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二口長城

李二口長城

李二口長城位於山西省大同市天鎮縣是明長城的一部分。是明嘉靖年間修築的,這段長城東面是李二口村,這些果園杏園也都是李二口村的。這條溝叫黑石崖溝,溝內有溪水出流,平常流量每秒約2公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李二口長城
  • 地理位置:山西省大同市天鎮縣
  • 修築年代:明嘉靖年間
  • 現存完整牆體:33.5公里
  • 隸屬:明長城一部分
簡介
歷史上,天鎮所轄地域一直是漢民族與北方蒙古遊牧民族相融相爭的地方。長城,作為一項軍事防禦工程,為邊防安定,開發屯田,保護通訊、商旅起到了巨大作用,在我們天鎮北川還有漢長城、北魏長城遺址,規模較小,牆體不存,僅留殘跡和基礎。現存比較完整的是這些明代的外長城。我縣境內明長城修於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全長68.5公里,現存完整牆體的有33.5公里。牆體多為土築,山嶺地段土石並築,多依山勢而定,一般高6到10米,寬5至8米。
面前這條長城是西自陽高縣十九墩村進入我縣的,它依山腳東來,經過水磨口、六墩、榆林口、化皮廟、牡羊口、石圐圙、薛三墩,到我們參觀的這一段轉北,攀二郎山,壓樺嶺,從紅土溝(樺門堡)下杏園窯、保平堡、西馬市,跨西洋河,接新平爾;然後一分為二,一支緣山樑北去,經木瓜墩折而向東,走雙山脊,越三角溝出縣境;另一支沿雙山腳東去,經二十墩、十六墩、八墩至平遠頭,接鎮口台出境。
自明嘉靖二十五年修築長城前後,還相繼擴建、增修許多堡寨烽墩,逐步形成和長城相匹配的城堡、烽、台相聯的防禦體系。這個體系長69公里。城牆每隔百米左右置一敵台,台高15米左右。沿長城分布有敵台134座,約500米置一座墩,另外還有大邊墩、二邊墩、腹里接火墩,每墩專設墩兵三五人,拔沙田四五十畝,耕種養贍,專司瞭望,平安或聞警,依規定燃放煙火相報,並放炮。凡邊口要隘,亦築牆砌垣,派兵防守,從縣境西到東,依次有水磨口、榆林口、牡羊口、李二口、張仲口、瓦窯口,那時還有磚磨口、董窯口等,這些口既是出入長城的通道,又是防禦要地。
長城依山勢起伏,因山脈蜿蜒。經歷近500年的風雨剝蝕和無數次的戰火硝煙,已經殘破斑駁,但是也有比較完好的部分。這張仲口到李二口再往山上爬的這一段,是現存較完整的土築長城,寬5至8米,高10米左右,城牆上還有垛口根基遺蹟。這一段長城爬山而上,運土艱難,但修築成功了,而且這樣的堅實壯觀,可以說是守兵將士艱苦卓絕、浴血奮戰的一個精神寫照!
沿著山腳,到李二口村一段土城牆,由西向東延伸直到瓦窯口村,原來長5公里,據傳說是一位將官進家裡喝了一碗水的功夫,士兵們就誤修出了這么長一段長城。實際是嘉靖年間,明長城往那裡修的一個決策問題的反映。起初,主張放棄山後新平至西洋河等地面,從李二口、瓦窯口直修到永嘉堡。後來認為不妥,重新劃定長城走向,將山後的也納入長城之內,才往山上修到新平堡、新平爾直到宣化府桃溝。所以才出現誤修一段的事實。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