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台大馬

東台大馬

東台大馬是指“新四軍東進”雕塑,是蘇中地區第一標誌性塑像、著名雕塑家吳為山作品,“新四軍東進”雕塑被東台人民和南來北往的人們尊稱為“大馬”,成為江蘇省蘇中地區的地標性景觀。原地處老204國道與東進路交叉口,蘇中大廈前,後遷至三倉烈士陵園

東台大馬代表的不僅僅是“新四軍東進”雕塑,也承載了東台人對老東台的回憶和留念,“大馬”見證了東台由縣建市光輝歲月,也見證了東台從經濟落後到全國百強縣領先蘇北的奮鬥歷程。她不僅僅是一座雕塑,更是一個城市的記憶,是東台的驕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新四軍東進塑像
  • 地理位置:江蘇省東台市三倉烈士陵園
  • 開放時間:全天
  • 門票價格:免費開放
  • 別稱:大馬/蘇中大馬
  • 地位:蘇中地區第一標誌性塑像
  • 作者:吳為山
新四軍東進雕塑為棗紅色,系玻璃鋼製作,高3.4米、長5米、寬1.2米。設計構思獨到,寫實與藝術誇張相結合。高大的戰馬騰空躍起,新四軍戰士手握盒子槍匐伏於戰馬之上,策馬當先,衝鋒陷陣,勢不可擋。雕塑氣勢恢宏,展示了新四軍戰無不勝的鐵軍氣概,具有十分強烈的震撼力。
1940年10月6日,陳毅、粟裕率領新四軍蘇北指揮部取得黃橋決戰勝利後,馬不停蹄,揮師東進,於8日解放東台城,從此東台成了蘇中區軍事、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1941年1月皖南事變後,新四軍軍部在鹽城重建,蘇北指揮部整編為新四軍第一師和一個獨立旅,粟裕任師長。是年2月粟裕率部進駐沿海,師部設於三倉吳家橋,創建蘇中抗日民主根據地,取得了抗日鬥爭和建設民主政權的重大勝利,寫下了光輝的一頁。
東台大馬
1985年8月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40周年,東台縣(1988年建市)開展一系列的紀念活動。為彰顯新四軍的豐功偉績,弘揚鐵軍精神,決定在城區東進廣場中央豎立一座“新四軍東進” 雕塑,由東台縣委副書記薛學林持帥,宣傳部副部長朱華山和東台市文化館鮑訓聲同志具體負責。當年暑假期間,在南京師範學院就讀的吳為山(現為著名雕塑家、中國雕塑院院長)牽頭,邀請錢鋒、丁方及趙勇教授來東台,經過一個多星期的突擊,設計製作出一個0.3米高的“新四軍東進”的泥塑小樣模型,得到各方認可與贊同定稿後,又製作一個1米高的大樣,並交由東台文化用品廠按1:3.5的比例放大製作。但該廠二位翻模師傅,從未製作過雕塑,在當時作為政治任務的情況下,邊學邊乾,克服一道道技術難關,花了20天時間,終於完成了“新四軍東進”塑像的玻璃鋼成型製作任務。在這期間,東台陶瓷廠提供塑像用泥等材料,市委黨校提供大會堂作為工場,東台飯店免費食宿,民政局、建設局、物資局和商業局等部門和單位提供經費1.5萬多元。水利部門調集施工人員和設備,負責東進廣場、底座基礎的澆築及雕塑的安裝工程。9月3日,東台縣委在東進廣場隆重舉行了“新四軍東進”雕塑揭幕儀式。“新四軍東進”雕塑被東台人民和南來北往的人們尊稱為“大馬”,成為東台城內的地標性景觀,也成為進行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的重要設施。
東台大馬
由於東進廣場地處交通要道,必須設立紅綠燈,實行交通管制,市委決定將“新四軍東進”雕塑於1996年春移至三倉烈士陵園,矗立於粟裕紀念堂前的蘇中人民抗日紀念廣場,繼續讓人們瞻仰參觀,發揮其宣傳教育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