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集街

李集街

李集街:李集街位於新洲舉、倒兩大水系之間,距新洲區駐地邾城約12公里,是新洲區重要街鎮。318國道橫貫東西,街內石長、鳳長、新李、李陳公路四條主幹與318國道和新施公路相互交織,交通區位優勢明顯。2001年5月,經市、區政府批准原李集鎮與張店鎮合併成立李集街道辦事處,行政編制45人,事業編制6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李集街
  • 別名:李集 李家集 李子集
  • 面積:86平方公里
  • 人口:62642人
  • 耕地:55492畝
簡介,歷史沿革,起源,風俗,傳奇,經濟發展,

簡介

李集,地處漢(口)小(界嶺)公路318國道旁,發源於大別山脈的倒水河穿鎮而過,交通十分便捷,離漢口約50公里。版圖面積里86平方公里,轄43個村民委員會,2個社區居委會和1個農科所,396個村民小組,290個自然灣。現有人口62642人,耕地面積55492畝,地勢西高東低、北高南低,由丘陵崗地和衝擊平原構成,農業特色顯著,工業基礎雄厚,各項社會事業發展全面。
李集街道辦事處駐李集,人口62642人,面積85.87平方千米。轄2個居委會、43個村委會:李集、張店、劉先、河頭、李集、何程、李寨、新河、新街、黃河、胡田、潘堤、徐溝、張集、彭崗、張信、羅崗、劉溪、四龍、春光、建群、建新、衛星、大游、新屋、任河、張師、得勝、黃畈、西灣、騰榨、高中、李中、吳太、團強、胡店、長嶺、八屋、雄原、張店、桂山、潮泥、西峰、羅大灣、農科所。

歷史沿革

明中期 為李寨大塆邊的“露水集”,隸屬黃州府黃岡縣中和鄉車埠二村,明末期正式成集市。
清初 中和鄉下分十五區,李家集是為一區。鹹豐年間,因御太平軍,建李集城。
光緒年間,中和鄉下分十九區,李家集仍為下屬一區。
1949年,原中和鄉部分地區成立黃岡縣第九區(倉埠),李家集延隸第九區。
1950年從倉埠區析置李集區。
1951年黃岡地區新洲縣建立,李集為第九區。同年,李集城池被拆除,只剩下一段護城河和城牆腳。
1954年改為第八區。1956年為第六區,同年撤區設李集指導組。
1958年撤銷指導組,成立東風人民公社,隨即改稱李集人民公社。1961年改稱李集區。
1975年撤區建社,分設李集人民公社和方楊人民公社。
1983年新洲縣由黃岡地區劃歸武漢市,設武漢市新洲縣李集鎮,
1984年並李集、方楊兩個公社,設李集區。
1986年分設方楊鄉和李集鎮。1999年12月撤銷李集鎮,成立李集街。
2001年5月併合張店鎮設立李集街道辦事處。駐地:李集街李集社區。

起源

由於元末戰亂,當地大部分土著人或逃亡失所,或死於戰禍、瘟疫、饑荒,境內幾乎人亡地廢。這裡居民多為元末明初由“江西過籍”,據懷本堂《李氏宗譜》載:“元季兵燹,黃郡數百里半為墟丘。”明朝統一後,從江西的樂平、餘干等地移民至此,居住在倒水河兩岸。
明洪武六年,都指揮使李國泰奉旨從江西遷入此地,經年繁衍,遂成望族。加上明多年休養生息,本地日漸興榮。附近農商經濟物質交易日盛,於是在人口較多的李氏家族居住地,逐漸形成了一個固定的商號,亦農亦商,形成早經商、午種地的“露水集”。被叫做“李家集”、“李子集”,簡稱李集。至明末,已成固定的街市。
舊傳李集有八大景觀:龍泉雙井、漁浦蓮湖、雲台夜月、茆店朝煙、平原晴雪、古寺晨鐘、綠楊堤畔、翠柏書聲。

風俗

——奇特的“拜年”、“過新節”春節除夕之夜,民間有“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之說。家家戶戶點燃蠟燭,一家老少圍坐在一起,互相祝福,品賞點心,子夜一過,各家鳴放鞭炮謂“出行”。迎接“喜神”、“福神”、“財神”。然後全家團聚吃“出行飯”,接著依本家老幼尊卑“拜年”,後結伴到親房和鄰居家拜年,互道祝福。
但在李集城內“拜年”有一特別之處,“出行”之後,初一清晨開始,居民和商戶全都是緊閉大門(家中當年有人故去則是敞開大門),曰:“財門緊閉”,也就是怕開門“財”外露了。無論門外誰敲門喊:“開門拜年”;門裡的人幾乎都會發出同一種回音:“退日再接,接你到我家喝年酒”等一類的答禮民間俗語。一般都是年長者在家留守答禮,除非本家叔伯則開門接待。年青人明知有許多家不會開門,但還必須沿門叫喊“開門拜年”,以示禮節。其實門裡的人有的根本就不知道門外是誰在叫開門拜年,但傳統的民風習俗就是這么一代一代地沿襲到今天。
每年春節期間,生意人之間免不了互相祝福,但又不同於一村一姓氏,同宗同族,長幼有序。不同姓氏,難分尊卑,於是商會約定,拜年由徒弟互送拜貼。這期間時有盜匪冒充商戶以送拜貼為名,敲詐勒索或搶劫商鋪。後商會又訂約,每年拜年只站在門外喊一聲“開門拜年”然後從門縫中將貼投入,對方在門內不開門,接貼後應一聲:退日再接。其實是退日再接商戶老闆喝年酒,並不接送拜貼的徒弟。後來住在城內的居民紛紛仿效商戶的這一拜年方法,只是喊幾聲,拜貼也就免了,不過,聽到是至親來拜年還是要開門的。據當地一上年紀的老人講,民國時,李集城內的商戶拜年還使用拜貼,解放後,就沒有人用拜貼了。
李集另一個奇怪的節日是“吃新節”。“吃新節”民間俗稱“過半年”,其實是一次預慶豐收打牙祭的“吃肉”節。過去在李集流傳有一句俗語:“鄉里人兩次葷,吃了年飯望吃新”。
李集人十分重視吃新節,這裡素有不重“端午”重“半年”之說。這其實是勞動人民在稻穀成熟,準備割谷前的一種民間祭祀的古老儀式。農民把新成熟的稻穗割一把插在自家的神龕上以示豐收。節氣取在每年的“夏至”後第三個卯日。一般人家頭天買豬肉煨湯,第二天正節將出了嫁的姑娘,不論那一輩的姑婆、姑媽、小姑都得請回家來過節,因過去條件所限,時逢6月天,買回家的肉很快變臭,故俗稱姑娘“趕臭肉”吃。
上世紀70年代,由於計畫經濟物資短缺,豬肉緊張,憑票而且還不能保證供應。聰明的李集人為了保留這一傳統的節日,與當時的食品所達成一致,將古老的“半年”節改在7月1日與中國共產黨的生日一起過。由食品所負責組織貨源,保證豬肉供應。當年人們為這一來自民間的創舉無不拍手稱快,7月1日“過半年”吃臭肉,這一獨特的習俗一直保持到了今天。為保留一個民間傳統節日而巧改日期,恐怕如今以不多見了。

傳奇

——“劉鄧”攻陷李集城
李集自清鹹豐年築城以來,一直是兵家必爭之地,特別是民國時期,漢(口)小(界嶺)公路穿境而過,是武漢到河南、安徽等省的必經之地,李集城也就成了扼守武漢東北部的一道屏障。
1947年劉鄧大軍南下,千里躍進大別山。10月9日晚,國民黨白崇禧部所屬52師99團一個營,沿漢小公路妄圖由黃陂去麻城救援在那裡被劉、鄧大軍圍困的國民黨軍隊。不料行至李集附近被我軍伏擊,國民黨軍一個營,倉惶逃入李集城內,緊閉城門,企圖負隅頑抗。
這時的李集城,經過多次修繕,外城均用條石和大城磚砌成,內城沿倒水河一線用土築有內土城,以防倒水河漲水浸入城內,城牆高大,有東、西、南、北4個城門。城門上建有雄偉的城門樓,另有水西門和便門,城內多處建有碉樓。城外有寬數丈的護城河,整座城池一面緊靠倒水河,三面為倒水沖積平原,視野開闊,易守難攻。
劉、鄧大軍一縱一部和中原獨立旅配合,將李集城圍攻兩天三夜,武漢的國民黨軍派飛機空投物資助戰,經過激烈戰鬥,我軍在炮兵的配合下,破城殲敵,國民黨軍隊在強大的攻勢下紛紛棄械投降。敵營長杜小林由西門附近跳城,企圖從倒水河逃走,不料跌傷雙腿,最後舉槍自斃。
李集攻城之戰,成功圍殲了國民黨軍隊的援軍,保障了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的勝利。10月12日中共中央給劉鄧首長發來賀電,祝賀鄂東李家集、柳子港等處取得“殲敵兩個旅之大勝利”。
新中國成立後,李集人民充分利用交通便利、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的優勢,大力發展以香飄萬里小香蔥為主的無公害蔬菜基地,城周圍已改造成了一片片綠油油的菜園。
2008年,李集街推行績效管理,層層落實責任,培植支柱稅源,大彰農業特色,發展街鎮經濟,圓滿完成區委、區政府下達的23項績效目標任務。實現全口徑財政收入1323萬元,超目標15.2%,國稅收入408萬元,超目標23.6%,地稅收入915萬元,超目標14.4%,主要經濟指標創歷史之最,增幅居全區前列。被區委、區政府授予“績效管理先進單位”、“發展街鎮經濟先進單位”。

經濟發展

李集位於倒水河畔,歷來以碼頭文化、商貿文化、優質蔬菜、鮮美河魚享譽河南、安徽、陝西,以及本省鄂東縣市,史上有“搬不完的七里坪,填不滿的李家集”之說。李集曾是全國農業建設先進單位、全省綜合實力百強鄉鎮。近幾年來,按照發展都市農業的要求,李集街不斷加快農業結構調整步伐,逐步形成了萬畝蔬菜、萬畝桃園、百萬隻蛋雞、百萬斤魚面特色產業布局,小香蔥系“楚天第一”,張店魚面、“酉之味”禽蛋暢銷省內外。現有蛋雞飼養專業戶495戶,10萬隻正規化蛋雞園5個,養殖總規模過200萬隻;建成2萬頭養豬場1個,預計2009年養豬規模可突破10萬頭。2010年街道實現全口徑財政收入2100萬元,農民人平純收入7206元,現有工業企業153家,從業人數近3000人,年總產值近7000萬元,規模以上企業9家。李集正按照建設“工業李集、生態李集、和諧李集”的要求,圍繞工業興街和強街富農的奮鬥目標,立足資源,大力發展本土經濟,積極推進新型工業化、農業現代化和新農村社會建設,街鎮經濟發展呈現欣欣向榮的大好勢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