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墓碑文

李白墓碑文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詩人,有“詩仙”之稱,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漢族,出生於西域碎葉城(今吉爾吉斯斯坦托克馬克),5歲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巴西郡昌隆縣(712年更名為昌明縣,今四川綿陽江油市青蓮鄉),祖籍隴西郡成紀縣(今甘肅平涼市靜寧縣南)。其父李客,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平陽)。存世詩文千餘篇,代表作有《蜀道難》、《行路難》、《夢遊天姥吟留別》、《將進酒》等詩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於安徽當塗,享年61歲。其墓在安徽當塗,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李白
  • 國籍:唐朝
  • 民族:漢
  • 出生地:今吉爾吉斯斯坦托克馬克
  • 出生日期:701年2月28日
  • 逝世日期:762
  • 職業:詩人
  • 主要成就:“詩仙”、浪漫主義詩派代表人物
  • 代表作品:《蜀道難》、《行路難》、《夢遊天姥吟留別》、《將進酒》
李公新墓碑,李君墓誌,李君碣記,翰林學士李公墓碑,

李公新墓碑

騏驥筋力成,意在萬里外。歷塊一撅,斃於空谷,惟余駿骨,價重千金,大鵬羽翼張,勢欲摩穹昊。天風不來,海波不起。塌翅別島,空留大名。人亦有之,故左拾遺、翰林學士李公之謂矣。公名白,字太白,其先隴西成紀人。絕嗣之家,難求譜牒。公之孫女搜於箱篋中,得公之亡子伯禽手疏十數行,紙壞字缺,不能詳備。約而計之,涼武昭王九代孫也。隋末多難,一房被竄於碎葉,流離散落,隱易姓名。故自國朝以來,?紀律於屬籍。神龍初,潛還廣漢,因僑為郡人。父客,以逋其邑,遂以客為名,高臥雲林,不求祿仕。公之生也,先府君指天枝以複姓,先夫人夢長庚而告詳,名之與字,鹹所取象。受五行之剛氣,叔夜心高;捉三蜀之雄才,相如文逸。瑰奇宏廊,拔俗無類。少以俠自任,而門多長者車。常欲一鳴驚人,一飛沖天,彼漸陸遷喬,皆不能也。由是慷慨自負,不拘常調,器度弘大,聲聞於天。天寶初,召見於金鑾殿,玄宗明皇帝降輦步迎,如見園、綺。論當世務,草答蕃書,辯如懸河,筆不停輟。玄宗嘉之,以寶床方丈賜食於前,御手和羹,德者褒美。褐衣恩遇,前無比儔。遂直翰林,專掌密命,將處司言之任,多陪侍從之游。他日,泛白蓮池,公不在宴。皇歡既洽,召公作序。時公已被酒於翰苑中,仍命高將軍扶以登舟,優寵如是,既而上疏請還舊山,玄宗甚愛其才,或慮乘醉出入省中,不能不言溫室樹,恐掇後患,惜而遂之。公以為千鈞之弩,一發不中,則當摧?折牙而永息機用,安能效碌碌者蘇而復上哉!脫屣軒冕,釋羈韁鎖,因肆情性,大放宇宙間,飲酒非嗜其酣樂,取其昏以自富;作詩非事於文律,取其吟以自適,好神仙非慕其輕舉,將不可求之事求之。欲耗壯心,遣餘年也。在長安時,秘書監賀知章號公為謫仙人。吟公《烏棲曲》云:“此詩可以泣鬼神矣!”時人又以公及賀監、汝陽王、崔宗之、裴周南等八人為酒中八仙,朝列賦謫仙歌百餘首。俄屬戎馬生郊,遠身海上,往來於鬥牛之分,優遊沒身。偶乘扁舟,一日千里,或遇勝境,終年不移。時長江遠山,一泉一石,無往而不自得也。晚歲,渡牛渚磯,至姑熟,悅謝家青山,有終焉之志。盤恆利居,竟卒於此。其生也,聖朝之高主;其往也,當塗之旅人。代宗之初,搜羅俊逸。拜公左拾遺,制下於彤庭,禮降於玄壤,生不及祿,歿而稱官,嗚呼命歟!傳正生唐代,甲子相懸,嘗於先大夫文字中見與公有潯陽夜宴詩,則知與公有通家之舊。早於人間得公遺篇逸句,吟詠在口。無何叨蒙恩獎,廉問宣池。按圖得公之墳墓在當塗邑,囚令禁樵採,備酒掃。訪公之子孫,欲申慰薦。凡三四年,乃獲孫女二人,一為陳雲之室,一乃劉勸之妻,皆編戶?也。因召至郡庭,相見與語。衣服村落,形容樸野,而進退閒雅,慶對詳諦,且祖德如在,儒風宛然。問其所以,則曰:“父伯禽;以貞元八年不祿而卒。有兄一人,出遊一十二年,不知所在。父存無官,父歿為民,有兄不相保,為天下之窮人。無桑以自蠶,非不知機杼;無田以自力,非不知稼穡。況婦人不任,布裙糲食,何所仰給?儷於農夫,救死而已。久不敢聞於縣官,懼辱祖考,鄉閭逼迫,忍恥來告。”言訖淚下,余亦對之泫然。因云:“先祖志在青山,遺言宅兆,頃屬多故,殯於龍山東麓,地近而非本意。墳高三尺,日益摧圮。力且不及,知如之何”。聞之憫然,將遂其請。因當塗令諸葛縱會計在州,得諭其事。縱亦好事者,學為歌詩,樂聞其語,便道還縣,躬相地形,卜新宅於青山之陽,以元和十二年正月二十三日,遷神焉。東以谷氏為鄰,西去舊墳六里,南抵驛路三百步,北倚謝公山,即青山也,天寶十二載敕改名焉。因告二女,將改適於士族。皆曰:“夫妻之道,命也,亦分也。在孤窮既失身於下俚,仗威力乃求援於它們。生縱偷安,死何面目見大父於地下?欲敗其類,所不忍聞。”余亦嘉之,不奪其志,復井稅、免徭役而已,今士大夫之葬,必志於墓,有勛庸道德之家,兼樹碑於道。余才術貧虛,不能兩致,今作新墓銘,輒刊二石,一置於泉扃,一表於通路,亦峴首、漢川之義也。庶芳聲之不泯焉.文集二十卷,或得之於時之文士,或得之宗族,編輯斷簡,以行於代。銘曰:
李白墓碑文
嵩岳降神,是生輔臣;蓬萊譴真,斯為逸人。晉有七賢,唐稱八仙。應彼星象,惟公一焉。晦以麴櫱,暢於文篇,萬象奔走乎筆端,萬慮泯滅乎樽前。臥必酒瓮,行為酒船;吟風詠月席地幕天,但貴乎適其所適,不知夫所以然而然。至今尚疑其醉在千日,寧審乎壽終百年,謝家山兮李公基,異代詩流同此路。舊墳卑庳風雨侵,新宅爽塏松柏林,故鄉萬里且無嗣,二女從民永於此。猗歟琢石為二碑,一藏幽隧一臨岐。岸深谷高變化時,一存一毀名不虧。
李翰林新墓碑,唐宣歙觀察使范傳正之文也。墓之更徙,蓋元和乙酉歲,距今淳佑壬寅凡四百二十六年。碑石斷仆零落,僅存方尺許,於榛莽間。字畫作唐隸,遒勁可愛。惜未能得其全也。惟前人立碑之意,所以表墓。今墓幸可識,而碑不復存。年運而往,吾懼過之者,忘下馬之敬矣。既為墓而崇其封,又更葺其祠宇。得碑之文於其集中,乃重書刻石,立之墓左,庶來者有考焉。是歲十一月甲午,朝請大夫、江南東路運轉判官兼江東淮東茶鹽提領官,時暫兼權太平州事節制軍馬孟點敬識。

李君墓誌

嗚呼!姑孰東南,青山北址,有唐高士李白之墓。嗚呼哀哉!夫仁以安物,公其懋焉;義以濟難,公其志焉;識以辯理,公其博焉;文以宣志,公其懿焉;宜其上為王師,下為伯友。年六十有二,不偶,賦《臨終歌》而卒。悲夫!聖以立德,賢以立言,道以恆世,言以經俗,雖曰死矣,吾不謂其亡矣也。有子曰伯禽,天然。長能持,幼能辯,數梯公之德,必將大其名也已矣。
銘曰:立德謂聖,立言謂賢。嗟君之道,奇於人而侔於天,哀哉!
李華:約公元784年前後在世,字遐叔,贊皇(今河北贊皇縣)人,曾任擢檢校吏部員外郎。

李君碣記

尚書膳部員外郎 劉全白 撰
朝議郎行當塗縣令 顧游秦 建
君名白,廣漢人。性倜儻,好縱橫術。善賦詩,才調逸邁,往往興會屬詞,恐古之善詩者亦不逮,尤工古歌。少任俠,不事產業,名聞京師。
天寶初,玄宗辟翰林待詔,因為和蕃書,並上《宣唐鴻猷》一篇。上重之,欲以綸誥之任委之。同列者所謗,詔令歸山。遂浪跡天下,以詩酒自適。又志尚道術,謂神仙可致,不求小官,以當世之務自負,流離車感軻,競無所成名。有子名伯禽,偶游至此,遂以疾終,因葬於此。文集亦無定卷,家家有之,嗚呼!與其才不與其命,悲夫!
全白幼則以詩為君所知,乃此投吊,荒墳將毀,追想音容,悲不能止。邑有賢宰顧公游秦,志好為詩。亦賞慕效李君氣調,因嗟盛才冥寞,遂表墓式墳,乃題貞石,冀傳於往來也。
貞元六年四月七日記,沙門履文書。墳去墓記一百二十步。
四、

翰林學士李公墓碑

前秘書省校書郎 裴敬
李翰林名白,字太白,以詩著名。召入翰林,世稱才名,占得翰林,他人不復爭先,其後以脅從得罪,既免,遂放浪江南。死宣城,葬當塗青山下。李陽冰序詩集,粗具行止。敬嘗游江表,過其墓下,愛其才,壯其氣,味其嗜酒,知其取適,作碑於墓。且曰:先生得天地秀氣耶?不然,何異於常之人耶?或曰:太白之精下降,故宇太白,故賀監號為謫仙,不其然乎?故為詩格高旨遠,若在天上物外,神仙會集,雲行鶴駕,想見飄然之狀;視塵中屑屑米粒,蟲睫紛擾,菌蠢羈絆蹂躪之比。
又嘗有知鑒,客并州,識郭汾陽於行伍間,為免脫其刊責而獎重之。後汾陽以功成官爵請贖翰林,上許之,因免誅,其報也。又常心許劍舞。裴將軍,予曾叔祖也,嘗投書曰:“白願出將軍門下。”其文高,其氣雄,世稀其本,懼失其傳,故序傳之。太和初,文宗皇帝命翰林學士為三絕贊,公之詩歌,與將軍劍舞,洎張旭長史草書,為三絕。夫天付上才,心同靈氣,賢傑相投,龍虎兩合,可為知者言,非常人所知也。
夫古以名德稱占其官謚者甚希。前以詩稱者,若謝吏部,何水部、陶彭澤、鮑參軍之類;唐朝以詩稱,若王江寧、宋考功、韋蘇州、王右丞、杜員外之類;以文稱者,若陳拾遺、蘇司業、元容州、蕭功曹、韓吏部之類;以德行稱者,元魯山、陽道州;以直稱者,魏文貞、狄梁公;以忠烈稱者,顏魯公、段太尉;以武稱者,李衛公、英公;以學行、文翰俱稱者,虞秘監。唐之得人,於斯為盛。翰林其以詩稱之一也。
予嘗過當塗,訪翰林舊宅。又於浮屠寺化城之僧,得翰林自寫《訪賀監不遇》詩云:“東山無賀老,卻棹酒船回。”味之不足,重之為寶,用獻知者。又於歷陽郡得翰林《與劉尊師書》一紙,思高筆逸。又嘗游上元蔣山寺,見翰林贊志公云:“水中之月,了不可取,刀齊尺量,扇迷陳語。”文簡事備,誠為作者,附於此雲。
會昌三年二月中,敬自淠水草堂南遊江左,過公墓下。四過青山,兩發塗口,徘徊不忍去。與前濮州鄄城縣尉李劭,同以公服拜其墓,問其墓左人畢元宥,實備灑掃,留綿帛,具酒饌祭公。知公無孫,有孫女二人,一娶劉勸,一娶陳雲,皆農夫也。且曰二孫女不拜墓已五六年矣。因告邑宰李君都傑,請免畢元宥力役,俾專灑掃事。
嘻!享名甚高,後事何薄。謝公舊井,新墓角落。青山白雲,共為蕭索。巨竹拱墓,如公卓犖。天長地久,其名不朽。此為祭文,寫授元宥。
又為碑曰:“貴盡皆然,名存則難,故予重名不重官”。作李翰林碑十五字而已
姑孰雜詠·青山李白
李白當塗歲月稠,卅八年間七次游。詩仙聖境埋忠骨,志在青山死不休!
【注】史載李白自25歲第一次到當塗開始,直至63歲終老當塗,38年間先後七次來到當塗。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詩人,有“詩仙”之稱,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漢族,出生於西域碎葉城(今吉爾吉斯斯坦托克馬克),5歲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巴西郡昌隆縣(712年更名為昌明縣,今四川綿陽江油市青蓮鄉),祖籍隴西郡成紀縣(今甘肅平涼市靜寧縣南)。其父李客,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平陽)。存世詩文千餘篇,代表作有《蜀道難》、《行路難》、《夢遊天姥吟留別》、《將進酒》等詩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於安徽當塗,享年61歲。其墓在安徽當塗,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他的一生,絕大部分在漫遊中度過。天寶元年(七四二),因道士吳筠的推薦,被召至長安,供奉翰林。文章風采,名動一時,頗為玄宗所賞識。後因不能見容於權貴,在京僅三年,就棄官而去,仍然繼續他那飄蕩四方的流浪生活。安史之亂發生的第二年,他感憤時艱,曾參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不幸,永王與肅宗發生了爭奪帝位的鬥爭,兵敗之後,李白受牽累,流放夜郎(今貴州境內),途中遇赦。晚年漂泊東南一帶,依當塗縣令李陽冰,不久即病卒。
李白的詩以抒情為主。屈原而後,他第一個真正能夠廣泛地從當時的民間文藝和秦、漢、魏以來的樂府民歌吸取其豐富營養,集中提高而形成他的獨特風貌。他具有超異尋常的藝術天才和磅礴雄偉的藝術力量。一切可驚可喜、令人興奮、發人深思的現象,無不盡歸筆底。杜甫有「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寄李十二白二十韻》)之評,是屈原之後我國最為傑出的浪漫主義詩人,有「詩仙」之稱。與杜甫齊名,世稱「李杜」,韓愈云:「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調張籍》)。有《李太白集》。
【主要作品】
客中作》《秋登宣城謝朓北樓》《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靜夜思》 《月下獨酌》 《望廬山瀑布》《將進酒》 《早發白帝城》《贈汪倫》《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 長干行》《蜀道難》《長相思》 《渡荊門送別》《怨情 》《 登金陵鳳凰台 》《行路難》《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贈孟浩然》《 金陵酒肆留別》《子夜吳歌》等。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