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豐友

李豐友,1972年4月20日生,專業的海帶養殖戶,霞浦海帶,是全國最好的海帶,其口感之美,質量之優,舉世無雙,是集佳肴良藥於一體的珍寶!霞浦海帶主產區位於台灣暖流和閩浙沿海交匯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李豐友
  • 出生日期:1972年4月20日
  • 籍貫:福建霞浦
  • 星座:金牛座
職業生涯,海帶現場,

職業生涯

“霞浦海帶,是全國最好的海帶,其口感之美,質量之優,舉世無雙,是集佳肴良藥於一體的珍寶!霞浦海帶主產區位於台灣暖流和閩浙沿海交匯區,年平均氣溫20℃~21℃,水溫、鹽度適中,官井洋、東吾洋內海湖泊型的獨特生態環境,受風面小,海潮暢通,連線多條溪河,有利於調節海水比重,帶來大量的有機質和無機鹽類,而且海帶產區多與魚類養殖區相鄰,海水營養質高使霞浦海帶無論從形態、口感、營養、厚度等方面,都優於國內其他海域生產的海帶。近年來,隨著霞浦海帶育苗場(廠)發展壯大和設施、技術更新以及推行懸繩晾曬、搭架晾曬和竹墊晾曬等方式,海帶養殖規模和品質不斷提升,屬真正安全無公害產品。
專業的海帶養殖戶
海帶養殖技術指標:
1 海區環境要求:
應是生態環境良好,不直接受工業“三廢”及農業,城鎮生活、醫療廢棄物污染的水域。養殖區域內及上風向沒有對養殖地環境構成威脅的(包括工業“三廢”、農業廢棄物、醫療機構污水及廢棄物、城市生活垃圾及生活污水等)污染源。整體環境應符合 GB/T 18407.4的有關要求。
2 海區水質要求
養殖水體在感觀上不得有異色、異臭、異味;水面不得出現明顯油膜或浮沫的漂浮物質;不得有人為增加的懸浮物質。 pH值在7.0~8.5,其有毒有害物質最高限量及微生物指標應符合NY5052的有關規定,並取得市級環境保護管理部門的檢測合格證。
3 海區底質
以平坦的泥底和泥沙底最好,軟泥底也可以,這種底質打樁容易,但硬質底也可以,不能打樁可以下砣石坐樁。水深應在 5m以上,20m~30m為最好;透明度在1m~2m,海流流速在0.17m/s~0.7m/s之間的海區海帶養殖產量較高。
4 養殖筏技術要求
木橛:一般乾燥雜木均可,橛頂直徑 15cm以上,長70cm~100cm
橛綆(根):三股聚氯乙烯或聚丙烯(朝鮮麻)繩索,直徑 18mm~24mm,長度與水深比,即橛綆:水深為1.5:1如:(12m水深用18m綆)
浮綆:三股聚乙烯或聚丙烯繩索,直徑 18mm~24mm,長80m~90m
吊繩:三股聚乙烯或聚丙烯繩索,直徑為 3mm~4mm,長度3.5m,雙股(1.6m)
使用浮漂(浮子):直徑 260mm~280mm的硬質球形塑膠浮, 浮力 12.5kg 左右
苗繩:聚乙烯纖維亂絲混紡繩,均為三股合成,直徑 16mm左右,鬆緊適宜,繩長2.4m(淨長2m,外加2個20cm的扣環)
浮力繩:三股聚乙烯繩或聚丙烯繩索直徑 3mm~4mm
砣子石:為一般石料,塊重在 800k g ~ 1000 k g 左右,鑽孔栓入直經 10mm 左右的鋼絲繩,結扣應固牢
單筏:單筏排長 80m~90m,行間距5m,每排單筏掛苗繩100繩
5 養殖筏設定要求
為了保證海帶生長良好環境,每年在收割(繩收)海帶時,(養扇貝的筏架待收完扇貝時)將筏身收回上岸,經陽光暴曬後,再經人工或用拖拉機碾壓,去掉筏身上的浮生貝類或藻類。 下筏操作要求:下筏一般在每年 8 月~ 9 月進行。打橛要確保質量:在大風大浪的軟泥底海區,橛的長度要求在 1m ~ 1.5m 以上,一般海區木橛長度不小於 0.8m 。根據我公司海區底質情況,打入深度為 3m ~ 4m 。橛間距相等,排列整齊,不得打歪,打淺,要確保質量。橛綆要栓在木橛下端的五分之三或二分之一處,以防拔橛。然後,橛綆上端(根頭)栓 2 個浮漂,結扣要牢固。
單式筏鬆緊要適中。筏身設施的鬆緊程度,應當在高潮時筏身保持較鬆弛的狀態,使筏身能夠隨風浪浮動有一定的幅度。操作方法是剎漂:將橛綆上的二個漂和架頭(浮綆)的二個漂,栓在一起,順流放架(浮綆)至下流另一架頭和根頭的浮漂系好後,系在舢舨尾部扣環進行剎漂。依據平流或海流大小剎入漂深度,確定筏身鬆緊程度。平流時自見不見,大流時剎綆至漂入水面下,即鬆緊適中。浮漂綁縛要牢固:綁系浮漂的繩扣應結緊結死,繩索與浮綆銜接處要綁緊。吊繩綁系要可靠:吊繩綁系在浮綆上 ,一定要牢固,不得使其左右滑動,防止吊繩和苗繩相互纏繞、磨損而掉失。

海帶現場

2009年6月5日,霞浦縣被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授予“中國海帶之鄉”“中國紫菜之鄉”稱號。這是訖今全國唯一被授予此稱號的縣份。據霞浦縣誌記載,霞浦縣沿海水域在低潮線下2-3米深度岩石上分布有野生海帶。20世紀40年代,三沙鎮沿海和海島鄉農(漁)民開始零星採收養殖,使霞浦成為南方最早采養海帶的縣份。1957年,霞浦縣開始在三沙鎮三澳和溪南東安開展試驗性養殖,1958年,試養5畝海帶獲得成功,同年根據國家水產部《關於大力開展海帶養殖的指示》,將養殖海帶列為“大躍進”主要項目。1960年,閩東海帶育苗室(後稱三沙漁業公司育苗室)利用自然光進行室內種海帶培育和采苗試驗,至1961年10月成功後,開始批量向海帶養殖區供應秋苗。1972年,縣養殖場與水產技術部門合作進行海帶夾苗繩材料改革,採用聚乙烯繩包棕絲取代傳統馬乾草夾苗繩,取得明顯經濟效益,獲得省水產局表彰,並在全省推廣。1983年,縣養殖場利用海帶浮架套養貽貝獲得成功。1984年,三沙漁業公司育苗室海帶夏苗在自然海區渡成功,提高了提供高產優質海帶生產的能力。經過50多年的不斷發展壯大、技術革新和苗種選育培養,霞浦海帶已經形成了獨有的品質特色。霞浦海帶產區已被國家標準化委員會列入“第六批全國農業標準化示範區”。
海帶之於涵江村正如淡菜之於枸杞島,蔚成規模,當地人操持這一生計年逾數十載。每年5—6月是霞浦海帶收穫的季節,在霞浦縣沿海的許多村子,都忙著收海帶,通常的流程是這樣的:當地人利用漲潮,把成熟的海帶從海上養殖地用竹排運載到岸邊,之後進行晾曬,曬乾後打包堆起,塑膠布仔細蓋實,伺機出售。沒有懸念,涵江村,除了天、山、海和建築物,滿眼都是海帶和在海帶中勞動的人們。換一種說法,在涵江,村莊裡的空地、山腳下的坡地、海塗和淺灘都被海帶占領,海帶在5月的涵江村,是不可爭議的主角,幾乎人人都圍著它轉,為它流汗,為它奔波,當然也包括象來自全國各地的攝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