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伯謙

李伯謙

李伯謙,男,1937年2月10日出生,漢族,籍貫河南省鄭州市,1961年畢業於北京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1992—2000年任北京大學考古學系主任兼北京大學賽克勒考古與藝術博物館館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李伯謙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日期:1937年2月10日
  • 職業:教授
  • 畢業院校:北京大學
  • 籍貫:河南鄭州
人物簡介,社會兼職,人物成就,近況,研究領域,重要講話,

人物簡介

現任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北京大學中國考古學研究中心主任、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國考古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殷商文化學會副會長。參加和主持過河南偃師二里頭、安陽小屯殷墟、山西曲沃晉侯墓地等多處遺址的發掘。出版有《中國青銅器文化結構體系研究》專著,發表論文三十多篇。曾出訪美、英、德、法、日、韓等國和港、澳、台地區,參加學術會議和講學。1995年出任國家“九五”國家科技攻關重大課題“夏商周斷代工程”項目首席科學家、專家組副組長。正參與主持國家“十五”科技攻關重大項目《中國文明探源工程預研究》課題的工作。

社會兼職

李伯謙教授曾任北京大學考古系主任、考古文博院院長兼北京大學賽克勒考古與藝術博物館館長。

人物成就

李伯謙主要從事考古學理論與方法、青銅時代考古、古代青銅文化結構體系等的教學與研究。1996年起出任“九五”國家科技攻關重大項目“夏商周斷代工程”首席科學家、專家組副組長和“十五”國家科技攻關重大項目“中華文明探源工程預研究”主持人之一。

近況

李教授帶的最後一位博士已畢業,而現更多地是參加有關古文化研究的各種會議。如今年10月,參加徐水釜山文化研討會”、平頂山“河洛文化與姓氏文化研討會”、遼陽紅山文化研討會”、無錫“中國大運河保護與申遺”等。11月,參加青島“中國首屆漢畫像磚藝術節”,還將參加菏澤“歷史文化研討會”、鄭州“南水北調考古新發現研討會”、杭州“梁祝文化新發現研討會”等等。
2013年,受邀請擔任湖北隨州葉家山西周墓地考古發掘現場總指揮。

研究領域

1996年起出任“九五”國家科技攻關重大項目“夏商周斷代工程”首席科學家、專家組副組長和“十五”國家科技攻關重大項目“中華文明探源工程預研究”主持人之一。講授有《夏文化探索》等課程。
李伯謙

重要講話

李伯謙教授圍繞河南及臨境地區的重要考古發現,華夏文明是中華文明的核心,華夏文明是多民族文化不斷融合發展的結果,傳承、發展華夏文明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本保證等四個方面展開演講,既有很強的專業性又有很強的現實性。
李伯謙說,河南省舊石器時代的考古從建國以後發展得非常迅速,據不完全統計,發掘的舊石器遺址有好幾十處,比如許昌靈井、新密李家溝等,李家溝的重要性是發現了舊石器時代晚期向新石器時代過度的遺存。新時期時代可以列出很多重要的遺址,如裴李崗、仰韶、賈湖等。
講到華夏文明是中華文明的核心時,李伯謙說,中華文明是一個大概念,它也包括除了漢族之外的一些兄弟民族所創造的文化,我們現有56個民族,歷史上的民族就更多了,不同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在長期的共存發展過程當中,一步一步向前走,其中起領導作用的就是中原地區的華夏文明。中原地區的華夏文明是中華文明的核心,是任何其它地方不能取代的。
李伯謙教授從以下四點闡述了以河南為核心的中原地區的華夏文明是中華文明的核心。一是中原地區是中國現代人起源的發祥地之一。二是中原地區是最早進入文明門檻的地方。三是中原地區是歷代重要王朝建都之地。四是中原地區是一個文化的熔爐。李伯謙說,中原地區的文化是沒有間斷的,從整個歷史時期來看,外面來的其它族群到這裡都慢慢被中原文化所融合、同化。
在講到華夏文明是多民族文化不斷融合發展的結果時,李伯謙說,中原地區是多民族多文化融合、發展的輻輳之地,很典型的例子就是北魏的漢化。華夏文明的形成發展是長期以來各民族文化不斷融合、博採眾長、去粕取精的結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