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友適

李友適,字南宮,明大學士李文達公後。十四世祖茂自鄧州遷濟源。祖紹周以進士擢翰林,晉階御史。父珣由湖北縣令,歷任山東按察使司,崇祀名宦。少穎悟,博極群書,得經腴史液,去其糟粕,作詩古文辭,字字有圭稜,不喜平衍。後起之秀,多出其門。有周肅雍者,得先生指授,舉鄉試第一。科第則淹滯於己,屢試屢躓,終於明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李友適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性別:男
人物生平,相關說明,

人物生平

初侍親楚南,值苗民不靖。烽煙羽檄,日夜驚心,能仰體親意。襄理簿書,一切徵調遣發及籌餉濟軍,悉權其輕重,度其緩急,恤其勞苦。軍中兜鍪士鹹曰:“安得此佳公子耶?”
乾隆四年(1739),丁母艱,哀毀欲絕。父命食,始粥;父命酌,始水。逾年,又丁外艱,孱孱骨立,殆甚於前。及扶櫬旋里,經營葬事,悉合禮法。處諸父昆弟,敬以和,長幼有序,秩然藹然。
歲辛巳(1761),濟、湨、溳、瀧,同時漲發,邑受災。邑令張造門乞襄理賑務,杜胥役有侵冒者,遂毅然赴約。清戶口,衡遠近,無濫,無遺,無守候。並出己資,助公賑所不及。邑有大興作及義舉,力任之,人人敬服。卒之日,邑中父老鹹嚄唶曰:“若人不顯達,年復不永,必食報於其後人也。不然,無天道矣!”卒後,以子師舒貴,敕贈儒林郎翰林院[1]編修,晉贈朝議大夫直隸天津府知府,例贈中憲大夫天津河間兵備道。
劉大觀論曰:“玉水方流,璇源圓折。古名宦之後人必嶔崎。先生能讀書,不能署名榜尾,為文章吐氣,厄於命也。其分親憂於兵燹矢石之中,佐縣令恤災黎於飢鴻布野之際。科第中如是者,蓋寥寥也,甚矣!書不可不讀,能讀書而不能用,猶之乎不讀。”

相關說明

[1]翰林院:官署名。明代始將修史、著作、圖書等事務並歸翰林院,正式成為外朝官署。清沿明制設翰林院,掌編修國史,記載皇帝言行的起居注,進講經史,以及草擬有關典禮的檔案;其長官為掌院學士,以大臣充任,所屬職官如侍讀學士、侍講學士、侍讀、侍講、修撰、編修、檢討和庶吉士等,統稱翰林。其在南書房行走者,一般皆為翰林出身,官銜稱南書房翰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