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寨布依族喪葬砍牛

布依族人民種莊稼自古以來都依靠牛耕作,把豐稔的希望寄托在牛身上,老人過逝後,同樣希望在陰間也同人間一樣有牛耕地。因此,在喪葬中有砍牛的風俗。貴陽市區布依族喪葬砍牛習俗主要流布於烏當區新堡布依族鄉的渡寨村,地貌特徵為地勢隆起的山原台地,地勢西北高,東南低,有極為發達的溝谷流水地貌,喀斯特地貌和溶洞廣泛發育,地下水與地表水交替頻繁,氣候屬北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河流屬烏江水系,南明河上流支流。至今,新堡布依族鄉的渡寨村保持著完整的《砍牛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杜寨布依族喪葬砍牛
  • 民族:布依族人民
  • 習俗起源:《砍牛經》
習俗起源,習俗內容,表達方式,

習俗起源

《砍牛經》是布依族自古流傳的一部經典。根據民間傳說,該經起源於遠古時代,是由智勇雙全的布依族祖先德潁創造的。後來德潁把這“經”傳給十二個弟子。這十二個弟子遷徙外地,各自全憑心裡記憶向後人傳播。該經便由此在布依族民間流傳開來。由於沒有自己的文字,後代布依人即用漢文標音著成自己的《砍牛經》典籍流傳至今。新堡布依族老人羅志方保存的《砍牛經》一至四卷就是見證。但也有一些地區的經文流傳,一直靠言傳身教,口誦念唱。各地對《砍牛經》的稱謂也不相同,有的至今仍稱《砍牛經》,有和地區叫《暮經歌》及《奠子》、《奠當》等,雖稱呼不同但內容基本一致。

習俗內容

杜寨布依族喪葬砍牛習俗主要內容有:一、莫告(漢譯內容…),二、墓潮(漢譯內容…),三、洲客默納勒客(漢譯內容…),四、造家(漢譯內容…),五、挑水來給老煮飯和運糧草,六、獻簸箕飯,七、放幡,八、媳婦站牛,九、出糧、出倉、出門、出砍子,十、牽牛交給死人,然後拉到田壩去,十一、轉三轉在捆在牛莊上,十二、孝男孝女跪,十三、甄子用篩子蓋,十四、分糯米飯、蒸酒,十五、倒轉三轉,媳婦回家,十六、老外家來辦理手續(砍牛),十七、下牛莊,女婿唱酒,十八、先生從田壩回來祭紅肉,十九、莫當(漢譯內容…),二十、燒幡等。

表達方式

杜寨布依族喪葬砍牛習俗中的《砍牛經》是布依族的寶貴文化遺產之一。主要以演唱為主來表達祭祀,所以也稱“經歌”。歌詞生動含蓄,韻律性強。唱起來朗朗順口,打動心弦,令人悲切萬分。就語言、辭彙上來說,不僅保持了布依族的古語、古詞,而且這種倒裝句子與現代語法修辭截然不同,它反映了布依族的歷史、文化、道德、哲學、生產觀和生活方式。
隨著社會的發展斷進步和經濟的發展,加之外來文化的大量湧入,至今在許多布依族山寨,當老人去逝時已不在進行砍牛儀式,但在喪葬儀式中還較好地保留著念砍牛經的傳統習俗,但儀式已較為簡單,完整的布依族喪葬砍牛習俗已基本消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