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天子·邸萬戶席上二首

《朝天子·邸萬戶席上二首》是元代文學家劉時中寫的散曲,第一首,作者以邸萬戶比古代英雄曹操、岳飛、張萬福等。頌揚將軍文武雙全,是威名遠揚的將才典範。第二首,作者著力描寫老將軍老當益壯,渴望繼續叱吒沙場,建功立業卻英雄無用武之地的惆悵和悲涼。該曲語言上既平易自然,又用上了貼切的典故,實屬豪邁而不粗俗。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朝天子·邸萬戶席上二首
  • 創作年代:元代
  • 作品體裁:散曲
  • 作者:真氏
  • 作品出處:《全元散曲》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整體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朝天子·邸萬戶席上
柳營,月明,聽傳過將軍令。高樓鼓角戒嚴更,臥護得邊聲靜。橫槊吟情,投壺歌興,有前人舊典型。戰爭,慣經,草木也知名姓
《虎韜》,《豹韜》,一覽胸中了。時時佛拭舊弓刀,卻恨封侯早。夜月鐃歌,春風牙纛,看團花錦戰袍。鬢毛,木雕,誰便道馮唐老

注釋譯文

語句注釋

①朝天子:曲牌名。亦名(謁金門)。屬南曲南呂宮,北曲中呂宮。出自崑曲《浣紗記·打圍》,京劇中為大嗩吶混牌子,常用於打圍,出征,行軍等場面,如《盜御馬》梁九公圍獵時所用。全曲落羽音。
②柳營:細柳營之省。《史記·絳侯世家》:“文帝後六年,匈奴大入邊。乃以宗正劉禮為將軍,軍霸上;祝茲侯徐厲為將軍,軍棘門;以河內守(周)亞夫為將軍,軍細柳,以備胡。上自勞軍,至霸上及棘門軍,直馳入,將以下騎送迎。已而至細柳軍,軍士吏被甲,銳兵刃,彀弓弩,持滿,天子先驅至,不得入。文帝曰:‘嗟乎!此真將軍矣!曩(nǎng)者霸上、棘門軍,若兒戲耳’。”後因以“細柳營”為軍紀嚴明、戰鬥力強的代稱。
③嚴重:警戒夜行的更鼓。
④邊聲靜:邊塞上的各種聲音,如風聲、馬鳴聲、笳鼓聲之類都靜悄悄的,表示邊境很寧靜,沒有戰事。
⑤橫槊(shuò)吟情:形容文武雙全的大將風度。蘇軾《前赤壁賦》:“方其(指曹操)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
⑥投壺歌興:投壺是我國古代宴會時的一種娛樂。《禮記·投壺》篇說,以壺口為目標,用矢投入,以投中多少決勝負,負者要罰酒。
⑦典型:模範,樣板。
⑧草木:花草樹木。
⑨虎韜、豹韜:古代的兵書,相傳是周代的呂尚(姜太公)所作,全書六卷,分為文韜、武韜、龍韜、虎韜、豹韜、犬韜。
⑩鐃歌:樂府鼓吹曲的一部。用於鼓勵士氣及宴享功臣。《古今注》說它“所以建武揚盛德,風勸戰士也。”
⑪牙纛(dào):將軍的大旗。也作“牙旗”。
⑫木雕:疑為“未凋”,形近而訛。雕,同“凋”,言其兩鬢未白。
⑬馮唐:文帝時,為中郎署長,時年已老。曾在文帝面前為雲中守魏尚辯解,指出“賞輕罰重”之失,文帝乃復以魏尚為雲中守,並任用他為車騎都尉。景帝時,以唐為楚淚。武帝立,求賢良,舉馮唐,時唐年九十餘,不能復為官。事見《史記·馮唐傳》。蘇軾《江城子》:“鬢微霜,又何妨!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

白話譯文

軍營紀律嚴明,月光明亮,軍帳中依次傳過了將軍的命令。高樓上響起更鼓和號角,半夜還在戒嚴。在將軍的守護下,邊塞上一片寧靜。將軍文武雙全,扔開酒壺就唱歌,真有古人的風采。戰爭,經歷慣了,就連花草樹木都知道了將軍的名字。
《虎韜》,《豹韜》,全都已經胸有成竹了。時時刻刻都在擦拭著舊的弓箭和大刀,只恨自己封侯的時間過早。夜月之下的軍歌嘹亮,春風吹動著大旗,將軍只能靜靜的看著那帶有彩色花紋的戰袍。兩鬢的頭髮,所經歷的,只有馮唐才可以這樣。

創作背景

元武宗至大四年(1311),當時邸萬戶駐軍杭州,作者受邀參加宴席,在軍帳宴席上,為了稱讚表達對邸萬戶的稱讚而作。

作品鑑賞

整體賞析

第一首小令中,作者先以“柳營,月明,聽傳過將軍令”交代了自己寫作的時間、地點以及主人的身份。“柳營”也即漢代周亞夫屯軍所在的細柳營,漢文帝曾經因為沒有軍令而被擋在營門之外,讚嘆日“真將軍矣”,因此“柳營”後來就成了軍紀嚴明的軍營的代稱。劉時中用在此處,顯然是要稱讚這位設宴的萬戶在治軍上的成績。
“高樓”“臥護”兩句,進一步圍繞將軍治軍的嚴明展開。夜半時分,明月高懸,鼓角隨時準備奏響,打更之聲間作,這一派威嚴肅穆的景象透露出萬戶所轄軍隊的不凡氣度。“臥護”一句,寫將軍終日勤于軍事,抱病守邊,使得邊疆戰事不起,百姓得以平安度日。這一句本是要表達對將軍功績的推崇和讚美,若把握不當,容易給人以諛美之嫌疑,但作者巧妙地引人了“高樓”“鼓角”等意象,將稱譽之情融合到景色的渲染中,從而自然地帶出了作品的主題,可謂不落俗套。
“橫槊呤情,投壺歌興”句,乃是以“前人舊典型”來進一步襯托將軍的才華功業。“橫槊”化用的是三國曹操典故,蘇軾在《前赤壁賦》中曾稱讚其“橫契賦詩,固一世之雄”;“投壺“的典故則出自宋代名將岳飛,據《宋史·岳飛傳》記載,岳飛“雅歌投壺,恂恂如書生”。曹、岳二人,都是歷史上文武雙全的政治家和將領,作者以萬戶和此二人並列,對將軍的文韜武略可謂推崇至極。
“戰爭,慣經”,以一個“慣”字點出將軍身經百戰的經歷,是對將軍往昔經歷的回憶。而“草木也知名姓”,化用的其實是唐代張萬福的故事,《唐書·張萬福傳》載:“德宗以萬福為濠州刺史,召見謂日:‘朕以為江淮草木亦知卿威名。”’作者在這裡將鎮守邊疆的將軍和主鎮一州的刺史相提並論,十分巧妙得體,渲染出了萬戶威名赫赫、聲震南北的氣勢。
第二首小令著重刻畫將軍的心理,生動傳神。《虎韜》《豹韜》,與《文韜》《武韜》《龍韜》《犬韜》合稱為“六韜”,據傳都是姜太公所作,後世用以泛指兵書。“一覽胸中了”一句,稱讚萬戶的飽讀兵書、胸中富有韜略。
但接下來,作者沒有繼續一味稱頌讚美,而是開始刻畫將軍的苦悶心理。他先寫將軍現在的尷尬處境,雖然通曉兵書、善於作戰,曾經立下赫赫戰功,現在卻只能“時時拂拭舊弓刀”,再也無緣上場作戰。至於原因,則以一句“卻恨封侯早”帶過,十分巧妙。封侯拜相,出入朝堂,原本是許多人一生追求而不得的目標,但這位萬戶卻因為其實現太早而心生抱怨。由此,也可以看出這位將軍為國為民、不計個人得失的精神境界。
“夜月鐃歌,春風牙纛,看團花錦戰袍”,這一句具體描寫將軍封侯後的悵惘情狀,戎馬半生、曾經在戰場上縱橫馳騁的將軍如今失卻了意氣,只能於春風之中,夜月之下,細細地端詳自己的“團花錦戰袍”,沉浸在對往日邊疆生活的追憶中。此情此景,連置身在外的讀者都有一種悵惘、失落之感,將軍本人心情的沉重,更是不必明言了。
“鬢毛,木雕,誰便道馮唐老”,這一句運用的是西漢馮唐的典故,馮唐是西漢文帝時的名臣,曾經為雲中守魏尚辯護,使其官復原職,後來由中郎署長攫升為車騎都尉。但漢景帝時期,這位知人善任、敢於犯顏進諫的重臣卻被罷免,一直閒居家中。等到武帝即位,想重新啟用這位舊臣時,馮唐已經九十多歲,不能再上朝效力了。自此,“馮唐易老”便成了功名不就、試圖蹉跎的代名詞。此處,“誰便道”三字是作者對萬戶的勉勵之語,誠摯動人,想來老將軍聽到後也必定被馮唐自勉的精神鼓舞吧!
這兩首小令,一則稱揚將軍往日功業,一則刻畫將軍此刻心理,雖是常語,卻用得貼切自然,頗能翻出新意,絲毫不見做作俗濫。

名家點評

西華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周曉琳《元曲大辭典》:這兩首小令雖為應酬之作,難以盡脫溢美之嫌,但作者於酒席之上代傳主人心聲,確為高出常人之處。作品風格豪放雄壯,音韻鏗鏘暢朗,如金聲玉振,在元代小令中別具一格。

作者簡介

劉時中,生卒年不詳。號逋齋,石州寧鄉(今山西中陽)人。父彥文,官廣州懷集令,流寓長沙。大德二年(1298) ,姚燧游長沙,劉時中請為其父撰墓志銘,並呈文章請教。姚燧贊其文“為辭清拔宏麗”,可進於古人之域,薦為湖南憲府吏,後歷任永新州判、翰林待制、太常博士、江浙行省都事等職。晚年定居杭州,境況蕭條,死後,貧無以葬,由道士王壽衍“同其遺孤,舉其柩葬於德清。”著有《復古糾繆編》、《遂昌山樵雜錄》,均佚。《元詩選》輯其詩八首,題《時中集》。散曲今存小令七十四首,多表現鄙視功名的達觀心理,又有隨遇而安的情趣和淺顯的說教。藝術上以清麗整飭為主,也能通俗自然。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