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體論批評

本體論是任何哲學都無法迴避的哲學前提、哲學基本立場或理論基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本體論批評
  • 外文名:Ontological criticism
  • 性質:一種哲學
  • 也稱:本體論
介紹,解釋,

介紹

哲學只有上升到本體論的研究層次,才能真正擺脫具體經驗的局限,校正具體科學的視差,在理論思維的最抽象層次上把握思維與存在或人與世界的本質聯繫以及這種聯繫產生、發展的規律。
哲學中的元理論或元哲學,亦可稱為形上學(Metaphysics)。古希臘哲學教師安德羅尼柯在亞里士多德逝世三百多年後編纂其著作時,將亞里士多德論述的超感覺之外的“存在的存在”之哲學著述匯集起來,編排在論述有形物體的"物理學"著述之後,並冠之以《Metaphysics》。此後西方人便將以超感覺、超經驗的“存在”或“本體”作為研究對象的最抽象的哲學稱作Metaphysics。直到16世紀後期,德國經院學者郭克蘭紐(1547-1628)才在其著作中第一次提出和使用了ontology(本體論)一詞。ontology來源與希臘文on(存在、有、英文譯為being),它比Metaphysics更能體現哲學這一學科特點,因而很快被接受。
後來,本體論和認識論分離,ontology在有些哲學體系中便成為哲學一個分支學科;而Metaphysics在各門具體科學不斷從哲學母體中分化出來的背景下,成為避開事物的發展變化及事物之間的聯繫而孤立、靜止地考察其不變本質的形上學的方法論。但在西方哲學中始終保留了形上學一詞本體論、元哲學之含義和用法,這才導致了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西方哲學中強大的“拒斥形上學”思潮和二十世紀中期以來的“形上學復興”。

解釋

眾所周知,ontology這個詞中的"on"在古希臘文中寫作"ov",在英文中則寫作being。按照通常的使用方式,在英文中,to be是系詞,在不同的語境中,它可以做各種不同的解釋。從哲學上看,它的最基本的用法有以下兩種:一是"是",如He is a student(他是一個學生);二是"存在",如He is(他存在)。to be的動名詞being解釋"存在者",指以個別的方式存在著的人和事物;而當being的第一個字母大寫,即以Being的方式出現時,則解釋"存在"。按照傳統的哲學見解。存在是一切存在者的總和,作為最高的種概念,它在邏輯上是無法定義的。?
關於存在問題的探索一直可以追溯到古希臘,但對這個問題引起普遍重視的卻是近代西方哲學。黑格爾在回顧哲學的發展時,曾經這樣寫道:"這種最高的分裂,就是思維與存在的對立,一種最抽象的對立;要掌握的就是思維與存在的和解。從這時起,一切哲學都對這個統一發生興趣。"(3)黑格爾在這裡說的"這時"就是指近代。在另一處,他以更明確的口吻指出:"近代哲學並不是淳樸的,也就是說,它意識到了存在與思維的對立。必須通過思維去克服這一對立,這就意味著把握住統一。"(4)黑格爾從絕對唯心主義的立場出發來理解存在問題。在他看來,既然存在是一個抽象的範疇,所以它本身就是思維的形式,質言之,就是思維,因而存在與思維的統一是不言而喻的。與黑格爾不同,恩格斯則從唯物主義的立場出發肯定了存在與思維關係的重要性。他寫道:"全部哲學,特別是近代哲學的重大的基本問題,是思維和存在的關係問題。"(5)在他看來,思維也就是精神,存在也就是自然界或物質世界。按照這種見解,存在就是存在者的總和,就是整個物質世界。?
在對存在、本體論及對近代西方哲學關於存在問題的見解做了一個簡要的說明之後,現在我們有條件來探討當代話語框架中的存在問題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