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碑

李斯碑

在碑刻如林的岱廟裡,最珍貴,最有價值的,自然是刻於公元前209年的秦代李斯小篆碑,此碑歷來被視為書法藝術的珍品,魯迅譽之為“漢晉碑銘所從出”其遒勁若虬龍飛動,其清秀如出水芙蓉,舉世矚目,堪稱瑰寶。現在李斯碑存於岱廟東御座內,我們今天能一飽眼福,目睹秦代書法藝術精品,的確是三生有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李斯碑
  • 別名:秦朝泰山刻石
  • 年代:公元前209年
  • 作者:李斯
釋義,背景,歷史傳說,李斯碑,

釋義

李斯碑也被稱為秦朝泰山刻石,形制似方非方,四面不等,材質堅硬。銘文總計144字,所刻內容“頌秦始皇帝德,明其得封也”,宣揚他統一天下的功績,表達治理國家的雄心壯志。不過可惜的是,當年碑上的刻辭早已在歷史的滄桑中一字不存,如今存留在世的李斯碑是秦二世胡亥命李斯寫下的。
公元前209年,秦二世胡亥也仿效其父東封泰山,於先前秦始皇刻石上加刻了秦二世詔書,共79字,刻在了李斯碑的背面,仍由李斯撰寫。全文為:
“皇帝曰:‘金石刻盡始皇帝所為也。今襲號而金石刻辭不稱始皇帝,其於久遠也,如後嗣為之者不稱成功盛德。’丞相臣斯、臣去疾、御史大夫臣德昧死言:‘臣請具刻詔書金石刻,因明白矣。臣昧死請。’制曰:‘可’”。大意是說:“二世皇帝詔書曰:‘此石刻乃是皇帝所為,刻辭中頌揚的都是始皇帝的功德。如今我承襲了帝位,而刻石中並沒有說明是始皇帝,恐怕久遠的將來,會被誤認為是後代皇帝的作為,以致與始皇帝的功德不符。’丞相李斯、右丞相馮去疾、御史大夫德冒死上言:‘臣等請求將此詔書刻在石上,這樣就明白無誤了。臣等冒死請求。’二世皇帝詔曰:‘同意’。”
這樣,一塊石碑就同時擁有了父子兩位皇帝的刻辭。時至今日,李斯碑上秦始皇的刻辭,除拓本外,一個字也見不到了;而秦二世的刻辭,也僅剩十個字,其中“臣去疾臣請矣臣”七字完整,“斯昧死”三字殘泐。
李斯碑是秦始皇封禪泰山的唯一保存實物,是泰山現存最早的刻石,更被世人譽為“天下名碑之最”,堪稱稀世珍寶。而碑刻上的李斯小篆,歷來評價甚高,其書體也一直被歷代學者視為珍寶。漢劉勰曾說:“始皇勒岳,政暴而文澤”。元代郝經在他《太平頂讀秦碑》中贊道:“拳如釵骨直如筋,屈鐵碾玉秀且奇;千年瘦勁宜飛動,回視諸家肥更痴”。魯迅更是譽之為“漢晉碑銘所從出”。其遒勁若虬龍飛動,清秀如出水芙蓉,足見其藝術魅力。
正因為它舉世注目,被視為珍品,才引來一段非凡的經歷。

背景

在中國無數的名山峻岭中,要說跟中國的歷史和文化聯繫得最深、最久的恐怕要數山東省的泰山了。泰山上漫山遍野大大小小的題字石刻就是最好的見證。據說泰山保留下來的歷代石刻就有1400多塊,成為奇觀。您知道在這么多題字石刻中哪一塊是年頭最早的嗎?那就是堪稱泰山石刻之首的碑刻--李斯碑。

歷史傳說

據說,此碑是秦丞相李斯奉始皇之命所刻,立於岱頂玉女池上,內容為頌揚秦始皇的功德。此刻石為四面環刻,三面為始皇詔,一面為二世詔(二世詔刻於公元前209年)。南向二世詔文7行,滿行12字。傳宋拓本為223字。明代嘉靖年間,為防止風蝕雨淋,移於碧霞祠東廡,到了清代乾隆五年,碧霞祠突然遭火,火借風勢,越燒越旺,結果把碧霞祠燒了個一塌糊塗,李斯碑也因之不翼而飛,下落不明,許多人都為之惋惜。到了嘉慶二十年,喜歡舞文弄墨的泰安新知縣汪汝弼到任伊始,就四處張貼告示,懸賞尋碑。不久,一位90餘歲的趙氏老翁,由家人攙扶來到縣衙,對汪知縣說:“知縣大人,在下是個瓦匠,以前在山頂修玉女池時,見過一截殘碑,不知是否是大人所尋之物。”趙氏老翁把碑的形狀、字跡,一一告知,說“當時被人扔進玉女池,望大人差人前往探查。”汪知縣聽了趙翁的介紹,已知十有八九是李斯碑,自然喜出望外,也不怕山高路險,便邀請前任知縣蔣因培一同上山,果然從玉女池中找到一截殘碑,沖洗後“臣去疾臣請矣臣”七字完整,“斯昧死”三字殘泐。確實是李斯真跡。於是汪知縣大加慶賀,在山頂造房興宮,於東嶽廟西築起精美的小亭,取名曰“寶斯亭”,以後又改為“讀碑亭”。安放之日,還舉行了隆重的儀式,重賞了趙氏老翁。光陰似箭,日月如梭,一晃又過了一十七個年頭。到了道光十二年,東嶽廟因年久失修,西牆在一場暴雨中塌倒,此禍殃及“讀碑亭”,碑亭被砸塌,就任知縣徐宗幹得知,忙差人從瓦礫中找出,將碑移到山下,放置於岱廟道院。光緒十六年,有一小偷看到人們將此碑視若珍寶,想必此物定值千金,便在一個風雨之夜將此碑偷走,事發以後,即任知縣毛蜀雲下令全城戒嚴,大索十日,終於在北關的石橋底下發現,重新置於岱廟。

李斯碑

秦望山會稽刻石李斯碑
秦望山原名秦柱山,為千燈悠久歷史的見證。吳壽夢時(西元前585年-前561年)海寇經常來騷擾,就在千燈浦西的秦柱山上建烽火樓。“秦柱山高不過二尋(註:古長度一尋等於八尺)廣不滿一畝的土堆”。屯兵守衛,秦始皇曾登此山的烽火樓祭海,因而秦柱山改名為秦望山。清乾隆十一年挖取該墩泥土建通裕社倉,嗣後民間建房均在此墩取泥。解放前夕烽火樓已無跡。後於2003年,恢復舊貌。在紹興正南約20公里處,古時又名南山.高出群山,為眾峰之傑.入境便見.峰頂無高木,因地迥多風所致. 始皇帝三十七年(公元前210),秦始皇"東秦槿頭.道度諸暨,大越.以正月甲戌到大越,留舍都亭"登臨此山以望南海,故名秦望山.南海即今曹娥江下游,<<史記.太史公自序>>有"少康之子,實賓南海"可證明. 不同地點方向也可以登此山馬園水庫邊,後嶺,濮塢,雲門也都可以登此山,此行選擇難度較低的路線.據“輿地廣記”記載:“秦望山在州城正南,為眾峰之極,始皇登之,以望東海”,故名。《水經注》記述“秦始皇登會稽山,刻石紀功尚在山側”。這山即秦望山。在會稽群山中也是獨傲翹楚的。海拔543.6米,周圍丘陵起伏,多條河溪發源於此。是會稽山秦望、法華、蘭渚、香爐、雲門、委宛等眾山的最高峰。有了一代大帝秦始皇與名相李斯的巡駕,使此山增加了不少歷史人文色彩,再冠以古越第一峰的名謂,使原本荒疏落未的山林平添了些許生機,時有探險掠奇、追古論今者攀登此山。能有幸追隨秦王贏政的足跡,在幾千年後的今天登上此山,夫婦所求,實乃人生一大快事!秦望山的鐘靈毓秀,也使它成為佛教弘法修行的道場勝地。千百年來,這裡曾有大小寺院上百,僧人眾多,其中不乏在佛教史上留下光輝篇章的名寺和高僧。至今依然能尋訪到許多寺廟遺址,青山空谷間留有許多高僧大德的足跡和靈骨舍利。.. 古往今來,尤其是唐朝一代,羅隱、李邕、蕭翼、薛據、皎然、白居易、陸亘、方乾等眾多騷人墨客,登臨秦望並留下金聲玉振,想來概與這種機杼和乖巧不無關聯吧。而對“書法之鄉”的紹興,李斯在秦望山巔留下的289字的小篆《秦會稽山刻石銘》(俗稱《李斯碑》),更是極為難得的瑰寶。
興民謠有“香爐總算高,不及秦望一層腰”,足可說明秦望的雄偉。而要真正品味秦望雄姿,只能親臨攀登。
秦望山西南山麓有石級,可循級而上。穿過山道旁錯落的山村,山道狹長,蜿蜒曲折,石級只稀稀拉拉地橫在山道上,屈指可數。山村盡頭,右側有一水庫,規模不大,而“小飛瀑”隨處可見,山道兩旁,則蒼松翠竹,瀟灑搖曳。及至石級連綿不斷地出現時,就會無暇欣賞道旁景色,必須攢一把力,一級一級地向上攀登,八百餘級,要想一鼓作氣登頂,確非易事,到後來,步履會漸趨艱難。不過,空氣的清新,會給攀登者以清醒的頭腦,懂得攀登秦望是有苦亦有樂,滋味還是不錯的。
走完石級,是崇福侯廟前的過廊。崇福侯廟已傾圮,但當年風貌猶依稀可辨:廟分兩層,前為三開間正殿,中隔天井,登數級石階至後殿,亦三開間,左右有廡廊、偏室,是僧侶棲息的禪房和生活用屋。查《越中雜識》中有崇福侯的記載:唐初越州總管龐玉,從太宗力戰有功,出任越州,威望甚著,惠澤在民。及卒,邦人懷之,祀為城隍神。後梁開平中,吳越武肅王錢鏐上其事,封崇福侯。南宋時,加封昭祜公,進忠應王。崇福侯即紹興府城隍神,立廟於秦望山腰必有緣故,只是無碑文可考。
登秦望山,到此僅只“攀”的開始。要上山巔,一無石階,二無山道,而要在比人還高的柴蓬茅草叢中找出一條鳥道來。山即崎嶇陡峭,路也高低莫測,而且高山上即使晴天也會有霧嵐,除要披荊斬棘外,還要淋露沐霧,艱難前途可以想見。這鳥道時斷時續,有時依傍懸崖峭壁,有時又會碰到陡坡如滑梯,人無立足之處,得賴雙手攀住樹幹草根,一步一步地爬拉而上,鑽在比人還高的草木叢中,如入迷宮,一腳踏下去,是窖、是坑、是石、是土、是樹根、是枯草敗葉,既看不見又摸不著,只能踏到哪裡算里,聽其自然。偶爾鑽出密叢,得一方寸天地,迎面涼風襲來,沁人心肺。此等情趣,非親歷其境者是享受不到的。
登上秦望頂約需二小時。峰頂方不過十餘步,怪石嶙峋,春日杜鵑遍地,這就是“越中杜鵑首推天衣”,以色白如玉,花纓如簇而著名的“天衣杜鵑”。“會稽刻石”相傳在此,而《越中雜識》中是這樣說的: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東巡會稽,刻石紀功,丞相李斯書之,取錢塘岑石刻文,石長丈四尺,廣六尺,立於越東山上。文以三句一韻,字四寸,畫如小指,是小篆字。南梁時,竟陵王蕭子良守會稽,率僚屬登山見碑,眾誤以四句一韻讀之不竟,而使主簿范雲讀之乃竟,王以是器重范。此碑在梁代尚在,文也無恙。
南宋紹興以前,字雖泐而石猶如故。而今存紹興文管會的是元至正初,紹興路推官申屠?以家藏舊本摹勒於府學稽古閣者,原刻石已佚。如果哪一年有攀登秦望者重新發現這塊2000多年前的名碑,恐怕將會引起海內外的巨大轟動呢。
過去,秦望山上還有龍池、書法聖地雲門寺、中國三論宗祖庭嘉祥寺、佛教聖地法華寺天衣寺等勝跡,出幾處處還是浙東唐詩之路的重要組成部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