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台市2014年國民經濟社會發展計畫執行情況和2015年國民經濟社會發展計畫草案的報

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委託,我向大會書面報告2014年國民經濟社會發展計畫執行情況和2015年國民經濟社會發展計畫草案,請予審議,並請各位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2014年國民經濟社會發展計畫執行情況 2014年,面對複雜嚴峻的巨觀經濟環境,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市人大、市政協的監督支持下,全市上下緊扣“全省爭先、蘇中領先、蘇北率先”的發展定位,牢牢把握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攻堅克難、創新實幹,統籌推進穩增長、調結構、抓改革、惠民生,較好地完成了全年各項目標任務,經濟社會發展實現了質量和效益的雙提升。
1、堅持穩中求進,綜合實力實現新跨越。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20億元,增長10.6%,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其中,實現規上工業增加值241億元,增長13.5%;實現服務業增加值256億元,增長11.8%。實現一般公共預算收入61.3億元,增長16.9%,稅收占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比重達84.7%。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90億元,增長22.1%。其中,工業投資240億元,增長19.1%;服務業投資140億元,增長26.3%。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03.3億元,增長13%。實現出口總額6.2億美元,增長20%。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27970元和16600元,分別增長10%和11.9%,居民儲蓄額達426.5億元。連續十四屆進入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百強,排名躍升至第45位。
2、強化質效導向,發展水平實現新提升。三次產業結構比為14.2∶44.5∶41.3,二、三產業的比重上升至85.8%,經濟結構進一步最佳化。新型工業提質升級。紮實開展“項目推進年”和“載體建設年”活動,繼續放大“18條”和“新8條”槓桿效應。編制完成五大特色產業發展規劃,不斷提升發展定位和發展目標,紮實推動特色產業向高端攀升。電子信息產業呈現異軍突起、後來居上的發展態勢,移動通信、光電科技等行業迅速崛起;新材料產業不斷發展壯大,創新步伐加快,東祥麟等一批高科技材料企業建成投產,建成省級以上材料類研發機構18個,獲批江蘇省功能材料特色產業基地;機械裝備產業發展勢頭迅猛,上海電氣、恆舜織機等一批龍頭企業支撐有力,產業規模超100億元;新能源產業集聚效應不斷顯現,基地建設、領軍企業、裝備水平等方面發展優勢突出,集聚吸附能力明顯增強。全年實現全口徑工業開票銷售568億元,增長28%。新特產業開票銷售300億元,增長40%,占規上工業的比重達65%。重點企業支撐作用明顯,開票銷售超億元工業企業突破80家,其中超10億元企業11家,比去年新增3家。全年實現高新技術產值278億元,占規上工業比重達30%,比上年提升2.6個百分點,當年新增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1家,城東新區建成省級科技孵化器,9家企業實施重組,9家企業在上交所、天交所掛牌交易。服務業提速發展。堅持現代服務業培育引進與傳統服務業提檔升級兩手抓,加快服務業集聚區和重點項目建設,服務業增加值占GDP比重比上年提升0.9個百分點,總量列鹽城市第1位。18個服務業重點項目全年完成投資27.4億元。服務業集聚區建設成效顯著,城東新區創建省級科技服務業集聚區通過專家評審,新獲批3個鹽城市級服務業集聚區,總數位列鹽城第1。電子商務發展勢頭良好,金沄、百米、森虎等一批電子商務企業迅速崛起,線上銷售額超60億元。成功開通“暢遊東台”特色旅遊線路,旅遊業累計接待遊客達200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4.6億元,西溪景區建成國家4A級景區,黃海森林公園建成3A級景區。現代農業穩步推進。發展水平不斷提升,全市新增高效設施農(漁)業面積7.3萬畝,高效設施農業面積擴大到142萬畝,規模繼續保持全省第1,建成省級農業綜合標準化示範縣(市)。全年糧食生產再奪豐收,總產量首次突破100萬噸,建成22個萬畝糧食高產增效示範片。農業十大重點工程加快推進,三倉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建成省級現代農業園區,3個園區被評為鹽城市最具魅力休閒農業園區。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建設水平居全國第6位。
3、狠抓項目推進,發展後勁得到新增強。積極發揮招商引資和重大項目建設的推動作用,有效促進全市經濟穩增長、調結構和促轉型的有機結合。招商引資不斷突破。以“項目推進年”活動為抓手,圍繞“高、輕、新”目標,堅持產業招商、駐點招商、以商引商互動並進,不斷提升招商項目的質量和層次。全年共引進投資5000萬元以上項目84個,總投資131億元,其中億元以上項目42個。領勝移動互聯產業城、東祥麟新材料、宏煜LED等一批業態新、層次高、質量好、投資超10億元的項目相繼落戶。重大項目強勢推進。堅持以重點項目推進為抓手,引領全市產業結構調整和企業轉型升級。列入鹽城“三重”工作的8個項目,累計完成投資105億元,占年度計畫的119.3%。列入鹽城八大類重點工程的28個項目累計完成投資154.4億元,占年度計畫的119.6%。列入鹽城沿海發展的13個重點項目,累計完成投資92.1億元,占年度計畫的116.7%。列入鹽城市考核的84個“千百十工程”項目全部開工建設,其中77個項目竣工;列入鹽城市考核的197家企業,技改項目實現全覆蓋。列入鹽城市考核的22個“三百工程”重點竣工項目,全部按期竣工,列鹽城各縣(市、區)第1位。投資保持較快增長。堅持以穩定投資增速、提升投資質量、提高投資效益為中心,充分發揮投資對經濟成長的支撐作用。全年新審批備案項目652個,總投資346億元,增長20%;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90億元,增長22.1%,其中,工業投資240億元,增長19.1%;服務業投資140億元,增長26.3%。
4、堅持科學引領,沿海開發取得新突破。切實搶抓沿海開發重大機遇,堅定不移以高端為方向、開放為路徑、生態為特色,走出一條具有東台特色的沿海開發之路。一是港城功能持續提升。10平方公里港城核心區基本建成,港城公交成功開通,臨海高等級公路建成通車,全省縣級首家綜合性職業技術學院建成招生。國土、環保、水務、金融等分支機構進駐沿海政務服務中心,漁美人商業街、“好又多”商業服務中心等功能性項目相繼建成投運,供熱供氣、污水管網等基礎設施配套進一步完善。建成綠色走廊55公里,沿海綠地371公頃,沿海現代化特色小城市建設取得新進展。二是臨海產業集聚發展。依託區位和空間優勢,以開放促進沿海開發,以資源橇動產業轉型。新能源產業堅持套用與製造互動發展,蘇美達動力科技、燕山光伏等新能源企業運行良好,昀匯光伏電站、國華陸上風電三期等項目推進順利,全年新增裝機容量100兆瓦,總裝機容量達750兆瓦,新能源發電量達10.6億千瓦時,占全社會用電量的27.3%,節約標煤35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06萬噸,生態效應加快顯現。生物科技和生命科學產業取得突破,獲批建立全省首家幹細胞與再生醫學研究基地和研發中心。綠色食品產業依託豐富農產品資源,加大生態、健康食品的開發,拓海科技、賜百年生物等項目進展順利,逐步形成示範帶動、龍頭引領、科技支撐的發展格局。三是載體建設助推發展。以“載體建設年”為抓手,深入推進載體平台創建工作,國家級百萬畝灘涂綜合開發試驗區和國家級新能源綜合示範區創建,已經省政府同意上報國家待批,省級灘涂綜合開發試驗區建設加快推進。新能源裝備、機械電子、綠色食品三個產業園功能配套水平進一步提升,鵬濤供應鏈和保稅倉庫建設加快推進,集“風光漁”互補、循環經濟、高塗養殖、生態旅遊於一體的灘涂綜合開發先導區工程基本建成。
5、最佳化發展布局,城鄉統籌邁上新台階。組織修編城市總體規劃,加快新型城鎮化建設步伐,推動城鄉互動發展。中心城區功能不斷提升。城市基礎設施和功能配套能力進一步增強,組織實施138項城建工程和市區綠化“百日會戰”,新增綠地100多公頃。全力推進保障房建設,開竣工保障房40萬平方米,東關安置區、通新安置區建成交付,八林新寓二期、西溪三期順利回遷。路橋工程穩步推進,振興路、站前路南延建成通車,工農橋重建、南門路加快推進。全面開展園林綠化建設,先後組織實施人民公園南拓、通榆河風光帶北延等園林綠化工程,整治出新部分區域公園綠地。幸福路、西環路等污水管道工程全面竣工,文化藝術中心加快推進。城市建設管理水平明顯提高。“四城同創”取得階段性成果,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完成年度目標任務。智慧城市啟動建設,以全省第1高分通過方案評審。按照“一核一軸(帶)三片區多節點”發展布局,著力推進新型城鎮建設,城鎮化率達56.7%。積極推進集鎮基礎設施和公用服務類項目建設。安豐鎮、弶港鎮被列為全國重點鎮,富安鎮創成中國歷史文化名鎮。紮實開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建成5個省美麗鄉村、15個三星級康居鄉村。進一步完善提升城鄉供水一體化,加強水源水質控制,嚴格管網水質監測。城鄉基礎設施逐步完善。352省道西延段、344國道高興東段等建成通車,610省道加快推進。泰東河疏浚、川東港整治等工程進展順利,方塘河一、二期整治工程全面竣工,並通過驗收。啟動實施農村路橋建設三年行動計畫,新建和改造農村四級公路400公里、橋樑68座。生態環境得到有效改善。國家生態市、國家環保模範城市通過技術評估,國家級生態鎮實現全覆蓋。加強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重點實施20項水污染物減排項目和5個大氣減排工程,全市空氣品質指數(AQI)小於100的天數占全年的比重達80%。新增造林面積1萬畝,全市林木覆蓋率達26.54%,比上年提高0.5個百分點。
6、持續改善民生,幸福東台邁出新步伐。堅持民生優先發展,大力實施民生幸福工程。城鄉居民收入穩定增長。多渠道擴大就業促進創業,新增就業、再就業2.6萬餘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2%以內。新增私營企業3600家,工業一般納稅人企業275戶。穩步提高職工工資、城鄉低保標準、農村五保供養水平。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7970元,增長10%;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6600元,增長11.9%。社會保障水平穩步提高。開展社會保險全面覆蓋陽光工程,城鎮各類保險新增參保人數4.5萬人,社保覆蓋率達98%。調整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水平,出台養老政策,初步形成全市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制定社會托底救助實施辦法,形成“政府主導、民政牽頭、部門協作、社會參與”的救助格局,年投入救助資金2.3億元,被評為全國“五星級慈善城市”。提高大病保險賠付封頂線至5萬元,有效防範“因病致貧、因病返貧”。深化改革取得突破。率先在全省推進重點項目預審批和“六聯合”服務制度,行政審批實行“三集中、三到位”,取消合併審批事項300多項;圍繞深化農村改革,率先開展農村土地確權登記、農村產權交易平台建設、“五權”抵押融資等,被確定為全省農村改革試驗區。各項社會事業全面發展。推進各類教育協同發展,新建改造公辦幼稚園5所,創建省優質幼稚園1所,鹽城市優質幼稚園5所。深化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提升醫療衛生服務水平,放大新農合“東台模式”效應。文化惠民工程取得新進展,順利創成“省體育強縣(市)”。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2.5‰以內。
2014年全市經濟社會發展主要指標基本實現,但也存在一些困難和問題,主要表現在:轉型升級速度還不夠快,市場主體發育還不夠健全,持續增長的動力和後勁還需進一步增強;影響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依然存在,改革任務還很繁重;沿海開發步伐還不快,重特大產業項目偏少;城鄉統籌發展的系統性還不強,人民民眾生活質量和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還要加快提升等等。對這些問題,我們一定要高度重視,在今後工作中認真加以解決。
二、2015年國民經濟社會發展計畫的建議安排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之年,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開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規劃的收官之年。全市上下要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省委、鹽城市委的決策部署,全面落實市委十三屆四次全會要求,緊扣“三先”發展定位,積極適應和引領發展新常態,牢牢把握穩中求進總基調,以更有質量、更有效益、更可持續發展為導向,以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四化聯動”為路徑,堅持改革創新,在更高層次上推進穩增長、調結構、抓改革、惠民生,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按照市委十三屆四次全會決策部署,綜合分析2014年的發展形勢,充分考慮我市經濟成長潛力和支撐條件,結合更高水平小康社會目標、“十二五”規劃目標,2015年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建議如下:
——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0%,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2%,服務業增加值增長12%;
——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8%,其中工業投資增長17%,服務業投資增長20%;
——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12%;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3%;
——進出口總額增長15%;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0%,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1%;
——全社會科技研發投入占GDP比重提高到2.7%;
——萬元地區生產總值能耗下降,化學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減排量完成省定目標;
——城鎮登記失業率繼續保持在省控標準以下,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0.2‰以內,城鎮化率達到58%,林木覆蓋率達到26.8%。
三、2015年國民經濟社會發展主要措施 圍繞上述目標和要求,必須始終突出更有質量、更有效益、更可持續發展,夯實建設更高水平小康社會基礎,奮力推動經濟社會發展邁上新台階。
1、深化結構調整,提升核心競爭能力。以“四化聯動”為路徑,推進新型工業化與信息化深度融合、先進制造業與現代服務業互動發展,推動產業結構不斷“調高、調輕、調優、調強”。創新驅動,提質發展新型工業。加快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深入推進“222”工程,全年新開工投資300萬元以上技改項目120個,完成技改投入40億元,力爭全市規上企業技改轉型面達70%以上。加快發展特色產業,培育和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實行資源、政策、力量聚焦,重點推動新材料、新能源、裝備製造、電子信息和綠色食品等產業向產業鏈終端、價值鏈高端攀升,加快形成一批層次高、業態新、後勁足的新增長點,五大特色產業開票銷售占規上工業比重擴大至70%以上。鼓勵和支持10家以上企業實施重組,2家以上企業在主機板或新三板上市,一批企業在省級股權交易中心掛牌。圍繞“高新化、領軍型”現代企業方向,實施“小巨人”企業培育工程,全年新增定報工業企業30家,開票銷售超億元企業達90家以上,入庫稅金超千萬元企業突破32家。加快“兩化融合”進程,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實施省級以上科研項目30項以上,新創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10家以上,全社會科研投入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提升到2.7%,建成國家智慧財產權試點城市。互動融合,突破發展現代服務業。以現代服務業集聚區和重點項目建設為抓手,促進服務業發展提速、結構最佳化、質量提升。實施服務業龍頭企業培育計畫,重點培植規模型、創新型企業,爭取國貿集團、永寧汽車城、金宇投資列入鹽城市級龍頭企業。加大現代物流龍頭項目招引力度,重點規劃建設物流“三中心,三基地”,推進物流業標準化、信息化、現代化建設。加快發展電子商務,力爭開工建設頤高電子商務產業園,依託現有資源,加快建設電子商務交易服務中心,引進知名電子企業設立區域性、功能性總部和B2B、B2C、C2C、O2O等高層次電子商務項目,積極推廣電子商務套用,新發展套用企業70家以上,2家以上企業列入省電商拓市項目。大力發展生態旅遊和鄉村旅遊,全力推進黃海森林公園、沿海佛教文化園等旅遊景區創建工作,啟動建設一批鄉村旅遊項目,力爭建成1-2家省級鄉村旅遊示範點。積極引進現代金融、文化、創意、軟體、服務外包等新興服務業態。轉變方式,加快發展現代農業。紮實推進農業現代化工程,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促進農業持續增效、農民持續增收、農村持續發展。推進農業結構調整,發展設施農業、生態農業、外向農業、休閒觀光農業,堅持把園區建設作為推進農業現代化的重要抓手,促進園區擴規模、創特色,不斷提高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建設水平。加強農業科技創新,推廣新品種、新技術、新裝備,全市農業機械化水平提高到85%以上,建立新型農業服務體系,提高糧食生產能力。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健全龍頭企業和合作組織聯農帶農機制,提高農業集約經營、規模經營、社會化服務水平,增加農民收入。
2、強化項目帶動,增強經濟發展潛力。深入開展“項目載體突破年”活動,推進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和更高層次的項目建設。不斷提高招商選資質量。按照“高、輕、新”要求,圍繞重點產業和重點行業,縱深推進產業招商、駐點招商和以商引商,最佳化服務環境,打造服務高地,力爭在高端裝備、電子信息、節能環保、生物技術等新興產業和現代物流、總部經濟、電子商務、科技金融、文化創意等現代服務業重大項目上取得新突破,推動優勢特色產業提檔升級、集聚發展。全年力爭新開工億元以上項目80個以上,其中新特產業項目占比達70%以上。積極擴大對外開放。重點培植龍頭型出口企業,支持企業在境外設立直銷視窗,促進出口貿易快速增長。持續深化交流合作,積極推進高新奇孵化器、韓資產業園、台灣產業園、新材料科技產業園、智慧型機械產業園等共建園區建設。加快推動開發區創建國家級開發區、沿海區創省級開發區,發揮好海關、商檢辦事處(點)作用,提升全市對外開放功能。全年力爭培育出口超3000萬美元企業3家,其中超5000萬美元企業1家。持續推進重大項目建設。堅持實施重大項目“一名市領導掛鈎、一個責任單位牽頭、一名科級幹部負責”的三級責任體系,建立“按月督查項目、按季通報進度”的管理制度,倒逼項目推進責任落實。同時,注重加強協調服務,進一步最佳化項目審批服務流程,深入實施預審批制度,切實保障項目及時實施、快速推進。全年計畫實施“三重”任務75項,年度投資133億元;實施八類重點工程192項,年度投資275億元;實施“222”工程120個,年度投資40億元。
3、推進新型城鎮化,加快城鄉一體化進程。堅持以人的城鎮化為核心,健全城鄉發展一體化體制機制,積極穩妥地推進新型城鎮化。年內城鎮化率提高到58%左右。做大做強中心城區。堅持“完善功能配套、改善生態環境、提升城市品質”的原則,更大力度推動中心城區建設發展,增強中心城區發展能級。進一步完善城市規劃體系,提高規劃和建築設計水平,強化規劃執行力。實施一批公共配套、社會事業、園林綠化項目,推進公共綠地建設。高標準推進城市路網建設,實施黃海路、振興路、匯龍路、慶豐路建設。推進智慧型公交建設,繼續最佳化城鄉公交線路,鎮村公交開通率達35%。推進市飲用水沉澱池建設及仙湖備用水源庫擴容工程,加強城市安全供水保障能力。年內實施化纖廠東側地塊等房屋徵收計畫。有序發展特色鎮村。結合城市總體規劃修編,按照新形勢下推進新型城鎮化和城鄉發展一體化的新要求,注重對具有特色、傳統、民俗村莊的保護與傳承。推進以老204國道、610省道、新長鐵路、瀋海高速和通榆運河交通幹線沿線城鎮為軸(帶),東部沿海生態區、中部農業開敞區、西部特色產業密集區為片區,24個新型農村社區、84個重點村、168個特色村為節點的市域空間布局,加快發展新型鎮村,形成東中西聯動、南北呼應、協調並進、發展共振的城鎮發展格局。實施新一輪農村實事工程,進一步完善城鎮路網體系,推進農村路橋建設提升三年行動計畫,加強基層公共服務機構設施和能力建設,不斷完善深化城鄉公共運輸、區域供水、垃圾和污水處理、消防設施等基本公共服務一體化。打造生態宜居環境。堅持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並重,建成國家生態市、國家環保模範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通過考核驗收,持續改善人居環境,提高人民生活質量。加強對國控、省控和市控重點行業、重點企業的監管,落實減排措施,確保污染物達標排放。實施城市清水工程,推進實施城區北關閘加固、躍進閘拆建等工程,創新城鄉污水處理運行管理體制。建立農業面源污染防治聯動機制,推廣生態農業、循環農業發展模式。深入推進農村綠化、水利、環境整治“三位一體”建設,健全長效管護機制。
4、加快沿海開發,打造發展新增長極。主動對接省沿海開發“六大行動”方案,實施市沿海開放發展三年行動計畫,著力打造活力最強、發展最快的增長板塊。提升港城發展水平。緊扣城市副中心定位,搶抓國家沿海大開發機遇,完善沿海政務服務、教育醫療、購物娛樂等配套服務功能,高標準推進鵬濤保稅倉庫、台商工業園等載體建設。實施生態提升工程,大力發展生態旅遊,加快集聚人氣,提升港城發展活力。建設臨港產業基地。圍繞建設國家級新能源綜合示範區,大力推進“風光互補”、“漁光互補”和“農光互補”等新能源開發項目,大力招引新能源裝備製造產業,新增新能源裝機容量100兆瓦,新能源發電量突破15億千瓦時。圍繞建設國家級綠色食品產業基地,積極發展健康肉製品、生物保健品和特色農產品深加工項目。圍繞發展新興產業,加快引進培育高端裝備、電子信息、生物科技、節能環保等產業,以高品質項目推動沿海產業高水平發展。創新開發體制機制。全面推進深化改革,理順體制、創新機制,激發沿海發展活力。創新投融資機制,積極爭取國家和省政策性資金、項目貸款支持,引進社會資本全面進入沿海開發領域。創新合作開發機制,積極開展與北京、上海、蘇南等地區和大型企業合作,在開放合作中實現借力發展。創新資源管理機制,深化沿海戰略資源管控改革,更多利用市場力量推進資源綜合利用,促進沿海資源科學有序、高效集約開發利用。
5、狠抓改革攻堅,增強經濟社會發展活力。認真落實市委關於全面深化改革的實施意見和經濟體制改革實施意見,堅持整體推進與重點突破相結合,分類有序推進改革工作。更大力度推進市場化改革。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毫不動搖鼓勵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加快完善全民創業體制機制,落實全民創業各項政策,最大限度降低創業門檻,營造更加公平的市場環境、更加寬鬆的政務環境,培育壯大各類市場主體。推進政府投融資體制改革,規範政府投資管理,強化建設資金監管,鼓勵發行企業債券,支持企業融資創新。全面放開民間資本投資領域,培育多元化投資主體,鼓勵和引導更多民間資本進入基礎設施、市政公共事業、教育、醫療、衛生、養老等領域。重點突破農業農村改革。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鼓勵推進家庭經營、集體經營、合作經營等農業經營方式創新,大力培育新型經營主體。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加強土地流轉有形市場建設,建立土地流轉收益增長機制。抓住省農村改革試驗區建設契機,深化農村金融制度改革,穩步推進農村“五權”抵押貸款,引導金融機構開展林權、海域使用權抵押貸款業務,拓寬農村融資渠道。建立農村宅基地退出補償激勵機制。統籌推進社會各領域改革。深入推進科技創新體制改革,加快構建和完善科技創新服務載體,健全智慧財產權質押機制。抓好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統籌推進義務教育高位、均衡發展,加快省職業教育創新發展實驗區建設。穩步推進管道天然氣價格改革工作,建立和完善居民用水、用電階梯價格制度。完善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建立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制度。
6、保障改善民生,促進和諧社會建設。堅持把不斷改善民生作為發展的根本目的,從解決民眾的切身利益問題入手,不斷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工作力度,使發展成果惠及全體人民。著力完善社會保障。以社會保險、社會救助和社會福利為基礎,以基本養老、基本醫療和最低生活保障為重點,落實城鄉低保、新農保、新農合、大病救助、社會救濟、賑災救災等惠民政策,不斷完善統籌城鄉的社會保障體系,努力擴大社會保障覆蓋面。完善敬老院設施建設,逐步提高五保供養和城鄉低保保障標準,全年城鄉基本醫療、基本養老保險覆蓋率均力爭達98.5%以上。均衡發展社會事業。實施公辦幼稚園完善提升工程,改善義務教育薄弱學校基本辦學條件,爭創“省義務教育優質均衡改革發展示範區”。加快公共體育事業發展,啟動創建“江蘇省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示範區”。進一步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完善提升農村公共文化設施,加快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爭創省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完善基本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實施農村衛生室建設提升三年行動計畫,啟動市中醫院創建南京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工作。推進鎮村醫療服務體系建設,年內創成省示範鎮衛生院1個、省示範村衛生室2-3個。全面落實計畫生育各項政策,提高出生人口素質。加強公共安全管理。以加強安全生產為根本,構建安全生產管理和應急管理體系,加強對突發事件隱患排查,完善預警監測機制,實現應急管理由事後被動型向事前主導型的轉變。以提升流動人口服務管理水平為抓手,改進流動人口服務工作,不斷改善流動人口的生活條件,著力構建維護社會和諧穩定體系,切實維護流動人口合法權益。
各位代表,新的一年面臨新的形勢、新的要求、新的考驗,任務艱巨、責任重大。讓我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人大、政協的監督支持下,進一步解放思想、銳意改革,搶抓機遇、攻堅克難,為全面完成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譜寫好中國夢的東台篇章而努力奮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