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藥志

《朝藥志》是崔松男、孫炯范、朴京哲編纂的地方志。

基本介紹

  • 書名:朝藥志
  • 作者:崔松男、孫炯范、朴京哲
  • 出版社:延邊人民出版社
  • 類別:地方志
作品目錄,創作背景,

作品目錄

封面
朝藥志
序一
序二
序三
前言
目錄
人參
不老草
葶藶子
松寄生
馬蹄葉
羊蹄葉
萬年蒿
山梨葉
鏨萊
枸杞子
威靈仙
紫草
關木通
鍋叉草
鈴蘭
松花粉
秦皮
香薷
白附子
桑白皮
馬齒莧
細辛
蕎麥稈
通徑草
隔山消
獨活
東川芎
漏蘆
蒺藜
東當歸
龍膽
鮮黃蓮
暴馬子皮
卷柏
狗參
陰陽草
刺老鴉
山里紅葉
沙參
黃草
白屈菜
木香
牛蒡根
玉竹
黃柏籽
葛花
蘆根
天南星
白菖草
麻花
土當歸
苦參
五加皮
五味子
山藤藤秧
軟棗子
益母草
車前草
黨參
小薊
冬青
貝母
銅罐草
小根蒜籽
靈芝
小櫱皮
腎炎草
寬葉杜香
白鮮皮
鹿茸
蜈蚣
狗膽
熊膽
刺蝟皮
蝸牛
田螺
泥鰍
地龍
螞蟥
夜明砂
虎骨
白僵蠶
豬膽
牛角
青蛙
苦參蟲
七鰓鰻
鼢鼠
麻雀肉
蜥蜴
硃砂
枯白礬
止血石
圖版
附錄1 朝醫四象藥物
少陰人藥
砂仁
木香
蘇葉
乾薑
附子
陳皮
五靈脂
半夏
高良姜
白芍藥
白朮
赤石脂
枳實
吳茱萸
厚朴
大棗
益智仁
人參
小茴香
鐵粉
延胡索
白僵蠶
安息香
甘草
山楂
川芎
官桂
鱉甲
黃芪
蒼朮
赤何首鳥
巴豆
硫黃
桂技
藿香
香附子
蘇子
蜂蜜
橘紅
天南星
肉豆蔻
鬱金
細辛
沉香
薤白
杜仲
丁香
三棱
川棟子
巴戟天
訶子
代赭石
禹餘糧
三七
蘇合香
丹參
石斛
當歸
益母草
蔥白
獨頭蒜
罌粟殼
白豆蔻
白何首烏
茵陳
太陰人藥
松花粉
蒼耳子
海藻
海帶
昆布
樺木
仙茅
紫草
穿山甲
土茯苓
全蠍
馬兜鈴
橡實
藁本
黃栗
葛根
熊膽
荔枝核
天竺黃
沙參
桑寄生
淫羊藿
澤蘭
皂角
大黃
酸棗仁
款冬花
白果
石菖蒲
遠志
白芷
黃芩
麻黃
升麻
桔梗
萊菔子
薏苡仁
蓮子
天門冬
麥門冬
麝香
牛黃
龍骨
龍眼肉
鹿茸
龍腦
蛇床子
蒲黃
白蘞
白礬
山藥
威靈仙
蒲公英
續斷
使君子
五味子
紫菀
桑白皮
杏仁
烏梅
浮萍
貝母
白薇
礞石
松香
柏子仁
白及
蠐螬
竹茹
海松子
蚯蚓
天麻
榆皮
冬瓜
南瓜子
虎骨
小麥
大豆黃卷
少陽人藥
女貞子
青蒿
大戟
牡丹皮
羌活
枸杞子
地骨皮
甘遂
桑椹
輕粉
薄荷
豬苓
麥芽
生地
茯苓
山茱萸
柴胡
知母
連翹
龜板
梔子
滑石
荊芥
車前子
前胡
澤瀉
乳香
靈砂
牛蒡子
獨活
石膏
防風
黃連
忍冬藤
雄黃
芒硝
蘆薈
覆盆子
苦參
金銀花
地榆
地膚子
爐甘石
沒藥
黃柏
熟地黃
木通
瓜蔞仁
菟絲子
玄參
神曲
肉蓯蓉
水銀
太陽人藥
五加皮
蘆根
松節
木瓜
獼猴桃
葡萄根
葬麥
附錄2 朝醫四象方劑
太陰方劑
太陰調胃湯
葛根解肌湯
調胃升清湯
清心蓮子湯
熱多寒少湯
麻黃定喘湯
麻黃定痛湯
葛根承氣湯
鹿茸大補湯
調理肺元湯
補肺元湯
寒多熱少湯
麻黃髮表湯
皂角大黃湯
葛根浮萍湯
乾栗蠐螬湯
乾栗樗根皮湯
瓜蒂散
熊膽散
麝香散
石菖蒲遠志皂角散
麥門冬遠志散
牛黃清心丸
生脈散
退黃飲
立效散
如神炷
歸腎一擦光
滾痰湯
祛風解語散
千金文武湯
萬金文武湯
二門五味湯
明日散
補肺通乳散
三黃散
大黃散
保胎飲
文武保胎飲
李氏承氣湯
西施玉容散
麻黃金水湯
解肌大安湯
升麻開腦湯
天門冬潤肺湯
鹿茸大造湯
桔梗生脈散
清心山藥湯
皂角三黃湯
浮萍大黃湯
桔梗樗根皮湯
黃栗固氣湯
黃栗五味子膏
牛黃山藥丸
麥門冬湯
杏仁麥門冬湯
薏苡仁調胃湯
大黃樗根皮湯
加味清心湯
桔梗黃芩湯
加減清心湯
加味寒少湯
三黃石仁散
安蛔飲
烏梅煎
千金調胃湯
太陰麻黃湯
安神承陰煎
九味天門冬湯
清心側柏葉湯
解熱升陰湯
龍肉調胃湯
四時丹
拱辰黑元丹
二聖救苦丸
黑奴丸
少陰人方劑
黃芪桂枝附子湯
昇陽益氣湯
補中益氣湯
黃芪桂枝湯
川芎桂枝湯
芎歸香蘇散
八物君子湯
昇陽八物湯
獨參八物湯
十全大補湯
香附子八物湯
桂枝半夏生薑湯
香砂養胃湯
赤白何首烏寬中湯
蒜蜜湯
雞參湯
巴豆丹
人參吳茱萸湯
人參桂皮湯
官桂附子理中湯
吳茱萸附子理中湯
自何首烏附子理中湯
三自理中湯
藿香正氣散
寬中湯
桂枝湯
理中湯
姜附湯
四逆湯
赤石脂禹餘糧湯
大補湯
木香順氣散
蘇合香丸元
香蘇散
桂枝附子湯
茵陳四逆湯
茵陳橘皮湯
三味參萸湯
霹靂散
溫白元
三棱消積丸
香砂六君子湯
人參散
硫黃散
瘴疽丸
秘方和滯丸
砂仁散
當歸溫中湯
蘇子導痰湯
獨參良朋湯
補益固氣湯
香砂理中湯
桂枝蔥蘇理中湯
獨參理中湯
健脾壯胃湯
姜術破積散
官桂獨參八物湯
黃芪蘇葉湯
壽脾解語湯
七氣湯
正氣天香湯
如神湯
加味八物湯
人參罌栗湯
雞芪膏
獐肝鎮陰膾
如意丹
保命飲
赤蛇煎
唐橘湯
溫中飲
少陽人方劑
暖肝散
荊防敗毒散
荊防導赤散
荊防瀉白散
豬苓車前子湯
滑石苦參湯
荊防地黃湯
十二味地黃湯
地黃白虎湯
陽毒白虎湯
涼膈散火湯
忍冬藤地骨皮湯
熟地黃苦參湯
木通大安湯
硃砂益元散
甘遂天一丸
輕粉甘遂雌雄丹
乳香沒藥輕粉丸
輕粉乳香沒藥丸
輕粉甘遂龍虎丹
黃連豬肚湯
六味地黃湯
生地黃湯
李氏導赤散
李氏肥兒丸
消毒飲
靈砂散
大甘遂散
歸腎解語散
新小柴胡湯
玄參白虎湯
降陰白虎湯
玄參敗毒散
水銀熏鼻方
防風通聖散
千金導赤散
柴胡四苓湯
柴胡瓜萎湯
單白虎湯
渡海白虎湯
八味苦參湯
七味豬苓湯
清涼散火湯
少陽補胃湯
她黃敗毒散
地黃湯
贊花丹
加味地黃湯
加味散火湯
加味白虎湯
兩儀煎
加減地黃湯
柴胡清腸湯
白虎膏
白虎益元散
李氏涼膈散
催生散
荊芥清腸湯
黃連清腸湯
獨活地黃湯
通乳歸腎湯
錦上添花白虎湯
新大柴胡湯
六味腎氣丸
黃白虎湯
點眼散
保胎地黃湯
八昧豬苓湯
水火既濟湯
薄荷煎
太陽人方劑
五加皮壯脊湯
獼猴藤植腸湯
附錄3 漢字索引
附錄4 韓文目錄
參考書目
著作權頁

創作背景

延邊朝鮮族傳統醫學是朝鮮族人民長期同疾病做鬥爭的經驗總結,是朝鮮族人民的文化遺產之一,也是祖國醫藥學寶庫的一個組成部分。 根據國家關於搶救、發掘、整理民族醫藥學的一系列指示精神,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和吉林省中醫管理局的大力支持和指導下,從一九八六年起對於朝鮮族人民聚居的圖們江流域進行了朝藥資源普查,採集了朝藥藥材標本,收集了民間用藥習慣,並以此為基礎整理編寫了《朝藥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