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墓

朱自清墓

朱自清(1898.11.22—1948.8.12)原名自華,號秋實,後改名自清,字佩弦,現代著名作家。原籍浙江紹興,生於江蘇東海,後隨祖父、父親定居揚州。他的妻子名叫陳竹隱朱自清和其夫人陳竹隱的墓地的位置相對僻靜,位於大片的柏樹蔭下。

基本介紹

  • 本名:朱自清
  • 字號:佩弦
  • 民族族群:漢族
  • 出生地:江蘇東海
  • 出生時間:1898.11.22
  • 去世時間:1948.8.12
簡介,萬安公墓,行車路線,合墓,人物介紹,

簡介

朱自清墓在萬安公墓李大釗陵園東北方向。
朱自清多年來在清華大學、西南聯大任教。1948年6月18日,他身患重病,仍簽名《抗議美國扶日政策並拒絕領取美援麵粉宣言》,並囑告家人不買配售麵粉,始終保持著一個正直的愛國知識分子的高尚氣節和可貴情操。8月12日11時40分,病逝於北平,享年51歲。毛澤東曾稱讚他“一身重病,寧可餓死,不領美國的‘救濟糧’的‘骨氣’,表現了我們民族的英雄氣概”。其墓碑上刻“民國前十四年十一月二十二日生於東海,故國立清華大學教授朱自清先生之墓民國三十七年八月十二日卒於北平”。
朱自清先生墓地朱自清先生墓地

萬安公墓

公墓創始人蔣彬侯(字尊禕),浙江人,曾任北洋政府交通部司長。1918年,他將此地買下,認為此地風水很好,遂決定創建公墓。王榮光(字梓賢),原籍江蘇,學過建築,作過張宗昌的參謀和北京禁菸局第九分局局長,時任恒生營造廠經理。此人屬開明人士,以為中國喪葬制度急需改良。所以,當蔣彬侯找到他聯合辦公墓時,即頃其所有,全力以赴。1929年兩人聯合,王榮光出錢,蔣出地和房,開始籌辦公墓,1930年得到市府同意,萬安公墓正式成立。
萬安公墓創時之時地理形式圖萬安公墓創時之時地理形式圖
萬安公墓創始於1930年,占地130畝地處香山東麓萬安里一帶,地勢平坦,土地潤厚,原為清朝禁地,吳質生《香山名勝錄》“萬安公墓”條說:“以前,這地方叫蛇龜匯,因有積水潭,時產金紋丹睛龜和黑質紅章之蛇,體皆清秀,性也靈馴,因以為瑞。乾隆聞之,前往驗看,信然。欽天監謂:山川靈氣所鐘,故產此靈物,因為劃為禁地”。

行車路線

清明期間(3月22日至4月13日),為方便民眾前往萬安公墓李大釗烈士陵園進行祭掃活動,萬安公墓租用車輛提供免費班車服務。班車運行時間:7:30—15:00。班車運行區間為香泉環島和旱河路口之間。
北京萬安公墓地形圖北京萬安公墓地形圖
公交:360、714、630、698路萬安公墓站下車,北行1500米; 331、696、505、634、特5、運通112路站下車,南行1500米。

合墓

朱自清先生和夫人陳竹隱的墓地的位置相對僻靜,位於大片的柏樹蔭下。墓碑上,白色大理石上的黑字似重新描過不久。墓蓋上除了朱自清的生卒年月外,只寫著:“故國立清華大學教授朱自清先生之墓。”並沒有墓志銘。花叢之間,藏著“朱自清先生永垂不朽”的白色條幅。
朱自清和陳竹隱朱自清和陳竹隱

人物介紹

朱自清,現代著名散文家、詩人、學者、民主戰士。其散文以樸素縝密,清雋沉鬱、語言洗鍊,文筆清麗著稱,極富有真情實感。代表作《荷塘月色》、 《背影》 、《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等。
朱自清生於光緒年間,原名朱自華,字佩弦,號秋實。生於江蘇連雲港,江蘇揚州人,原籍浙江紹興人。1920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後來到清華大學任教。因三代人定居揚州,自己又畢業於當時設在揚州的江蘇第八中學高中,且在揚州做過教師,故自稱“揚州人”。
朱自清1912年入高等國小,1916年成功考入北京大學預科,1919年2月出版他的處女詩集《睡罷,小小的人》。1920年北京大學哲學系畢業。
1931年留學英國,漫遊歐洲,回國後寫成了《歐遊雜記》。並參加了拒絕接受美國救濟糧的活動,本來就是身患胃病的他更是虛弱不堪,終於在貧病之中逝世,年僅50歲。
朱自清的作品可分為3種:1、寫社會生活抨擊黑暗現實為主題的。2、主要描寫個人和家庭生活,表現父子、夫妻、朋友間的人倫之情。3、以寫自然景物為主的一組借景抒情的作品。
朱自清有著作27部,共長約190萬字,包括詩歌、散文、文藝批評、學術研究等。大多收入1953年開明書店出版的4卷《朱自清文集》。1988年,江蘇教育出版社對朱自清著作又一次全面的蒐集、整理、出版了6冊《朱自清全集》。朱自清雖在“五四”運動後開始新詩創作,但是,1923年發表的《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卻顯示出他的散文創作方面的才能。從此以後他致力於散文創作,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1928年出版的紀實性散文《背影》,使朱自清成為當時負有盛名的散文作家。他著名的詩集有《蹤跡》,散文集有《背影》《你我》、《荷塘月色》、《匆匆》等都是膾炙人口的名篇。
朱自清故居朱自清故居
毛澤東評價他為:“表現了我們民族的英雄氣概” 。
吳晗:“朱自清一身重病,寧可餓死,不領美國的‘救濟糧 ’”(《毛澤東選集》第4卷,第1495頁)我對這件事特別感到親切、悲憤。事隔十幾年了,讀到這幾句話,當時情景還歷歷在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