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漢語角

東京漢語角,又稱東京“又稱”是日本僑報社·日中交流研究所創辦的民間交流團體。每周日下午,關心中國的日本人和在日中國人聚集在東京西池袋公園,用漢語交流有關中日兩國的信息和看法。自2007年8月5日成立以來,東京漢語角吸引了眾多關心中日關係的人士前來參加,也吸引了兩國媒體的廣泛關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東京漢語角
  • 成立:2007年8月5日
  • 吸引了:中日關係的人士
  • 吸引:兩國媒體的廣泛關注
名詞解釋,成立原因,發展,背景,主要內容,影響,評價,

名詞解釋

據《日本僑報》報導,2009年8月2日,日本僑報社創辦的星期日漢語角在東京舉行第一百次交流會。日本前首相村山富市、日本經濟財政擔當大臣林芳正、中日友好協會副會長井頓泉、中國駐日大使館總領事許澤友等為交流會發來賀電。

成立原因

“東京漢語角”是隨著中國國際影響力增強、漢語學習者驟增自然產生的。21世紀年來,隨著中國經濟實力和國際影響力的增強,全球作為外語來學習漢語的人數激增,統計數據顯示,世界各國通過各種方式學習漢語的人數已超過3000萬,100個國家超過2500餘所大學在教授漢語。日本有200萬人在學漢語。1986年,全日本有46所高中開設中文課程,到2003年,這個數字變為475所。
同時,有大量在中國工作、生活過很久的海外人士同樣需要一個用漢語交流的場所。如曾在中國香港、北京等地生活過12年之久的山崎夫婦在東京漢語角上說:“從中國回來後,很少有機會跟中國朋友交流,也幾乎沒有機會說漢語。來到漢語角,似乎又回到了中國。”

發展

“東京漢語角”是真正的民間交流。東京“星期日漢語角”自成立以來,已經成為關心中國的日本人和在日中國人相互交流的重要平台,也逐漸成為向海外民眾傳播真實的中國信息的重要視窗,風雨無阻地開展了整整100次活動,成為中日民間交流的嶄新平台和知名品牌。
近兩年來(08—09年),在漢語角發表演講的嘉賓達60多位。他們既有活躍在第一線的中日雙方的外交官,也有研究中日關係的教授學者;既有活躍在日本文壇的中國作家、藝術家,也有活躍在兩國經濟界的企業家。既有從中國留學回來的日本留學生和公司職員,也有求學東瀛的中國學子和小朋友。有從中國來的全國政協委員,也有日本現任國會議員。參加者中年紀最大的86歲,年紀最小者未滿5歲。每周日下午,喜歡中文、關心中國的日本人和熱心的在日中國人聚集在東京西池袋公園,用漢語和日語交流,任何人可免費、自由參加。

背景

“漢語角”是民間版“孔子學院”。當前,全球各地出現了數百所孔子學院。孔子學院主要是課堂上、校園內的漢語教學和中國文化傳播和教育。而 “漢語角”,則可謂是另一種形式的孔子學院,它講求輕鬆自由的交流環境和交流方式。孔子學院正規、權威,漢語角自由、活潑;孔子學院官方色彩濃,漢語角民間色彩重。建孔子學院需要包括經濟方面的各種投資,漢語角則只要海外華人的熱心加毅力就可以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

主要內容

“東京漢語角”不僅僅是學習漢語、練習中文會話的地方,更是一個中國信息發布的場所。在每次東京“星期日漢語角”上,組織方都會設定一個最新話題,並安排一個中心人物,由其向參加者介紹該話題。在“漢語角”進行過程中,這箇中心人物便是“意見領袖”;漢語角結束後,參加者們回到自己的工作、生活中,又會將在漢語角中得到的信息傳遞給自己身邊的人,成為“二級意見領袖”。
這種通過人際傳播而展開的對外傳播,往往有更好的傳播效果,更有利於向海外介紹一個真實的中國。在日華人和中國留學生不斷向參加漢語角的日本人介紹中國各方面的情況,傳播各方面的信息;同時,長期在中國工作、生活過的日本人也成為日本人了解中國的重要渠道。如留學日本的中國政府公務員向大家介紹中國的政治體制;華文媒體主編向大家介紹日本的華文媒體與中日關係;華人作家向大家介紹中國文學作品與寫作方法;在日華人企業老總向大家介紹日本創業的成果;早稻田大學留學生向大家介紹延安窯洞中普及的家電和中國農村地區不斷提升的購買力……

影響

東京漢語角豐富多彩的活動,受到中日媒體的多次報導,引起中日兩國的廣泛關注,創辦者段躍中因此獲得2008年度小島康譽國際貢獻獎和日中學院倉石獎(第一個獲得此獎的中國人)。2009年,段躍中又成為第一個獲得日本外務大臣表彰獎的在日中國人。
據介紹,為滿足日本各地民眾的要求,日本僑報社將於2009年8月23日在東京郊外的崎玉市創辦日本第2個星期日漢語角。

評價

1)中國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致公黨中央常委蔡建國,三次參加了漢語角的活動,全國政協委員蔡建國高度評價漢語角是孔子學院的補充,是中日友好的橋樑。為紀念2009年8月2日東京漢語角第100次交流會,蔡建國為漢語角題寫了:中日文化交流的橋樑——賀星期日漢語角百次活動。
2)中國黑龍江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笪志剛指出,“東京漢語角”促進了中日民間交流,民間交流在改善兩國關係、促進相互理解方面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