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萍(前台北市副市長)

李永萍(前台北市副市長)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李永萍,女,1964年7月23日出生,台灣省台北市人,籍貫為廣州市從化區。台灣大學外文系畢業,曾獲美國紐約大學新聞碩士學位。2001年12月當選第5屆區域“立法委員”,並任“教育及文化委員會”委員、“科技及資訊委員會”委員、“修憲委員會”委員,親民黨“國會”辦公室主任。2004年12月當選第6屆區域“立法委員”。

基本介紹

人物經歷,黨派,職務,人物作品,

人物經歷

歷任台北之音“發燒節目”主持人,公共媒體催生聯盟發起人。
李永萍李永萍
1986年任環球劇場創辦人。
1994年任台灣新聞記者協會籌備委員及兩屆執行委員,與學術界、社運界發起“黨政軍退出三台”運動。
1999年任夢想家的媒體網路公司執行副總經理、藝術文化環境改造協會常務理事、“創作社”負責人、環球電視新聞部經理暨節目主持人兼製作人。
2000年為宋楚瑜競選總部干將之一。
2001年12月當選第5屆區域“立法委員”,並任“教育及文化委員會”委員、“科技及資訊委員會”委員、“修憲委員會”委員,親民黨“國會”辦公室主任。
2004年12月當選第6屆區域“立法委員”。
2007年的“立法院”改選,台北市的港湖選區(南港區內湖區選區)的國民黨提名渾沌不明,為此原因,李永萍決定放棄連任“立法委員”,之後出任台北市文化局局長,又升任台北市第一位女性副市長。
2010年9月13日,辭去台北市副市長一職。

黨派

因其在衛理女中的老師、前民進黨婦女發展部主任彭婉如被殺害而於1997年接受民進黨中央邀請接任婦女發展部主任,踏上從政之路。
李永萍李永萍
1999年退出民進黨。
2000年4月親民黨成立時加入親民黨。
早年由陳文茜引進,曾任職民主進步黨,是民主進步黨婦女部主任,也曾任職民間全民電視公司。
在宋楚瑜脫離中國國民黨參選“總統”時,李永萍投靠宋陣營。宋陣營的“新台灣人服務團隊”改組為親民黨後,李成為親民黨內的少壯派,並被提名參選台北市北區“立法委員”,且於2001年台灣地區“立法委員”選舉中,在該選區以第二高票當選(第一高票是陳水扁的嫡系羅文嘉)。

職務

李永萍是棄橘投藍潮下,第一批投入國民黨的原親民黨“立法委員”。但李的處境與其他人不同,李加入親民黨前是民進黨員,所以她是加入中國國民黨,而非其他投入中國國民黨的親民黨籍人士一樣是“恢復國民黨黨籍”。她加入國民黨後深受主席馬英九器重,但不少親民黨黨工及支持者則認為此舉已傷害親民黨。
李永萍
由於2007年的“立法院”改選,台北市的港湖選區(南港區內湖區選區)的國民黨提名渾沌不明,為此原因,李永萍決定放棄連任“立法委員”,之後出任台北市文化局局長,又升任台北市第一位女性副市長。2010年9月13日,辭去台北市副市長一職。

人物作品

《旅行者》,台北:爾雅,1989。
《幌馬車之歌》,台北:時報,1991初版、2004增訂。
《沉屍‧流亡‧二二八》,台北:時報,1991。
《日據時期台灣學生運動(1913~1945)》,台北:時報,1993。
《白色恐怖》,台北:揚智文化,1993。
《尋訪被湮滅的台灣史與台灣人》,台北:時報,1994。 《高雄縣二二八曁五〇年代白色恐怖民眾史》,鳳山,高雄縣政府,1997。
《共產青年李登輝——二進二出共產黨第一手證言》,台北(?):紅岩,2000。
《天未亮》,台中:晨星,2000。
《消失在歷史迷霧中的作家身影》,台北:聯合文學,2001。
《台灣好女人》,台北:聯合文學,2001。
《麥浪歌詠隊》,台中:晨星,2001。
《藤纏樹》,中和:印刻,2002。
《紅色客家人》,台中:晨星,2003。
《紅色客家莊》,中和:印刻,2004。
《一個青年小說家的誕生》,中和:印刻,2004。
《消失的台灣醫界良心》,中和:印刻,2005。
《宋非我》,台北:行政院文建會,2006。
《二二八野百合》,台北:愛鄉,2007。
《青春戰鬥曲》,台北:愛鄉,2007。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