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興文(《少共國際師》總策劃、總製片、出品人)

李興文(《少共國際師》總策劃、總製片、出品人)

李興文,江西寧都人,多年就職於《中國改革報》報社、駐江西記者站站長,現任31集電視連續劇、同名電影、6集新聞紀錄片少共國際師》總策劃、總製片人。曾就讀於上海復旦大學新聞系、中國高級攝影專業研究班、中國專業攝影學術研究班(新聞。藝術專業)、美國高級攝影研修班,在讀工程碩士研究生。拜謁、求學於眾多中外教授專家,結識了一批才華出眾的文化人和新聞界朋友,不斷修煉自己,增長自己的學識。先後擔任過教師、企業法人、電視台記者編輯、《中國信息報》、《中外新聞》記者,系中國藝術攝影學會會員、美國職業攝影師協會會員(PPA會員)。 另有台灣影視明星李興文等與之同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李興文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職業:記者站站長
影視作品,新聞圖書作品,新聞攝影作品,

影視作品

——《少共國際師》
李興文,31集電視連續劇、同名電影、新聞紀錄片《少共國際師》總策劃、總製片、出品人。該劇2011年5月12日於江西寧都正式開拍,2012年4月底全部拍攝製作完成,將在全國首播。
李興文與著名演員魏宗萬合影李興文與著名演員魏宗萬合影
作品史實:
為回響中國共產黨蘇維埃政府的號召,繼續擴大紅軍隊伍,壯大武裝力量,粉碎敵人的瘋狂“圍剿”,保衛革命根據地,中共中央局於1933年5月20日作出《關於創立’少共國際師’的決定》,中共江西省委於1933年7月9日發出《關於擴大工人師和少共國際師問題給各級黨部信》,中央紅軍於1933年8月5日在江西省博生縣(今寧都縣)成立了一支全部由模範青少年組成的特殊部隊——“少共國際師”,由周恩來親自授旗。
這支年輕的部隊1.1萬餘人,在寧都縣誕生、誓師、閱兵、授旗、出征,當時平均年齡不足18歲,是一支人類歷史上絕無僅有的,全部由少男少女組成的娃娃部隊。“少共國際師”先後在江西贛州、撫州、吉安、福建龍巖、貴州等革命老區生活和戰鬥,在第五次反“圍剿”戰鬥和長征中做出了重大貢獻,很多少年英雄後來成長為彪炳史冊的新中國領導人和開國將領。為深入了解這群紅色少年成長曆程、革命歷程,李興文從2009年開始,先後走訪了16個縣,實地追蹤採訪。同時,查閱了大量珍貴歷史文獻,拜訪了數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輩及紅軍後代,考察了多處革命聖地和著名戰爭遺址。為此,還多次出國到“少共國際師”發源地——德國柏林實地考察,並撰寫發表《追憶中國少共國際師》一文,將“少共國際師”短短一年半左右的生活和戰鬥歷程進行了全面詳細闡述,以追思懷念這支英勇不屈的特殊部隊。(<追憶中國少共國際師>一文經中共江西省委黨史研究室及國家有關部門審核通過,並成為電視劇、同名電影、新聞紀錄片<少共國際師>的框架性創作素材)
總策劃總製片李興文導演李俊岩(中總策劃總製片李興文導演李俊岩(中
追憶中國《少共國際師》史料追憶中國《少共國際師》史料
從2010年初開始,李興文進行全面的策劃溝通,邀請了國家一級編劇、著名導演、專家和電影電視藝術界等相關知名人士,在北京、上海等地多次進行專題研討會,成立了電視連續劇、同名電影、新聞紀錄片《少共國際師》攝製組籌辦團隊。團隊成員一致達成共識,聯手創作大型革命歷史題材、紅色青春偶像勵志電視連續劇、同名電影、新聞紀錄片《少共國際師》,這項青少年紅色革命精神的傳播工作,得到了中央有關領導、影視專家和社會各界千千萬萬人士的支持和肯定……少年強,則中國更強。
李興文與著名演員張明建合影李興文與著名演員張明建合影

新聞圖書作品

——《新聞中的記憶》
《新聞中的記憶》一書出版中攝影作品300多幅、文字作品近50萬字,是李興文記者歷經多年,在特定的歷史環境下履行職責,以獨特的視角,關注時代發展中的人,面對面專訪中國近百位高層人物真心感言,並在《中國改革報》及其他中央級報刊公開刊登見報,有的作品獲得藝術獎和新聞獎。
《新聞中的記憶》書封面《新聞中的記憶》書封面
該書出版主要見證記錄了時代人物,萬事民為先,反映了當代歷史客觀真實性,其人物時任全國人大代表、省人大代表、各級政府職能主政官員、國企改制負責人、政壇新銳。功德名下,他們的思維和他們的人生經歷,無疑都是中國社會變革的有力見證和改革縮影;他們用自己的力量和智慧才華,推動著中國社會的進步和發展,詮釋著一個人對國家,對社會應該承擔的政治責任和社會責任;並以獨特而精彩的人格魅力,撬動著時代的巨磐;他們的存在,為中國乃至世界的歷史長河留下了令人矚目的光輝業績,他們卓越的主政影響力轟然延續著,他們是當代歷史的創造者和推動者。
該書結集出版,用歷史辯證唯物主義觀點,集中展示人物風采,書中記錄的人生精華、震撼人心的經典瞬間及異國風采、十國見聞,足以使人過目難忘,意味深長……。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以史為鑑,可以知興亡,本書深層的內涵是反映一個時代與社會關注重量級人物的即時焦點記錄。他們的貢獻得到了社會的接受和認可,是社會寶貴的精神財富,高於一切物質利益,給人們留下新聞中的記憶,帶來記憶中的美好,對我們的明天和未來,仍具很強的新聞價值、藝術價值、紀念價值、收藏價值。一文得民心,一圖勝千言,反映社會的進步、國家的強盛、人生的故事,開卷必得益。

新聞攝影作品

——《兩位曾慶紅笑迎兩會》作品獲江西省第十八屆“宣傳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好新聞”二等獎、榮登《2008年中國攝影藝術年鑑》,是記者李興文參加北京全國“兩會”的宣傳報導,現場抓拍原國家副主席曾慶紅與全國人大江西代表團曾慶紅(女)代表親切握手的動人瞬間創作而成。作品構圖活潑、親切、紀實性強,畫面充溢著的鄉情鄉誼,意味深長。
慶祝祖國60華誕 表意錯誤何時休慶祝祖國60華誕 表意錯誤何時休
——《錯字連篇煞風景》發生在經濟文化的中心地帶、人流車流聚集的江西南昌市的八一廣場。廣場周邊,大型廣告牌分外醒目,可就在其中兩塊大型廣告牌上的錯別字卻大煞風景,“超凡品位”錯成了“超凡品味”,“人生巔峰處”錯成“人生顛峰處”。當時,過往人群絡繹不絕,而多數人視而不見。李興文卻發現了當中的瑕疵,並在《中國改革報》上公開見報,發揮了輿論監督的作用,規範維護了中國漢字的正確用法,杜絕了以訛傳訛。
——《慶祝祖國60華誕表意錯誤何時休?》產生於2009年新中國60周年華誕、普天同慶之際。當時,全國多家電視台、報紙、大型戶外廣告宣傳牌、條幅、廣告、演講辭頻頻出現“祖國60華誕”、“慶祝祖國60華誕”等宣傳標語,李興文記者敏銳的察覺到這是一種誤導和錯誤的說法。我們的祖國有著五千年悠久的文明史,上溯幾千年,怎么變成只有區區一甲子的歲月了?新中國建國60周年怎么可以等同於祖國60華誕呢?用這種說法的人,是把中華人民共和國與祖國當成一個概念了,犯了邏輯性錯誤。正確的說法應該是:“中華人民共和國60華誕”或者“新中國60華誕”。
李興文專訪呂厚民先生李興文專訪呂厚民先生
——《中國職業攝影與國際接軌》的報導力求讓更多的攝影師和組織來關注和開拓中國攝影市場,促進中外攝影師的文化交流,推動中國職業攝影師的成長和進步。該報導受到了獲得美國職業攝影師協會頒發的終身成就獎、中國文聯榮譽委員、原副主席、中國攝影家協會顧問呂厚民先生的高度讚揚,並親筆為李興文題寫“藝無止境,貴在創新”。
——《從一樁親子鑑定結果看中國法律的空白》這一報導刊登在《中外新聞》,報導的是“20年婚姻妻子不忠,一雙兒女他人骨肉”這一事件,進而反映出當時“關於夫妻關係存續期間男方受欺騙撫養非親生子女離婚後可否向女方追償撫養費”這一法律空白,引起了法律界的高度重視,為婚姻法修正案確立過錯賠償制度做出貢獻。該報導用獨特的視角去探索事物本質,反映了一個記者的敏銳觀察力和發現問題本質的能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