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新(機械工程和科技信息專家)

李永新,高級工程師河北寧河人。1954年畢業於北京航空學院發動機系。歷任第二機械工業部技術司技術員,機械工業部科技情報研究所室主任、副總工程師、高級工程師、副所長、所長,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第五屆常務理事、中國機械科技情報專業學會第一屆理事長,中國科學技術情報學會專業學會第二屆副理事長。

基本介紹

基本介紹,人物生平,人物貢獻,

基本介紹

李永新,畢生致力於機械科技信息研究工作。提出“源、渠、庫、流”建立信息系統的基礎環節,推動確立了機械工業信息體系建設。參與了機械工業信息政策的研究。在機械工程信息科學出版科學領域取得諸多建樹。為發展我國科技信息與出版事業作出了貢獻。

人物生平

李永新於1930年8月10日出生於河北省寧河縣南埋珠村的一個農民家庭。他從小聰明好學,祖上世輩是莊戶人家,對他抱有很高的期望。他在寧河中學讀完國中以後,又於1947年考入位於北平河北高中。在這所學校里,他勤奮好學,追求進步,參加了當時北平團市委主辦的大中學生暑假學習團,逐步接觸了歷史唯物主義、新民主主義等革命理論,建立了初步的革命人生觀。1949年8月,他加入了新民主主義青年團。1950年2月,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950年8月,李永新以優異成績考入北京清華大學航空工程系。1952年8月,以清華大學航空工程係為主體,成立了北京航空學院,他也隨之轉到北京航空學院發動機系學習。1954年大學畢業,這時,正值我國第一個五年計畫建設時期,各條戰線正火熱地大發展,各行各業都急需大批有文化、有知識的專業技術人才。他滿懷報國之情,參加了工作,任原第二機械工業部技術司第二設計科技術員。在這裡,他曾先後參與規劃並下廠組織了航空發動機、航空火花塞、電器、儀表、航空炮、坦克、戰車發動機等項目的試製工作。他經常奔波於各試製基地,及時掌握試製進度,蒐集存在的問題,提出措施建議,組織各項方案具體實施。1956年,他年僅26 歲即獨立承擔了調查分析某飛機起落架折斷事故的任務。他多次深入現場調查、取證,查閱有關技術資料,經反覆分析、研究,寫出了事故原因的調查報告,圓滿地完成了任務。
機械工程師 李永新機械工程師 李永新
這時的李永新雖然才20多歲,但他的能力和才華已初露鋒芒。然而,由於他過分直率地對個別領導的違法亂紀行為表示憤慨,1958年,被錯誤地劃為右派分子。對於這位追求事業的年輕人來說,是一個極為不公正和殘酷的打擊。
逆境往往是構造事業的契機,儘管從這以後,李永新蒙受了長達20年之久的冤屈,但磨難也未必不是一筆財富,他也正是在這漫長歲月里,以對黨和祖國的忠誠及對事業的追求,發奮砥礪,孜孜以求,奠定下他在知識和才能上的厚實基礎。
1958年5月,李永新來到第一機械工業部科技情報研究所資料室工作。他利用每天整理圖書資料的機會,閱讀了大量國內外科技圖書資料,並且下功夫研讀了《資本論》、《自然辨證法》等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在這知識的海洋里,他含英咀華,所得頗深。為了能直接閱讀更多的國外資料,他刻苦地學習外文,經常數月不上街、不理髮,每晚學習到深夜。當時學外語,非但沒有諸如出國、留學、外事活動之類的動力,也沒有什麼電視、廣播講座、學習輔助班一類的條件,甚至還要冒不小的風險。他硬是靠字典,一個詞一個詞地攻,以頑強的毅力,焚膏繼晷,兀兀窮年,一門一門地攻下了英、日、俄、德、法五門外語。此外,他還深入自學了數學、現代物理、工業化學、電子學、計算機、雷射學、機械產品結構和工藝學、情報理論和方法、經濟學和組織管理學等基礎理論和科技知識。
1962年,李永新開始主編期刊。從這一年一直到1981年,他先後主編了《國外機械工業》、《國外機械》、《國外機械參考》等刊物,並擔任了中美合辦《西方技術與管理》、中英合辦《先進技術與產品》刊物主編。為辦好這些刊物,他傾注了大量心血。在這段時間裡,他潛心研究中外機械工業的發展動向與經驗;不斷跟蹤、學習、介紹國外機械工業新技術、新產品;先後撰寫了《國外機械工業的水平動向與趨勢》、《日本機械振興法評介》等學術論文、著作90 余篇;翻譯出版了俄、英、日、德科技管理圖書9本;編繪採礦、選礦、高爐、軋鋼、化肥等成套設備掛圖與圖冊7套;編輯出版了《國外工業現代化概況》、《機械工人基礎知識》等書;並且擔任《中國大百科全書·機械工程卷》機械工程史分部副主編,為該書撰寫了“現代機械工程史”長條。1981年,他受聯合國工發組織(UNIDO)委託,用英文撰寫了《中國機械工業的發展》約8萬字的論文,被UNIDO採納。特別需要指出的是,上述這些成果,大多是他在身處逆境的困難條件下進行和完成的。
從1958年他被打成右派直到1978年平反,他始終在機械科技信息領域默默耕耘,把自己的知識奉獻給祖國,即使是在“文化大革命”中最困難的日子裡,也初衷不改。1969年,他被下放到一機部河南羅山“五七”幹校。在那裡,他在勞動中創造了用來測繪農田地圖的土“平板儀”;承擔了水泵站、水泵的設計、安裝,柴油發電機組的安裝、檢修、運行等技術工作。儘管他後來成為著名的科技信息和機械工程專家,他在填寫自己簡歷時,仍在擔任過的主要技術工作中填上在“五七”幹校從事的這些工作。也許只有他自己,才能真正掂量出這段歷史在他人生道路上的份量。
1981年,李永新走上了機械工業部情報所副所長的領導崗位;1983年,擔任所長,併兼任機械工業出版社社長。他在緊張的行政管理工作之餘,以更加忘我的精神從事機械科技信息研究工作,先後發表了《從引進嫁接到技術立國》、《理論聯繫實際開展情報學術活動》、《建立適應國情的中文檢索系統》、《計算機在出版業套用初探》等論文,他還撰寫了英文論文《尖端技術在發展中國家的地位》,在世界工程師聯合會奈洛比大會上作了宣讀。為了宣傳老一輩科學家的愛國精神和為科學獻身精神,1987年與他人合作撰寫出版了《沈鴻傳》。
李永新擔任所長後不久,即發現患有心臟病,由於工作過於緊張,病情不斷加重。曾因心肌梗塞被搶救數次。但他置個人安危於不顧,不遺餘力地投身於事業的發展與改革。他提出了“優質、高效、進取、求實”的所風,自己首先身體力行。從所的長遠建設規劃到具體科研項目的實施,從對青年人才的培養到職工住房生活福利的改善,他都認真對待,事必躬親,每天工作都在十幾個小時以上,連午飯時間都經常端著飯碗和同事談工作,回到家裡時常將就對付點速食麵、剩饅頭,一直工作到深夜。他在事業上不斷追求最高境界,但在生活上卻安於清廉。他非常關心青年科研人員的成長,經常和他們談理想、談工作、談生活,想方設法為青年創造工作條件和成才機會,被青年同志譽為“良師益友”。他在民眾中享有很高的威望,從1977年到1982年,他多次被評為部先進工作者和優秀共產黨員,1986年,被評為全國科技情報系統先進工作者。
長期以來,李永新在黨的培養下,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在機械工程信息科學出版科學等領域取得了諸多建樹。他擔任了中國科技情報學會副理事長、管理學會理事長,中國石油石化設備研究會副會長,中國出版工作者協會理事,世界工程師聯合會技術轉讓委員會委員等職務。他還應聘擔任吉林工業大學、合肥工業大學、國防科工委情報所等單位情報專業碩士生導師和兼職教授。
令人惋惜的是,正當李永新準備以新的姿態更忘我地為黨發奮工作的時候,病魔卻奪走了他的生命,享年僅59歲,英年早逝。廣大職工至今仍清晰記得,就在他離去的前一、兩天,他還在廣泛了解各項工作的發展情況,還在與基層的同志交心談心,相互勉勵。他為了祖國和人民的事業衝鋒不息,戰鬥不止,直到生命的最後時刻。

人物貢獻

為我國機械工業發展道路探索規律
李永新長期從事機械工業技術經濟和管理方面的研究和分析工作,他所積累的相當豐富的經驗,所掌握的一套研究方法,使他能夠在廣泛吸收國內外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總結出適合我國實情的機械工業發展道路。
早在1965年他在大量研究日本機械工業的基礎上發現,作為資本主義國家的日本,政府干預經濟,在實行《機械工業振興法》以後僅僅五六年的時間,工業生產增長350%,出口增加310%,就業人數增加70萬人。注意到這一情況後,他對這個法出台的歷史背景進行了分析,從日本機械產品市場、產業結構、技術改造,以及經營組織、資金和勞動生產率等角度作進一步的探討,發現問題,理出線索,寫出了《日本振興法評介》論文。向國內介紹日本提出的面向國際市場、加強技術基礎、改進生產結構、加強基礎部門、資助中小企業的政策;並介紹日本採取企業專業化、技術現代化及加強基礎部門的具體措施。當時,他還冷靜地看到,日本機械振興法雖然有力地促進了日本機械工業的發展,但它仍存在不足,就是“偏重於生產技術的改進,忽視科學研究和產品設計,就連那些組織措施和技術措施也都有資本主義制度固有的局限性。”提醒我們應批判吸收。
他的研究工作一直未間斷地進行著。他以敏銳的眼光,連續跟蹤科學技術前沿領域的新進展,除通過一篇篇卓有見地的文章廣泛介紹世界各國、國內機械工業的發展情況以外,1978年他又完成一部系統、深入研究國外機械工業70年代水平、動向及未來展望的《國外機械工業的水平動向與趨勢》專題報告。報告14萬字,涉及上萬個產品和機械技術、經濟管理方面的名詞和概念,文字中運用數據6000餘個,這些數字均涉獵於具體產品和特定的技術領域,是經過分析、比較之後的結晶。他在報告中闡述了如何衡量機械工業技術經濟水平,並列舉了70年代國外機械工業的綜合技術經濟水平;論述了二次大戰後30年國外機械工業的動向;闡述了科學技術在技術經濟發展中的作用,國外為提高技術經濟水平所採取的技術、組織和教育等措施,以及國外一些主要行業和技術領域所達到的先進水平。報告最後對國外公元2000年的生產規模、能源、資源、運輸、環保、計算機和機械工業進行了展望。報告受到專家的普遍讚譽,被評價為“對國外機械工業最系統、最詳盡的研究報告之一”,獲1987年全國科學大會獎。這一報告的內容在社會上很有影響,很多省市專門邀請李永新前往座談或做專題報告,達30餘次,參加者幾千人次,深受歡迎。
李永新的研究工作受到中央主管工業工作的領導同志的重視,並被聘為機械工業部技術諮詢委員會委員,參與對我國機械工業發展進行巨觀決策。他多次陪同中央領導進行實地考察及出國訪問。結合各國機械工業發展的經驗,他提出:發展我國機械工業,首先要抓好基礎,其中包括①毛坯與特殊專用材料部門,②通用零部件部門,③工藝專業部門,④母機生產部門,⑤計量、試驗、控制儀器生產部門,⑥電子計算機生產部門。第二,要實行生產專業化,針對我國情況,要求政策上給企業自主權,通過市場的作用給企業造成一定的壓力,經濟體制上要加以改革,使企業積極主動地進行專業化改造。在寫給薄一波副總理的報告《關於加強我國基礎部門的意見》中,他建議在組織上建立專門管理機構,使基礎部門擺脫從屬地位;在技術上與整機平起平坐,甚至起帶頭突破作用;在經濟上增加基礎部門的技改、發展投資。通過這些措施:“(整機)所需大部分通用毛坯、零部件可以優質、廉價而又方便地從市場上得到,整機廠的‘大而全’、‘小而全’的傾向就會消失。這樣一來,整機廠就可以集中精力於整機系統與專用零部件的發展”。他提出的方案被決策部門所採納。
致力於機械工業信息系統建設
憑著長期從事信息服務的實踐體會,李永新十分熟悉全國信息工作的狀況、存在的問題,以及管理部門、科研及生產部門對信息工作提出的要求。所以在他擔任領導職務以後,他一直將發展、健全機械工業信息系統作為一項重點工作,並為之嘔心瀝血。
80年代,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新知識、新技術、新產品、新概念不斷湧現,人們渴求儘快掌握科技、經濟運行的動向。然而全國每年花2億元用於購買文獻資料,但作用發揮得很不夠。通觀全盤,李永新總結出這一時期機械工業系統信息工作面臨這樣一些問題:①信息服務與決策、規劃工作和重點科技攻關工作配合不夠密切,針對性不強,提供服務不夠及時,因而收效不夠理想;②我們對國外信息的收集、研究,固然做得還很不夠,但對國內信息的收集、整理、研究、傳播工作則更加薄弱;③文摘刊物編輯出版工作取得了一些進展,已開始在情報服務中發揮作用,但是,還沒有形成真正的文獻檢索系統;④信息用戶往往在迅速獲得所需原始文獻方面遇到困難;⑤情況信息、數據信息的收集、整理並建立信息庫和提供服務,還是一個空白領域;⑥系統的組織水平不高,因而信息傳遞“不靈通”,許多基層信息部門還沒有擺脫單槍匹馬搞信息的被動局面。這使他認識到:信息工作必須加強有組織的系統建設,進行合理規劃布局,由此才能優質快速地服務社會,加快我國機械工業發展的步伐。
李永新構造的信息系統包括“源、渠、庫、流”四個基礎環節。“源”是指通過一定的綱領和利益因素,把機械工業的科研院所、企業、大專院校等單位的信息力量進行匯合;“渠”是打通彼此間的交往渠道;“庫”是將各自掌握的信息,或這些單位產生的科研成果、新產品、技術引進、革新等信息進行匯總,建立手工檢索庫或計算機資料庫;“流”就是機械工業系統中的單位自發地利用庫內的信息,或組織交流、推廣庫內的信息。他認為,這四個基礎環節中“庫”是核心。
他認為,根據我國實際情況,信息系統基礎建設應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①改善信息資源的狀態,包括收集的數量、結構和布局,各地區和行業側重收集與本地區機械工業和行業相應的特色資源,建立機械工業信息資源中心;②編寫聯合目錄,為文獻資源共享創造條件;③發展文獻檢索刊物體系;④建立事實型和數值型信息庫;⑤建立跟蹤國內外先進廠家的技術檔案;⑥培養人才,穩定隊伍。經過周密調查,李永新提出要建立健全包括技術、經濟、人才、管理等信息在內的全國機械工業信息系統,必須分階段進行。即首先應建一個這樣的系統,從這個系統入手來進行,這個系統叫做“機械工業科技成果信息系統”。通過建好它,了解我國機械工業在做什麼。在得到部大力支持下,1983年“機械工業科技成果信息系統”率先在國內建立,並於1984年全面投入運行。此時它包含原機械部系統重點骨幹企業、部直屬大專院校、部直屬設計研究院、行業技術研究所、以及省、市、自治區機械工業主管廳局所屬的情報站、設計研究院所,總計1300個固定網員單位。每年產生科研、新產品、革新、技術引進等七大類信息近萬條,基本上反映了我國機械工業的水平、動態和發展趨勢。李永新這一時期通過撰文和做報告、講座等形式為提高該系統的服務水平,培養信息人員,增強管理幹部、科技人員的信息意識做了大量具體工作,足跡踏遍祖國的大江南北。
在他的推動下,機械工業部制定了《“六五”期間機械工業情報工作發展規劃》以及《“七五”期間機械工業情報工作發展規劃》,通過有組織地進行實施,機械工業信息系統整體力量不斷得到加強。
李永新建設信息系統的思想在全國科技信息界產生了很大影響。他多次在中國科技情報學會上發表論文,並在全國科技信息界最有代表性的學術刊物《情報學報》上撰文,闡述建立信息系統的戰略意義和具體方法,他的論點多次被其它專家學者引用,對於我國科技信息系統的發展,李永新是一位開拓者。
開拓出版及信息服務事業
李永新自1981年擔任所社的領導工作,此時恰逢我國經濟建設加快發展時期,科學的春天已經到來,這給出版及信息服務事業插上了騰飛的翅膀。李永新帶領廣大出版及信息服務工作者,抓住有利時機,以服務為宗旨,從科技、經濟、管理全方位提供高水平的信息服務;從完善現代化服務手段、提高人員素質,“硬”建設和“軟”建設兩個方面,使所社的基礎建設上了新台階。
在服務方面,80年代所社為配合機械工業全面規劃,產業政策的制訂,組織編寫了《國外機械工業基本情況》、《國外機械工業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水平及與國內外水平對比》、《機械工業科技發展預測評價》、《2000年機械工業發展戰略研究》、《新技術革命與機械工業》、機電工程新技術基礎叢書等;編輯出版了《日本機械工業80年代展望》、《日本政府是如何促進機電工業發展的》等書;組織對機械產品品種進行了全面清查和水平分析,出版了《產品清冊》,提出了水平分析報告;編輯出版了節能產品樣本,配合大型成套設備的研製生產,編繪出冶金、化肥成套設備圖冊和掛圖;組織編寫了《60項成套設備國內外水平對比》、《12項大型成套設備水平分析》;攝製了一系列錄像片;配合技術引進和機電產品出口,編輯出版了《技術引進講義》、《發展中國家聘用諮詢專家手冊》、《機械出口論》、《機電產品出口研究》、西方及東歐各國機械工業情況等一系列研究報告、講義、教材、手冊、圖書;舉行多次報告會、專題講座;建立了引進項目信息系統,定期發布項目彙編,並建成計算機信息庫;為擴大出口,派人赴日、美、澳及國內各口岸海關進行大量調研,並寫出一系列專題報告;配合機械工業管理現代化,先後出版了供管理幹部學習的機械工業知識叢書、《質量管理入門》、《工業企業質量管理基本知識》、現代管理譯叢、國外現代管理初級讀物等近百種,參預了日本專家來華推廣全面質量管理工作;多次組織講授預測、決策、價值工程、技術評價等;配合科研攻關、新技術推廣、技術轉讓、專利工作,舉辦各類展覽會、展銷會、培訓班等。
在搞好各種服務的同時,在李永新的精心領導下,機械工業部科技情報所、機械工業出版社的基礎建設、業務建設也得到有力的加強。1985年建立了國際信息在線上檢索終端,可通過通訊衛星對歐美數百個信息庫直接進行對話式信息檢索;1981年和1986年先後安裝了HP-3000/Ⅲ、HP-3000/68型計算機,外存容量達3200兆位元組,具備了建立在線上檢索信息庫的條件;1984年建立錄像系統,1987年錄像設備從專業級上升到廣播級;1984年到1987 年投資數百萬美元建成了英國蒙納系統的計算機雷射照排生產線,和以日本設備為主的從電子分色到四色膠印的彩印生產線;1988年一座1.6萬平米、包括圖書館、計算中心、報告廳、展覽廳的信息大樓建成。
為了提高業務水平和人員素質,從1982年起至1988年,所社派往德國、香港、日本、英國、新加坡、美國、加拿大進行出版、信息業務考察,參加學術會議的人員、留學生、進修生、訪問學者80餘人次,並通過接待國外出版信息同行來訪與數十家國際著名出版、信息單位建立了業務聯繫;1985年開始,定期參加法蘭克福國際書展;1986年,開始用英文出版年鑑、會議論文集、文摘、學報、企業名錄等,使所社的知識信息成果開始走向世界。1984年以來,接受加拿大發展與研究中心(IDRC)在MINISIS軟體方面的援助並進行合作;1985年共同開發了漢化MINISIS軟體,已在新加坡、香港等地採用;1987年起受IDRC委託,建立中文MINISIS技術研究中心,為所有中文MINISIS用戶提供培訓和技術服務。所社的計算機軟體技術也起步走向世界。
在朝著創國內第一流的出版、信息中心這個目標邁進的征途上,機械工業部科技情報所、機械工業出版社不斷發展壯大,李永新的設計、創作以及理論聯繫實際的思想和方法、開拓性的實踐與探索,已成為出版、信息事業寶貴的財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