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兵(中國雪山畫協會主席)

李兵(中國雪山畫協會主席)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75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李兵,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 一級美術師,四川省文聯黨組副書記、副主席,四川省西部中國書畫院院長。系中國水墨西域雪山畫法創始人。

人物簡介,評說,

人物簡介

男,祖籍浙江寧波,1963年生於四川成都,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國雪山畫研究會主席,西部中國書畫院院長、四川省美術家協會理事、成都市美術家協會理事、四川省文聯黨組副書記、副主席。獲中國書畫報、中國國畫家協會“中國書畫百傑”稱號畫家。2008年12月被文化部藝術人才中心推舉為“影響中國的100位藝術大家”。2009年6月被中國行業發展研究中心評選為“中國藝術風雲人物。李兵在繼承前人“留白法”畫雪技巧的基礎上,將傳統技法的長斧劈和短斧劈(大、小斧劈)相結合而成“塊斧劈”,成功探索創造出了 “雪皴法”、 “擠白法”等獨特技法,使自己的繪畫藝術語言自成一家、獨樹一幟,成了當代中國水墨寫實領域開疆拓土的畫家,從而開創了聞名海內外的西域雪山畫派,被畫壇譽為“李雪山”。t他的雪山畫曾經先後兩次獲得全國性展覽金獎,其作品被國家博物館、日中友好協會、泰王國欽賜淡浮院(泰國國家博物館)和澳門特區政府及特首何厚鏵先生等收藏。2004年獲“中國書畫百傑”殊榮,是川渝乃至全國最具代表性的青年實力派國畫家之一,正受到國內外收藏界追捧。
西域雪山畫創始人李兵西域雪山畫創始人李兵

評說

壁立千峰山河壯雪域萬里入畫來
- ---------畫家李兵的藝術淺析
□ 朱學才 向仕才
李兵,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國文藝家書畫院副院長、四川省文聯黨組副書記、副主席,四川省美協理事、西部中國書畫院院長。他的西域雪山題材作品充滿個性、充滿內涵、充滿思想性和民族性,既繼承了傳統精髓又富有自主創新精神。尤其是他把自己獨創的“塊斧劈”皴法和“擠白烘染”畫雪技巧與嚴謹認真的創作理念統一在了筆墨、構成、設色和意境中,使其雪山畫作品充滿了地域特色和民族精神,在格調和形態上詮釋了中國繪畫的變革規律,開創了冰雪山水畫的新篇章,創立了中國水墨西域雪山畫的新體系,在筆墨語言和畫風上自立一體、自成一派。
李兵
李兵先生的水墨雪山畫作品充滿國粹特色、富有中國氣派,是繼承傳統和自主創新相結合的典範。他的用墨、用色超凡脫俗、恣情揮灑,把傳統筆墨與自然物象以及自身感悟都鮮明地展現在了宣紙上,既隨意寫景,又以景造意,法自然而不刻意雕飾,創作出的作品不僅力量雄健、氣勢恢宏,而且清爽淳樸、境界高遠。
-----中國美協理事、四川省美協主席 阿鴿
唐代張璪提出“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的主張後,立即成為山水畫的重要理論並被後來者推崇,尤其是經過五代兩宋畫家的具體實踐,傳統水墨山水畫的主要皴法得以基本確立,並經過元代洗禮升華,在明清之交正式成為文人畫的正宗圖式。
曾在康藏地區工作的李兵,利用閒暇時間十年如一日地讀書、看山、作畫,在追求手不停揮、目不停視、心不停思的“求道”境界下,一直思考、探索中國水墨在表現西域雪山上的技法突破。他向授業老師黃純堯請教,聆聽李文信、姚思敏、唐允明、錢來忠等先生教誨,並請求劉大為、尼馬澤仁、楊長槐等諸位先生指點迷津。他一次一次走進草原、走近雪山,看著銀色的雪山隨著太陽、天空、雲彩的變幻和從早到晚的時間推移,時而金燦奪目,時而銀光揮灑,時而騰雲撥霧,時而身披紅霞,自己仿佛就在仙境中倘佯,盡情地接受著大自然神奇造化的啟迪。那千里雪原、滾滾松濤,那繁茂草地、奇峰峻岭,那層巒玉色、璀璨金秋,西域大地的厚重也一次次撞擊著他的心靈,讓他每一次都會有不同的體驗、不同的感覺,不同的收穫,不同的升華。
李兵
日積月累,年復一年,生活的實踐,藝術的探索,李兵逐步認識到,創作西域雪山畫與畫其它山水畫一樣,需要正確解決“形與意”、“形與情”、“形與筆墨”的關係問題。筆墨及色彩要通過“形”來表現“意”和“情”,而並非為形造“形”。但“意”和“情”是抽象的,“形”卻是具象的。中國傳統水墨畫十分追求意象美,所以多具抽象性,但又不同於西方的抽象主義。其本質的區別在於中國畫不僅講求筆墨語言單純、簡練,而且更加注重整體和意境。西域高原集空曠、雄奇、博大、神秘於一體,在畫面表現上就需要兼具清爽、質樸、渾厚、大氣,無論尺幅大小,都應充滿力量和氣勢。這樣才能把西域雪山所蘊涵的精神實質融匯在筆墨之中,透過“形”表現出來。在構思畫面時就要注意經營積雪(留白)的布局和天地山川的空間層次,還要設計筆墨語言如何與畫面內容的變化相統一,特別是山形的變化和主次之間的統一。創作出的作品富有筆墨韻味又協調、 耐看,才是真正充滿情趣、充滿生機,彰顯中國氣派的好作品。
李兵(中國雪山畫協會主席)
因此,李兵在創作西域雪山畫時,十分注重用筆塊面與留白的結合、用墨與用色的結合、雪光與山體的結合、雪山與天空的結合。他作畫時一般是先大筆大墨地把大局布置好,再小心收拾用筆不周之處,然後用靈動的淡墨或淡彩皴擦點染,使畫面近看有質,遠看有形,粗看有勢,細看有味,畫中有意,畫外有情。在筆法上,李兵根據自己多年對雪山的觀察和無數次的摸索,以傳統皴擦法為基礎,在多次嘗試用長短斧劈皴和披麻皴結合的過程中總結提煉出了一種新的皴法——“塊斧劈皴”。
李兵(中國雪山畫協會主席)
在墨和色的運用上,李兵一般是濃、淡、乾、濕、焦並用,有時先用墨後著色,有時又墨色混用,積墨與積色、積墨與積水相結合,形成了獨特的“擠白”和“襯白”染雪法(留白法的具體表現),畫出雪山的架構後反覆渲染出積雪的厚重感和山體的層次感,通過墨色對比和光感輝映,使作品具有濃郁的西域雪山特色。在構圖方式上,他一般採用傳統的近濃遠談、近實遠虛的透視技巧,使整個畫面自然、豐富、和諧、統一,既展示立意精神,又營造直觀效果,力求體現畫由心生,境由心造的藝術魂魄。

李兵的畫富有強烈的的生活氣息,行筆靈動,粗細交錯,以粗為主;用墨擅長在乾濕濃淡之間變化,以濕濃為主;畫水則激流滾滾,畫雲則清幽漂浮,尤其是雪山畫,氣勢雄偉,又兼具秀雅之氣。。。。。。
----黃純堯
黃賓虹在《自題山水》中說:“畫之氣韻出自筆墨。”中國畫筆墨作為中國畫的表現形式手段,在廣泛的社會背景與藝術世界中構建其“物象流類”式的語義系統。它創造了“點如墜石”、“線如齧木”、“潤含春雨”之類的美學法則,以及承載這些美學法則的“畫如其人”、“人品即畫品”之類的文化心理學基礎,將純粹化的藝術精神,鍥入社會約定性與歷史延續性的發展。
李兵(中國雪山畫協會主席)
江山本如畫,內美靜中參。深諳中國水墨畫神韻的李兵先生,早年在康藏地區工作了十多年,那聖潔的雪山、蒼莽的林海、無垠美麗的草原和如雲朵般的牛羊,都深深的融化進他的筆墨。如果說在大多數畫家眼裡,筆墨只是以形寫神的手段,儘管他也可以同時是隨意流宕、涉筆成趣的高度自由展示,那么李兵的筆墨,則在“遺貌取神”的審美框架中,把手段與目標統一起來,而追求一種同構於“心象”的“墨象”融合。
在《蒼山放晴雲霧騰》中,他以獨到的水墨構成明快的光感,極大地提升了西部雪山在造型、色彩與肌理上的表現力。巍峨肅穆的雪山、婀娜輕靈的雲霧、迎風招展的經幡、清冽奔流的河水、蒼莽遒勁的林木。。。。。。他以寬廣的大視野,將雪域聖境的高潔、巍峨,通過水墨的靈動躍然表現紙上。他以紀實的筆法將西域雪山的冷逸美融入富有情趣的藝術美。他在雪山與莽林山石之間,強調雲霧的流動,浮動的雲朵和散游的朦朦煙霞,借著墨色的渲染或簡筆拖移,在黑白的對比中,光影的旋律中,即是到過雪山的人都從未感到,在相視的一瞬間,雪山竟如此的立體、真實、撲面而來,融入我們的呼吸與心跳,剛正之骨,浩然之氣油然而生。
如他的《天光雪嶺共從容》,遠方是雪山矗立,峰石突兀;其下,雲霧繚繞,林木深邃;近處,鵝黃嫩綠的小草爬滿山坡上石與樹的間隙,五色的經幡在雲霧與山石的繚繞出飄動,一灣剛剛融化的雪水還帶著的山的威嚴、雲的靈逸,衝破嶙峋山石,激盪著雪白的浪花,迤邐奔流而下。整幅畫面,高大雪山的靜態之美與雲霧飄逸、溪流奔涌的動態之美,林與石的灰黑凝重和草與幡的勃勃生機,頓時給人一種超塵脫俗的嫻靜之美。其左上方“一泄千里辭寒峰,滋養萬山草木蔥,風馬輕吟歌壯志,天光雪嶺共從容”的題畫詩,更是將一種恬淡、清幽的藝術情調描繪得淋漓盡致。整幅作品筆法取向的經典化、簡約化,與墨法取向的新穎化、複合化,構成真與幻、拙與巧、恆與變、靜與動的對立統一而存在的筆墨世界,從而形成了水墨雪山畫的瑰麗藝術。
李兵(中國雪山畫協會主席)
沒有什麼美,可以抵過一顆純淨仁愛的心。
------倉央嘉措
一幅好的作品,可以將畫家個人的品德修為、審美情趣,價值取向、創造歷程承載下來,剖白給天下或後人品讀。創作雪山畫和創作其他山水畫一樣,需要用真情去品味自然,用心靈去構思畫面,用充滿激情的筆去表現心中嚮往的美。李兵說:“不知是因為我曾在那片土地上工作、生活的時間長,還是因為那片土地上的美景讓我情有獨鐘,只要我一踏進那片土地,就有不竭的創作衝動。”無論是冬春時節的寧靜還是夏末秋初的熱烈,無論是白山黑水的晶瑩還是紅葉綠樹的鮮潤,在李兵眼裡,都有如詩、如歌的神韻,都是渾然天成的畫卷。因此,凡是看到或想起西域雪山的獨特風貌,他就會無拘無束、如痴如醉地沉浸在創作世界裡。
因為這份情感,他的筆墨世界隨著不同的畫面呈現出無窮變化。原先作為整體構圖顯得千篇一律的山山水水,如今擺脫了應物象形的羈絆,凸顯出筆墨世界中自為、自主、自由的全部蘊藏。點、線、面與水、墨、色,在這裡碰撞融合;筆力、筆法、筆意、筆性和墨色、墨法、墨趣、墨韻,在這裡糾結騰挪;如龍氣象、如雲變化、窕兮冥兮、惟恍惟惚的形象之網,在這裡張結、穿越、變化、衍展。。。。。。一幅畫與另一幅畫之間,一個形式單元與另一個形式單元之間,乃至一筆一墨的表現形態與另一筆墨的表現形態之間,都寓意著各不相同的即時效應,宣洩著不同的情感因素,或雄肆、或肅穆、或恬適、或壯麗、或如夢如幻、或力重千鈞。。。。。。 觀李兵的西域雪山畫,就如同品讀一部歌頌天地大美的史詩,那份對山川大地的熱愛、敬慕、虔誠,衝破一切心的藩籬,在藝術的天地自由翱翔。
潘天壽在《論畫殘稿》中說:“落筆須有剛正之骨,浩然之氣。輔以廣博之學養,高遠之神思,方可具正法眼,入上乘禪;若少氣骨,欠修養,雖特技巧思,偏才捷勁而成新格,終非大家氣象。”翻開《李兵西域雪山畫集》(人民美術出版社2012年出版),細細品讀李兵先生的畫,能清晰的從他筆意的中側方圓、線質的剛柔強弱、墨色的枯潤濃淡、形式的平仄合併等感悟到他所追求的藝術價值取向。他的雪山畫不僅給人一種天高地遠、出塵絕世的壯麗大美之震撼,還有那坦蕩皎潔、正氣凜然的人文情懷。從他一幅幅的作品中流淌出作者對祖國大好山河熾熱的赤子之情和不計較個人得失,甘於孤獨,絕不俗媚的藝術操守。
藝術及藝術家的本質意義在於其守護並推動的人文精神,不僅是社會歷史的存在,同時還是一種心理的存在,一種情感的永駐。李兵的西域雪山畫為我們打開一扇走進聖潔、寧靜、和美世界,回歸到生命本真的門,這也許是李兵藝術價值所在。
(作者系《精神文明報》執行社長和專題部主任)
李兵(中國雪山畫協會主席)
李兵(中國雪山畫協會主席)
李兵(中國雪山畫協會主席)
李兵(中國雪山畫協會主席)
李兵(中國雪山畫協會主席)
李兵(中國雪山畫協會主席)
李兵(中國雪山畫協會主席)
李兵(中國雪山畫協會主席)
李兵(中國雪山畫協會主席)
李兵(中國雪山畫協會主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