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炫國民風

最炫國民風

2012年9月至10月間,網路上颳起濃濃的“國民風”,不少網友都曬出家中還在服役的老物件,其中國民三件套、國民臉盆、國民縫紉機最受網友追捧。這一舉動除了是對過去的回憶,更是對過去產品質量的追憶和及對現在產品質量的拷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最炫國民風
現象展示,質量拷問,制度關注,反擊惡俗,

現象展示

網路颳起濃濃“國民風”,不少網友都曬出家中還在服役的老物件,其中國民三件套、國民臉盆、國民縫紉機最受網友追捧。國民物件多為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生產,除了因其花色老舊被淘汰外,基本很少出質量問題。
網路颳起濃濃“國民風”,除了床單外,不少網友都曬出家中還在服役的老物件,其中國民三件套、國民臉盆、國民縫紉機最受網友追捧。
國民三件套,即床單、枕巾和毛毯。除先前由網友“阿茲海默症的柚子”所曬出的牡丹圖案國民床單外,國民枕巾則是牡丹圖案上加了“上海”二字的枕巾,其生產廠家為上海紡織廠。此外,國民毛毯圖案以喜慶的牡丹和鳳凰為主,顏色多為綠色與紅色。
除國民床上三件套外,國民臉盆也走紅網路。所謂“國民臉盆”就是傳統的搪瓷臉盆。圖案保持民族復古喜慶風,為牡丹與紅雙喜,顏色為大紅。
前不久,網友還曬出了家中一台老式廣州“華南”牌縫紉機。王成生於1984年,10歲以前,母親經常用這台縫紉機給他做衣服、改衣服。1995年以後,生活條件漸漸好起來,街上也開始出現了品牌專賣店,這台縫紉機便逐漸退出視線。
前些天,母親突然搬出這台縫紉機幫鄰居改衣服,母親眯著眼睛穿線,不太熟練地踩起踏板的樣子,勾起了王成兒時的回憶。他說,國小三年級時,在運動會前一天,他不小心把校服褲子掛破了很著急,媽媽連夜用縫紉機幫他補好了。而那個時候,孩子的衣服基本上都是母親做的。
網友們看完後感嘆說,繼國民床單之後又出現了國民縫紉機,還有眼尖的網友認出了這台縫紉機是廣州“華南牌”。據了解,國民縫紉機還有上海“飛人牌”、“蝴蝶牌”、武漢“大橋牌”。
國民物件多為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生產,除了因其花色老舊被淘汰外,基本很少出質量問題。
上世紀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縫紉機幾乎每個家中有一台。
當時一台縫紉機要花掉一個工人三四個月的工資,那時人們很少買衣服,基本都是自己做。衣服經常是弟弟穿哥哥的,妹妹撿姐姐的。
因為屬於近代工業產品,在收藏市場上這種縫紉機沒有什麼價值。他建議家庭自行收藏比較好,因為每台縫紉機都承載了家中那段雖然艱苦但很溫馨的歲月。

質量拷問

“最炫國民風”的背景,無疑是如今質量太讓人失望。本來,如“基本很少出質量問題”,一直是優勢。比如,在電子工業還並不發達的五十年代,電子產品就以經久耐用著稱。於1958年7月24日研製成功的“上海”牌101型17英寸電子管黑白電視機,使用了44年,依然可以清晰地接收信號、播放節目,這台中國第一代、上海第一台黑白電視機,也被上海市歷史博物館正式收藏。實際上,在“老底子”的年代裡,“國民物件”過硬的質量讓我們習以為常。
而這顯然是因為,重視質量歷來就是我們的“國民”傳統。比如距今已1400年的趙州橋,即使當今,仍是世界上跨徑最大的單孔敞肩型石拱橋,儘管歷經10次水災,8次戰亂和多次地震,特別是1966年邢台發生的7.6級地震,也安然無恙,至今仍在使用之中。
讓人汗顏的是,科學技術的進步,本來應該使產品擁有越來越過硬的質量,但是,現在的產品質量,卻越來越讓人難以放心。比如電子產品,升級換代之快,性能功能之先進,讓人應接不暇,但因為沒有質量保證,產品的科技含量也就徒有虛名。至於百年大計的鋪路造橋蓋房子,現在更幾乎成了短命的年代,國內建築平均壽命僅25-30年,因此有人說,“我們有5000年的歷史,卻少有50年的建築”。
於企業,質量不僅是市場的通行證,由此體現出的,更是一種社會責任。現在,一家家看似很紅火的企業突然間訇然倒下,乃至樓倒橋塌之類事故層出不窮,其中一個致命的原因,就是對質量的漠視,而說到底,是利慾驅使之下社會責任意識的匱乏。而這又必然讓我們的可持續發展,失去關鍵的支撐。
也因此,當我們成為製造大國,同時我們的產品,也成為“粗製濫造”的代名詞,於質量問題上絕對不能容忍的急功近利、心態浮躁,幾乎成了普遍現象,人們尤其懷念留存在我們記憶中的“經久耐用”,“最炫國民風”其實就是在拷問,我們還能不能“製造”出曾經讓幾代人驕傲的“國民物件”?

制度關注

在所謂的質量好的時代里,假貨、次貨、山寨貨固然很少,但是,誰也不能否認,那是一個物資極度匱乏、市場流通極不通暢的時代。更何況,那個時代的生產力水平是非常低下的。那時的“中國製造”也僅僅限於一些基本的生活物品的製造。到現在為止,能夠供我們懷念的,其實也只有一些基本的生活物品。
最主要的問題在於,“最炫國民風”只能代表那個時代企業家(主要是一些國有企業)的良心,卻不能說明那個時代的法律與維權機制就是健全的。但是,真正健康的市場經濟,僅靠企業家的良心是不足以建立起來的。我們懷念國民床單、國民臉盆、國民縫紉機只能說明我們懷念當時的良心。至於其他配套制度、配套法律,都遠遠不如當下健全。
良心是良心,制度是制度。在市場經濟條件之下,沒有嚴格的法律制度,沒有嚴格的監督和質量把關、沒有透明的生產線、沒有權力的積極作為,僅僅靠懷念或是寄希望於退到那箇舊時代或是寄希望於擁有一些企業家的良心,是不可能喚回“中國製造”本應有的“中國好質量”的。
懷舊只是一種感性層面的情感表達,而消費者的權益要受到保護,則需要理性的制度建設。所有的進步,既需要整個社會尤其是權力主導的改革與制度完善,也需要消費者權益保護意識的升華與自覺運用。

反擊惡俗

簡單大方,經濟耐用,這是物質稀缺年代家居物件的最大特點。正是因為這些商品質量過硬,能夠一用數年,所以才會在許多人的心目中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記。也可以肯定,這類返璞歸真絕非懷念過往歲月那般簡單,實際隱含著對現今商品質量缺乏公信力的一次“用腳投票”。
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物質日益豐足。但在“量”的迅速充實同時,“質”的問題始終是消費者的一塊“心病”,如與民生息息相關的食品和醫藥儼然成了質量問題的重災區,兒童奶粉市場更是拱手於國外品牌。幾乎每年的“3·15”晚會,央視總能爆出極具震撼力的新聞,置那些偽劣商品於死地。然而,前仆後繼,雖然也有一些行業商品質量有所起色,但總體質量問題依然令人不敢高看。
另一方面,一次性碗筷、一次性衣物、一次性玩具、一次性包裝盒等一次性商品大行其道,且不斷發酵。這些商品大大浪費社會資源不說,還將商品質量引向低劣的邊緣。眾所周知,一次性商品價廉但並非物美,商家圖的是價格優勢,消費者圖的則是簡單應付,看似各取所需,實際是不約而同對質量低劣達成的某種“共識”。
極令人費解的是,在低劣商品充斥社會的同時,瞄準價位優勢的“比劣”現象居然成為市場中的一股強大力量,“以質量至上”的理念反倒成為難以受到重視的“孤家寡人”。以電影為例,當管理部門努力扶植國產電影時,雖然2011年國內票房突破130億,生產各類電影791部,但國產電影卻出現口碑滑坡現象,一些打著“大製作加明星”噱頭、粗製濫造的惡搞片竟相登場,自然難免這邊剛拍竣,那邊便不得不灰溜溜地送進倉庫。
網路刮的最炫“國民風”,其實是網民對現代生活中四處瀰漫的“惡俗”之風予以的嚴厲回擊。當然,這倒不是說一定要回到過去那個物質高度稀缺、色彩極為單調的年代,而是我們的社會機制,理應既能激勵物質的豐富與美感,還應激勵商品品質的提升,讓公眾能夠從中品嘗到被尊重的幸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