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藩國

李藩國,字德三,1886年10月出生,湖南湘潭人。家境尚可,其父行伍出身,統帶長勝水師,駐湘西、洪江、常德一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李藩國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湖南
  • 出生日期:1886年10月
人物簡介,人物生平,

人物簡介

李幼時讀家塾,與陳作新同學。1903年經陳介紹加入華興會,後改為同盟會。9月考入湖南兵目學堂,1905年7月畢業。一月後又入湖南陸軍速成學堂高級班,次年7月畢業見習。
1906年9月見習期滿,李被派至湖南常備新軍第二標第二營左隊第一排任排長。1908年部隊改編為陸軍第二十五混成協步兵第五標,仍任排長。1910年冬因歷次保升隊官未得到協統楊某批准憤而辭職,閒居家中九個月。1911年10月武漢首義成功,李深受鼓舞,遂與陳作新等密謀光復長沙,並於10月22日宣布獨立,成立“中華民國湖南軍政府”,次日改稱中華民國軍政府湖南都督府,李任都督府參議。任職僅十天,因焦、陳遇刺離職,奉母命避居東鄉四個月。1912年同盟會改國民黨,李回城任陸軍第一師師部參謀,一月後調任第五師師部副官長,6月退伍離職,閒居半年。1913年春任湖南軍馬廠軍需課長,不久因倒袁軍興,遂前往四川,年底返長沙即離職。賦閒家中數月後與友人合資經商,百天不到虧損歇業,又因湘都督湯薌銘捕殺“亂黨”而避居京津年余。適時蔡鍔在京辦經界局,承其函約,得派咨議職。

人物生平

1915年12月蔡鍔在雲南起義討袁,李旋返湘組織驅湯運動。1916年4月任巡防營第一營營附,6月驅湯後部隊改編為第三團,升任少校團附。1917年春與北洋軍閥吳佩孚戰於羊樓司,失利後退至湘南,遭皖軍搜捕,乃辭職避居上海民厚里一年多。1918年6月經海道去粵繞至郴縣,任湖南護國軍總司令部軍需課第二股股長。1919年6月驅逐張敬堯時隨軍回長沙,不久即辭職,居家兩年後赴上海參加護法團體,兩次奉派前往湘西護送秘密檔案。1923年春隨孫中山赴粵,委為湖南討賊軍總司令部軍務委員兼管後勤。7月返湘討伐趙恆惕,10月奉命回師廣州救援,仍任舊職。一年後調赴北江任鹽務督運處專員。
李1926年1月奔母喪回湘,6月再赴粵,派至國民革命軍第二軍司令部工作,隨軍參加了北伐。1927年1月調任北伐軍總司令部點驗委員會委員兼武器組主任,三個月後仍回第二軍部,因與上司不和被解職。是年秋至南京,任軍委會總務處第三科科長。1928年9月譚延闓任國民政府行政院院長,委李以秘書兼第三科科長之職。1930年9月譚去世,李未解職留辦譚墓工作。1934年汪精衛任院長,李改充參議,未滿半年即停職。次年攜家眷回湘,住胞弟處,自此不問政事數年。
1939年7月經人介紹,李出任攸縣田糧處督導專員。1944年6月日寇犯境,即率家眷避居攸縣東鄉。7月後李三次被俘,備受摧殘,幸免於難。1945年9月回長沙,窮困潦倒,賴救濟和借貸度日。1946年赴南京,由譚伯羽介紹復任國民黨行政院參議。一年後返湘蟄居未出,直至湖南和平解放。1951年1月任湖南人民軍政委員會參議室參議,1955年任湖南省人民委員會參事室參事。
李藩國1960年7月病逝,享年75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