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剛(鄰水縣扶貧開發局黨組成員、總工程師)

杜剛(鄰水縣扶貧開發局黨組成員、總工程師)

杜剛,男,中共黨員,生於1984年3月,畢業於西南大學園藝專業,2006年7年參加工作,現任鄰水縣扶貧開發局黨組成員、總工程師,2015年9月—2017年7月被選派到石滓鎮中城寨村擔任第一書記。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杜剛
  • 國籍中國
  • 出生日期:1984年3月
  • 畢業院校:西南大學
  • 性別:男
人物事跡,所獲榮譽,

人物事跡

新修的盤山公路如絲帶鑲嵌在巍巍明月山,平整得錯落有致的土地上,黃梔子、脆紅李、黃花梨等苗木迎風吐翠,幸福喜悅之情飛揚在山民的眼角眉梢,和煦的春風吹暖了川東這個偏遠的小山村。然而,有誰能相信,一年時間,這個大山深處窮得叮噹響的貧困村——鄰水縣石滓鎮中城寨村竟脫胎換骨,嬗變的背後凝聚著第一書記杜剛付出的智慧和汗水。
勤勉實幹的“孺子牛”
過去的中城寨村,辣櫃腿可謂是“泥巴路難行,喝水靠人挑”。“要致富,先修路。”杜剛走馬上任,就把改善基礎設施作為自拳疊己的首要任務,組織幹部民眾開展了一場基礎設恥束旋殃施大會戰。為了解決經費難題,他幾經周折,多方協調,終於籌集到資金400多萬元。如何用好有限的資金,為村上建設里程更長、質量更有保障的水泥路。他與村社幹部、民眾代表一起商議,決定採取只包工、不包料的方式建設。雖料踏照然他明知道,這樣會讓自己更累。在大會戰的日日夜夜裡,他天天泡在工地上,不停地跑上跑下,進材料、看配方、查質量。看著這個城裡來的年輕人,現在卻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村書記笑稱他是幹活停不下來的“小蠻牛”。就這樣,不到半年時間,硬化通村主幹道15公里,新修便民路9.5公里、泥結碎石路8.6公里,安裝波形安全護欄7.5公里,使中城寨村的交通條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脫貧任務重,時不我待,他動員村民不等不靠,義務投工投勞,整修山坪塘3口,新修蓄水池7口,安裝飲水管網15700米,有效緩解了村民生產和生活用水困難。看著多年來未解的難題一個個逐步攻下,村民們無不喜笑顏開:“咱村的貧困帽子要摘掉了!咱致富終於有盼頭了!”
“全面小康路上一個不能少,脫貧致富一個不能落下”。他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2019年3月,他被任命為縣扶貧開發局總工程師,此時全縣有貧困村32個、貧困人口7000多人,雖然貧困發生率已降至0.9%,但都是剩下的難啃的硬骨頭。他積極參與基礎設施、產業就業、扶貧扶志、社會扶貧等“十大行動”,推動全縣實施貧困村道路硬化300餘公里,到村特色種養項目127個,到戶產業及能力提升項目3700餘個,到戶生活條件改善項目2900餘個,為貧困戶提供就業崗位4100餘個,新轉移就業勞動力13000餘個,為貧困村、貧困戶全面補齊短板,實現32個貧困村退出、7476名貧困人口脫貧,全縣順利實現全域脫貧。
銳意創新的熱記狼“開拓者”
產業是脫貧致富的實體支撐,沒有增收產業,脫貧致艱棕射富就是一句空話。要在中城寨村發展產業,杜剛面臨著四大難題:發展資金欠缺、貧困戶持續增收難、集體經濟增收難、土地撂荒嚴重。如何破解這些難題,他發揮自己曾在農業部門工作多年的優勢,積極引進業主,推進機制創新,以有效的機制形成發展合力。創新“農戶+村集體”模式,在2個組聯建黃梔子基地200畝,車厘子、黃金梨、翠冠梨基地150畝,農戶和村集體按9:1進行收益分成。創新“業主+農戶+村集體”模式,在3個組發展黃花梨、獼猴桃、脆紅李基地300畝,業主、農戶、村集體按7:2:1進行收益分成。創新“養殖大戶+農戶”模式,回引2名當地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創業,發展規模200隻以上的山羊養殖大戶2戶,帶動貧困戶發展山羊養殖100餘只。創新“旅遊產業合作社+公司”模式發展旅遊業,村集體組織農戶共同成立旅遊產業合作社,量化村內基礎設施、旅遊景點資產,作為合作社固定資產入股旅遊公司,按照1/5以上標準分享公司在當地收益。通過“四大模式”,創新農戶、村集體、業主(公司)三類主體間的利益聯結機制,實現三類主體“互惠互贏”,成功破解了“四大難題”,民眾全面奔康的美好藍圖越發清晰。為擴大產業覆蓋面,他又多次召開村民會議,走訪貧困戶,鼓勵貧困戶發展庭院種植業、庭院養殖業“兩小產業”,最大限度挖掘增收潛力。免費為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提供辣椒苗、蘿蔔、白菜、油菜種子、雞鴨苗等,既發展庭院經濟增收,又達到了庭院美化綠化的效果。
情系民眾的“貼心人”
要做到精準扶貧,變大水漫灌為精準滴灌,就必須挨家挨戶了解情況。中城寨村屬於典型山區村,海拔900多米,全村僅有600多人,居住十分分散。為了摸清每戶貧困戶的情況,杜剛總是早出晚歸,有時早上天不亮出發,等回到住處已經月上梢頭,辯漿槓尋村主任戲稱他是“披星戴月”的村幹部。在摸清貧困戶家庭情況後,他對每戶貧困戶的致貧原因進行了精準分析,按照每戶1套幫扶措施,每戶1個以上致富項目,每戶年增收5000元以上的標準,一一落實了幫扶舉措。村裡有位老人叫劉雙全,88歲,兒子劉建國因病喪失勞動能力,父子兩人相依為命。當他第一次走進劉雙全家中時,裡面家徒四壁,兩人已經連續幾個月沒有吃過肉,做飯都是一鍋熟,只是在飯快熬好時加一把青菜葉。為了改善劉雙全父子的生活,杜剛總是隔一周就給劉雙全割塊肉,端午節送粽子、中秋節送月餅。每次送東西,劉雙全都感動地流淚,杜剛卻總是告訴劉雙全,“您就當我是您的兒子,有我在,您就不用擔心。”
好學善思的“衛道士”
“給錢給物,不如給個好支部。”第一書記的任職時間只有兩年,如何在這兩年時間裡,帶出一支好隊伍,留下一個好班子,是杜剛日日夜夜思考的問題。要把村社隊伍建設好,思想建設是關鍵。正人先正己,他用晚上的時間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讀了《中國三步曲》《為什麼是中國》等書,通過了解我們國家和西方國家以及其他非西方國家的政治制度、發展道路、發展實踐的成敗得失,讓自己對“四個自信”既有了理論支撐,又有了實證支撐,切實增強了做合格黨員、當幹事先鋒的自覺。同時,注重用寫文章的方式梳理自己的一些思考,2017年以來,已經在中國組織人事報、人民網、求是網、中國網等國家級媒體發表《為黨員貼上“學習”標籤》《用“三餘”時間忙裡偷學》《夢想是船實幹是槳》《從批評中進步》等理論評論文章20餘篇。他堅持“三會一課”制度,帶著村上的黨員幹部學理論、學政策,增強理論自信,增強為民自覺。駐村期間,發展年輕黨員3名、入黨積極分子1名,培養後備幹部7名。
“一勤天下無難事,人間萬事出艱辛。”如今的中城寨正乾群一心謀發展,卯足馬力創事業,奮力譜寫脫貧奔康的新輝煌。“甘當愚公挖窮根,荒山不改誓不還!”杜剛用實際行動踐行了他上任時的錚錚誓言。 

所獲榮譽

2014年被中共鄰水縣委表彰為“紀念鄧小平同志誕辰110周年活動先進個人”,被鄰水縣人民政府表彰為“社會保險費征繳工作先進個人”;2015年被中共鄰水縣委表彰為“調研工作先進個人”;2016年被中共四川省委宣傳部等單位評選為“全省崗位學雷鋒敬業標兵”;2017年4月獲四川省五一勞動獎章。
2020年9月17日,中央文明辦發布2-7月“中國好人榜”,被評為“敬業奉獻好人”。
2020年10月13日,獲得2020年“第一屆四川好人榜敬業奉獻好人”。
情系民眾的“貼心人”
要做到精準扶貧,變大水漫灌為精準滴灌,就必須挨家挨戶了解情況。中城寨村屬於典型山區村,海拔900多米,全村僅有600多人,居住十分分散。為了摸清每戶貧困戶的情況,杜剛總是早出晚歸,有時早上天不亮出發,等回到住處已經月上梢頭,村主任戲稱他是“披星戴月”的村幹部。在摸清貧困戶家庭情況後,他對每戶貧困戶的致貧原因進行了精準分析,按照每戶1套幫扶措施,每戶1個以上致富項目,每戶年增收5000元以上的標準,一一落實了幫扶舉措。村裡有位老人叫劉雙全,88歲,兒子劉建國因病喪失勞動能力,父子兩人相依為命。當他第一次走進劉雙全家中時,裡面家徒四壁,兩人已經連續幾個月沒有吃過肉,做飯都是一鍋熟,只是在飯快熬好時加一把青菜葉。為了改善劉雙全父子的生活,杜剛總是隔一周就給劉雙全割塊肉,端午節送粽子、中秋節送月餅。每次送東西,劉雙全都感動地流淚,杜剛卻總是告訴劉雙全,“您就當我是您的兒子,有我在,您就不用擔心。”
好學善思的“衛道士”
“給錢給物,不如給個好支部。”第一書記的任職時間只有兩年,如何在這兩年時間裡,帶出一支好隊伍,留下一個好班子,是杜剛日日夜夜思考的問題。要把村社隊伍建設好,思想建設是關鍵。正人先正己,他用晚上的時間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讀了《中國三步曲》《為什麼是中國》等書,通過了解我們國家和西方國家以及其他非西方國家的政治制度、發展道路、發展實踐的成敗得失,讓自己對“四個自信”既有了理論支撐,又有了實證支撐,切實增強了做合格黨員、當幹事先鋒的自覺。同時,注重用寫文章的方式梳理自己的一些思考,2017年以來,已經在中國組織人事報、人民網、求是網、中國網等國家級媒體發表《為黨員貼上“學習”標籤》《用“三餘”時間忙裡偷學》《夢想是船實幹是槳》《從批評中進步》等理論評論文章20餘篇。他堅持“三會一課”制度,帶著村上的黨員幹部學理論、學政策,增強理論自信,增強為民自覺。駐村期間,發展年輕黨員3名、入黨積極分子1名,培養後備幹部7名。
“一勤天下無難事,人間萬事出艱辛。”如今的中城寨正乾群一心謀發展,卯足馬力創事業,奮力譜寫脫貧奔康的新輝煌。“甘當愚公挖窮根,荒山不改誓不還!”杜剛用實際行動踐行了他上任時的錚錚誓言。 

所獲榮譽

2014年被中共鄰水縣委表彰為“紀念鄧小平同志誕辰110周年活動先進個人”,被鄰水縣人民政府表彰為“社會保險費征繳工作先進個人”;2015年被中共鄰水縣委表彰為“調研工作先進個人”;2016年被中共四川省委宣傳部等單位評選為“全省崗位學雷鋒敬業標兵”;2017年4月獲四川省五一勞動獎章。
2020年9月17日,中央文明辦發布2-7月“中國好人榜”,被評為“敬業奉獻好人”。
2020年10月13日,獲得2020年“第一屆四川好人榜敬業奉獻好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