綜合規模最大、最具典型意義的築壘地域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東寧要塞群遺址
  • 位置:黑龍江省
  • 海拔:250-580米
  • 建設時間:1934-1937年
地理環境,位置,地質,地貌,氣候,土壤,植被,修築背景,戰略位置,軍事功能,使用情況,其他,景區簡介,

地理環境

位置

地理坐標在東經131°-131°20′,北緯43°50-44°35′之間。海拔在250-580米之間。主要分布在黑龍江省東寧縣三岔口鎮、東寧鎮的中俄邊境一帶,距縣城東寧鎮在15-30公里。縣城東寧鎮西距牡丹江市200公里,北距綏芬河市54公里,南距吉林省琿春市264公里,東距中俄邊境12公里,北距綏滿線301國道42公里。

地質

東寧境內,各地質時代地層均有分布,尤以三迭系地層最為發育。在勛山、勝哄山、朝日山區域為第三紀玄武岩覆蓋,在三角山、麻達山、409高地區域為華里西晚期花崗岩覆蓋。

地貌

地處完達山長白山結合部的老爺嶺,緊靠中俄邊境的瑚布圖河,綏芬河將遺址分為南北兩區,要塞群遺址均分布在其間凸起的高山上。

氣候

中緯度寒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區。東距日本海較近,經常受海洋氣候的調節,使大陸性氣候特點減弱。夏季多海洋北上暖濕東風,冬季多大陸南下乾旱北風,春秋為冷暖過渡期,仍以西北風為主。氣候特點是,冬季漫長不冷,夏季短促不熱,冬、春風大幹旱,夏季雨熱集中,四季分明。

土壤

為新生代第四紀晚期的海陸沉積物,為山地棕壤及白漿土區。主要成土母質為酸性花崗岩,基性玄武岩,頁岩及變質岩組成。

植被

為北溫帶針闊葉混交林區域,植被豐富,種類繁多。要塞遺址區為丘陵崗地植被,主要是以柞木為主的雜木次生林。

修築背景

從19世紀末開始,沙俄與日本為了爭奪中國東北進行了大規模的廝殺,最後以瓜分中國東北的勢力範圍而暫告結束。但是互相敵視的心態並沒有改變。日本時刻提防沙俄的報復,並覬覦沙俄的遠東地區和西伯利亞地區。
1931年,日本侵略者發動“九·一八”事變占領中國東北,扶植傀儡政權,建立了偽滿洲國。中國東北的中蘇邊境成為了“滿”蘇邊境。日本帝國主義實現了侵占中國東北的軍事戰略目標後,繼續覬覦北部的蘇聯遠東和西伯利亞地區,戰略上一直把蘇聯作為“假想之敵”。
1933年10月1日,日軍參謀本部作戰課長鈴木率道視察蘇“滿”國境,決定沿國境修築軍事要塞。整個“建築計畫”由關東軍作戰主任遠滕三郎主持進行。在進行了一系列實地考察測量後,1934年5月12日關東軍總部下達“關作命第589號”,便開始實施在國境地區修築軍事要塞計畫,當時稱為“築城計畫”。東寧要塞作為其第一期工程於1934年開始修築。

戰略位置

東寧的地理位置距蘇聯的遠東地區最近,有80公里的陸路邊界,交通便利,歷史上就是邊境貿易集散地。東寧縣城距俄重要城市烏蘇里斯克只有50多公里,距海參崴軍港只有150多公里。從這裡進入俄境沒有高山阻擋,便於大軍團作戰,屬兵家必爭之地。所以日軍參謀部幾次調整作戰計畫都將東寧作為首選的突破口,進而占領遠東,奪取後貝加爾地區,爾後向西推進,以烏拉爾為界,同德國平分歐亞兩洲,稱霸世界。首先奪取遠東地區,以解除對日本本土的威脅。
東寧要塞群遺址

軍事功能

初期主要以防禦為主,在1939年的“北部邊疆振興計畫”和1941年的“關東軍特別大演習”過程中又賦予了進攻功能,使其同時具有了攻防兼備的性質。

使用情況

1933年1月10日,日本關東軍侵占東寧後,便開始大量屯兵,修築軍事工事,駐紮日軍最多時達10多萬兵力,從1934年起,日軍強征大量中國勞工和強迫大批戰俘修築東寧要塞,主體工程歷時三年,至1937年基本結束。其他工程的修築則一直延續到1945年。
1945年8月9日,蘇軍開始對日宣戰。駐東寧日軍憑藉地上、地下工事和炮兵火力進行抵抗,戰鬥一直持續到8月30日(一說為28日,又一說為26日),日軍才最後放下武器。
日軍投降後,蘇軍將大部分碉堡、炮台、洞口等工事炸毀。

其他

據有關資料和調查,修建東寧要塞群其間,日軍騙招、強征中國戰俘和勞工,按保守數字10餘萬人,其中修築要塞核心工事的勞工,大部分被日軍集體屠殺。日軍占領其間,中國東北抗日民主聯軍在此區域內活動。據記載僅較大規模的攻打當時縣城三岔口的戰鬥即有兩次,先後陣亡的將士二、三百人。日軍在東寧設有慰安所40多個,慰安婦有近千人,至今倖存者有4人。

景區簡介

東寧縣1913年設治,縣城在今天三岔口鎮。1938年,日本占領軍為封鎖邊境,將縣城從三岔口遷往今東寧鎮。解放後,由於邊境管理因素,該地區所受控制始終嚴格,人口增長及外來人口數量增長緩慢。時至今日,遺址所在區人口仍然較少。同時,東寧縣改革開放後,經濟發展主要集中在東寧鎮所在小盆地區域內,對遺址所在地區影響較小。因此,東寧要塞二戰後的保存狀態較好,無明顯的破壞現象,植被、林木等自然環境也保持良好。
勛山遺蹟:總面積約為95600平方米,平面呈長方形,東西長425米,南北寬225米。整個遺址依山勢呈東北,西南走向,山頂平坦,南北兩側山坡陡峭。
東寧要塞群遺址
地面遺址:在面向邊境一側陡峭山坡的海拔300米處,有四個洞口通向地下工事甬道,四個洞口有三處是隱蔽的炮位址。一處是碉堡址。在平坦山頂有防坦克壕一條,長280米,寬5米,深3米,是在岩石中開鑿而成,兩側壁垂直。在防坦克壕內側和山體的南側邊緣,各有一條主戰壕之外,根據地勢和作戰的需求,還有一些與其他工事相連的分支戰壕多條。測量半隱蔽式炮陣地9處,永久水泥炮陣地2處,碉堡3處。鋼筋水泥隱蔽部殘址3處,頂蓋厚達1.5米。在東北側有300平方米犬舍一處,勞工棚遺址一處。與地下工事相通圓形豎井2處,方形豎井2處,豎井的上方是地面碉堡或瞭望哨。物資升降口一處,出入口6處,與出入口相連通的碉堡殘址3處。堡壘、戰壕、防坦克壕、地下工事都相互連通。另有簡易公路3條與各地面工事連通。
地下工事:甬道已清出1163延長米,東西向一條,南北向兩條。高1.9米,寬1.5米。大小房間21處,446平方米。有兵室、彈藥庫、炊事房、指揮所、發電室、畜水池等,分上、中、下三層。在甬道兩側石壁上有掛電纜的鐵鉤,在一些關鍵部位,如交叉口等處用水泥被覆防護,其他甬道為裸岩。甬道地面有25厘米寬排水槽,主甬道的兩端點設有三層的防化隔離門。在第一炮位口處有一條20米長的運送炮彈的鐵軌。一處最大房間約300平方米,成90°拐角。頂部是用水泥方磚砌築拱形頂,側牆、地面為水泥。高3.2米,寬5米,長約60米。出入口兩門為左右拉合門,分別與兩主甬道連通。
(2)勝哄山
勝哄山要塞遺址,總面積約為165400平方米,分為東西勝哄兩部分,各在兩個山頭上,大體呈圓形。直徑約為700米。
地面遺址:
地面遺址主要有:在邊境一側的防坦克壕一條,寬5米,深現存1-2米,長約11公里,沿邊境一直延伸到南部朝陽溝村西側。在東勝哄山頂有一處1984年縣武裝建築的瞭望塔,瞭望塔的北側、東側、南側測量14處永久性鋼筋水泥結構隱蔽部和15處永久性碉堡址,碉堡與隱蔽部之間都有戰壕相互連通。方形豎井1個,圓形豎井2個,出入口2處。在西勝哄山有永久性隱蔽殘址3處,洞口一處。主戰壕一條沿著山體修築。在東西勝哄連線處有一棚蓋式甬道殘址,長約200米,還有一處100平方米地下永久性倉庫和一個30平方米隱蔽部。
地下工事:
主甬道高1.9米,寬1.4米。東勝哄山已清理250延長米,能進入測量的部分有1946延長米,另有塌陷部分,現無法知道內部情況。地下甬道南半部多為裸岩,未經加工被覆。北半部及西勝哄為水泥拱頂被覆。地下倉庫、指揮所、包帶所(衛生所)、無線電室都是用水泥拱頂被覆。兵室多為裸岩,地下工事甬道距地面多在10米左右。西勝哄山由於塌陷嚴重,只能從一個入口進入其內,多數內部情況無法得知。從觀察到的一段甬道高1.9米,寬1.3米,拱頂全部為水泥被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