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英

李白英

李白英(1903—1981) 無錫人。原名李澄,字鏡清,筆名伯寅、談榮、澹村等。8歲入私塾,後進縣立第三高等國小。因家貧,高小未畢業而輟學。1921年考入上海國立中法通惠工商學校商科,肄業後返鄉任國小教員。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曾在家鄉參加農民運動。

基本介紹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中國
  • 出生日期:不詳
人物生平,個人生活,

人物生平

“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奔赴武漢,經潘漢年介紹,任《革命軍日報》發行處主任。1929—1933年,任上海光華書店編輯。他一生愛好文學藝術,20年代起即開始收集並研究民歌,編有民歌選集《江南民間情歌集》、《民間十種曲》、《在野的歌曲》。在光華書局出版的《文藝創作講座》四大卷中,他寫了多篇民歌研究論文,如《民歌在文學上的價值》、《民歌鑑賞論》等。抗日戰爭時期,李白英輾轉於漢口、重慶、香港,後回到上海定居。經人介紹,至《新中國報》編文藝副刊。從1943年8月起,他在副刊園地出版《民俗周刊》,連續出了36期;還發起組織中國民俗學社,團結民俗學愛好者。同時還為《文友》、《太平洋周報》等刊物寫了不少民俗學方面的淪文和民間故事,如《孟姜女考略》、《二金龍子》等。建國後,李白英在上海育才中學任教,後進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編審連環圖畫、文稿。這時期他編寫了《俞伯牙與鐘子期》、《羅文應的故事》、《倪煥之》、《茶花女》、《奧賽羅》等文稿數十種。退休後,經常為《採風》、《鄉土》、《民間文藝集刊》寫稿。1981年12月中旬,年近八旬的李白英仍去蘇州參加江蘇、浙江、上海二省一市民間文學協作區舉辦的“吳歌學術討論會”。

個人生活

李白英 教授(博士生導師)。男,1937年8月出生,安徽人。中共黨員。畢業於合肥工業大學南京大學地質系。1960年畢業後,曾任職於合肥工業大學淮南礦業學院山東礦業學院山東科技大學。現任職於山東科技大學。主要業績:一直從事採礦工程、地質與環境工程、水資源及災害防治工程等教學與研究工作。曾多次赴美、英、日、奧等國進行學術交流及科技調查。撰寫有《"下三帶"理論及其在預防底板窮水中的套用》1996年4月發表於三十屆世界地質大會)英文);《預防工作面底板窮水的理論與實踐》(中英文,煤炭工業出版社1987);《中國特殊開採技術新進展》(中、英文,1988年現代國際採礦研討會論文集》。專著《礦井特殊開採理論與實踐》(煤炭工業出版社1992)。礦井底板突水災害的防治方面,提出了"下三帶理論及其配套技術",形成了新的較完善的理論套用體系,並已得到生產實踐驗證。促進進上下綜合物探技術的發展套用。創建的特采所內有碩士授權點2個,博士授權點2個,已培養碩士15名,在讀5名博士研究生即將畢業。特來所獲山東省高校科研先進工作集體稱號。研究成果大多獲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水平,有的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獲國家級、省部級獎勵10餘項。1999年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礦井窮水災害動力學特徵及損傷穩定理論的研究"、山東省科委項目"濟南李福煤礦超高壓輸電線路及材莊壓煤開來的研究"、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煤礦窮水動態機理及計算機預測系統的研究"等重大科研項目。獲山東省高校十大優秀教師及山東省技術拔尖人才稱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