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飛村官

李飛是一個女大學生村官,她為當好村官狂背230頁土語,紙上抄土語,天天隨身念,最後鄉親認可了她。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李飛村官
  • 性別:女
  • 民族:漢族
  • 國籍:中國
  • 職業:政治 村官
李飛,土話生活,國語雷人,紙上抄土語,鄉親認可她,男友拋棄她,

李飛

女大學生為當好村官狂背230頁土語。
李飛村官
李飛村官
北方人難聽懂南方話,更難學重慶的地方土話!在萬州區龍沙鎮龍安村任村委黨支部書記助理的遼寧籍大學畢業生李飛就是其中一個,她考上我市的“村官”。在9個月的“村官”生活中,她因不懂當地土話鬧過笑話,遭過白眼。因此,她不停地觀看帶有重慶方言和土話的電視劇進行模仿,寫了230頁土話“名片”隨身帶,天天念。昨日,記者走進這個村子,認識了李飛,揭開了她在農村的“土話生活”。

土話生活

“農村很挖爪(髒)……”在龍安村村口,記者見到24歲的李飛,她一口土話,身為重慶人的記者也聽不懂。這個女孩全身的素妝跟農村姑娘沒有任何區別,如果不是簡歷上寫有的大學學歷,可能沒有人知曉她是一名大學生村官。村委黨支部書記張小林插話說,她來村里報到的,第一天就因不懂當地的土話出了醜。比如,在歡迎會上,他問她“萬州區‘村官’巴零有多少”,她則回答“沒有80年的,最大的只有81年”。頓時,樂得會場一幫人哈哈大笑。實際上,“巴零”是指“全部”的意思。李飛說,她雖然在萬州讀了四年大學,但校園裡大多數人講國語。現在想來,當時真該學學當地的土話。
李飛村官
李飛村官

國語雷人

村民拋白眼
張小林說,在李飛報到的當天下午,就隨村委幹部處理5社村民何一萬的危房。何一萬外出打工,何父在家。何父說:“這是我兒子的房屋,我不管”。面對僵局,李飛壯了一下膽,用國語向何父解釋危房的危害性。結果遭了白眼,何父還對她大聲吼:“你講的我聽不懂,別給我繞彎子”。很快,當地村民湊過來看熱鬧,一雙雙眼睛盯著戴著大耳環、穿著高跟鞋的李飛,村幹部趕緊給李飛解了圍。來村裡的第二天,她去張貼經濟普查的宣傳海報,又因為講國語,引來10多個村民的圍觀和白眼。李飛說,當時想起來很委屈,眼淚都流下來了,心中有了打退堂鼓的想法。

紙上抄土語

天天隨身念
在村委辦公室,李飛從隨身提著的包里拿出一疊“名片”說,北方人學重慶的地方土話,好難!你瞧,這上面寫的全是當地的土話。記者數了數,一共230頁。為了打開工作局面,她利用暫住村主任易發蘭家的機會,晚上一有空,就請教土話的意思。剛開始學得不像,經常鬧笑話。於是,她買回重慶方言劇《山城棒棒軍》,以及收看重慶電視台的方言劇節目,跟著練習。易發蘭稱,小李一個月後已經能與村民做一些交流。記者拿著李飛特製的土話“名片”看到,每一句土話記得特別仔細,旁邊寫著“注釋”,如“緊倒(一直)”、“筐杲杲(哄孩子睡覺)”、“搭巴巴車(坐便車)”、“貓煞(性情火爆,非常不錯,出類拔萃)”等等,令人忍俊不禁。

鄉親認可她

“國語在農村有時真不管用,要講當地的土話,才能與農民貼心。”李飛講,有這樣一件事,剛到村里不久走訪農戶李秀貴家時,由於講國語沒有人理睬她,連一根凳子也沒有端出來坐一坐。一個多月後,她帶著獸醫去給李秀貴家的生豬打疫苗,用土話講,李秀貴又是端凳子,又是倒茶水,熱情多了。年底,李大叔殺年豬,請她去吃刨豬湯,還非去不可。李飛借用張小林的一句話說,在村里,她是唯一會國語、英語、北方話、重慶地方土話等四種語言的村民。在記者5個小時的採訪中,李飛一直用熟練的重慶地方土話講。如今,她在村里不再講國語,和農民講地地道道的土話。

男友拋棄她

李飛告訴記者,大學畢業前,重慶大學生到村任職工作計畫開始實施,作為學院學生會主席的她動搖了,原本有三個工作機會全部放棄,其中一個是外資企業的高薪工作,最終選擇報考“村官”。為這事,男友也與她分了手。“很多同學都覺得我很傻,但我覺得不傻,人生更有價值。”“現在的任職工資只有1600多元,比起來懸殊簡直太大了!”李飛說,當時父母也極力反對她。對此,李飛解釋說,她大三的時候參加過重慶市的“三下鄉”活動,當時她所在服務團來到雲陽縣新陽鄉的一個小山村,那裡的閉塞貧窮給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時就下定了到重慶農村工作的決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