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漢字)

期(漢字)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期”漢字,多音字,讀音為“jī”和“qī”。讀音為“qī”的時候,釋義為規定的時間,或一段時間,如日期、學期;盼望希望,如期望期待;必,決定,如期定。讀音為“jī”的釋義為 一周年,一整月,一晝夜,如期年,期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期
  • 讀音:“jī”和“qī
  • 字形結構:其月
  • 筆順讀寫:橫豎豎橫橫橫撇捺撇橫折橫橫
  • 總筆畫:12
  • 結構:左右
基本解釋,基本字義,其它字義,其它字義,詳細字義,詞性變化,古籍解釋,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期
qī ㄑㄧˉ
 1. 規定的時間,或一段時間:定~。限~。~限。學~。
期
2. 量詞,用於刊物或其他分期的事物:第五~。
3. 盼望,希望:~望。~冀。~盼。~待。
4. 限度:“征斂無~求索無度”。
5. 必,決定:“~死,非勇也”。
6. 〔~頤〕指人活到一百歲。

其它字義

● 期
jī ㄐㄧˉ
◎ 一周年,一整月:~年。~月。~服(古代喪服名,要穿一年)。

其它字義

● 期
jīㄐㄧˉ
◎ 周期:一周年、一整月、一晝夜。一周年,也稱“期月”,在這個意義上也寫作“朞”。
宰我問:“三年之喪,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為禮,禮必壞;三年不為樂,樂必崩。舊谷既沒,新谷既升,鑽燧改火,期可已矣。”。——《論語·陽貨》
子曰:“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論語·子路》
處之期年,而貌加豐,發之白者,日以反黑。——宋·蘇軾《超然台記

詳細字義

◎ 期 qī
〈動〉
(1) (根據隸定字形解釋。形聲。字從月,從其,其亦聲。“其”意為“等距排列的刻畫直線”。“月”指一個朔望月。“其”與“月”聯合起來表示“一個朔望月內的各種月相所對應的刻度線”。本義:一個朔望月內的各種月相所對應的刻度線(時間記號)。轉義:為見面辦事所指定的月相。約定時間。說明:根據月相相約做事的例子今天還很常見,如中秋佳節,離散的家人根據民俗約定在月望(月圓)那一天傍晚回家見面,共同賞月、吃月餅)
(2) 同本義 [engage]
期,會也。——《說文》。段註:“會者,合也,期者,邀約之意,所以為會合也。”
歸妹愆期。——《易·歸妹》
旬虛期於月津。——《管子·侈靡》。註:“匝一月曰期。”
而不能期月守也。——《禮記·中庸
叔孫旦而立期焉。——《左傳·昭公二十三年》
與老人期,後何也?——《史記·留侯世家
與友期行。——《世說新語·方正》
期日中。——《世說新語·陳太丘與友期》
(3) 又
期我決鬥。——明· 魏禧大鐵椎傳
(4) 又如:期要(約定,預先約定);期期(約定期限);期會(約期集合;預定期限推行政令);期約(約期;約會);期克(嚴格規定時間);期信(約定的時間);期刻(剋期。約定時間)
(5) 會,會合 [meet]
期於司理。——《國語·周語》
言議期命。——《荀子·正論》
幾萬民之期於市者。——《周禮·司市》
(6) 又如:期話(會晤交談);期戰(會戰)
(7) 希望 [hope]
良劍期乎斷。——《呂氏春秋·察 今》
(8) 又
不期乎鏌鋣
良馬期乎千里。
不期驥驁。
百年曰期頤。——《禮記·曲禮
彼於刑者,縛者,非相仇也,期有得耳。——方苞獄中雜記
(9) 又如:期勖(寄希望、勉勵);期寄(期望);期厲(期望勉勵);期願(期望;願望)

詞性變化

◎ 期 qī
〈名〉
(1) 預定的時間;選定的日子;期限 [predetermined time;scheduled time]
星辰者,天之期也。——《淮南子·天文》
前期十日。——《周禮·大宰》
會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史記·陳涉世家
又公(袁可立)為蘇理時,以汛期出海澨。——明 黃道周《節寰袁公傳
惟待死期耳。——清· 梁啓超譚嗣同傳
臨期成此大節。——清· 全祖望梅花嶺記
五年為期。——清· 龔自珍病梅館記
死期至矣。——《聊齋志異·促織
(2) 又如:工期(工程的期限);過期(超過期限);約期(約定日期);刑期(服刑的期限);任期(擔任職務的法定期限);期契(誓約,約期);期節(時節);期質(壽命);期程(時間;時間和路程)
(3) 機運;機會 [good fortune]。如:期合(機遇);期運(氣數;機運);期數(氣數;命運)
(4) 時,日;一段時間 [a period of time;stage]。如:嬰兒期;青年期;憂慮期;懶散期;更年期;絕經期;進行期;活動期;熱退期出疹期
(5) 極,限度 [limit]
征斂無期。——《呂氏春秋·懷寵》
(6) 又如:期程(行旅的時日路程);期度(限度,法度)
(7) 量詞。用於分期的事物 [number]。如:一年出十二期刊物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辰集上】【月字部】期 ·康熙筆畫:12 ·部外筆畫:8
〔古文〕𣅆𠔸《唐韻》《集韻》《韻會》𠀤渠之切,音其。《說文》會也。《易·歸妹》歸妹愆期。
又《書·大禹謨》耄期倦於勤。《禮·曲禮》百年曰期頤。《注》期,猶要也。
又《書·大禹謨》期於予治。《傳》期,當也,當於治體。
又《前漢·路溫舒傳》刻木為吏,期不對。《注》期,必也。
又《莊子·庚桑楚》志乎期費。《注》期,卒也。費,耗也。
又《莊子·寓言篇》無經緯本末以期年耆者,是非先也。《注》期,待也。
又《玉篇》時也,契約也。《廣韻》信也,限也。
又《爾雅·釋宮》八達謂之崇期。《注》四道交出。
又口吃。《史記·周昌傳》臣期期知其不可。
又《集韻》居之切,音姬。朞,亦書作期。《易·繫辭》凡三百有六十當期之日。
又《左傳·昭二十三年》叔孫旦而立期焉。《注》從旦至莫為期。《釋文》期,本又作朞。
又《韻補》葉渠尤切。《班婕妤·自悼賦》奉供養於東宮兮,托長信之末流。共灑埽於帷幄兮,永終死以為期。
又葉巨椅切。《漢·淳于長夏承𥓓》於𥡆皇祖,天挺應期。佐時理物,紹從先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