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陽李氏宗祠

揭陽李氏宗祠

揭西縣大溪李氏宗祠是揭陽市文物保護單位,該宗祠祭典列入廣東省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從大園開基至今已420年。從大園置寨擴展到井美、井新、漁梁、東寮、大嶺埔、新樓、赤寨等鄉村,現形成大溪鎮。當地李氏人口有三萬多人,移居國內外的也有四至五萬人。堪稱源遠流長,瓜瓞綿延。400多年來,這裡人傑地靈,人才輩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李氏宗祠
  • 類別:非物質文化遺產
揭西縣大溪李氏宗祠是揭陽市文物保護單位,該宗祠祭典列入廣東省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大溪李氏宗祠位於揭西縣大溪鎮井美村,建於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占地面積1882平方米。共有十房八廳九天井。宗祠橫掛金山北麓,俯瞰榕江南河,屋脊嵌瓷鑲鳳,五彩繽紛;屋內雕樑畫棟,富麗堂皇。是潮汕地區一座保存比較完好、有地方特色和有代表性的宗祠,也是潮汕地區清朝以來不可多見的建築傑構。
宗祠大門兩邊各安一石鼓,該石鼓奇在座腳連帶門內的戶臼,一石刻制而成,為潮汕地區之罕見。門匾上方兩側,嵌著四幅石刻通雕圖案。除較常見的麒麟以外,其“月宮”、“寵賜”二圖特別精彩,人物、宮室、車輛、樹木、飛禽等構圖別出心裁,堪稱清代石雕精品。
進入宗祠內,從門樓到拜亭連中廳,到南北二廳,橫樑斗拱上的木雕美不勝收。木雕有浮雕、通花雕。其雕刻內容五花八門,包括花鳥、蟲魚、禽獸、動物、神獸、歷史人物故事等,每一幅圖案都是一件寶貴的工藝品。不少通花雕圖案雕工細、構圖美、層次好、立體感強。樹葉則薄如片紙,毛羽則柔似欲飛,花瓣卷合如真,花枝若接若斷,人物栩栩如生。
宗祠還有比較豐富的歷史人文內容,陳列有“狀元及第”匾、“金殿傳臚”匾、“文魁”匾、“武魁”匾、“歲進士”匾等。同時還保存了清代石碑刻五方,即《文軒公合族紀功碑》、《文韜公合族紀功碑》、《族眾禁碑》、《建蒸租紀功碑》、《族口叔祖仙祠紀》等。上面各碑記載了創居大溪和營造宗祠的歷史,對於研究潮汕地區的移民史,研究揭西地區的古代歷史、地理等,有較好的參考價值。
李氏宗祠祭典儀式十分隆重,至今傳承250年。每年農曆九月初九重陽日為祭拜日。除本土村民外,旅居海內外子孫均踴躍回鄉參加。採用潮汕宗祠傳統的行祭儀式。
李氏宗祠祭拜的一世祖李盈春(清泉公)開基創祖還有一段美傳。明朝萬曆(1590)年間,為避戰亂災荒,李盈春帶著妻子賴氏及三個兒子以及細弟李進春從福建省平和縣衙里村流落來到潮汕地區。有一夜寄宿廟中,李盈春夢中聽到其“灰公媽”對他說:“籮索斷,可安居”。次日,他們沿著榕江西上,繞過錢坑寨,來到匏靴嶺。見眼前一派平川,四面環山,宛若搖籃,一條大河,蜿蜒其間,勝似玉帶。沿河兩岸,竹林翠綠,一望無際,西側高山映著晚霞,閃金疊翠,風景這邊獨好。當晚借宿一民宅。明晨起來,只見裝衣物的竹籮四條籮索都被老鼠咬斷。一問地名,叫“大園”。李盈春高興地說:好呀,李植大園,定然根深葉茂。從此,李盈春便在大園搭起草棚,帶領家人,披荊斬棘,艱苦創業。有詩為證:李植大園韻事鮮,籮索咬斷屬傳奇。神靈福庇終是夢,全賴勤勞創新天。
從大園開基至今已420年。從大園置寨擴展到井美、井新、漁梁、東寮、大嶺埔、新樓、赤寨等鄉村,現形成大溪鎮。當地李氏人口有三萬多人,移居國內外的也有四至五萬人。堪稱源遠流長,瓜瓞綿延。400多年來,這裡人傑地靈,人才輩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