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花慢·西湖送春

《木蘭花慢·西湖送春》是元代官吏梁曾的詞作。這首西湖送春詞,上片從問花開始,接說春色三分已盡,而人生能幾歡笑,且莫尊酒相催。下片回憶西湖煙樹和醉酒送春情景。末以青樓好夢被無情風雨驚回作結。通篇俊邁流利,“拚一醉”三句,筆法尤為旋折。然而境涉頹唐,是其所短。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木蘭花慢·西湖送春 
  • 創作年代:元代 
  • 作品出處:《詞品》 
  • 文學體裁:詞 
  • 作者:梁曾 
  • 詞牌名:木蘭花慢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評論,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木蘭花慢
問花花不語,為誰落,為誰開。算春色三分,半隨流水,半入塵埃。人生能幾歡笑,但相逢、尊酒莫相催。千古幕天席地,一春翠繞珠圍。
彩雲回首暗高台。煙樹渺吟懷。拚一醉留春,留春不住,醉里春歸。西樓半簾斜日,怪銜春、燕子卻飛來。一枕青樓好夢,又教風雨驚回。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1、“問花”三句:唐·溫庭筠惜春詞》:“百舌問花花不語,低回似恨橫塘雨。”又,唐·嚴惲《落花》詩:“盡日問花花不語,為誰零落為誰開。”
2、“算春色”三句:化用蘇軾水龍吟·次韻章質夫楊花詞》:“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
3、幕天席地:以天地為幕席,比喻高曠的意思。語出晉·劉伶酒德頌》:“幕天席地,縱意所如。”
4、翠繞珠圍:形容豪華,又稱珠圍翠繞。馬致遠《一枝花·惜春曲》:“齊臻臻珠圍翠繞,冷清清綠暗紅疏。”
5、“彩雲”句:暗用宋玉高唐賦》所敘巫山高陽台雲雨事。高台,即高陽台。
6、青樓好夢:庾肩吾《春日觀早朝》:“繡衣年少朝欲歸,美人猶在青樓夢。”青樓,指妓女所居之處。

白話譯文

問花花不說話,為誰零落為誰而開。就算有三分春色,一半已隨水流去,一半化為塵埃。人生能有多少歡笑,故友相逢舉杯暢飲卻莫辭推。整個春天翠圍綠繞,繁花似錦把天地遮蓋。
回首高台煙樹隔斷昏暗一片。不見美人蹤影令人更傷情懷。拚命暢飲挽留春光卻挽留不住,乘著酒醉春天又偷偷離開。西樓斜簾半卷夕陽映照,奇怪的是燕子銜著花片仿佛把春帶來。剛剛在枕上做著歡樂的美夢,卻又讓無情的風雨聲破壞。

創作背景

大德元年(1297)—大德三年(1299),作者擔任杭州路總管,此詞當作於這一時期。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梁曾《木蘭花慢·西湖送春》詞,並沒有嚴格按照上片寫景、下片抒情的路數來寫,反倒即景生情,情景交融,寫出了對春景極力挽留又無力挽留的情緒變化。
“問花花不語,為誰落,為誰開?”以問句開頭,語義顯豁。開篇是發問的動作,後雨句是問的內容。其實作者心中是有數的。
“花開花落”,“總賴東君主”。眼下的情形是,十分春色,僅餘三分。就是這三分春色,也將一半隨波而逝,一半化作塵埃。良辰美景,如此難留。人世難逢開口笑。一旦好友相遇,乾脆浮一大白,盡情享受這美好時光好了。白天不妨以天地為幕席,喝個痛快,更有妓女勸酒,沉醉春風。作者問花不語,逢酒必飲,看起來十分放浪佻達,但細細品味,好像仍有抱負不得施展的抑鬱隱含其中。畢竟殘春、流水、塵埃的意象,是無法讓人變得鬥志昂揚的。“幕天席地”、“翠繞珠圍”的場面,熱鬧倒是熱鬧,但未必能排遣愁懷。
詞的過片以時間為軸,繼續描寫詩人的感受。開頭通過“彩雲”暗高台,“煙樹渺吟懷”,來提示時間已悄然流逝。分明是觸景生情,傷感春暮,頻頻舉杯,開懷痛飲。但找了正當的理由:作者拼一醉不為別的,只為了將春留住。結果入喝得爛醉,春天居然偷偷溜走了。“醉里春歸”,極言佳期易逝,不過一場宴飲功夫,就送走了春天。此時夕陽欲墜,燕子已紛紛歸巢。白日有妓女陪酒,夜裡有妓女伴眠,是當時文人的習慣作法。可惜“青樓好夢,又教風雨驚回”。好端端的夢境被風雨打破。暗喻出作者表面放蕩不羈、自甘沉淪,實際上還是渴望有所作為,有所進取的。不然完全可以沉醉在溫柔鄉里,一直睡到東方既白。這裡“風雨驚回”,不妨認為是紀實,但也流露出作者的某種企盼。
全詞的情緒變化有耐人尋味之處:上片主張“但相逢、尊酒莫相推”,是基於“人生能幾歡笑”的前提,堪稱豪放。待到“拼一醉留春,留存不住,醉里春歸”。已見無奈,已覺傷感,直到“一枕青樓好夢,又教風雨驚回”,則不僅是傷感,而且是悲哀了。留春不住,可嘆天意,青樓夢醒,叫人不堪。字面上沒有失望,傷感的意思,而風雨驚夢的細節,還是泄露了作者好夢難圓的惆帳。這其間,不光包括對春光易逝的嘆惋,也應包含對自己壯志難酬的無奈。

名家評論

楊慎詞品》:“此西湖送春詞,格調俊雅,不讓宋人手。”

作者簡介

粱曾(1242—1322),字貢父,燕(今河北)人。少好學。元世祖中統四年(1263),薦為中書左三部會史,累官淮南路總管,曾兩次出使安南。至元間累擢兵部吏部尚書元仁宗皇慶年間,拜集賢侍講學士。晚年寓居淮南,以書史自娛,卒年八十一。詞存一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