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宗祠(福建省廈門市李氏宗祠)

李氏宗祠(福建省廈門市李氏宗祠)

李氏宗祠始建於明初的的中國祠堂建築,屬於中國祭祀祖先和先賢的場所。清代、民國及1985年均曾重修。清雍正、乾隆年代,兌山李氏十四及十五世開始遷入台灣台北蘆山等地,繁衍成為台灣著名的蘆山李氏。位於福建廈門市集美區兌山村,是廈門涉台文物之一。宗祠坐西南朝東北,建築面積200平方米,為兩進一天井式結構。宗祠內供奉開基祖李仲文及各位祖先的牌位。宗祠是凝聚中國血緣和感情的紐帶,作為中國悠久歷史和傳統文化的象徵與標誌,具有無與倫比的影響力和歷史價值。

據《兌山李氏家譜》記載,李氏先祖唐末隨王審知入閩。南宋理宗時,兌山李氏開基祖李仲文約由同安仙店遷入。兌山李氏人才歷來輩出。馬來西亞拿督李雅和、抗日誌士李友邦、國民黨二十八軍軍長李良榮等,均是兌山李氏的後裔。他們的畫像,被宗親們視為家族榮譽掛在宗祠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李氏宗祠
  • 著名景點:堯頭古鎮
  • 始建於:明初
  • 所屬中國祭祀祖先和先賢
  • 建築面積:200平方米
簡介,現狀,地圖信息,

簡介

李氏宗祠始建於明初的的中國祠堂建築,屬於中國祭祀祖先和先賢的場所。清代、民國及1985年均曾重修。清雍正、乾隆年代,兌山李氏十四及十五世開始遷入台灣台北蘆山等地,繁衍成為台灣著名的蘆山李氏。位於福建廈門市集美區兌山村,是廈門涉台文物之一。宗祠坐西南朝東北,建築面積200平方米,為兩進一天井式結構。宗祠內供奉開基祖李仲文及各位祖先的牌位。宗祠是凝聚中國血緣和感情的紐帶,作為中國悠久歷史和傳統文化的象徵與標誌,具有無與倫比的影響力和歷史價值。
據《兌山李氏家譜》記載,李氏先祖唐末隨王審知入閩。南宋理宗時,兌山李氏開基祖李仲文約由同安仙店遷入。兌山李氏人才歷來輩出。馬來西亞拿督李雅和、抗日誌士李友邦、國民黨二十八軍軍長李良榮等,均是兌山李氏的後裔。他們的畫像,被宗親們視為家族榮譽掛在宗祠里。
另有一處李氏宗祠歷史悠久,位於陝西省澄城縣堯頭鎮。
2006年5月,堯頭窯及手工製作工藝被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7年6月,經國家文化部確定李義倉為該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並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226名代表性傳承人名單。如今,越來越多的學者、攝影師、媒體人以及旅遊愛好者訪問堯頭古鎮,使這裡重現生機。
在堯頭古鎮有一大姓——李,李家人演繹了堯頭古鎮的傳奇色彩,如今的堯頭古鎮,有一座標誌性建築——李氏宗祠,已有數百年的歷史,2013年,由李家成功的企業家李對成、李紅衛、李忠信、李海倉、李和平等人集資翻建而成,氣勢宏偉、規模宏大。
堯頭古鎮李氏宗祠內李家人保存完好的家譜已有超過600年的歷史。

現狀

改革開放後,海內外宗親紛紛前來兌山宗祠尋根。1990年,台灣李氏族人回鄉尋根謁祖。馬來西亞拿督李雅和於1989年和1995年兩度率檳城兌山李氏鄉誼會族親回鄉謁祖省親,並先後集資90餘萬元捐建兌山國小教學樓等家鄉的公益事業。

地圖信息

地址:文青路與曾厝垵北路交叉口北50米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