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覺(國民黨起義將領)

李覺(國民黨起義將領)

李覺(1900—1987),1900年生,湖南長沙人。1924年畢業於保定軍校第9期。1926年參加北伐戰爭。曾任國民黨政府第25集團軍總司令、國民黨候補中央執行委員、重慶中央訓練團主任、總統府侍從武官。1934年11月率部在湘江岸邊阻擊長征紅軍,給紅1軍團造成慘重傷亡,幾乎活捉林彪聶榮臻。1949年參加湖南起義。同年8月與黃紹竑等人在香港聯名通電起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李覺
  • 出生地:湖南長沙
  • 出生日期:1900年
  • 職業:國民黨起義將領
個人經歷,個人履歷,個人生平,

個人經歷

鄧小平張雲逸賀龍蕭克均曾為手下敗將
李覺(1900-1987),因出生於雲南,故字雲波。又名淑志。1924年保定軍校畢業。後入湘軍,任過連長。1930年後任國民革命軍第十九師師長、湖南省保全處處長等職。
李覺是湖南軍閥唐生智的老部下,又是湖南省主席何健的長婿。據說何健三女,長女何玫,外中內秀。何健嫁女時,男的騎馬,女的坐“生花轎”;另外,男家送了很多聘禮,女家打發了很多嫁妝,在省城長沙,轟動一時。
關於鄧小平和張雲逸敗於李覺的事情,主要是在1931年2月3日的梅花戰役。當時由李覺任師長的唐伯寅團及陳龍部團隊,於1月31日達坪石,即與粵軍鄧輝團、譚團、郭團聯合進剿在梅花休整的紅七軍。大敗經全州改編後的紅七軍。當時紅七軍軍委書記兼政治委員為鄧小平,總指揮為李明瑞,軍長張雲逸,參謀長為龔楚。李謙、章健、袁振武、李顯,皆為百戰勇將。
鄧小平在《七軍工作報告》中寫道︰結果經過五小時的最激烈的作戰,我們不能不失敗了。此次作戰的損失為向來未有,重要的幹部如李謙、章鍵等皆死,鶴村、振武、李顯等皆傷,全軍幹部損失過半,真令人痛哭。
關於李覺和賀龍蕭克是如何交手的,史書上語焉不祥,《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紀念館》資料介紹說︰
1935年1月,敵軍向根據地進攻,我紅軍主力班師大庸休整。2月上旬,紅軍在慈利設防正面阻擊郭汝棟縱隊失利,在大庸被李覺部乘機侵占。紅軍回師在大庸後坪雞公埡設伏再打李覺部縱隊失利,郭汝棟縱隊乘機占領桑植。兩個月的反“圍剿”作戰,由於對中央軍委指示的“實行運動戰,選擇敵人弱點,在運動中各個擊破之”的作戰方針理解不深,而是從正面迎擊敵人,以至一再受挫,根據地不斷縮小,紅軍處境日益困難,二、六軍團領導決定向北轉移。
另外,在紅軍長征的過程中,李覺縱隊也曾尾追堵截,深入貴州雲南,多有斬獲。
李覺
抗日八年,未下火線
在李覺抗日戰爭時期任國民黨第七十軍軍長、第十二五集團軍中將總司令,參加過“八一三”戰役、武漢保衛戰、長沙會戰,屢挫辭鋒。根據張洪濤撰寫的《國殤》裡面記載︰
(1938年,)沙河至金官橋一線陣地,戰鬥緊張多變,令人喘不過氣來。守軍第70軍少將軍長李覺承受著從未有過的壓力。70軍原有2個師,其中第19師是他的王牌,也是他的起家部隊。淞滬會戰,19師是國民黨軍戰績最優的10個師之一。戰後,作為對李覺指揮有方、將士用命的獎勵,蔣介石把第128師撥歸李覺,命他組成70軍。誰知128師不爭氣,半月前九江一觸即潰。師長顧家齊被蔣介石撤職查辦,該師的番號隨之也被取消。所以,李覺背著個軍長的虛架子,手中掌握的只有第19師。好在19師沒給他丟臉,雖陣地已被日軍炸得天翻地覆,一片焦土,但直至多月4日還牢牢地控制著陣地。戰鬥中,57旅旅長莊文樞少將被炸傷,李覺便將作戰有功的114團團長周昆源升為旅長,以副團長劉陽生升代周昆源的團長遺缺。下午4時左右,日軍田中大佐把113聯隊主力及配屬的一個大隊戰車盡數投入19師正面,發起了新一輪猛攻。
陣地上的戰鬥達到了白熱化。在田中大佐的親自督戰下,日軍各大、中、小隊長紛紛往前壓,雪亮的指揮刀懾住了大阪的“商販”們。大批日軍踏著同伴的屍體湧入突破口,中國軍57旅陣地一度告急,新升旅長周昆源見情況危急,孤注一擲,帶著身邊僅剩的衛隊連投入反擊,雙方展開了一場激烈的肉搏混戰。田中大佐手中預備隊已用盡,只能眼看著攻擊部隊被打下來。焦灼、盛怒之下,他揮刀砍了1名張慌潰退的少尉小隊長。19師陣地重又恢復,李覺像熬過大難似的吐出口氣。這一仗,日軍棄屍數百,但守軍傷亡也相當慘重。從第1營營長以下共五六百守軍陣亡。李覺看著越來越少的弟兄,心裡輕鬆不起來,雖然他一勝再勝。他知道,這麼拼消耗,被動死守陣地,陣地最終將不守。思前想後,他第一次向兵團發去了求援電。
8月5日,田中率增援而來的援兵再次猛撲19師金官橋陣地,並施放大量的毒氣。沉悶的爆炸聲夾雜著淡蘭色的煙霧,像幽靈般突然降臨到守軍陣地上。中國守軍猝不及防,當即有百餘人面目青紫地倒在陣地上。前沿陣地一時混亂,危機四伏。後方指揮部里,李覺見勢不好,急令撤下休整的114團反擊前沿陣,逆襲突入之敵。戰鬥中,劉團長不幸中彈陣亡,官兵一時失去指揮,陣腳鬆動,加上對毒氣心存畏懼,反擊最後失利,中國軍撤至主陣地。
田中聖道大佐幾日苦戰,終於拿下了第70軍防禦的前沿陣地。師團長淞浦中將認定中國守軍已成強弩之末,不待各聯隊休整、補充完畢,便再次嚴令各部乘勝攻擊。淞浦金官橋受阻近一周,已被岡村司令官嚴厲斥責了數回。這時他急於擴大戰果,打破僵局。淞浦失算了。19師失去前沿陣地,翼側數座山頭上的伏兵卻能有效地支援主陣地防禦。而李覺在得知援兵將至的訊息後,也作了局部兵力的調整,預備隊幾乎全被調上了陣地。金官橋主陣地,工事更完備、人員更充實,火力更密集。田中、川窪聯隊的進攻像是撞在了一堵牆上。正面受阻,翼側土地庵山嶺上,19師110團2營的重機槍、迫擊炮彈又像雨點般從天而降,落在日軍隊形中。進攻日軍一時腹背受敵,傷亡慘重,全線向後潰敗。田中聖道落敗而歸,惱羞成怒。補充兵員後,他抽出一個大隊又一個中隊約8百日軍,轉攻土地庵山嶺,以圖解除側翼威脅。但這8百日軍土地庵威脅沒解,卻被側面雞窩嶺上的迫擊炮、輕重機槍壓在山腰抬不起頭。中國軍像是與日軍玩起了迷魂八卦,到處有伏兵,處處有火力。田中大佐頓時一籌莫展,日軍官兵也大受震撼。1名日軍在日記上記載下這樣一段話︰廬山是“支那”名勝之地,難見廬山真面目,名不虛傳。“皇軍”在此遭到“支那”軍精銳部隊第十九師的堅強抵抗,前所未有的激戰,中隊長、小隊長死亡的很多,戰鬥仍在艱苦進行,與家人團聚的希望是渺茫的。。”沒幾日,這名日軍也在炮火下魂歸東瀛。他的日記卻成了記錄這場戰鬥的最好佐證。
8月6日,田中大佐在淞浦師團長的一再催促逼下,親自率部猛攻中國軍隊陣地,被中國軍當場擊斃。他的聯隊中來自在大阪的官兵這時已所剩無幾,攻勢陷於停頓。同時,其他各陣地中國守軍也以頑強的防禦和兇猛的反擊,挫敗了淞浦的一次次進攻。淞浦苦戰10余天,手下的聯隊長1死2傷,軍官死傷上百,士兵數千,卻被阻於金官橋陣地前,始終沒能越過一步。
金官橋一仗下來,數千名來自大阪的官兵損兵折將慘重。幾次補充兵員,已使大阪的商販、職員所剩寥寥。不過,淞浦從此到不必再為“商販師團”這個不雅的綽號而自慚了。
國軍第十九師師長
關於第十九師,根據網上的資料介紹︰
湘西會戰中,陸軍第19師全程參戰,著立殊勛。先於第四方面軍匆促集結應戰時固守芙蓉山,將日軍主力部隊導入國軍之既設包圍圈中;繼而西進,猛烈追擊第109聯隊,並相機逆襲,將該聯隊包圍切裂,使後續友軍得將該部日軍確實包圍,在圍攻一周後轉入側翼警戒休整,又正與撤退中 的第116師團主力遭遇,第19師立刻以一師之力奮力追擊,日軍魂飛膽碎,幾乎還擊之力,甚至誤以為遭遇整個第一百軍追擊,倉惶突圍,潰退之慘狀可掬。該師在一個月中縱橫百里,大小戰役數十次,幾無休息機會。尚有如此積極進取之戰鬥精神,足見國軍之勇烈氣概。戰後軍委會論功行賞,第19師奉頒陸海空軍武功狀,並通電全軍表揚。
第19師為何鍵湘軍主幹,抗戰初期由李覺將軍率領參戰,武漢戰後擴為第七十軍,第19師由唐伯寅少將接掌,隨即調入第十九集團軍作戰序列,在羅卓英總司令領導下,為鞏衛贛北的主力部隊。
民國卅年上高會 戰中,第19師配合預9師積極逆襲,以兩個師的兵力包圍切割敵第33師團,使該師團潰敗撤走,解除集團軍北面的威脅,第七十四軍及第四十九軍因能在上高專心抗敵,終於完成全殲敵第34師團及獨20旅團之光榮戰績。
第19師早期為湘軍部隊 (廿五年整編部隊),在長沙會戰後受中央青睬,乃復以該師為基幹,擴編第一百軍,從此納入第七十四軍系統。第 19師日後於常德會戰及長衡會戰中均有優異表現,其韌強戰力並屢次由日軍戰史著重提出。長衡會戰後唐伯寅將軍升任第一百軍副軍長,軍長由陸大出身的楊蔭少將接任,並開始換裝美械。
湘西會戰時該師僅完成部分換裝即參戰 (日軍戰史稱之為半美械部隊),但依然戰功顯赫。 抗戰勝利後第19師改稱整編第19旅,為整83師主力,千里縱橫, 威震魯中豫東。徐蚌會戰第一百軍納編第七兵團(為該兵團唯一美械軍),堅守碾莊北翼陣地半月後全軍覆沒,師長劉光宇少將率殘部突圍。卅八年春第19師由第三訓練處重建 (師長衛軼青少將),隨後陳明仁投共,第19師再度衝出重圍,隨第一兵團撤退入越。才結束該師十五年多彩多姿的戰史。 回顧此一光榮雄師的歷史,彷佛現代軍史的縮影。
第19師整編後首任師長李覺中將官至集團軍總司令,戡亂後期隨程潛通電投共;唐伯寅少將官至第一百軍副軍長,民國卅五年即以少將退役 (唐將軍系湘軍著名猛將,行伍出身);楊蔭將軍陸大畢業,後調青島第一綏靖區參謀長 (?);劉光宇將軍亦陸大畢業,以第一百軍副軍長職餃入越後即與衛軼青將軍一道投閒置散。歷任師長之下場,或為投共,自毀其光榮歷史;或為被俘,淪為階下之囚;或為雜牌編遣,往日戰功一筆勾銷;或為來台轉任閒職,抑鬱以終。
國民黨第70軍軍長
台灣的STUKA在《贛北戰事》裡面說︰
第70軍是何鍵的嫡系湘軍,軍長李覺是何鍵上將的心腹愛將。所轄的第19師算是湘軍中最精銳的部隊,在1937年在滬戰中有極佳表現。1938年7月武漢會戰該師死守廬山,雖然傷亡慘重,但日軍始終無法攻占這座蔣公最喜愛的名山,是武漢會戰中較傑出的攻防戰例。1938年9月第19師後調奉新整補,廬山交給保全團隊防守,此後該師便長駐贛北。第107師是湖南於滬戰後以省軍補充兵新成立的師,這個師比較沒有經驗,一向不能獨當一面。
(在南昌保衛戰時,)第70軍在防線崩潰之後,在永修安義之間收容重整。李覺軍長奉到羅總司令電令進攻安義,但第70軍直到3月26日才開抵安義,李覺軍長以第107師第321旅與第19師第57旅猛攻安義,沖入安義城中與日軍激戰。但是第70軍孤懸於安義城郊,日軍戰車隊與第106師團都在附近,似乎有回援安義的跡向,李覺軍長深怕遭敵包圍,於是在南昌失陷之後全軍退往靖安。3月29日,日軍主力轉向高安方面,第70軍殿後的第107師遭第101師團優勢兵力衝擊,傷亡甚重。第642團文紹武營長與第641團陳備武營長均在激戰中殉職。幸虧李覺軍長查覺敵軍意圖,第19師與第107師才得以跳出敵軍的包圍圈。
第79軍與第70軍在撤出修水防線之後戰力依然完整,但是在日軍的機動優勢之下,雖然在位置上居於日軍側後,但是完全無法發揮追擊的作用,反而孤軍在敵後獨行,險象環生。
10月15日,第107師在羅總司令嚴令下穩住陣線,宋英仲師長並督隊奮力反撲攻占棺材山,拒止日軍。第70軍預9師則開到奉新側翼曲湖殿,第19師調往奉新北側。第70軍對奉新形成三面包圍態勢。日軍發現又被包圍,只好迅速撤走。10月17日,第19師重新占領奉新城防陣地。羅總司令如下棋一般的縝密布局不費大力即逼退日軍,可謂精采。是役第70軍傷亡官兵1000餘員,估計斃傷日軍300人左右
敗於共軍名將粟裕
李覺雖非嫡系,但因作戰勇猛,為蔣介石所喜愛,最終升任第二十五集團軍總司令和第十九集團軍總司令職位。這在非嫡系的湘軍將領中,算是一個異數。
抗戰初期,李覺曾與潘漢年和新四軍中的共產黨人合作,在七十軍內建立了幹部培訓班,簡稱雲訓班,訓練了大批共產黨的幹部。抗戰後期,卻又受命兩次和新四軍交手。
台灣的STUKA19在《戰時中國建立突擊隊的嘗試-突擊總隊》一文中說︰“一九四五年四月,在擊退日軍一連串對湘粵贛邊區攻勢後,第三戰區局面較穩。顧長官決定一舉肅清當時南下建立政權的新四軍蘇浙軍區的十個支隊﹝二萬餘人﹞,於是發起孝豐戰役,以第19集團軍總司令李覺將軍指揮。以第52師、第146師一部及獨33旅為左兵團,第79師、第1突擊隊及第2突擊隊為右兵團,兩翼夾擊孝豐一帶共軍。
“一九四五年六月十九日,左右兵團相隔二十公里,尚未到達指定攻擊發起線。粟裕以六個支隊進攻左兵團,將第52師與獨33旅擊退。二十一日共軍主力全部抵達右兵團當面,當夜共軍發起主力攻擊,將第一突擊隊壓入孝豐東南一個峽谷之中,第一突擊隊激戰兩晝夜後全軍覆沒,司令胡旭將軍壯烈殉職,突三營營長熊壯猷、突五營營長陳士瀛被俘。攻勢失利。
“戰後,突擊隊頗受責難。一九四五年七月,軍委會將突擊總隊縮編為第九十八軍﹝轄預三師、預四師﹞,並以顧長官親信將領原第79師師長段霖茂任軍長。突擊總隊編並後,西南乾訓班也同時撤銷。突擊部隊至此結束。”
粟裕被後人譽為千古名將,李覺能在戰爭中和粟裕交手,也算是雖敗猶榮吧。
抗日戰爭勝利後,李覺疏於內戰,被顧祝同解除軍職,轉任國民黨中央訓練團重慶分團主任、總統參軍等職。1848年3月,任第十四綏靖區司令兼行政長官公署長官(駐安徽阜陽)。3月28日,中原野戰軍第十一縱(劉伯承部)、晉冀魯豫野戰軍一縱(陳毅部)和豫皖蘇獨立旅(地方武裝)共約八萬人進攻阜陽,李覺率部奮力抵抗,經兩天激戰,外圍被解放軍掃清。30日,解放軍開始攻城,激戰5晝夜,未克。當時駐守阜陽的是國民黨整編74師(原屬張靈甫的部隊)58旅的3個團。攻城戰打響後,74師師長邱維達率51、57兩旅增援,對解放軍攻城部隊形成了反包圍,解放軍部隊陷於兩線作戰的艱難境地。4月5日,解放軍撤離阜陽,退回豫皖邊區。同年8月,國民政府國防部下令撤銷第十四綏靖區。第十四綏靖區存在僅5個月,在記載國民黨軍事建制的史料中都難以找到它的蹤影。究其原因,李覺不願意任十四綏靖區司令,強辭不得,勉強任職,又受到其它派系的干擾和排擠,軍、政關係不順(既管整編74師,又不全管;又管皖北地方政務)等等諸多原因,再加上國民黨此時氣數已盡,日薄西山、氣息奄奄,強撐無益於大局,只好撤銷。第十四綏靖區撤銷後,解放軍隨即解放了阜陽。1949年,李覺任第一兵團副司令,他積極奔走在湘系和桂系軍閥之間,協同程潛、唐生智、陳明仁等湘籍高級將領一起,舉行湖南和平起義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李覺歷任解放軍第21兵團副司令員、中南軍區高參、全國政協常委、民革中央委員等職。安享晚年,並著有《李覺回憶錄》。
戴笠調查報告
至上海地區了解戰場情況的調查統計室主任戴笠。於10月12日發給蔣介石的電報中,也談到了戰場上的混亂情況,其內容為:
南京,委員長鈞鑒:
據(學)生派往前線之巡察隊長喻耀離報告稱:
(一)昨日16時起,敵機4架在大場北面蘊藻浜南岸上空,轟炸我陣地至17時。敵炮復以最猛烈之火力向該線炮擊,同時敵軍200餘人沖入19師防線,該師士兵即自動退卻,稅警團見狀亦紛紛後退,於是布防於新馬路傍之稅警團炮兵營及炮2團之炮兵營亦遽卸炮退卻,甚至僅攜帶炮閂零件棄炮而逃。
我左右翼之31軍6師、87師亦同受影響,一時真如、大場路上秩序大亂,甚至因路擁塞,竟向棉花田亂跑,直退至距大場僅1里之地帶及真、大路沿線,19師及稅警總團為最多(總數約2000餘人)。
(二)傍晚19時許,朱紹良總司令至大場鎮壓,並由18師104團派兵在真如及真、大沿線,架機槍掃射阻擋後退,集合反攻並增兵追擊。至25團到後,始漸恢復原陣地,激戰達旦未止,情勢吃緊。
(三)大場以北各線工事雖已構築多日,但因敵機、敵炮不斷轟炸,且連日天雨工作困難,而建築工事之器材及工具又極缺乏,如18師104團每連之鐵圓鍬僅有5、6具者,故該線工事不甚堅固。
查敵軍企圖南翔已久,欲集中兵力突破一點直趨南翔,截斷我閘北、江灣、蘊藻浜之後路。我軍倘於某點萬一被突破時,左右兩翼能堅定陣腳不為所動,並迅即採取包圍方式斷敵後援,則敵之突破策略,非特技無所施,且將遭我之重大打擊也。
等語。謹聞
生 笠

個人履歷

李覺(1900—1987),1900年生,湖南長沙人。1924年畢業於保定軍校第9期。1926年參加北伐戰爭。曾任國民黨政府第25集團軍總司令、國民黨候補中央執行委員、重慶中央訓練團主任、總統府侍從武官。1934年11月率部在湘江岸邊阻擊長征紅軍,給紅1軍團造成慘重傷亡,幾乎活捉林彪聶榮臻。1949年參加湖南起義。同年8月與黃紹竑等人在香港聯名通電起義。建國後,歷任解放軍第21兵團副司令員,中南軍區高級參謀。中南行政委員會參事,民革第三、四屆候補中央委員,第五、六屆中央委員。是第二至四屆全國政協委員,第五、六屆全國政協常委。
李覺(國民黨起義將領)

個人生平

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9期步科畢業。曾經任職於湘軍。
1926年任國民革命軍第8軍4師8團團長,參加北伐。
1929年秋任第4集團軍第19師57旅旅長。
1930年任第19師師長。
1933年兼任湖南省政府保全處處長。
1934年參加圍剿紅軍,並任湘鄂川黔四省邊區剿匪總部第4縱隊司令。
1935年4月任中將。
1937年8月任第70軍軍長兼19師師長,參加淞滬會戰,後參加武漢會戰長沙會戰、上高會戰。
1941年8月任第25集團軍副總司令。
1942年3月改任第23集團軍副總司令,5月任第25集團軍總司令,參加浙贛會戰。
1945年5月當選國民黨中央候補執行委員。
1946年1月任第1綏靖區副司令官,未到職,後任中央訓練團重慶分團主任。
1947年夏任國防部戰地視察組組長,同年秋任國防部中將高參兼戰地視察官訓練班主任。
1947年底任第14綏靖區司令官。
1948年9月任總統府中將參軍。
1949年任粵漢鐵路線區司令,同年7月任湖南省綏靖總司令部副總司令,8月在長沙參加起義。
李覺起義來到中國共產黨中後任解放軍第21兵團副司令員,中南軍區高級參議,中南軍政委員會參事,民革第三、四屆候補中央委員,民革第五、六屆中央委員,民革中央監察委員會常委。是第二、三、四屆全國政協委員,第五、六屆全國政協常務委員。
1987年7月31日在北京病逝,享年88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