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興泉(民國時期盤踞在嶧山的土匪頭目)

李景全(民國時期盤踞在嶧山的土匪頭目)一般指本詞條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8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李興泉又名李鏡山、李景全,綽號李老八,滕縣山亭(今棗莊市山亭區)藤花峪人。曾是鄒縣保全旅旅長,盤踞嶧山的土匪頭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李興泉
  • 別名:李鏡山、李景全、李老八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籍貫:山東滕縣山亭(今棗莊市山亭區)藤花峪
  • 逝世日期:1950年11月
  • 職業:土匪
  • 主要成就:盤踞嶧山與日軍對峙八年
人物經歷,落草為寇,悍匪抗日,投靠國軍,公審處決,嶧山剿匪記,

人物經歷

落草為寇

李興泉又名李鏡山、李景全,李老八是外號。滕縣山亭(今棗莊市山亭區)藤花峪人。曾是鄒縣保全旅旅長,盤踞嶧山的土匪頭目。
李老八20多歲時跟隨劉桂堂(劉黑七)當土匪。日寇侵華前夕,任鄒縣保全旅旅長。

悍匪抗日

八年抗戰,他在嶧山住了八年。日本鬼子為了剿滅李老八,飛機、大炮都用上了。因坦克不能爬山,只好在山下圍困。激戰了七天七夜,才占領了制高點和洞頂一片李老八的陣地。李老八進洞,轉入地下。鬼子在西峰和洞頂上築好了碉堡,駐上兵,把所有已發現的洞口都用水泥封死,以為這樣一來,李老八的隊伍都得餓死在山洞裡了。其實不然,李老八的人白天睡覺,夜裡出洞下山搶劫綁票。就這樣,日本人看了他八年,他在山洞裡住了八年。抗戰勝利後,來了個國民黨的專員,封李老八為司令,並建立了鄒縣縣政府,同我縣政府唱對台戲。嶧山地形複雜,易守難攻。

投靠國軍

1945年前後,他自立山頭,糾集地痞流氓130多人,盤踞嶧山一帶,為非作歹,搶掠百姓財物。抗戰勝利後,又投靠國民黨,1946年1月,國民黨特務機關委任李老八為少校特務組長、“鄒縣工作大隊”大隊長,受“藍衣社”、“鐵血除奸團”團長鞏振寰領導,繼續潛伏嶧山,發展反動勢力,瘋狂進行反革命破壞活動。
李老八潛伏嶧山之後,隱姓埋名,率匪偷牛盜馬,搶劫財物。該匪幫擁有兩個分隊,配有機槍兩挺、長短槍近百支,每人四枚手榴彈。此外,國民黨吳化文部派來20餘人亦由李老八統一指揮。匪徒們每天上一次政治課,一次軍事課,由李老八和從蔣管區徐州派來的一名國民黨特務負責講課。外出活動多以班為單位,化整為零,分頭活動。匪徒按月發津貼,每人每月1200~1500元北海幣,外帶三盒火柴和五包香菸(50支裝)。這些費用和生活用品全靠搶劫民眾所得。當時,嶧山周圍民眾對李老八恨之入骨,曾編出歌謠傳唱:“李老八,大壞蛋,帶領土匪駐嶧山。又要米,又要面,還要銀元和大煙。布匹棉花他都要,乾草秫秸要成山。”
進入1946年5月,李老八匪幫開始明火執仗地猖狂活動,有計畫地對我黨政軍駐地、基層組織、革命幹部和民眾進行搶劫摸崗、策反和綁架、暗殺活動。據統計,僅1946年上半年,李老八匪幫就搶劫各種槍械30餘支,殺害區和村幹部76人,策動民兵叛亂5起,涉及109人,造成了30多個村莊的幹部有通匪行為。李老八匪幫的猖獗,使正在進行的反奸訴苦、減租減息運動受到了嚴重威脅和破壞,匪患成了鄒縣境內最大的公害。
1946年11月19日,魯南軍分區15團和鄒縣獨立團協同作戰,對李老八匪幫進行清剿。15團由嶧山之陰直搗匪巢,縣獨立團取道嶧山之陽插向頂峰,對李老八匪幫兩面夾擊。匪徒們拚命掙扎,頑固抵抗。15團和縣獨立團在強大的火力掩護下,奮力攀上懸崖峭壁,高喊著“打到山頂去,活捉李老八”口號向峰頂推進,槍炮聲喊殺聲震盪山谷。次日中午,縣獨立團和15團在嶧山之巔勝利會師。這次清剿,除李老八等少數土匪頭目逃竄外,其餘全部被殲滅。

公審處決

李老八從嶧山逃走之後,先跑到兗州潛伏養傷,之後繼續跟著鞏振寰為非作歹。1947年國民黨重點攻山東解放區時,李老八再次被委任為“鄒縣工作大隊大隊長”,瘋狂進行反革命活動。1948年李老八南逃。淮海戰役結束之後,他又接受國民黨特務機關派遣,陰謀潛入解放區繼續進行反革命破壞活動。1950年7月6日,李老八化裝成石匠進入沛縣胡寨村時,被抓獲歸案。經滕縣專署公安機關審理,於同年11月被執行槍決。

嶧山剿匪記

嶧山位於鄒縣城南十二公里,海拔五百五十餘米,方圓約十公里,懸崖峭壁,山勢險竣,磊磊巨石之下,有許多天然洞穴,且縱橫通達,深邃莫測,泉水常年不斷。該山周圍另有十多個大小山頭環抱,成眾星拱月之勢。戰亂年代的嶧山,成了兵匪草寇出沒盤踞的巢穴。
1945年10月18日,鄒縣城頭第一次播上了人民勝利的紅旗。廣大民眾從日偽的鐵蹄踐踏下解放出來,個個興高彩烈,揚眉吐氣。他們在中共鄒縣縣委和鄒縣民主政府的領導下,以主人翁的姿態,迅速開展起反奸訴苦、減租減息運動。1946年1月,國民黨特務機關委任慣匪李老八為“鄒縣工作大隊”大隊長,受“蘭衣社”“鐵血鋤奸團”團長鞏振環領導,帶回一夥舊社會的殘渣餘孽潛回嶧山,發展反動勢力,瘋狂進行反革命破壞。
李老八在鄒滕一帶早就婦孺皆知。他本名李興泉,又名李鏡山。滕縣山亭滕花峪人。25歲即跟大匪首劉桂堂當土匪,三年後,他收羅眾徒,自立山頭,盤踞嶧山一帶,千起架票、打家劫舍的勾當。後來,投靠了國民黨特務組織,被任命為少校特務組長,鄒縣縣大隊大隊長。從此,李匪便走上了死心塌地的反共道路。
李匪潛來嶧山後,最初只隱姓埋名,偷牛盜馬,搶劫財物。進入5月,他們愈加明火執仗地猖狂起來,開始了有計畫地進行搶劫摸崗、策反和綁架、暗殺活動。僅據上半年統計,李匪搶去我各種槍械三十餘支,殺害區村幹部七十六人,策動民兵叛亂五起,涉及一百零九人,發現三十多個村莊的幹部有通匪行為。李匪的猖獗,使反奸訴苦、減租減息運動受到了嚴重威脅和破壞,匪患成了鄒縣境內最大的公害。但由於嶧山險峻,地形複雜,土匪退可守,進可攻,擅於隱藏,進剿十分困難。縣委、縣政府只好組織力量,設伏兵於匪特出入的道口,等蛇出洞。後又採用更加隱蔽的地雷戰。9月5日,爆破隊在匪特出入的重要路口巧妙布雷,次日黃昏時分,下山的三十餘名匪特踏響地雷。死傷七人,其中炸死小隊長一人。9月7日,爆破隊又在另一路口埋了雷。8日夜,地雷爆炸,天明前去勘察,見滿地血跡,現場已被土匪破壞收拾完了。
李匪遭受上述打擊,不但毫不收斂,反而更加兇狠地殘殺我革命幹部和民眾。
為了殲滅李匪,鄒縣公安局根據上級指示,派偵察幹事孫立淮帶領吳振坦、孫發榮、羅祥瑞、鄭建銀等七人,日夜在嶧山周圍深入偵察。捉獲了李匪的兩名情報員,供出了李匪的把兄弟偽保長王西家,終於搞清了李匪的人員編制、武器裝備和活動規律。
李老八有兩個得力的左膀右臂:一個是王昭明,一個是何立之,均為血債累累的慣匪。嶧山李老八匪徒有一百三十餘人,兩個分隊,配有機槍兩挺,長短槍近百支,每人四枚手榴彈。此外,還有剛剛從日寇轉向國民黨的吳化文部派的二十餘人,亦由李統一指揮。這幫政治匪徒,每天上一次政治課,一次軍事課,由李老八和從蔣占區徐州派來的一名特務負責講課。外出活動多以班為單位,化整為零。
匪徒按月發津貼,每人每月1200至1500元北海幣,外帶三盒火柴和五包香菸(50支裝)。經費全靠搶劫民眾供給。當時,民眾曾編出歌謠傳唱:“李老八,大壞蛋,帶領土匪駐嶧山。又要米,又要面,還要銀元和大煙。布匹棉花他都要,乾草秫秸要成垛。”
11月初,我鄒縣公安局局長李文運和縣武裝部隋部長去軍分區,詳細匯報了李匪的情況,經研究決定,派十五團協助進剿。
11月18日,十五團指戰員冒著寒風,雄赳赳氣昂昂地開赴鄒縣,進駐嶧山後之野店。鄒縣武裝力量組成縣大隊,由公安局副局長田震任大隊長,進駐嶧山前之兩下店。次日拂曉,兩路大軍齊發。十五團由嶧山之陰直搗匪巢,縣大隊取道嶧山之陽插向頂峰,給匪以兩面夾擊。匪徒多系亡命之徒,拚命掙扎,頑固抵抗。我軍指戰員牢記黨和人民的重託,懷著對匪特的切齒仇恨,不避艱險,勇猛衝殺。他們在強大火力掩護下,奮力攀登懸崖峭壁,高喊著“打到山頂去,活捉李老八。”的口號向頂峰推進,槍炮聲喊殺聲震盪山谷。李老八妄圖憑險據守,站在山頭指揮。我炮兵瞄準目標,炮彈劃破長空呼嘯而去,恰好落在李匪身旁,一股硝煙騰起,李匪滿臉血污,只好帶著十餘名骨幹分子由暗道狼狽逃竄。
樹倒猢猻散。眾匪徒見無人指揮,頓時陣腳大亂,有的逃跑,有的投降。次日中午,我縣大隊和十五團在嶧山之巔勝利會師。這次清剿,斃匪八十餘名,俘匪五十餘名,繳獲機槍兩挺,各種槍械六十餘支,子彈及其他物資一部。
李老八潛伏在兗州養好傷,繼續跟著反革命殺人魔王鞏振環為非作歹。1947年國民黨反動派重點進攻山東解放區,李匪又被委為“鄒縣工作大隊”大隊長,瘋狂進行反革命活動。1948年李匪復又南逃,淮海戰役結束後,他又接受國民黨特務機關派遣,陰謀潛入解放區繼續進行反革命破壞活動。1950年7月6日,當其化裝為石匠進入沛縣胡寨村時,被我抓獲歸案。經滕縣專署審理,於同年11月執行槍決。至此,這個作惡多端血債累累的李老八,結束了反共反人民的一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