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仙像(日本藏元代顏輝創作繪畫)

李仙像(日本藏元代顏輝創作繪畫)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李仙像》為元代畫家顏輝所繪,此幀現藏日本京都智恩院。

圖中的鐵拐李不同凡俗,微微昂著頭,拄著杖,盤腿坐在大石頭上。他留著濃濃的鬚髮,租露著胸膛,光著腳丫,雖然形貌粗陋,但咄咄逼人的目光顯示出一身正氣,形象肅穆,作者藉此表達出仇視權勢的強烈情緒。背景的描繪更襯托出鐵拐李的仙人之氣,冷峻的山崖下藤枝盤繞,飛瀑高懸,雲霧縹緲繚繞。人物衣物的線條以粗墨線為主,鬚髮等細節用細線勾勒,轉折有力,風格雄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李仙像
  • 元代:顏輝
  • 創作年代:元代
  • 材質:絹本
  • 畫作類型:淺設色畫
  • 規格:縱191.3厘米,橫79.6厘米
  • 現收藏地:日本京都智恩院
畫作內容,創作背景,藝術鑑賞,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畫作內容

圖中畫的是“八仙”之一李鐵拐,他作為疾惡如仇、匡世濟民的正義化身在民間廣為流傳,是人們嚮往美好生活的精神寄託。此圖表現李仙因觸犯天條被發配人間,此時謫期已滿,奉天使之命將回歸天界的一剎那,他蓬頭散發,衣衫襤褸,光著腳板,污垢滿身,背著懸掛一個酒葫蘆的行囊斜坐在石頭上,仰天而視。
李仙像
款識“秋月顏輝”:有“乾隆鑑賞”、“張則之”等收藏印九方。

創作背景

李仙即李鐵拐,為“八仙”之一。八仙的故事在民間廣有流傳,影響深遠。八仙疾惡如仇、普渡濟世的形象。正是人們生活在苦難中的精神寄託。傳說李鐵拐身材魁偉,早年入道,修真岩穴。有一次魂靈離魄(軀體)去赴會,七日後歸來,哪知軀體被弟子提前火化了,只得附在一個剛死掉倒在路旁的乞丐身上復生。這個乞丐蓬頭垢面,破衣爛衫,足跛貌醜,因而李仙也落得這個模樣。儘管他外貌醜陋,但卻法力高超,富有人情味,深受民間喜愛,是元明清畫家們常作的題材。

藝術鑑賞

此圖畫李仙身穿藍縷皂袍,光著雙腳,敞胸露腹,一頭亂髮,厚唇,雜須,側坐在山野的大石上,左腿擱於石邊,從而迴避了跛足的缺陷,可見畫家在構思時別具匠心。李仙身材魁偉,是一位堂堂的漢子:他仰首遠眺,白眼翻上,目光深沉,神情莊肅,鷹隼般銳勁的目光令人觸目驚心:右手扶住鐵拐,左手撐在腿上,一隻裝有仙丹的葫蘆懸掛在腰際,腳下畫有岩草,右側畫有陡峭崖壁,隱約可見。山腰雲霧繚繞,迷霧茫茫,山石的峻增,襯託了傘仙的剛強的性格:乍看此畫李仙的形象,蓬頭垢面,衣服破爛,外貌醜陋,但他內心善良,心靈美,富有人情味,深得人們的愛戴:兩者可說相得益彰,這是此畫的成功之處;此圖畫法,整幅畫筆法簡勁,風格雄奇、粗豪,對人物的衣褶、山石、藤草等用寫意筆法,較為粗擴,並且運用大塊面的水墨暈染,刻畫出皂衣、山石的立體感和質感:尤對人物的鬚眉、五官、濃髮的描寫,用筆精嚴,暈染得一絲不苟:尤其衣紋川線富於變化,肌肉略加暈染。讓人看到李仙的貌醜和內心美的完美結合而塑造起的高大形象,故此圖是我國人物畫發展到元代的代表作。

名家點評

上海博物館研究員凌利忠:圖中天空顯示出李仙的化身,此時此刻,他的神情極其嚴肅,在飽受了人間滄桑,深諳人世的悲苦之後,進行著理性的思考,善惡、美醜、真假、人間與仙界……一切的一切均在他責問的手勢、嚴峻的眼神中逐漸凝固、升華。佛像、佛經未必有佛,酒肆、茶樓未必無佛;人間、世俗有邪惡,天堂、神界未必都是歡樂,只有真善戰勝了邪惡,人間與仙界才不會有什麼區別。然而,李鐵拐經歷的種種磨難又使他神情更為嚴峻,思索著入世、出世的最後抉擇。

作者簡介

顏輝字秋月,生卒年不詳,約活躍於宋末元初,廬陵(今江西吉安)人。工書善畫,特別善於畫鬼。其畫風源出南宋劉、李、馬、夏一派,又由宋末梁楷、牧溪等名家中衍變,功力極深,據說在元大德年間(1297—1307)留有許多道觀壁畫。人稱其“筆法奇絕,八面有生意。”直到明末,還有許多畫家追慕其畫風。顏輝在日本影響尤其大,日本畫聖雪舟等楊就對其極為推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