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宜民

李宜民

李宜民(1704-1798)字丹臣,號厚齋,祖籍臨川縣溫圳楊溪村(今屬江西進賢縣溫圳),寄籍廣西桂林清代著名鹽商,享有“臨川李氏”盛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李宜民
  • 別名:李丹臣,李厚齋
  • 國籍清朝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廣西桂林
  • 出生日期:1704年
  • 逝世日期:1798年
  • 職業:商人
概述,簡介,

概述

李宜民,字丹臣,號厚齋,祖籍臨川縣溫圳楊溪村(今屬江西進賢縣溫圳),寄籍廣西桂林。清代著名鹽商,享有“臨川李氏”盛名。李宜民生於康熙四十三年(1704)十月二十一日,少年喪父,生活無著,寄居在舅舅家,長大後即到湖北學習做生意。因小本經營,難以維生。當時本地有部分商人外出廣西、貴州雲南等邊遠省份販運經商,李宜民亦於康熙末年攜筆一支、傘一柄轉道桂林,初以替人代寫文字書信為生,憑著一筆工穩秀致的歐體字和精確無誤的計算特長,逐漸贏得了人們的好感和信賴,並因此結識了幾位朋友。後稍有積蓄,即與朋友往來於桂南太平府(今崇左縣)土司地區進行販運,途中遇瘴毒,其他五人皆染病而亡,獨李宜民倖存,遂耗盡全部積蓄,將亡者靈柩運回桂林安葬。

簡介

李宜民以他的幹練機智和助人為善的品質,為官府所賞識。官軍清剿貴州古州(今榕江)一帶苗酋時,急需軍餉,郡官求助於他,解決了燃眉之急。雍正時,清政府兩廣進行鹽法改革,將食鹽收歸官賣,各地設立崇運司。當地官員認為宜民辦事老成練達,能與官府合作,委託他協助辦理有關事宜。後來,桂林、柳州潯州(今桂平)、太平鎮安諸府的官鹽運銷均由其主持。乾隆二十三年(1758),朝廷複議取消食鹽官賣,召商運銷。二十五年,廣西官府奏請將鹽由官改商運。但商人心存疑慮,無人敢應,最後推舉李宜民牽頭承辦。經其周密計畫,測算出官、商所得利益,組織百餘艘船舶在江河海上進行運輸,保證了食鹽的供應。後來官府增加鹽引課賦,原合作商人紛紛退縮,由李宜民獨資運銷,致富百萬。在承辦鹽運銷售中,李宜民與官方來往甚密,州縣曾聘他為掌書記、管文書,遂由一個私商演變成官商。後其侄李秉裁也到廣西,李宜民令其督理梧州鹽業,“刷弊杜私,深賴其力”。
李宜民在廣西一帶經營鹽業達數十年,由一個貧寒商販,發展成擁有家財萬貫的官商,是雍、乾時期廣西有名的巨富。臨川李氏的一支,自李宜民起,在桂林世代繁衍,終致成為“富比王侯,園林半城”的鼎食望族。但他不忘貧窮時的窘境,致富後樂善好施,認為“物聚必散,天道然也。且物之聚,怨之叢也。苟不以善散,必有非理以散之者”。於是,他捐資修葺祖祠,購置義田,修建學校和公共場所,經常寄銀兩接濟親族中窮苦者,對無力婚嫁、孤寡無依之人,給予鼎力相助。乾隆十九年(1754),廣西梧州發生大疫,他解囊收殮那些荒郊野外的死者,並作好標識,以便死者親屬認領。此外,還在桂林修建學宮,接受那些長期旅居在桂的鄉人子孫攻讀詩書,並送其返鄉參加科舉考試。乾隆五十五年(1790),捐千金重修被大水衝垮的雉山太平橋,並改名為“長寧橋”。五十七年,又捐資五千多,倡議修復桂林隱山東麓的僧舍——華蓋庵,並將《金剛經》、《大悲咒》等佛經刻石嵌於佛堂內壁上,塑觀音大士和十六尊者像供於寺中,並撰《華蓋庵碑記》以記其詳。五十八年,對年久失修的開元寺虞山舜廟進行修繕,並建大廈為厝殯所,由僧徒掌管。他的這些善舉為人們所稱讚,1997年版的《桂林市志》為其立傳。
李宜民在中年時因過度勞累,身體漸漸不支,60歲後忽生新牙,紅光滿面,返老還童,智力增強,身體健朗,活到95歲。有子五人,孫十餘人、曾孫數十人。其子李秉禮、秉綬分別官刑部江蘇司郎中,工部都水司,不久均辭官返回桂林,以詩畫著稱於時。李家第三代中的李宗瀚於乾隆五十七年(1792)考中進士,官至工部侍郎
李氏家族在桂林詩、書、畫界都有一定的名氣:李宜民擅長書法;子輩中,李秉禮善作詩,李秉鉞善書畫,較拿手的是篆書、隸書、山水畫;李秉銓以畫墨蘭聞名;李秉綬擅畫,尤以畫蘭竹最有名;第三代中李宗瀚的書法是李家的一絕,李宗涵、李宗溎、李慧在書畫方面也有一定成就。因此,史書稱“李氏一門風雅,為當時桂林之冠”。 其中尤以李秉禮、李宗瀚、李秉綬成就突出,最具影響,並稱“詩書畫三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