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姓

朝姓

朝姓,為中國古代百家姓之一,為古老的姓氏。在中國古代中,許多朝氏族民曾經在推動歷史的發展曾起到過重要的作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朝姓
  • 讀音 : 作cháo
  • 性質:中國古代百家姓之一
  • 源於: 姬姓
基本介紹,姓氏淵源,第一個淵源,第二個淵源,第三個淵源,第四個淵源,得姓始祖,遷徙分布,郡望堂號,郡望,堂號,歷史名人,朝志國,朝福林,朝歌樂,朝魯,朝魯,朝克,朝鴻,朝魯,

基本介紹

朝[朝、晁、鼂,讀音作cháo(ㄔㄠˊ),不可讀作zhāo(ㄓㄠ)]
朝姓

姓氏淵源

第一個淵源

源於姬姓,出自上古周朝時期周景王的幼子王子朝,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在周景王姬貴於周景王二十四年(公元前521年)逝世後,所生的幾位王子爭權奪位,小兒子王子朝以失敗告終。此後,王子朝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名字為姓氏者,稱朝氏、或晁氏、鼌(鼂)氏,世代相傳至今,史稱朝氏、晁氏、鼌(鼂)氏正宗。在中國古代,“朝”和“晁”、“鼌(鼂)”三字通用,“晁”即是“朝”的古字,因此朝氏又成為主要的晁姓支源。依照史籍《風俗通》上的記載,晁氏是衛大夫史晁之後。而在史籍《史記·晁錯傳·索隱》中則記載說:“晁氏出南陽,今西鄂晁氏之後也。”南宋著名史學家鄭樵在《通志·氏族略》一書中指出,這個晁氏家族的始祖,實際上就是周景王的兒子王子朝,或是衛國大夫史晁(又作史鼌)。但據典籍《鼠璞》上的記載,晁氏實際上是由朝氏改成的,其得姓歷史至少已經有兩千五百年左右了。追本求源,該支朝氏、或晁氏,都是周文王的姬姓後裔,而且有一個共同之處,即望出京兆。
該支朝氏、晁氏族人皆尊奉王子朝為得姓始祖。

第二個淵源

源於姬姓,出自春秋時期衛國大夫史晁,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春秋時期,衛國有大夫史晁,為政卓著,他的後代就以先祖的名字作為姓氏,稱晁氏。晁氏一族在西漢朝時期出了一位名臣晁錯(公元前200~前154年,潁川人即今河南禹州),他銳意大漢帝國的政治改革,在漢文帝時任太常掌故,奉命從伏生受今文《尚書》。後任博士、太子家令,深受太子劉啟的寵信,被稱為“智囊”。他主張重農,又力主削弱諸王勢力。劉啟即位為漢景帝以後,晁錯遷為內史,後升任御史大夫,位列三公。因他向漢景帝進《削藩策》而被諸藩王怨恨,是故以吳王劉濞為首的諸藩七國藉口“誅晁錯,清君側”,發動了大規模的叛亂。在巨大內外壓力下,一批被吳王收買了的朝中大臣,包括丞相陶青、中尉陳嘉、廷尉張歐等“三公九卿”乘機彈劾晁錯,擬訂的罪名也很嚴重,是“亡臣子禮,大逆無道”;申請的處分,則是“錯(晁錯)當要斬(腰斬),父母妻子同產無少長皆棄市”,也就是將晁錯不分家族親人無論老幼統統砍頭。“棄市”是漢景帝時確定的一種死刑,意謂“刑人於市,與眾棄之”。陶青、陳嘉、張歐等還對漢景帝說:“只要答應七國的要求,殺了晁錯,免了諸侯起兵的罪,恢復他們原來的封地,他們就會撤兵回去了。”漢景帝聽信了這番話,說:“如果他們真能夠撤兵,我又何必捨不得晁錯一個人呢。”為了緩解大漢王朝的內外矛盾,漢景帝對這個彈劾批示“制曰可”(同意)。當即,派中尉陳嘉來到晁錯家,傳達皇帝的命令,要他上朝議事。晁錯還完全蒙在鼓裡,立刻穿上朝服,跟著陳嘉上車走了。車馬經過長安東市,陳嘉忽然拿出詔書,要晁錯下車聽詔。隨即陳嘉宣布了漢景帝的命令,後面一群武士就一擁而上把晁錯綁起來。這個一心想維護漢家天下的晁錯,竟這樣地含冤被腰斬了。漢景帝殺了晁錯之後,派人下詔書要七國退兵。這時候吳王濞已經打了幾個勝仗,奪得了不少地盤。當他聽說要拜受漢景帝的詔書,冷笑說:“現在我也是個皇帝,為什麼要下拜?”大漢軍營里有個將領鄧公,當時到長安向漢景帝報告軍事情況。漢景帝便問他:“你從軍營里來,知不知道晁錯已經死了?吳、楚等諸王願不願意退兵?”鄧公憤憤地說:“吳王為了造反已經準備了十幾年了,這次只是借削地的因頭髮兵,哪裡是為了晁錯呢?陛下把晁錯錯殺了,恐怕以後誰也不敢替朝廷出主意了。”漢景帝這才知道自己做了大錯事,但後悔已來不及了。虧得親信大將周亞夫頗能用兵,他先不跟吳、楚等藩國的叛軍正面作戰,卻派一大隊輕騎兵抄了他們的後路,斷絕了叛軍的糧道。吳、楚兩國軍隊沒有糧食,自己先亂起來。然後,周亞夫才發動精兵一鼓出擊,把吳、楚兩藩國的兵馬打得一敗塗地。吳、楚兩藩國是帶頭叛亂的,兩國一敗,其餘五個藩國也很快就紛紛垮了。不到三個月時間,漢朝廷軍隊就把七國的叛亂平定了。漢景帝平定了叛亂後,雖然仍舊封了七國的後代繼承藩王位,但是從那以後,諸侯王就只能在自己的封國里徵收租稅,但不許干預地方的行政,權力大大削弱,漢朝的中央政權才鞏固下來。只是冤死了一個晁錯。
當時,晁錯的許多後代子孫家人為避此冤禍而紛紛改為朝氏,而陶青、陳嘉、張歐等人派去搜殺其家族人等的領兵校尉及兵卒等,根本就不懂得“晁”和“朝”實際上是同一個字,因而稀里糊塗地放過了晁錯的這批子侄後代,使該支朝氏一直流傳至今。

第三個淵源

源於蒙古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宋、元時期,蒙古族中有一朝魯圖德氏部落,屬於以居地名稱為氏,源出朝魯圖(今內蒙古科爾沁左翼後旗朝魯圖),漢義“永恆的岩石”,其漢化姓氏即為朝氏,該氏族另外也有以晁氏、曹氏、喬氏、巢氏為姓氏者,均為朝魯圖德氏一族人漢化之姓氏,屬於以地名蒙語首音的諧音漢字為氏。
另外,朝魯圖德氏族人中也有以石氏為漢姓者,因蒙語“朝魯”即為“石頭、岩石”之意,屬於以漢譯之義為氏,亦世代相傳至今。

第四個淵源

源於回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回族本源姓氏中原無“朝氏”,而是出自蒙古族人入籍回族之後,方有回回朝氏一族。蒙古族人融入回回民族,是從元朝中期改奉伊斯蘭教開始的。據史籍《多桑蒙古史》引古波斯學者、伊利汗國宰相拉施都丁所撰著的《史集》中記載:“安西王阿難答所率十五萬蒙古兵大半信仰伊斯蘭教,變成了回回人”。到了明朝初期,明太祖朱元璋嚴詔禁胡語、胡服、胡姓,使得部分蒙古族人加入到回回行列。另外還有明朝時期歸附的蒙古族人,後來也有些成為回族人,在西北回族聚居區形成了脫氏、妥氏、鐵氏、帖氏、達氏、朵氏、火氏、貼氏、燕氏、何氏、塔氏、忽氏、薩氏、合氏、和氏、朝氏等諸多姓氏,其來源都是蒙古族人的姓氏。
回族朝氏,其實也是起源於蒙古族朝魯圖德氏家族,明朝以後的漢化姓氏主要有朝氏、喬氏、晁氏、巢氏、曹氏、石氏等,具體出自何支,還有待進一步考證。如今回族朝氏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區。

得姓始祖

王子朝、史晁、晁錯。從歷史文獻上考證,在中國古代,晁、鼌(鼂)、朝三字的讀音完全相同,所以,經常被通用。依照典籍《風俗通》上的記載,晁氏是衛國大夫史晁之後。而在史籍《史記·晁錯傳·索隱》上記載說:“晁氏出南陽,今西鄂晁氏之後也。”史籍《通志·氏族略》一書則指出,這個家族的始祖,是周景王的兒子王子朝,或是衛國大夫史晁(又作史鼌)。據典籍《鼠璞》上的記載,晁氏是由朝氏而改的。這樣推算起來,朝氏、晁氏的得姓至少已經有兩千五百年左右的歷史。追本求源,他們都是周文王姬姓後裔。故朝氏後人奉王子朝為得姓始祖。

遷徙分布

朝氏(晁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但在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在台灣省也名列第五百四十三位,以京兆、穎川、姑臧、南陽為郡望。
今河北省的廊坊市,河南信陽市,內蒙古自治區的哲里木盟、正黃旗、呼和浩特市、察右後旗、呼倫貝爾盟,北京市,台灣省等地,均有朝氏族人分布。

郡望堂號

郡望

京 兆:亦稱京兆郡、京兆尹,實際上“京兆”不是一個郡,而是中央政府所在的地域行政大區稱謂,“尹”為其太守。西漢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104年)改右內史置京兆尹,為三輔之一,治所在長安(今陝西西安)。三國曹魏文帝黃初元年(庚子,公元220年)改京兆尹為京兆郡,治所在長安(今陝西西安),其時轄地在今陝西秦嶺以北、西安市以東、渭河以南至華縣一帶。曹魏黃初二年(辛丑,公元221年)封皇子禮為秦公,以京兆郡為秦國,曹魏黃初三年又改名為京兆國。魏明帝青龍三年(乙卯,公元235年)封皇子洵為秦王,改京兆國為秦國。齊王(曹芳)正始五年(甲子,公元244年)改為京兆郡,今西安,下屬五縣,除周至、戶縣外,均在轄區內。西晉時仍置京兆郡於長安,轄區較三國魏時縮小。十六國至南北朝時期前趙、前秦和後秦、西魏、北周相繼建都長安(後秦稱常安),均在此設定京兆郡(或尹)。隋、唐兩朝均都長安,另建新城。隋朝時期稱大興城。唐高宗永徽四年(癸丑,公元653年)改名長安城,在長安城周圍的京畿地區,以雍州為京兆府,置京兆尹。以上稱京兆者,均指京師及其附近地區。隋、唐兩朝均設京兆尹(郡、府)或雍州,作為郡級建制以統長安、大興(唐改為萬年)等二十餘縣。唐朝以後,長安城不復為都,發展受到一定影響,但仍不失為一個重要的地方性都會。金、元兩朝在陝西置京兆府(路),此“京兆”與建都之地無關,其時轄地在今陝西秦嶺以北、西安市以東、渭河以南、華陰以西一帶地區。北洋政府改順天府為京兆地方,府尹為京兆尹,符合金朝以前“京兆”之意。民國政府成立時廢黜“京兆”之稱。
穎川郡:夏王朝建立後,許地是夏王朝活動的中心區域,夏啟建都於夏邑,“大饗諸侯於鈞台”(今河南禹州三峰山東麓)。殷商時期許地分布的諸侯國和部落有歷(今河南禹州),有熊氏(今河南長葛),昆吾(今河南許昌),康(今河南禹州)。春秋、戰國時期許地先後為鄭、楚所據。分屬韓、魏、楚。戰國末期秦國滅韓國後,以所得韓地於秦王贏政十七年(辛未,公元前230年)置潁川郡,治所在陽翟(今河南禹州)。之所以名為穎川郡,是因為有一條河,名為穎水,其上游支系流經郡中大部分地區。郡治設在陽翟(今河南禹州),其時轄地在今河南省許昌市、長葛縣、登封市、寶豐縣以東,尉氏縣、郾城縣以西,密縣以南,葉縣、舞陽市以北一帶的廣大地區。西漢高祖六年(庚子,公元前201年),析許縣,置潁陰縣(今河南許昌魏都區)。許縣、潁陰縣、陽翟縣、長社縣(今河南長葛老城)、鄢陵縣(今河南鄢陵彭店鄉古城村)、襄城縣均屬潁川郡。三國時期,曹魏稱潁川郡,屬豫州,許昌縣、潁陰縣、鄢陵縣、長社縣等皆屬潁川郡。許昌為曹魏五都之一,曹魏黃初二年(辛丑,公元221年),魏文帝曹丕以“漢亡於許,魏基昌於許”,改許縣為許昌縣。南朝宋永初二年(辛酉,公元421年),置許昌郡(今河南許昌張潘故城)。南朝宋景平元年(癸亥,公元423年),許昌郡城被北魏大將周幾夷為平地,其地為北魏所據。北魏置潁川郡,治長社(今河南長葛老城)。西魏置許昌郡(今河南長葛老城)。東魏天平元年(甲寅,公元534年)改為潁州。東魏武定七年(己巳,公元549年)改潁州為鄭州,治移潁陰(今河南許昌魏都區),領陽翟、潁川、許昌三郡。北齊將潁陰縣併入長社,以長社為潁川郡治。北周大定元年(辛丑,公元581年)改鄭州為許州,治長社(今河南許昌魏都區)。隋晁時期改許州為潁川郡,轄十四縣,潁川(今河南禹州)、長葛、許昌、隱強(今河南鄢陵陶城)、鄢陵、襄城諸縣屬之。唐武德四年(辛巳,公元621年),改潁川郡為許州,鄢陵、長葛、陽翟、許昌諸縣屬許州。唐天寶元年(壬午,公元742年),許州改稱潁川郡,屬河南道。長社(今河南許昌魏都區)、長葛、陽翟、許昌、鄢陵諸縣屬潁川郡。唐乾元元年(戊戌,公元758年)復稱許州。北宋初,許州,隸京西路。宋元豐三年(庚申,公元1080年),升許州為潁昌府,隸京西北路。宋大觀四年(庚寅,公元1110年)稱許州,隸京西北路。到了元朝時期,許昌仍為州,長社、長葛、襄城縣屬之。鄢陵屬開封府。明朝洪武元年(戊申,公元1368年),廢長社縣,併入許州,領4縣,長葛、襄城屬之。許州、鈞州均隸開封府。明萬曆三年(乙亥,公元1575年)鈞州改為禹州。明末李自成起義軍將禹州改為均平府。清朝初期,許州、禹州屬河南省。清雍正二年(甲辰,公元1724年)許州升為直隸州,長葛屬之。鄢陵屬開封府。清雍正十三年(乙卯,公元1735年)許州升為許州府,臨潁、郾城、襄城、長葛、密縣(今河南新密)、新鄭屬之。許州府、開封府均隸河南省。中華民國成立後,許州改為許昌縣,改禹州為禹縣,與長葛縣均屬河南省豫東道。鄢陵縣直屬河南省。民國十五年(丙寅,公元1926年),廢道為區,許昌為河南省第二行政區,治許昌(今河南許昌魏都區)。長葛、禹縣屬河南省第一行政區,治所鄭縣(今河南鄭州),鄢陵則直屬河南省。
姑臧城:治所在今甘肅省武威縣。魏晉南北朝時期河西走廊的政治、軍事重鎮。先後為前涼、後涼都城,南涼、北涼也曾一度都於此地。故址在今甘肅武威市。原名蓋臧,為匈奴所築,後音訛為姑臧。城呈龍形,故又名“臥龍城”。西漢建姑臧縣,隸武威郡。東漢時為武威郡治所。由於漢、羌、匈奴多種民族雜居,又地處中西交通要道,使它很快成為河西富邑。三國曹魏時置涼州,以姑臧為治所,這是姑臧為涼州州治之始。西晉朝永寧元年(辛酉,公元301年)張軌為涼州刺史,設州治於姑臧。西晉亡,即為前涼都城,於原城之外增築四城,人文薈萃,經濟繁盛。東晉朝太元元年(丙子,公元376年)前秦攻滅前涼,置涼州刺史鎮姑臧,豪右七千餘戶被徙往關中。東晉朝太元十年(乙酉,公元385年)呂光據此地稱涼州刺史,次年建後涼,立國都於姑臧。東晉朝義熙二年(丙午,公元406年)曾被後秦主姚興任命為涼州刺史的南涼王禿髮□檀進駐姑臧,東晉朝義熙四年(戊申,公元408年)將南涼都城由樂都遷此。不久,北涼王沮渠蒙遜以步騎三萬攻克姑臧,又於東晉朝義熙八年(壬子,公元412年)將北涼國都由張掖遷此,並在城南天梯山大造佛像。南朝宋元嘉十六年(己卯,公元439年)北涼降於北魏,魏收姑臧城內戶口二十餘萬,改姑臧縣為林中縣,仍為武威郡治。此後,姑臧城便以武威城名稱後世。西晉末年,中原戰亂,中土人士避難西入涼州,姑臧成為保留漢族文化的重要據點,同時又是佛學東傳的要地。後涼時,西域高僧鳩摩羅什在此地講經,大興佛教。北涼時期,沮渠蒙遜尊西域僧人曇無讖為國師,他在此譯出《大般涅經》等十幾部經典。
南陽郡:春秋戰國時期稱南陽的地區頗多。魯國的南陽指泰山以南、汶水以北地。晉國的南陽指太行以南、黃河以北地區。戰國時期魏國的南陽,一部分屬韓國(戊戌,公元前263年,秦國大將白起進攻韓國取南陽,韓本部與上黨郡被分隔),伏牛山以南、漢水以北地亦稱南陽,分屬韓楚。秦朝時期南陽郡設於秦昭王三十五年(己丑,公元前272年),為秦國奪取楚國之地而設,治所在宛縣(今河南南陽),後秦國大將白起在秦昭襄王四十四年(戊戌,公元前263年)進攻韓國克取了南陽,使韓國本土與上黨郡被分隔,以宛為治所,置南陽郡。兩漢之際,南陽郡轄二十六縣,其時轄地在今河南熊耳山以南葉縣內鄉之間和湖北省大洪山以北應山鄖縣之間的大部分地區,後逐漸縮小。隋朝開皇三年(癸卯,公元583年)被廢黜,隋大業三年(丁卯,公元607年)復置。唐朝初期又被廢黜,唐天寶初年(壬午,公元742年)曾改鄧州南陽郡為良穰縣(今河南鄧縣)治所。元、明、清諸朝的南陽府治皆在南陽,即漢朝的宛縣、今河南省南陽市。

堂號

京兆堂:以望立堂。
穎川堂:以望立堂。
姑臧堂:以望立堂。
南陽堂:以望立堂。
智囊堂:漢朝晁錯,為太學掌故,文帝派他跟伏生學習《尚書》。人稱他為“智囊”,漢景帝的為御史大夫,後被漢景帝冤殺,子孫後代因以為堂號。
學書堂:同智囊堂。

歷史名人

朝志國

(公元1944~今),蒙古族;內蒙古鎮黃旗人。二連浩恃市農業銀行行長,經濟師。內蒙古自治區二連浩特市第十一屆人大代表。
1960年9月~1979年8月任西蘇人民銀行基層營業所會計、信貸員、支行農金股副股長、股長;1979年9月~1981年2月任農行西蘇旗支行社隊信貸股股長;1981年3月~1984年9月任農行阿巴嘎旗支行副行長,主持全局工作;1984年10月~1987年10月任農行烏拉蓋支行行長;1987年11月~1993年2月任農行錫林郭勒盟中心支行農牧信貸科科長;1993年3月~1997年6月任農行錫林郭勒盟中心支行總稽核。1997年7月至今任農行二連浩特市支行行長、黨組書記、支委會書記。

朝福林

(公元1947~今),回族;河北廊坊人。河北廊坊市安次區職教中心黨支總書記,安次區第三、四屆政協委員。

朝歌樂

(公元1947~今),蒙古族,內蒙古哲里木盟人。著名電影工作者、美術家。現任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盟電影公司副經理,二級美術師。1963年參軍在蒙字156部隊政治處任美術員兼職電影放映員職務。1969年轉復地區電影公司工作,長期從事電影宣傳。他專長書畫、電影宣傳畫作品參加內蒙電影宣傳畫畫展,先後兩屆參展並獲獎,宣傳論文入選《電影大世界》,專業論文集作為專職作者為電影事業做出了一定貢獻。獲得中國電影公司頒發的《從事電影工作三十年貢獻》榮譽證書併入載《中國當代藝術界名人錄》、《世界當代書畫篆刻家大辭典》、《中國當代電影經營管理英才集》等,1998年被國際美聯授予國際銀獎藝術家榮譽稱號。代表個人繪畫風格的油畫作品前後選入《中國當代美術書法名人名作博覽》、《中日現代美術通鑑》、《百年中韓書畫名家大師精品大典》、《中國美術選集》、《世界當代著名書畫家真跡博覽大典》油畫《花溪》榮獲共和國社會主義文學藝術五十年研討會一等獎。
現為中國內蒙古美協會員,國際美術家聯合會預備會員,世界禪佛書畫家協會,世界禪文化聯誼會理事、國際美聯中韓藝術專家委員會委員。

朝魯

(公元1948~今),蒙古族;內蒙古呼和浩特人。呼和浩特市畜牧副食品局畜牧科長。由其獨著和合著的,並由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的著作有:《呼和浩特市綜合農業區劃》、《呼和浩特市畜牧業區劃》、《呼和浩特市草地資源調查》、《呼和浩特市農牧業品種資源》、《呼和浩特市人口增長與副食品供應研究》、《改革開放以來的二十年--呼和浩特市畜牧業成就輝煌》等主要作品。其參與的《綜合農業區劃》和《畜牧業區劃》,獲國家農業部科技成果二等獎、自治區一等獎和市長特別獎,《內蒙古草地資源調查及其開發利用研究項目》獲自治區科技進步二等獎,《呼和浩特市畜牧業“14213工程”項目》獲市長特別獎。

朝魯

(公元1954~今),蒙古族;內蒙古察右後旗人。四子王旗城鄉建設環境保護局局長。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盟四號王旗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1977~1983年在四子王旗第一國小任教;1984~1987年在四號王旗委組織部任幹事;1988~1990年在四號王斌勞動人事局任副局長;1990~1993年在四子王旗老於局任局長;1994年3月~1999年3月在四號王斌城鄉建設環境保護土地管理局任副局長,分管土地管理工作。親自主持完成了烏蘭花鎮基準地價評估,全旗上地利用總體規劃編制、基本農田草牧場劃定、土地變更調查,清理整頓土地市場、烏鎮城鎮地籍調查,全旗“國有土地使用證”和“宋體建設用地使用證”登記發證和檔案升級達標等七大項基礎工作,為加強土地管理奠定了科學依據。其參與的《烏鎮地價評估》項目獲國土資源部優秀成果二等獎、自治區科技進步一等獎;《身鎮地清調查》經區盟驗收達國家資源部優秀等級,《檔案管理》晉升為自治區二級。
1998年主持全局工作期間,局被評為自治區環境保護先進集體,被盟行署評為完成土地管理工作目標突出單位。1997年被評為全攻民族團結先進個人。

朝克

(公元1958~今),鄂溫克族,全名杜拉爾·敖斯爾·朝克;內蒙古呼倫貝爾盟人。中國社會科學字民族研究所研究員,教授。中央民族大學蒙語文學專業畢業,全國人大代表。“敖斯爾”是他父親的名字,而“杜拉爾”則承襲了先祖的名字,這是鄂溫克人命名的傳統,希望後代有先祖一樣優良的品性。1958年,朝克出生在內蒙古自治區東北部瀕臨著草原與森林的南屯鎮,在這片士地上,居住著鄂溫克、鄂倫春、達斡爾、蒙、漢等多種民族。小時候,朝克在家裡說鄂溫克語,在學校講蒙語,漢語是他接觸較晚的一種語言,高中畢業時,才真正熟練掌握。高中畢業後,朝克在當地的牧場度過了幾年的知青生活。1978年2月,朝克參加了文革結束後的第一次高考,考入了中央民族學院蒙族語言文學系學習。從大學三年級開始,朝克就迷上了語言學,在閱讀了一些語言學著作之後,他隱約地感到,自己從小就講的那幾種民族語言,似乎蘊含著無限的奧妙,從此北方各民族語言成了吸引他不斷探尋的神秘領地。
大學畢業時,他的論文《鄂溫克語的語言結構》,被中國社會科學院看中,朝克成為其下屬的民族研究所的成員之一。1988年,朝克通過了日本國費生的考試,進入東京外國語學院攻讀博士研究生課程。在日本的短短兩年時間裡,他除了按期完成博士生眾多的課程之外,還用日文撰寫了十篇學術論文,出版了兩本專著,並利用空餘時間在日本十六所大學開辦專題講座。在被問到為什麼會取得如此多的學術成就時,朝克打趣說,“這可能是我們家族的遺傳基因比較好,因為我們一家子就出了四個博士。”除他之外,朝克的妹妹卡麗娜是中國民族大學的人類學博士,弟弟朝格查是日本千葉大學文字博士,妻子汪麗珍(滿族)是中國民族大學的文字博士。談到自己的專業和人大代表職責時,朝克說,語言研究和人大代表的工作之間並不產生矛盾。當然作為共和國的一名人民代表,為履行人大代表的義務和責任,經常參加各種會議和視察活動,確實占用了不少從事研究工作的時間。但每當想起為國家的強盛、為人文學科和社會科學事業的繁榮、為內蒙古地區經濟的發展做出了自己一點貢獻的時候,他就會感到由衷的欣慰。朝克在全國人代會上提交了有關保護少數民族傳統文化以及提高科研人員待遇的議案。

朝鴻

(公元1960~今),北京人。著名商業美術家。1989年畢業於解放軍藝術學院美術系。1998年獲日本筑波大學美術系碩士學位。現為中國大地畫會常務理事、中國華僑文學藝術協會常務理事。近年來遠涉川藏高原,近赴晉冀大地,漫遊於高山大海之間,以激情和汗水創作出鄉土氣息濃郁的繪畫作品,其藝術上追求返樸歸真的理想境界,其風格上主張中西文化的溝通,強調把西洋畫的光影效果融合在中國畫的書法線條之中,力求使作品達到真實,感人的藝術效果。其作品多次參加全國級大型美展,在報刊雜誌發表作品一百六十餘幅,另外作品遠銷海外。
1993年,中央電視台專門為朝鴻拍攝了專題藝術片《大地之旅》並向海外播出。其名字被編入《中國當代詩書人才博覽》、《中國藝術精品展圖錄》等多種辭書。1993年2月,北京藍天出版社出版《朝鴻速寫集》向國內外發行,受到美術界的肯定和好評。1996年《晚禱》獲日本柏市美術展大獎。作品潤格:每平方尺800~1000元人民幣。

朝魯

(公元1967~今),蒙古族;內蒙古鎮黃旗人,內蒙古自治區銀黃旗財政局副局長內蒙古自治區鑲黃旗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1990年9月在旗財政局參加工作,1990年9月~1993年10月在會計事務股任科長,1993年10月一1996年2月任會計股股長,其中1995年5月~1996年2月兼任農財股股長,1996年2月至今擔任財政局副局長職務。1998年12月開始在哈音哈日瓦蘇木掛職任副書記,哈登蘇木嘎查黨支部副書記。曾經被評為全區、全盟財政系統先進個人,全旗優秀職工,1998年5月~8月參加全盟中青年後備幹部培訓班學習,被評為優秀學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